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哪些

篇一:3. 第 3 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关键概念】

1. 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的内涵应该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所谓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共组织并不包含政党、人大+政协等政治组织。

2. 社会自治组织

3. 职业自治组织

4. 行业自治组织

5. 学术自治组织

6. 社区自治组织

7. 综合自治组织

8. 事业单位

9. 线型结构

10. 网络结构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公共管理主体的含义。

关于公共管理主体的含义,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公共管理主体限定为公共组织体系,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两大类。

另一种观点是将公共管理主体理解为甚至等同于公共组织的组成人员。

因此,公共管理主体的内涵应该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所谓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共组织并不包含政党、人大+政协等政治组织。

2.公共管理主体包括哪些组织?

在我国,就组织层面而言,公共管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及事业单位。社会自治组织具体包括各种职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学术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综合自治组织。事业单位则主要是指不同于政党机关、国家机关、社会自治组织及企业的社会组织。

3.如何理解社会自治组织?

(1) 所谓社会自治组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维护和发展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自主自愿组成,实行自治自律,并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4.社会自治组织的范围如何界定,具体包括哪些组织

社会自治组织具有自治性、自律性、公益性、社会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社会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基本特征。具体地,在确定社会自治组织的范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 独立性,即无依附关系。种依附关系包括经济上依赖、行政上附属以及精神上受控制。

(3) 普遍性,即参加自治组织的成员具有普遍性。

(4) 开放性,即社会自治组织应当成员平等、组织开放。

公共性,即社会自治组织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维护和发展成员的共同业,进行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不能谋取自身的独立利益。

5.请谈谈对政府失灵的认识。

“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行政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一般而言,“市场失灵”主要是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目标。

所谓“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系指由于政府机制存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①政政府失灵也称为非市场缺陷。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内部性问题、寻寻租及腐败等。

(1)公共政策失效。政府对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政策、法规及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纠正市场的失灵。但是,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过程,一方面,公共政策所追求之目标的公共利益难以界定,,难以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即使达成一致,但现行的公共决策体制及投票规则自身存在缺陷、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以及信息不完全等原因,也难以制定出最优化或理想的政策。同时,同时,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执行机构的不健全、执行人员不力、部门之间的不合作以及沉淀成本(sunk cost)等,也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无效率。

(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但是,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也存在低效的失灵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公共物品难以估价和衡量,政府活动缺乏价格指引,进而导致成本和收益的分离,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产它的成本割裂,这种割裂意味着资源错误配置的程度增加; 其二,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缺芝竞争机制,导致过分投入,出现公共产品过剩和成本提高的情况,从而造成大量浪费;

其三,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

其四,现有监督机翻的缺陷也可能导致某些不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政策出台。②

(3)内部性问题,内部性(internalities),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在非市场条件下,“内部性”扩大机构供给曲线,即提高机构成本,使其高于技术上的成本,导致多余的全部成本、较高的单位成本和比社会有效水平更

低的非市场产出水平。政府机构中,内部性具体表现为:预算增长、追求工作人员数量扩张的大机构规模、控制信息使之转换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权力;

(4)寻租及腐败。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寻租(rent-seeking)是政府干预的必所谓寻租,即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官员或其他机构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政府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设租,创造租金,.寻租者则为此干预进行游说、疏通、拉关系、走后门等,用较低成本获得较高利润或超额利润。

6.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着政府的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1) 提供政治秩序,促进民主发展。

2) 提供公共物品。

3)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4) 保护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

5)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

6) 调节和解决社会冲突。

7) 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

7.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有哪些?

具体而言,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确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 建立“小政府”的管理模式;

3) 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办事程序及规则;

4) 建立全方位的政府管理方式。

8.试举例分析行业自治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制约行业自治组织发展的本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行业自治组织的总体素质还较弱。这主要表现在:

1) 关于行业自治组织的法律不完善;

2) 行业自治组织的独立性较弱,自治能力总体不强;

3) 行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没有充分体现;

4) 组织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行业自治组织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直接相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9.综合自治组织的职能有哪些?

(1)自治自律职能。

(2)服务职能。

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提供、咨询、维权、调研、促进成员间交流等。同时,综合自治组织也向社会提供服务,如组织科普宣传、组织捐赠献心等各种公益性的活动。

(3)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

10. 事业单位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具有哪些职能?

