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基金案例分析

篇一:中国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携程网的故事

摘要:

《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海外风险资本续坚定中国战略: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超过一半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65.1%,由外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1%;海外资本占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保持连续第四年大幅增长,由2003年的不到5%上升到2006年的43.7%。

关键字: 风险投资海外资本携程网

一. 风险投资的定义:

也称创业投资,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我们认为,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风险投资家以获得红利或出售股权获取利益为目的,其特色在于甘冒风险来追求较大的投资报酬,并将回收资金循环投入类似高风险事业,投资家以筹组风险投资公司、招募专业经理人,从事投资机会评估并协助被投资事业的经营与管理,促使投资收益早早实现,降低整体投资风险

二.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之所以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迅速,风靡全球,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风险投资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

2.风险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统计数据表明,风险投资在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企业成长快速。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欧洲风险企业在从1991到1995年期间,经济增长率明显高 于同期欧洲500强公司。它们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达35 %,一般为欧洲500强的两倍。

2). 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欧洲500强公司年就业增长率只有2%,而风险企业却达到了15%。

三.携程的创业之路

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午餐,成就了沈南鹏、梁建章、季琦三人的商业帝国,成就了沈南鹏“携程之父”的美名。

沈南鹏,耶鲁MBA出身,时任德意志银行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具有相当的融资

力和宏观决策能力;梁建章,曾在甲骨文公司做过研发工作,技术背景深厚;季琦,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长交际,对管理、销售都有一套。

对互联网经济的共同看好,让三人聊得格外投缘。

沈南鹏有着冷静的分析:互联网给创业者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这机会不是仅仅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面的。“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改造”,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火花。

沈南鹏非常看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但同时觉得中国市场现在还不成熟,特别是在物流、信用卡支

系统上还存在缺陷,如果做旅游,就可以避开这些劣势。

季琦则认为互联网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旅游业地域性、时间性、管理有效性的不足,能够很好地去消化那95%的散客。

这些与梁建章的思路“做旅游网站从设计到配送、支付,非常适合电子商务”和“旅游是老百姓的第二大支出,甚至还高于汽车”相契合。

最终,沈南鹏他们决定:向旅游业进军。

携程创始之时,沈南鹏等四人共投资了200万元。不过靠这点资金,携程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沈南鹏便去和IDG接触,在他的努力下,携程成立才3个月,便得到了IDG第一笔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1999年底,沈南鹏正式辞掉投资界工作,专心于携程的融资与发展,并考虑第二轮融资。因为第一笔投资只能支撑几个月的开销,如果融不到资,携程就要关门。

2000年3月,携程吸引到了软银集团为首的45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11月,引来了美国凯雷集团1100万美元的第三笔投资。携程网三轮融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

这次并购为携程带来了巨大收益,一年的时间里,携程发展了2000多家签约酒店。2001年订房交易额达到5亿元,2002年交易量再翻一番,成为国内最大的宾馆分销商。携程最基本的生存已经不再是问题。

2002年4月,沈南鹏再出奇招,收购了有名的散客票务公司——北京海岸,从而奠定了携程机票预订的基础。联合互联网的优势,沈南鹏将原来的票据业务放到了网上。这一转变再次获得成功,携程开始在全国复制业务。短短的一年后,票据业务激增了6倍。同时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机票预订服务中心,并在主要城市建起了机票配送队伍。

时至今日,客房预订和机票订购仍是携程主要收入的来源,沈南鹏的两次收购成就了携程网大业。

携程的根基已经扎稳,下一步的问题是怎样把它做大。在资本市场沉浸多年的沈南鹏自然而然想到了上市融资,而目的地则瞄准了纳斯达克。

美国东部纽约时间2003年12月9日上午10∶45分,携程旅行网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首日,开盘价24美元,随即摸高到3735美元,最后收盘价为3394美元,涨幅886%,创下了3年内纳斯达克市场IPO首日股价涨幅的纪录。

沈南鹏终于带领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四.携程风险投资“四重曲”

1.上市

携程上市(NASDAQ:CTRP;7560万美元)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涉及网站:

