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弟子规案例分析

篇一:奇东电缆弟子规管理案例分析

奇东电缆弟子规管理案例分析

/

前言:

福建奇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不仅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弟子规》道德规范教育,日前还通过企业所在地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向企业周边学校赠送《弟子规》和学习用品,

在闽侯县侯官小学赠书仪式上,该公司董事长杨启东说,侯官小学是他的母校,很多年来他始终把母校的恩惠和师德教诲铭记于心,今天他走进校园,就是要把这份感恩和感悟传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就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温总理忠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海尔张瑞敏说过“用人德为先”,人才可分为四品,上品—“有德有才”,是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中品—“有德少才”;下品—“无德无才”;感恩企业?一个连自己兄弟姐妹都不友爱的人,如何真心团结同事,如何打造和谐团队?一个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的人,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能放心吗?如何能担当责任、胜任工作!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又谈何公平、公正,一个不爱岗敬业的人,又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所以企业要发展壮大、基业长青,必须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行为规范、

统一价值观,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古圣先贤留给我们一本书,这本书叫《弟子规》,便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文以孝悌、仁爱、勤谨、信义为核心,列举出子女或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行为规范。《弟子规》共1080字,360句,113件事,本质上是给我们提供了113个回到精神家园的入口。了向“外”看,那束天生的打量幸福的目光,已经永久睡眠。正因为这种向“内”寻找幸福的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和灿烂,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基本的社会稳定和安宁。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推行《弟子规》的意义所在。

是做人的根本!企业总感觉员工的职业化不够,而职业化的前提是人的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弟子规》就是企业管理的良方,是领导主管、员工生活处事的行为指导,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力行落实《弟子规》,确实可以让企业兴旺,家族不衰,企业家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国内权威的弟子规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弟子规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将《弟子规》思想精华引入企业文化,能够给予新时代企业文化更多的传统养分。《弟子规》中的每一条每一款,几乎都是为打造企业和谐文化量身定做的。

著名国学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表示,《弟子规》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通过学习《弟子规》,将其优秀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促进企业文化生根发芽,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社会良性、和谐发展,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在谭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受训企业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学《弟子规》做

所谓“弟子规”就是指导“学生的规矩”,“学生的规矩”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不仅仅是指上学的学生,他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而是贯彻一个人的一生,这就要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说人是需要修理自己的,教材。希望各位在座的“90后”大学生能够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学行传”,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面、价值观,并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真正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学生,真正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一旦成为第二天性,就很难改变。而之后的企业教育也非常重要。虽然这时候人已成人,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和心理判断模式,以及较为独立的行为倾向;但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定的制度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乃至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一个良性个不具备良好企业文化的环境中,也可能受到打磨而使得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由此可见企业教育的重要性。

《弟子规》普及开大约只有十年时间,他的普及显示出非常独特的轨迹,首先它是由进入中国大陆,带着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中国投资,但是他们发现,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和他们熟悉的年轻人不一样,家族观念不强,对父母的态度淡漠,由此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够,跳糟成为中国大陆最频繁的事。他们招了很多的大学生,培训了半天,可人跳糟了。十年前,有几位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企业家引进了《弟子规》,要求员

工读《弟子规》。他们发现读后的员工有了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秩序感、上下等级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希望通过号召企业职工学习《弟子规》,而推动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弟子规》“孝悌”篇讲对亲孝对组织忠;“谨而信”篇讲商业戒律;“泛爱众”篇讲团队管理;“亲仁”篇讲心性修炼;“余力学文”篇讲学习型组织。《弟子规》表面悌,次谨信”,《弟子规》通过孝道教育打造企业感恩文化;“泛爱众,而亲仁”,《弟子规》通过仁爱教育打造企业和谐文化;“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通过换位教育打造企业宽赎文化。谭老师总结了《弟子规》培训作用如下:

2、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更具责任心;

3、提升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和对事业的使命感;

4

5、解读中国儒学根本经典《弟子规》,打造企业战无不胜的卓越团队;

6、净化人心、启迪心灵,使员工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员工的虔敬之心,把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多年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一直致力于在交通、保险、银行、通讯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窗口中推行《弟子规》诵读活动,其后又有民营服务企业自发加入。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服务窗口率先启动《弟子规》的员工培训,能促进企业和谐,营造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就拿培训过的中国人寿来说,他们的负责人反映:接待咨询

的客户服务部突出“谨”篇,向客户推介保险理财产品的外勤则首重“信”篇。具体说来,金法则——

1、弟子规与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弟子规·谨》是分叙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会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在日常点滴中培养细心、耐心,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未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教养的人。这部分的内容亦适用于企业,提醒企业员工要注意各种日常行为细节,自觉遵守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个人基本素质较高的有教养的员工。

《利未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至圣者说,如果你点亮我的灯,我就点亮你的灯。”身为管理者,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弟子规》给出答案,员工和企业是相互的。你光明,企业就不会黑暗;你温暖,企业就不会淡漠。这个“你”,有管理者,有员工。