现实中,事业单位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规章制定职能。即制定本事业领域内的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15条,

(2)依职权的具体执法职能。即事业单位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委托,处理一些本事业领域内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类行为一般具有技术或专业上的要求,主要有例行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以及审查和监测行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防疫机构履行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

(3)依申请的处理行为。这类职能是经受益人(类似于行政法上的行政相对人)申请,事业单位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所作出的一种授益性行为,主要有许可、认证认可、办理登记、给付、纠纷调解或仲裁、确认等职能。

11. 请谈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

事业单位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相连,不可分离。

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还存在一定局限,缺乏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变革滞后,改革的配套政策不仁够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健全,并且还存在一种泛市场化的倾向。

(1)进一步实现政事分开,理顺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政事分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分开、机构分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

篇二:公共管理学(全题整理版)

一、单选题

1.(B)是为完成某一特定计划而规定的一系列步骤。B.程序

2.(B)是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B.公共组织

3.(C)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C.外部性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C)。C.预测原则

5.“如果生产者无法排斥哪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个人消费该事物”时是这种公共产品具有(B)。B.非排他性

6.“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是指公共产品的(C)。C.非竞争性

7.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A.亚当?斯密

8.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D),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D. 亚当?斯密

9.1926年和1927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B) B.怀特和威洛比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的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念是(D)。D.效率

11.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早出版了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原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B)。B.怀特和威洛比

12.按照(B)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B.责任的性质

13.按照计划的期限不同,公共部门的计划可以划分为 (B)。B.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14.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D)和个人责任。D组织责任

15.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B)。B.政府信息的公开

16.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C)。C.威尔逊

17.不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有具有的特点的是(B)B.营利性

18.财政部就其所主管的国家财政收支,对各部委和各地区依法实施的监督属于(C)。C.职能监督

19.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20.代理理论认为(C)C.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理关系

21.当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双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时再行沟通,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这种协调方法被称为(B)。B.冷处理法

22.德国学者____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A) A.马克斯?韦伯

23.第三部门主要从事的工作是(D)D.非盈利型服务

24.电子化政府的建设理念是(C)。C.以民众为中心

25.电子政务中的关键是(B)。B.政务

26.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C.马克斯?韦伯

2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的是(D)D.“新公共管理”运动

28.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A)。A.整体原则

29.非营利组织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依据是非营利组织(D)D.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成立的组织

30.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C)。C.第三部门

31.非营利组织有其内部自主管理的程序,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的控制是指非营利组织的(C)。C.自治性

32.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决策的类型可以分为(B)B.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33.公共财政管理的客体是(D)。D. 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34.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C)。C.政府

35.公共管理的客体是(A)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36.公共管理的客体是(C)C.公共事务

37.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C)C.公共利益

38.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途径。A.公共管理

39.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B)。B.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40.公共决策应该对整体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关系,加以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决策,这是

(D)。D.系统原则

41.公共决策总是在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由鉴别才有优选,这是(B)。B.优选原则

42.公共人力资源获取的途径包括招聘和(D)。D.录用

43.公共体育管理中属于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国家是(B)。B.美国

44.公共文化管理中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国家是(D)。D.新加坡

45.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A) A.经济人

46.公共选择理论认为(D)。D.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

47.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D)。D.权威性

48.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由(C)。C.以政治职能为中心,逐渐向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的转变

49.公务员回避制度最早建于我国(B)时期,一直沿用至清末,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B.东汉

50.公用事业组织属于(B)B.基本盈利型服务

51.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B.凯恩斯

52.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A),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A.《行政之研究》

53.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哪些)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D)。D.政府再造

54.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中提出(D)D.政治行政二分法

55.品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A.以“人”为中心

56.认为政府应该起掌舵而不是划桨作用的是(A)。A.新公共管理理论

57.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D)。D中国

58.审计监督属于(B)类型。B.特种监督

59.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B)。B.德国

60.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被称为“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是从(C)开始的。