发生时间:

事件介绍: 20037560万美元携程上市2003-12-10 (NASDAQ:年12月9日,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

挂牌交易,一时间世人的目光突然关注到中国的在线旅游服务市场。

携程网在美国的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第一天交易就上涨了89%,收盘时达到了33.94美元。

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7560万美元

2.携程第一轮得到海外机构的风险投资

凯雷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凯雷投资携程

事件基本信息

涉及金额: 800万美元

涉及网站:

发生时间: 2000-11 CTRP;7560万美元) 事

篇二: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上讲,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也包括创业投资

中国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加上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使得投资中国的资产得到的回报较高,引起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战略”日益重视。中国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

进入模式

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此种方式比较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如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过程中,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0%股权。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权(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的资金归老股东所有。如PAG接下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权,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回报。

一般来说,增资和转让这两种方式被混合使用。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多次采用老股东转让股权和增资扩股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在国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安排,即私募股权基金以优先股(或可转债)入股,通过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来保障最低的投资回报,并且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普通股的分配权。

鉴于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些政策限制,国外PE进入时,一般不选择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实体,而要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

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使国内的实体企业成为其子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这种方式俗称“红筹上市”。这样,就可将境内资产的收入和利润合法地导入境外控股母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和退出,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比如盛大网络,由于监管部门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经营牌照必须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那么构造上述通道来引渡资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阳能”案例中,就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由施正荣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过该BVI公司收购了中外合资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原有股东的全部股权,从而使其成为实际持有“无锡尚德”100%权益的股东。此后在上市过程中,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尚德控股”,通过以“尚德控股”的股票与该BVI公司股东的股票进行换股,实现了“尚德控股”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权益,从而完成了境内企业的权益进入海外上市主体的目标。

股权设计方式

PE投资国内企业,在股权设计上是比较灵活的,而且,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目的的不同,其对于股权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可按投资对象和目的分为创业投资[4][、成长型投资、并购基金[5][5]、上市后私募投资(即PIPE)[6][6]、夹层投资[7][7]、重组/重振资本、Pre-IPO资本、不良债权投资、不动产投资以及专注于某具体行业或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等。

多数私募投资者除了参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外,一般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他们需要在董事会占有至少一个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而且很多PE投资者会指派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进行掌控。一般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公司股份不超过30%。而且为了减少对于股份的稀释,采取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之类的金融工具,并能根据需要做出调整。另外,国外PE的常见方法还有“卖出选择权”和转股条款等。卖出选择权要求被投资企业如果未在约定的时间上市,必须以约定价格回购私募股权基金的那部分股

权,否则私募股权基金有权自由出售所持公司股权,这将迫使经营者为上市而努力。转股条款是指投资者可以在上市时将优先股按一定比率转换成普通股,同享上市的成果。

并购重组基金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将其下市、重组、整合然后再上市,在这过程中必须先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也有一些PE投资基金逐渐倾向于从参股到控股,如麦格理基础设施基金通过控股提升企业价值获得高额回报, 它们期望从被动的少数股权投资转变为购买控制权,甚至100%买断。

下表是近年来一些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中的股权安排:

是否PE投资基金股权安战略投资概述 类型 排 投资

2007年3月,德州太平洋集团(TPG)旗下的TPG成长基

否 金对中国葡萄酒制造企业云南红酒业集团首期投资20-30%

1,500万美元,未取得控股权。

成长型投资 2007年3月,凯雷旗下的亚洲投资基金Ⅱ

风险投资基金案例分析

以8000万美是 49% 元已完成收购诚德钢管有限公司的股权。

2005年末,凯雷集团和战略投资者Prudential以4.10是 25.0% 亿美元获得了中国太平洋保险的少数股权。

2004年末,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机构联手收购哈药集是 55% 团股权,取得了控制权。