《弟子规》中说道,“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在企业里,工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服务。但是,我们却总习惯于过度关注自身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而罔顾其他。对管理者而言,主其事曰“管”,治其事曰“理”。概而言之,管理者要约束、管辖得合理,且有条理。那么,管理者对待下属员工时,就以己之正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像我们熟知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示范效应。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都有示范的效果。《弟子规》又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好的管理者聚拢人心在于德行,员工自然信服。

篇二:网络教研论文:弟子规远程研讨活动案例分析(电子稿版)

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案例分析

宁波市栎木小学戴婷婷

【关键词】远程教研活动案例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教研方式也可以改变单一的校内教研模式,不仅可以跨校教研,甚至还可以实时地进行多地的远程教研活动,使来自五湖四海的学校甚至漂洋过海,将多地的目光通过“网络”定格在同一个点,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近两年,我校借助“视像中国”平台开展了丰富的远程教研活动。本篇以《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作为案例,从活动前的筹备、活动中的研讨、活动后的反思这几个方面,具体地研究开展远程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及其意义。 一、《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的时代意义

1.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孔子的“仁爱”,老子的“道德”,庄子的“逍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百花齐放的唐代诗歌,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如同历史长河中涤荡下来的闪亮的珍珠,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

反思现代社会传承经典的意义:旨在引领学生崇尚立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学生诚信关爱的人文情怀、守护学生天真善良的孩童本性。百善孝为先,“孝”是晚辈对长辈、孩子对父母要尽孝道,这些都是民族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将这些“财富”传承下去,不让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 视像中国技术平台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我校借助“视像中国”平台开展远程教研活动趋于常态化。本次《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就是以微格教室系统与AVcon系统关联开展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视像中国”活动前期阶段,以单向授课为主,只依靠一个摄像机和几个无线话筒,无法准确地实施学生、教师、板书和课件画面的切换,多个学生同时发言时,声音的采集也有问题。采用微格教室系统与AVcon系统关联开展课堂教学的优点就在于:多路视频信号并存,能方便地在教师画面、学生画面、板书画面间切换增加课件和展台信号,可独立传输;不需要无线话筒,

可实现教室内教师、学生、课件等声音同时传输。

3. 多地远程教研活动的优势

本次《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顺延“弟子规”的教育话题,选取了《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章节开展“同课异构”,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本次活动的支持机构有:联校资讯科技学会、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宁波江东区教育研究与装备中心,由宁波市栎木小学承办,参加活动的有新加坡南洋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佛山市禅城区大沥东秀小学、宁波市江东区栎木小学,江东区兄弟学校教师代表,还有来自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陶志琼教授和她的研究生们。执教的老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的朱伟强老师,同时构课的还有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赵小丽老师。参与活动的地区、学校阵营可谓强大,可见,本次远程教研活动促进了各地关于“弟子规”课堂教学的交流,同时也增进了各校继续深入开展与实践“弟子规”教学活动的信心。 二、《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的深入探索

1.活动前的筹备关注目标性

我校作为《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的承办方,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使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一是计算准确的时间节点。我们预计整场活动正常开展所需要的时间是80分钟左右。第一环节我校介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成果,用时5分钟;第二环节课堂观摩共计40分钟,上海、深圳两地老师分别以20分钟进行课堂教学;课间穿插禅城区学生表演弟子规操;接着安排25分钟时间的五地互动评课,最后为专家点评。

二是确保技术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活动正常顺利地开展,在活动开展前,我校技术人员多次进行了四地联测,活动当天各地的网管又都提前1个小时做联

测,提前做准备,确保网络畅通。

三是明确活动的教研主题。本次活动由我校负责总策划,活动方案详尽,由上海和深圳两位执教老师协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于活动前一周将活动详案发给三地联络人,为三地互动评课做好准备。

2.活动中的研讨关注有效性

本次活动选取《弟子规》中“入则孝”的内容开展同课异构,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的朱伟强老师和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的赵晓莉老师执教。上海的朱老师通过“视像中国”平台,为栎木小学二年级学生执教,虽然相隔千里,但朱老师循循善诱,通过多种形式的引读,提供图片、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诵读“弟子规”。深圳的赵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自读自悟,感受如何对父母实施孝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的朱伟强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为:

(1)读准“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亲所恶,谨为去”(第一至第七句)中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了解句意并能正确诵读。

(2)学习运用“唱读”这一轻松的朗读方式正确、清楚、流畅地诵读《弟子规》中的上述七句话,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与老师和同学配合唱读,读中有乐。

(3)懂得《弟子规》中上述七句话对当今学生学习如何孝敬父母的指导意义,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有所行,读中有悟。

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的赵晓莉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为:

(1)熟读并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经典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懂得要感恩父母,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尊重父母、长辈和老师,自觉学习,做孝顺的好孩子。