C.20世纪80年代

61.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思想。B.五权分立

62.我国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时间是(C)。C.1993

63.我国权力保障性组织不包括 (A)。A.社会自治组织

64.我国收费管理改革的方向是(B)。B.取消收费或“费改税”

65.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D)。D.全能的政府

6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角色。B.“守夜人”和“警察”

67.狭义的政府是指(C)。C.行政机关

68.下列选项不属于国外教育管理模式的是(C)。C.独立模式

69.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是(A)。A.卫生政府采购体系

70.下列选项属于财产税的是(C)。C.房产税

71.下列选项属于流转税的是(A)。A.增值税

72.下列选项属于行为税的是(D)。D.契税

73.下面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B)。B.行业协会

7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D)”理论论证基础之上的。D.人力资本

7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佳状态,借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C),从而产生最大的效益 。C.主观能动性

76.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始于18世纪中叶的(A)。A.英国

77.宪法、法律制度安排属于(B)公共物品。B.管制性公共物品

78.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C) 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79.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A.外部性

80.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B) B.公共组织

8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主张(A)的代表人物之一。A.政府不干预

82.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无效的情形被称为(A)。A.政府失灵

83.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是(A)。A.全国人大

84.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C)。C.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85.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称为(B)。B. P途径

86.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能维护国家政权,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条件,是提高政府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的是(A)。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87.在公共管理协调过程中,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A)。A.整体原则

88.在公共管理执行过程中,在把决策目标具体化时,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做出灵活变通,这是公共管理执行的(D)特点。D.灵活性

89.在司法控制的责任机制当中,(C)和宪政赔偿责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C.司法审查

90.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不包括( C )。C.私营企业

91.在协调某些问题时,参加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互不相让,在此情形下,协调者可以以比较正确的一方或几方意见为主,其他方的意见为辅,达成一个共同意见,这种方法被称之为____。(A)A.主体合流法

92.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各机关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产生的监督是(D)。

D.一般监督

93.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B.以“事”为中心

94.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职能是(D)。D.有限的社会管理职能

95.最早建立了文官制度的国家是(C)。C.英国

二、多选题

1.按照国家职能划分,公共财政包括(ABCDE)。

A.经济建设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 C.国防费D.行政管理费E.公债及利息偿还

2.传统的公共行政时期主要的特点是(ABCDE)。

A.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组织等官僚机构的活动。

B.侧重规范性研究,内部取向,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

C.在政治学基础之上,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

D.政府在管理体制下,通过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E.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研究

3.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是(BC)B.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二分法理论 C.韦伯的理性官僚体制理论

4.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块应包含(ACD)。

A.政府部门办公业务综合管理模块 C.各级政府办公业务管理模块D.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综合服务模块

5.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ABCDE)。

A.社会出现了失业、贫困、环境、卫生等严重问题

B.工人组织起来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工人利益的社会政策

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福利经济学等理论的推动 E.国内矛盾迅速激化

6.非营利组织在国外又称为(ABCE)。A.第三部门 B.公民社会 C.非政府公共组织E.非营利组织

7.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ABCDE)。A.非营利性B.志愿性C.公共性D.合法性E.非政府性

8.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是(AB)。A.民间性B.志愿性

9.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动因包括(ABCDE)。

A.市场失灵 B.契约失效C.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D.政府失灵E.历史的自然演进

10.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BCDE)。A.公共性B.管理性C.公众性D.公开性E.非营利性

1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体现在(ABCDE)。

A.公共管理必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企业管理则以利润为导向

B.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与权威性,而企业管理不具备

C.公共管理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而企业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

D.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企业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完成

E.公共管理需要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和价值,而企业管理则以效率与利益为导向,只承担有限社会责任

12.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控制机制包括(ABCD)A.行政控制B.立法控制 C.司法控制 D.社会控制

13.公共管理伦理可以分为(ABDE)层次。

A.公共管理者职业伦理B.政治管理伦理 D.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伦理 E.社会公共服务伦理

14.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为(BD)。

B.与特定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的角色相关的、由其职位所带的任务 D.他们未履行的义务所承担的后果

