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投资案例

篇一:PE-VC一夜暴富神话难续:40%GP将设并购基金

PE/VC一夜暴富神话难续:40%GP将设并购基金

中国证监会于18日晚间发布了首批28家IPO企业预披露名单,这意味着新股发行审核重启在即。然而,这并不等于一夜暴富盛宴再度开席。专家认为,风投机构投机时代已经终结,唯有回归价值投资本质,专业并专注地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长,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IPO重启为风投缓解退出尴尬

IPO退出渠道是国内风投机构最为倚重的渠道之一。长期以来,IPO退出占国内风投机构退出比例的80%以上。28家IPO企业预披露名单发布,意味着新股发行审核重启在即,风投机构可谓久旱逢甘霖。

2009-2011年创业板为风投机构创造了一个暴利的时代,一夜暴富的神话层出不穷。而2012-2013年国内IPO退出受阻、退出回报直线下降使得风投陷入困顿与挣扎。

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感慨,国内IPO长期暂停打乱了投资界的生理周期。风投行业直接从夏天到了冬天。东方赛富董事长刘俊宏表示,国内IPO停滞让投资机构失去了收获的秋天。

毫无疑问,此前IPO政策不稳定令风投机构感到焦虑与不安。资本市场政策的稳定性成为业内的一致期盼。

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廖梓君表示,国内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虚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对于发行渠道把控过度。行政控制下的发行体制一方面导致拟上市端出现堰塞湖,容易滋生腐败;另一方面,上市资源稀缺导致幸运的上市企业股价虚高,出现资源错配。

与其给更多的支持政策,不如给一个稳定的、预期明确的政策环境。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表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IPO政策不确定让投资机构很难管控市场风险。

IPO一夜暴富神话难再复制

IPO重启在即为风投重燃希望,然而,一夜暴富的神话再难复制。

以前上市退出回报10倍,现在只有3-5倍。同创伟业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丁宝玉直言,以前只要把企业推上市,就大功告成。现在退出回报直线下降,投机时代已经结束。

据投中集团统计,自2009年之后,风投机构通过IPO退出获得的回报率连续四年下滑,2009年退出回报一度高达11.4倍,而2012年和2013年则分别降到了4.38倍和3.02倍。

随着行业洗牌和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原来追求高收益、快回报的投资方式已不可持续,回归价值投资本质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

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殷哲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推进、IPO注册制逐渐完善等外部因素促使风投机构对投资的思考日渐成熟。机构的投资方式也逐渐从追求上市溢价,转向追求企业增长溢价。

丁宝玉表示,风投机构对IPO发行价高低兴趣不大,因为退出锁定期的限制,机构更关注1年后的股价。

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表示,随着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越来越成熟,机构只有做深、做专才能生存,获得好的投资回报。

并购时代开启 IPO不再是唯一依靠

2012年和2013年漫长的寒冬让众多风投机构为过去的野蛮生长付出了代价。长期的退出尴尬令风投机构另谋出路,并购退出时代由此开启。

据投中集团统计,2013年,国内风投机构通过并购实现了230起退出交易,而同年IPO退出案例只有69起;在退出回报方面,2013年并购退出回报为2.87倍,与当年的IPO退出回报已极为接近。

投中集团执行总裁金建华表示,并购未来会是风投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改善,政策审批权下放以及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并购运作的模式将更加成熟。

天津渤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高伟威表示,从国际市场来看,IPO和并购数量的比例通常是1:9。2013年是并购年的一个起点,预计未来几年并购市场会越来越火爆,并购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IPO的数量。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罗飞认为,在国内加速产业整合的大背景下,并购市场将迎来热潮。行业内规模居前、有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并购时代开启令不少风投机构开始谋划发展并购基金。根据歌斐资产和投中集团联合发布的《2014年GP调研报告》,有15%的基金管理人已经设立并购基金,有40%的基金管理人在未来2年内拟设立或正筹备设立并购基金。

并购基金在国外经济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未来在中国也大有潜力。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施海宁曾公开表示,将鼓励并购基金设立,并帮助一些重点并购基金开展并购贷款、融资。

篇二:全球资本大退潮 中国V1

全球资本大退潮 中国VC/PE生存变局

2008年10月16日 04: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朱益民

尽管近期美国联合世界主要国家同步采取行动稳定金融市场,但全球股市的联袂暴跌,已经宣告了全球资本开始大面积、大幅度退潮。

在全球资本市场从丰水期转为枯水期、各市场对新融资发行轰然关闭大门的形势下,与资本市场尚保持一段距离的全球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资本投资,也开始受到冲击。

10月11日,美国新闻周刊披露,由于华尔街风暴开始波及到美国硅谷,风险投资资本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就连在全球风险投资界声名显赫的美国红杉资本,也开始对旗下投资项目公司的CEO紧急发令,要求削减成本、应对艰难时(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罗飞,投资案例)日。

