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案例三案

篇一: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由于缺少活动和锻炼,见阳光的时间少,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不健康,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在年轻人中间也屡见不鲜。中医如何界定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吃什么比较好呢?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一、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据经典购商城的健康专家了解到,曾经有实验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经典购商城的健康专家得出结论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何首乌粥

制何首乌30g,粳米100g,大枣3枚,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备用。再将粳米、大枣、冰糖放入首乌汁中,加水适量,煎煮成粥食用。适用于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

2、羊脊骨粥

羊脊骨(连尾)1具,茯苓20g,补骨脂粉12g,粳米60g,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脊骨洗净剁成小块,与粳米加水煮粥至五成熟时,加入补骨脂粉搅匀,继续煎煮至熟,以葱、姜及食盐调味温服。适用于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

3、枸杞子羊肾粥

枸杞子30g,羊肾1只,肉苁蓉15g,粳米60g,食盐适量。将羊肾剖开,去掉内部筋膜,切碎,同枸杞子、粳米、肉苁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温火煎煮至粥熟,食盐调味,温食。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

4、参枣骨脂汤

党参20g,大枣20枚,补骨脂15g。以上诸味,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去渣,食枣喝汤。适用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

5、鲤鱼汤

活鲤鱼1条,去鳞、鳃及内脏,加葱末、姜末、料酒和盐,稍腌片刻,加水煮至汤白鱼烂,分次饮用。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肾炎水肿、黄疸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等。

6、鲫鱼汤

活鲫鱼1条,去鳞、鳃及内脏,加葱末、姜末、料酒、盐等调料,稍腌片刻,加水煮至汤白鱼烂,分次食用。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及痔疮脱肛等。

7、山药杞子甲鱼汤

怀山药10~15克,枸杞子5~10克,甲鱼1只(约500克)。甲鱼放入热水中宰杀,剖开洗净,去内脏,与各用料一起炖熟,加入姜、盐、酒少许调味,即可享用。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功效。适用于阴虚偏胜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8、桑葚牛骨汤

桑葚子25克,牛骨250~500克。将桑葚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深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面上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子,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此方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之功效,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对肝肾阴亏引起的失眠、头晕、耳聋、神经衰弱等也有疗效。

除了饮食和找出病因,尽量在自己身体和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做些合适的运动哦。

篇二: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 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 腰背酸痛 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2.驼背 身材缩短 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

1.3.骨折 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1

(1)脆性骨折

(2)骨密度测定

诊断 T值

正常T值>-1.0

骨量低下 -2.5>T值<-1.0骨质疏松 T值≤-2.5

(3)实验室检查

3.1.骨形成指标

3.1.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原发性骨质疏松不明显可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指标。

3.1.2.血清骨钙素(BCP):反映骨形成及骨转换情况。绝经期妇女中 血清骨钙素(BCP)浓度测定是骨质疏松症良好的指标

3.1.3.Ⅰ型原胶原肽(PICP):反应骨基质形成的良好指标

3.2骨吸收指标

3.2.1尿羟脯氨酸(HOP):是胶原破坏的指标,反应骨退变、肝代谢、饮食中胶原的含量,特异性不高。

3.2.2尿吡啶交联(PYD):最敏感的骨吸收指标之一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反应破骨细胞状况

3.3骨代谢调节激素

3.3.1.血甲状旁腺苏(PTH):可正常或增高

3.3.2.维生素D:血25-(OH)2D-水平正常或降低

3.3.3.降钙素:可正常或增高

3.4.性激素:血雌二醇降低,血睾酮下降

3.5.X线平片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9羌活12香附9川芎15桃仁9没药9牛膝12地龙6甘草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3、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壮骨

人参10茯苓15白术10山药12陈皮10薏苡仁10莲子8砂仁3桔梗6甘草8

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20山药15山茱萸12枸杞子12牛膝15茯苓12鹿角胶12(烊化)龟甲胶12(烊化)菟丝子12

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

5、肾阳虚衰证

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20附子9(先煎)肉桂6山药12山茱萸12枸杞子12杜仲12菟丝子12鹿角胶12补骨脂20

中成药:金贵肾气丸

6、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

紫河车粉3熟地黄15杜仲12天冬12龟甲9黄柏9炙牛膝6

中成药:健肾壮腰丸

6、气血两虚

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9白术12茯苓12川芎15当归15白芍15熟地黄15炙甘草6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三、其它治法:

1、灸法

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关元 痛处所属经脉络穴。应直接灸或隔药饼灸。

2、外敷

防风100克 威灵仙100克 川乌100克 草乌100克 续断100克 狗脊100克 红花60克 葛根100克 蛇床子100克 牛膝100克 白芍100克 黄芪120克 淫羊藿60克 杜仲6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0—100克醋调外敷,装纱布袋上加热水袋覆于皮肤上,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30天一疗程。

3.西医治疗:

3.1治疗原则:缓解骨疼、增加骨量、减少骨折。

3.1.1药物治疗根据对骨代谢的作用,可分为三类:

3.1.1.1抗吸收类药物:雌、孕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

3.1.1.2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vitK

3.1.1.3促骨矿化药物:钙剂,vitD

篇三: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案例三案

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转载)

(一)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克,口服,每次服20克(1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6、健骨冲剂

【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8克,每次1袋,每日2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7、肾骨胶囊

【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1次1~2粒,1日3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

或骨质疏松。

8、龙牡壮骨颗粒

【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9、健步虎潜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10、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11、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12、补肾健骨胶囊

【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3、骨疏康颗粒

【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1次10克,1日2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14、骨松康胶囊

【药物组成】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4粒,每天3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5、骨松康合剂

【药物组成】鸡子壳、大叶骨碎补、杜仲、广山药、蜂王浆、食醋、蜂蜜等。

【用法用量】口服,1次30毫升,1日3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调节中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防止钙的流失。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16、密骨片

【药物组成】杜仲、胡桃肉、补骨脂、淫羊藿、干地黄、淮牛膝等。

【用法与用量】密骨生髓。适用于骨质疏松症,肾虚腰背痛。

17、骨痹丸

【药物组成】熟地、申姜、大芸、乳香、马钱子、麻黄等。

【用法与用量】1日4~7克,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活血化瘀,通风活络。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18、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19、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20、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21、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22、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克,口服,每次服20克(1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23、健骨冲剂

【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8克,每次1袋,每日2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4、肾骨胶囊

【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1次1~2粒,1日3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

或骨质疏松。

25、龙牡壮骨颗粒

【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26、健步虎潜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27、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28、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29、补肾健骨胶囊

【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30、骨疏康颗粒

【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1次10克,1日2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31、骨松康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