15.公共计划的特征(ABCDE)等。A.准确性B.强制性C.连续性D.整体性E.目标性

16.公共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以及“如何做”几个方面。

A.为何做B.做什么 C.谁去做 D.何时做 E.何地做

17.公共计划的作用(ABCE)。

A.公共计划能提供控制和评价的标准B.公共计划是公共管理执行的纲领

C.公共计划能使公共决策具体化E.公共计划能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18.公共决策的过程包括(ABDE)。

A.综合评估、优选方案 B.实时反馈、追踪决策 D.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E.科学预测、拟定方案

19.公共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BCDE)。

B.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C.全面建立公共决策支持系统

D.发展适合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环境 E.选定试行公共决策支持系统的单位

20.公共管理执行的特点包括(ABCE)。A.从属性 B.经常性 C.层次性 E.灵活性

21.公共管理协调的类型包括(BCD)。

B.对人的协调和对事的协调C.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 D.认识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

22.公共问题纵向上可以划分为(ACDE)。

A.社区性公共问题 C.全球性公共问题 D.地区性公共问题 E.全国性公共问题

23.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包括(ACE)等。A.权力机关监督 C.政党监督 E.司法监督

24.公共管理执行的原则包括(ABCDE)等。

A.主体性原则B.准确性原则C.组织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 E.反馈性原则

25.公共管理执行的手段(BCDE)。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E.思想教育手段

26.沟通的方式包括(ABCDE)。A.正式沟通B.平行沟通 C.上行沟通D.非正式沟通E.下行沟通

27.公共管理协调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BCD)。

B.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增强公共组织系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

C.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公共管理系统的协作力和整合力。

D.协调内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以增强公共估值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28.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ACDE)。A.整体原则 C.自觉原则 D.动态原则 E.周密原则

29.公共管理执行的作用是(BDE)。

B.公共管理执行是公共管理的中心

D.公共管理执行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E.公共管理执行的效果是评估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依据

30.公共管理监督的手段和方式包括(ABCDE)等。

A.预算决算与审计制度 B.视察与调查 C.质询询问制度 D.申诉控告制度 E.审批制度

31.公共人力资源的维持包括(ABD)等。A.激励和约束 B.工资 D.福利

32.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包括(BCD)。B.教育与培训 C.选拔与使用 D.配置与管理

33.工作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工作分析的用途、收集与工作有关的背景信息,以及(BCE)。

B.同承担工作的人共同审查所收集到的工作信息 C.收集工作分析的信息 E.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

3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ACDE)A.复杂性 C.法治性 D.权威性 E.公益性

35.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ABD)。A.总体性目标 B.一般性目标 D.地方目标

36.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性目标包括(ABE)。A.效率目标 B.公平目标 E.稳定目标

37.公共预算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BCD)。B.预算编制 C.执行 D.决算

38.公共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静止状态下包括(ABCDE)等。

A.教育政策 B.教师管理C.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管理 D.学生管理 E.教育经费管理

39.公共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动态下包括(ABCD)等。A.教育组织 B.教育评价 C.教育预测 D.教育决策

40.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包括(ACDE)。A.康复管理C.预防管理 D.保健管理E. 医疗管理

41.公共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BDE)。

A.制定相应文化政策和法规 B.进行各项文化基础工作 D.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E.实施文化市场管理

42.公共文化管理的作用是(ABCE)。

A.改良社会风气B.促进经济发展C.扩大对外交流 E.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43.公共计划的特征包括(ABCDE)等。A.准确性 B.强制性 C.连续性 D.整体性 E.目标性

44.加快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ABCDE)

A.健全非政府只的有关法律法规 B.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和强化 C.发展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D.理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E.建立竞争机制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45.计划的种类包括(ABCDE)等。A.宗旨B.目标 C.战略 D.预算 E.规划

46.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构架包括(BCD)。B.知识系统C.语言系统 D.问题处理系统

47.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口号,被经济学家成为(AC)。A.第三条道路 C.中间道路

48.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通过(ACDE)方式进行的。

A.弹劾权 C.不信任表决权 D.质询权 E.调查权

49.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公共管理也可大致界定为三个时期(BDE)。

B.20世纪30年代以前D.20世纪70年代以后E.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50.司法机关对行政的监督包括(AC)。A.审判监督 C检察监督

51.市场失灵的主要内容指(ABCDE)