10月15日,在深圳市创业投资行业举办的“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新动力高层论坛“上,深圳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称,此轮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必然对创业投资行业造成深远影响。

“不管外部市场环境怎么变化都得咬着牙坚持下去。”北京一家以中国企业境外投融资为核心业务的私募基金副总裁感叹。

中国风投由热变冷

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预期心理定势、风险投资位于投资链条上游进而对全球经济危机反应稍显滞后的天然属性影响,中国VC/PE风险投资从热到冷的变局直至今年8月份才开始体现,滞后于中国和全球股市大跌的开始。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跟踪统计,2008年8月,共有7只新生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VC/PE基金设立,总规模达39.48亿美元,较上月小幅攀升。VC/PE投资方面,共有34家机构对1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其中,已披露投资金额的14个案例涉及投资总额

3.65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607.35万美元,投资案例数量环比减少27.3%,投资金额环比减少72.4%,单笔投资额下降,创投及私募市场表现平淡。

但仅仅在两个多月前,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依然保持着募集资金超30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超70%的逼人热度。

该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创业投资2008年第二季度报告披露,当季中国市场上共有29家中外创投机构新设40只创投基金,其中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创投资本达30.18亿美元,创历年单季募资新高;159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的资金支持,已披露金额达到12.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1.4%和73.5%。

清科研究中心副总裁郑杏果冷冷地指出,美国华尔街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

国VC/PE市场也在短短几个月之间,经历了从热度逼人到理性回归的过程。

郑强调,金融风暴对中国VC、PE机构的冲击需要分别考量。那些关注高科技及初创企业的VC机构,其资金来源更多地依靠富有个人和大型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资金来源依靠大型机构的PE,及一些热衷于房地产、证券等的对冲基金等,受到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罗飞表示,在国际风险投资资本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80%的市场格局下,全球资本市场的萧条对中国风险投资资金的募集是个重大打击。此外,最近两年内,中国风险投资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变化,即VC创投PE化,中国VC投资额度占私募股权投资的比例已经从2003年的28%,降至2006年的20%,尤其在2007年的牛市诱惑下,大量的风险投资涌向PRE-IPO领域,投资价值取向从公司的成长价值、成长前景考量,转为对于项目公司上市速度的关注,这些风险投机资本未来的生存前景堪忧。

深圳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阚治东则认为,对以坚持长线、价值投资的风险投资来说,整个行业走入冬天迹象似乎仍不十分明显。

突变下的生存抉择

无论对中国VC/PE行业的前景乐观还是悲观,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场变局已经发生,变局下的生存之道也必将由此加以调整。

郑杏果对中国风险投资的生存建议是:在近期退出获益缩水的情况,促使投融资双方继续“结伴过冬”,投资机构与企业一起做“基本功”,帮助企业确立核心优势,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等待新的投资机遇。在这个阶段,具有核心竞争力的VC/PE机构所体现的产业优势和附加值将更显宝贵。

罗飞对其掌管的松禾资本能否在冬天中坚持生存问题并不表示担忧,“我们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已融到了足够的资金,过冬粮食那是相当的充足。”他说。

据其介绍,松禾资本受托管理资产超过20亿元,受托管理企业超过30家,2008年上半年中国股市持续大跌前,其再次通过信托计划募集到了3亿多的资金,且全部到位。

变局之下,罗飞的应对策略是:首先,投资人选择项目应该更加谨慎,风险控制程序也要越发规范;其次,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主动寻找一些可以低价进入的好投资项目;再次,利用冬天来临的机会抓好管理平台和队伍建设。

“优秀的本土VC非常看中与被投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投资之前是‘一个积极的怀疑者’,投资之后是‘欣赏者和鼓舞者’。“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企业经营可能会碰到困难,我们要与企业的经营团队共同期待光明前景,鼓动企业家们的信心,陪伴他们成长,与他们一同努力度过困境。”罗飞信心十足的说道。

和罗飞同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阚治东,他表示风险投资资本最终能否生存下去除了严格控制好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外,对其命运决定作用的是其所投资项目的生命力是否足够强劲。

阚乐观的理由是,目前其风险投资组合中的项目公司依然保持着良好态势,都按时完成了年初投融资双方签订的对赌协议——经营激励计划。

篇三:“大农业”投资机会:热度不减

私募股权投资把脉 “大农业”投资机会:热度不减 2013-04-26 16:33:12来自投资界

文章标签:农业PE

2013年第一季度,虽然VC/PE行业热度尚未回暖,一季度农业领域仅披露5起VC/PE投资案例,与去年同期11起案例比较下降55%;投资金额为707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1.09亿美元比较下降35%。投资机构2012年对于农业方面的投资数量和规模均有下降,但投资人对农业的投资热情不减,他们也正在慢慢改变对农业的投资方式和策略。