比较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上海朱伟强老师的课堂教学凸显“唱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读中感悟。深圳赵老师的课堂教学则凸显育人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其中的意思。有了(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通过弟子规案例分析)明确的目标指向,专家及观课者着重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来审视课堂教学,并以此展开教研。两堂课最为闪亮的地方均体现在朗读方面,孩子的诵读朗朗上口,声声入耳;孩子们朗读的

句子正确、流畅,句句入心,令人心灵敞亮。

3.活动后的反思关注实践性

两堂《弟子规》教学观摩之后,由禅城区铁军小学的学生展示了精彩的“弟子规”操。学生们跟随音乐,一边吟唱一边应声而动,他们的表演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新加坡南洋小学钟蔚芬校长对两堂课进行了精要的点评,同时为大家交流了南洋小学推进《弟子规》的做法和经验,南洋小学把《弟子规》的思想内容融入漫画,编制了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将“弟子规”的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渗透到各个学科。随后,上海闵行区教师代表、深圳卓雅小学的教师代表以及我校教师代表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最后由宁波大学陶志琼教授作总结,提升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陶志琼教授在经典诵读方面颇有造诣,她对活动的评价更加关注实践性: 一是关于《弟子规》课堂模式的反思。陶教授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之后,把两堂课分为了两种模式:朱老师的课称之为受动式课堂教学;赵老师的课称之为主动式课堂教学。朱老师为小学生上了一堂古文课,内容是关于孝德方面的,朱老师的教学流程从讲解意思、教师示范到学生解读,然后借助配图来理解意思。这是一堂典型的语文课,朱老师处处落实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他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采用许多朗读的方式,如唱读式,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涉及到了一些德育的味道,也就是几位老师评说的道德说教,苦口婆心让学生理解“孝心”。赵老师的课则是一堂典型的德育课,她让学生理解内容,理解内容之后,指导行为如何践行,教师运用了角色扮演的策略,如赵老师自己扮演妈妈,请学生体验。

二是关于《弟子规》育人目标的反思。语文课的目的在于积累、运用语言。孝德孝行课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德行的知识,而在于如何将这些孝德的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怎样把这些孝德孝行转化为孩子的孝心孝行。在这方面,赵老师的课堂体现得比较明显。有一句话叫“知易行难”,作为一堂德育课来讲,应当是一堂滋润心灵的课。怎样把文本里的字字句句化为一种行为呢?两堂课的成功之处为两位教师都关注到将孩子的孝亲心转化为孩子的孝亲情。

三、多地远程教研活动的实践意义

1.远程教研活动关注资源共享

孔子诞辰日前夕,深圳卓雅小学率先主持了《弟子规》教学交流活动。本次

《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顺延“弟子规”的教育话题,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两次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活动的本质在于促进资源共享,建立多地联合的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的朱伟强老师并非仅仅执教这一堂课,“走近《弟子规》”的课程交流每周举行一次,事实他已为我校301班学生讲授“弟子规”的内容近大半个学期,朱老师亲切和蔼,课堂上既有抑扬顿挫的范读、领读,又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小故事,在引导学生准确诵读的基础上,穿插了文意的理解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我校借助“视像中国”平台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和深化了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

2.远程教研活动关注区域交流

当开展远程教研活动的时候,参与活动的区域地域广,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文化特色。为此,远程教研活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还求同存异,实现区域间的实时交流。本次“弟子规”远程教研活动在筹备前不仅邀请了上海、深圳两地老师同课异构,同时还邀请了一支多地合作的智囊团队。在互动评课环节,邀请到了新加坡、上海、宁波、南山、南海等地的教师代表参与点评和教研。专家及观课者分别从两堂课“诵读策略”之比较、两堂课“礼仪教学”之比较、两堂课教学目标预设及达成之比较等几个维度展开研讨,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观课、研课、磨课,增进了区域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智慧分享。

3.远程教研活动关注教师成长

参与经典教育远程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教育观的嬗变,促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创造激情,尝试并且收获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

一是教师在经典教育远程教研活动中养成沉静之思。在远程教研活动中,多多受益的应该是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们。通过这样的远程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增强了老师们参与课程的意识。课程交流中执教《浣溪沙》的梅燕老师不断磨课,分别在“江东教育局与宁大教师教育学院合作成果展示”、“嘉兴市教师培训中心教师技能培训班考察”、“浙江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等活动上执教,反复地磨课,提炼出了“体验式”诵读,促进学生言语认知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是有生命的课程资源,这种富有生命的课程资源具有顽强的内生性,可以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教师自身也沉浸“书香”之中,逐渐形成静定的特性。

篇三:弟子规开题报告

编号: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 年度“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班级管理中《弟子规》教育的实践研究

姓 名李永勇

单 位 铜山区魏集中学

2010年 12月30 日

个人课题申报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