A.市场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公共产品 B.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垄断,垄断降低了市场效率

C.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D.市场存在着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E.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

52.市场经济国家有(BDE)中模式

B.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D.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E.德法等混合经济模式

53.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对策(ABCDE)。

A.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 B.构建适应WTO要求的公共管理体制

C.按照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 D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和信息化改革 E.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

54.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可以分为(ABCD)。

A.公共企事业组织B.社会中介组织 C.社会团体D.社会自治组织

55.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

A.管理体制混乱,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B.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差 C.缺乏公共意识和国际意识

D.依附性强,“非政府性”弱。 E.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非政府监管不力

56.我国对公务员的处分包括(ABCE)等。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E.开除

5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ABCD)。A.社会优抚和安置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58.我国应加快建立和完善(ABCDE)等方面,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A.完善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B.完善资源产业发展制度C.完善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D.实现资源价值理论创新与观念更新E.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59.我国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等。

A.电子商务 B.网上福利支付 C.电子工商D.电子公共事业服务 E. 电子公文

60.我国推行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有(ABCDE)。

A.数字鸿沟问题 B.网站建设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C.网络管理问题

D.安全与保密问题 E.数据的可信度和信息的实效性问题

61.我国的公共卫生组织系统包括(BCE)。B.卫生行政组织 C.群众卫生组织 E. 卫生事业组织

62.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等。

A.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B.遵循市场规律,培养体育市场 C.加速群众体育社会化管理

D.推进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 E.改革庞大的政府性体育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

篇三: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概念

(一) 组织

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个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二)公共组织

1.物质要素(1)人员(2)经费(3)物资设备

2.精神要素(1)目标(2)责权结构(3) 人际关系

二、公共组织的性质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

(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在基本目的、运行方式、管理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原则性的区别。

1.活动的目的不同

非公共组织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中的相关利益者服务,而不是为全社会服务。

公共组织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非公共组织以向社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公共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管理对象不同

非公共组织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公共组织的管辖范围可以是整个社会,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4.活动的依据不同

公共组织主要服从商品买卖的价值规律,以组织成员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 公共组织则以国家强制权力为活动依据,依法管理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特点。

公共组织在具有社会组织一般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独具的各种特性。

1.社会性2.权威性3.法制性4.系统性5.主动性

三、公共组织的结构

公共组织则是指公共组织各种要素的一种特定安排,即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合理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到使组织的设置与职能、任务相平衡,按照工作量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各个组织、职位之间比例协调、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一)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

公共组织纵向结构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是:最高层次的公共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实施方案。

中层公共组织为协调指挥层,负责执行本部门最高公共组织制定的总决策。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实施工作。

基层公共组织为技术操作层。

(二)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三)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

1.直线制

其特点是:机构简单,职权明确,命令统一,决策迅速,个人负责。它适于小规模的任务,缺点是等

级森严,形式呆板,不利于发挥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职能性

由于分工复杂,因此设立了专业职能人员,领导将相应的权力交给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直接指挥下属。其优点是解决了主管领导对专业指挥的困难;缺点是各职能部门都有指挥权,产生多头领导,不好协调。

3.直线职能性

以直线制为基础,在行政首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并作为该级领导的参谋。参谋部门只替领导充当助手,对下级不能发号施令,没有决策权。其优点是保证了统一领导,避免了多头制;缺点是容易忽视参谋部门的作用,过分强调领导的指挥权。

4.矩阵制

矩阵制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组形式发展而来的一种组织结构。组成项目组后,大家为某个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工作,任务一旦完成,项目组的使命就结束了。其特点是纵横联系,适应性强,机动灵活。不足之处是缺乏稳定性,不能大规模运用,也容易发生双重领导的冲突。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一、政府

(一)政府的概念

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政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负责执。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

我们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

(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

1.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分类

(1)宗教性组织(2)社会性组织。包括奉献俱乐部、友爱团体

(3)文化性组织(4)学术性组织(5)保护性组织(6)政治性组织

(7)社会运动组织。女权运动及犯罪扑灭运动组织。

2.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划分为公办的非营利组织与民办的非营利组织。民办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