农业“看上去很美”瓶颈催生新农业机会

日前在松禾资本举办的“中国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投融资峰会”(下称“农赛”)上,多位投资人对农业投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认为,对农业领域的投资是一种使命感,农业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但同时也会存在投资的矛盾点。

罗飞举例曾投资过的一家大米加工的公司,公司规模很大,利润接近一亿,但利润实现与预期利润相比远远不够,原因之一是大米价格是国家控制的,同样猪肉、鸡肉等价格也在CPI中,农业某种程度要靠国家大量补贴。“瓶颈同时也产生了投资机会,恰恰在新农业。”罗飞称。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VC/PE正在将农业投资转向更大范围的领域,原因正是由于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与资本对接还是有非常多的障碍。融创投资总经理文广认为,农业“看上去很美”,有很多投资机会,但真正要投资农业时有个比喻,“不死不活,想高速成长,脱颖而出很难。”

他指出,有几个问题,第一、农业技术几千年来,进步不大;第二、中国农业人口非常多,企业想做不容易。从他的角度,更加关注农产品的深加工。

针对罗飞所提出的农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的问题,融创投资总经理文广进一步补充,政府会通过行政手段限制猪肉涨价,但遇到暴跌时管理不多,或者面对天灾人祸风险大都由农民成单,对农业不利。

“作为投资人,我们需要规避这样的风险。”文广强调。他举例风险投资不会投资养猪场,因为养猪场会受价格波动影响。而种猪基本是科研人员培育,食品安全如果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与亿万农民竞争,价格可以自定。“我要要投资产业链中处于高发展位置的企业。”文广称。

罗飞认为,新农业的机会与风险并存,资金、装备都可以来自于非农业,而人才确实最难得的。“优秀的团队将新技术、品牌及管理经验组织起来,用在农业的创新团队上。一方

面是机会,一方面是挑战。”他说。

大农业投资:科技+金融两步走

中农科创董事长李骥对现代农业的投资充满希望,“春天已经到了,农业投资已经遍地开花。”日前发改委曾有数据,农业的GDP已达到10%,李骥认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会大大加强。“不管是从政府来讲还是从商业机会来讲,在农业领域里都会蕴含着非常大的机会,我们在农业领域的创业者,还有从事投资现代农业的机构来讲,春天真的要来了。”

在农业投资方面李骥提出了“大农业”的想法。基于传统农业与资本对接时分散性等障碍,

李骥认为,传统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公司将有投资机会。“一类是科技,一类是金融。”他说。

在农赛投资的项目中与科技相结合的企业特点较为明显,其中一家名为-广州和兴隆食品科技集团的公司,以做净菜为主要特色。李骥认为,其主要赢利点在于从田间到餐桌蔬菜收购后的服务。兴隆食品董事长黄溪河对自己企业的定位是关注于团体单位,给团体单位提供健康的餐饮的服务和产品。

黄溪河称,“国外的厨房非常小餐厅非常大,中国是倒过来的,我们提供的是给上游做规模化的采购,控制食品安全和下游流通,减少浪费,是厨房的变革模式。”据了解,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兴隆食品提供标准化材料,包括初加工、基地安全的控制、整个物流加工配送过程都是严密监控。

目前食品从上游到中间的流通再到下游的加工,整个环节的损耗以及多手的周转十分落后的,更多的环节是浪费,而城市垃圾中64%是餐厨垃圾。减少餐厨垃圾也是李骥看好其模式的原因之一,“服务普遍化,整个城市的厨余垃圾就会下降,包括家政的劳动也会降低。”他说。

李骥介绍另一家投资的克隆猪的项目,从技术上分是生物技术,将种猪经过克隆后卖给农户。种猪通常很贵,约八千到一万元,而克隆因为少了选育的过程,技术运营成本也较低。

农赛投资的另一家企业是做规模化牧场建设。“以前奶牛都是散养的,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大家说只能圈起来做规模化牧场,是08年开始这个市场就开始形成,这个公司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现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据了解,企业会通过计划设计对牛的健康更有好处,发病率更低的养殖方式。

在李骥关注的项目中还包括农业机械等领域,当被记者问及这类涉及清洁技术、生物技术、机械制造等项目与农业的关联时,李骥解释现在投资的农业更多是“大农业”的概念。“我们去年从大农业里面细分了23个行业,几乎是无所不包,农林牧渔,衣食住行都有关。”

而农业与金融结合,源自于农村的金融体系问题。李骥指出,传统的金融体系是银行和农村合作社,投融资领域在农村依然是一片空白,这些年的改革开放,金融机构的特点是往回撤。“信用合作社大面积的破产,关闭,对农村的金融来说打击很大,一些偏远地区,农民不管是自己生活或生产,最终承受的贷款利率是非常高的。现代农业要走出来,要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有金融支持。”李骥道出其中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