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

社会福利结构。如民间兴办的老年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

文化教育事业。如各类民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财团(基金会)机构。接受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或者个人委托的专项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群众团体。如同学会、老乡会、动物保护协会。

第三节 公共管理主体(2):个人

一、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

领导是指挥、引导和影响被领导者,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努力的各种活动过程。

1.权利性影响力2.非权利性影响力

(一)领导者的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领导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领导者必备的要素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科学的崛起,对领导性质理论进入了科学化的实验阶段,于是下列要素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自然特征(包括行动、能量、精力、年龄等)、社会背景(包括流动性、教育等)、智力与能力、个性、任务——关系特性、社会特性等。

西方学者曾经提出“六C”标准,它对领导特质进行了这样的概括:

1.可信(conviction):一个人对他(或她)的幻想表现出明显的激情和承诺;

2.品质(character):一贯地表现出正直、诚实、尊重和信任;

3.关心人(care):表现出对其他人的人身和职业安全的关心;

4.勇气(courage):维护自己的信仰,接受他人的挑战,承认错误和必要时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

5.沉着(composer):一贯地表现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尤其是在困难或危机时刻;

6.能力(competence):熟练掌握一些硬件技能,如技术上、职务上和令人满意的专业技能;还应该熟练掌握一些软件技能,如处理人际关系、互相沟通、团队合作和组织的技能。

也有人提出了“七C”标准,即:沟通(communication)、信心(confidence)、品质(character)、综合(comprehensive)、可信(conviction)、勇气(courage)与能力(competence)。

在最新的领导学研究成果中,有学都巴领导者必备的要素分为以下八种。

1.前瞻性:领导者要纵观全局,并把整体观点通告给大家。

2.信任:没有信任,前瞻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信任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为创建一个坚强有力、使人心情愉快的团体群策群力。要树立起信任之风,领导者要能与别人交流信息,分享权力。其目的是营造诚实的文化氛围。

3.参与意识:一个机构的能力大小在于其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领导者要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他们劲往一处使,激发起全部门所有员工全身心的参与奉献。

4.求知欲:领导者对自己要有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必须有清楚的认识。这要求他们终身不渝的探索发现。他们还必须能够适应新的条件。他们所领导的机构也要有这样的能力,必须不断的改善和创新。领导者还必须鼓励员工更新思想观念,学习掌握新技能。

5.多样性:高超的领导者懂得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也了解偏颇的害处。他们明白,自己也有某些偏好,于是就以赞赏的态度鼓励人们各有侧重的积极方面。在其所在部门,他们一心一意地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文化。

6.创造性:在聪明的方法比高强度劳动更能发挥作用的社会,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对员工的聪明才智也特别留意,取其长,弃其短,要鼓励员工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技术方面作出投入,以使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7.笃实精神:领导者必须有信仰。作为社会公民,以个人身份,他应懂得,根据奉行多年的原则标准,生活中什么东西为重为大。

8.集体意识:社会需要公民共同承担义务,社会鼓励最佳的行为表现。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乃人之天性。成熟的领导者都很重视其所在部门对周围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领导

图5-1领导者必备的八种素质

(二)领导者的能力要素结构

美国学者潘威廉在其《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将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概括为以下四种:(1)有预见力。领导者必须能够透过现实看到未来,而且理想必须是能够接受的,即是理想而不是空想。(2)善于沟通。领导者不仅要有能力展望远大的理想,还必须能够“为别人创造理想”,即把自己的理想有效地传播给别人,这也是领导者的力量所在。一个人干不了大事,许多人在一起就没有干不了的事情。这也是现代组织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推动社会资源总量增长的关键原因。个人理想可能只是白日梦,多数人共同的理想就是即将到来的现实。(3)授权予人。领导者同下属分享权力。领导者不仅要让人分享理想,而且要让人分享责任和权力。 (4)理解自我。好的领导者明白,在他能理解和激励别人之前,先要理解自己以及以什么激励自己。

因此,如果从领导者自身素质的容量来看,这一能力要素结构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技术技能或业务技能(technological skill)。它对于组织中实际创造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基层或一线管理人员来说最为重要,这些能力包括方法、程序和技术等方面。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设计工程师、市场研究人员、会计师和计算机程序编制员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在这三类能力中是最具体的,而且在学校和职业培训计划中强调得最多。

2.人文技能或交际技能(human skill)。这些技能和激励、处理冲突、配置协作精神等能力有关。对于任何层次的领导者来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3.观念技能或概念形成技能(conceptual skill)。观念技能对组织中的高层领导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它要求领导者要具有长远规划、广泛思考和培植精神关怀的能力。这些能力通常包括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预见能力。在一个组织中,并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具有概念形成能力。例如,如果一名颇有成效的推销员无法把其娴熟的业务能力转化为概念形成能力,那么他就只能一辈子与推销为伍,而不能成为推销部的领导者。

(六)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领导学教授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在1977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5/6月号)上的一篇论文——《管理者与领导者:两者有什么不同?》,深刻地揭示出了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差异。此文的内容提要如下:

管理者与领导者是极为不同的两种人。管理者的目标源于需要而非欲望,他们长于缓解个体及部门间的矛盾,抚慰组织内的方方面面以确保日常工作的顺畅运行。领导者则不同,他们以一种富于个性化的、积极地态度对待目标。他们寻求潜在的机会及回报,并以其自身的魅力激励下属、激发创新。领导者与雇

员及合作者的关系往往趋于紧张,相应地,他们的工作环境通常是一团糟。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权威基础不同。领导者却不一定是管理者,而管理者也不一定是领导者。由于领导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影响力的扩展,因此领导者与其下属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追随关系和依从关系。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满足自身需要的人,正是人们愿意追随他,才使他成为领导者。

2.存在空间不同。领导者既存在于正规的组织中,也存在于其他非正规的群体中;管理者只存在于正式组织中。

3.精力投向和思维方式不同。管理者都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管理者们会问:“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怎样促使人们去尽力维系组织的延续?”可见,管理者的精力投向一般是较为专门的业务和具体的程序,而领导者主要的投向则是该组织的发展方向或该部门的人际关系协调及其成员需要的满足程序,并引发整个组织的变革,为整个组织和全体人员注入一种精神和希望。故有人把领导界定为“是为别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

4.目标态度不同。管理者往往倾向于以一种不带个人情感的态度对待目标。领导者对待目标的态度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他们提出设想而非回应设想。

5.对待下属和他人的态度不同。管理者通常是运用奖励、惩罚以及其他强制性措施,改变反对者的看法,限制下属的选择,力求把下属纳入到一种程序化的工作轨道上去,而领导者则是力图拓展追随者新的思路,并为他们的发展开启新的空间。

管理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缺乏热情,缺乏一种凭直觉感受他人情感或思想的能力。而领导者更关心他人的某些想法,他们以一种直觉的和更富于情感的方式与人交往。这一区别显示了管理者与领导者关注点的不同:管理者关心的是事情应该怎样进行下去;而领导者关心的则是事情以及决策对参加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6.自我意识不同。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将其视为现存秩序的卫道士和规则制定者,凭借这些秩序,他们实现着自身价值并获得物质利益。

领导者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同事、工作职位,以及其他任何社会的参照物,也许正是这种自我意识,构成了用以解释为什么某些个体总是追求变化的理论基础。

7.生活方式的抉择不同。管理者和领导者成长的轨迹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管理者借助社会谋求发展,在这种发展轨迹中,社会要求个体指导组织并维护已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领导者则是通过个人奋斗来谋求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促使个体为追求心理乃至社会的变化而奋斗。基于这一状况,我们把管理者所抉择的人生方式称之为“每一步最优”,而把领导者所抉择的人生方式称之为“总体最优”。

(七)领导者的修养

原理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修身养德,明志致运。这是指一个领导者只有励情冶性,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担负其责任,有所成就。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原理二:公生明,廉生威风。

办事公正才能使自己变得圣明,廉洁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1.不贵无欲,而贵无私。在私利面前保持节制甚至无欲,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2.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正廉明对于领导者来说是基本的要求。这是他能够作为表帅、唤起下属认同其权威的重要基础之一。许多领导者的失败,就源于一个“贪”字。

原理三:博学之,审问这,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

2.慎思:视之所见,听之所闻,一切要个思字。

孔子曾经提出九思。

? 视思明:在看书和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真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