2006年1月,PAG以1.225亿美元的总价买下中国童否 67.4% 车之王好孩子,取得了控制权。

并购 2005年底,凯雷集团宣布参与徐工的改制,希望获得否 待定 控股权。

2004年5月,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的价格从深圳市

否 政府的手中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获得了深发17.9%

展的控制权。

2004年12月,上海新茂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茂大

否 厦的直接持有者)的控股权以98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95%

给房地产基金MG-PA。

不动产投资 2005年7月,麦格理银行与一个机构投资者组成的辛

迪加组织以支付5500万美元、提供3800万美元优先是 24% 债的代价获取了9家中国境内大型商业零售中心的少

数股权。

上市后私募是 2006年5月,CVC认购上市公司晨鸣纸业非公开发行不42%

投资

是 超过10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将达50亿元。 2005年12月, MS Asia Investment Limited和国际金融14.34% 公司将其持有上市公司海螺水泥13200万股和4800万股。

夹层投资

否 2001年秋,Davidson酒店集团从喜来登集团购得位于芝加哥的万丽(Renaissance)酒店,并计划将酒店翻新。Davidson从Rockbridge Capital获得了650万美0% 元夹层融资,期限4年,Rockbridge在收取12%利息的同时,参与分享酒店现金收入及再出售利润。 2003年12月,Mach-Cali Realty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1630万美元至One River商业中心,期限3年。Mach-Cali Realty0% 除收取利息外,可以在3年期内将夹层投资转换为项目

62.5%的所有权,并接管项目租赁及管理。

重组/重振资是 本

不良债权投否 资

Pre-IPO资

创业投资 否 否 否 2002年3月, WL ROSS & CO以3.25亿美元代价收购破产的美国第四大钢铁厂LTV。在2003年斥资15亿美元收购申请破产保护的伯利恒,将两公司整合为国际100% 钢铁集团(ISG)于2003年底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006年5月,以4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将ISG卖给米塔尔获利2.6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MSREF与金地、上海盛融合资设立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5亿元的项目公司,处理建55% 行不良资产包。MSREF取得控制权。 2006年高盛集团投资约25.82亿美元持有工商银行少5.75% 数股权。 2007年1月,英联、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向太子奶集团约30% 注资7300万美元,取得少数股权。 2000年凯雷集团注入携程旅行网800万美元资金取得约25% 少数股权。

下表是部分带有股权附加条件私慕股权投资案例:

投资概述

在1997年底华平11如亚信未能实现约定的增长目标,华平持有的附加条件

注资1100万美元入股%

亚信,取得少数股权。

2002年12月,摩

根士丹利、鼎晖、英

联向蒙牛投资入股

2600多万美元共持蒙

牛乳业少数股权。

2005年初,摩根

士丹利及鼎晖以500027% 32股权比例自动升至22% 从2003年~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若2007年(可延至2008年或2009年)净利润高于7.5亿元,外方将向中方转让4697.38万股;

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75亿元,中方将向外方转让

4697.38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亿元,中方向

外方转让9394.76万股。

若2005年雨润净利润在2.63-3.25亿元区

间,中方需将至多2.81%的已发行股份转给外方;9% 若净利润少于2.592亿元,中方需以溢价20%的价

格赎回外方所持股份。 万美元认购上海永乐.31% 家用电器少数股权。 2005年初,高盛以3000多万美元的价格置换了江苏雨润食品的少数股份。

2006年2月,华

平认购国美电器发行

的1.25亿美元可转换

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

股权证。

一旦债券及认股权证获悉数转换及行使,华平0% 将持有1.7668亿股普通股,占国美电器总发行股本约9.71%,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篇三: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狂赚7l倍

年级:09系别:经济系 专业:金融学

班级: 3 姓名: XXX 学号: 2009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这样看待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关系: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

投融资始末

创业伊始,第一笔风险投资救急

1999年年初,马云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回到杭州后,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家集资了50万元,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方米的家里,阿里巴巴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他们都记得,马云当时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3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狂言狂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往往是身兼数职。好在网站的建立让阿里巴巴开始逐渐被很多人知道。来自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最早主动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即使囊中羞涩,他还是拒绝了38家投资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

就在这个时候,现在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个在投行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第二轮投资,挺过互联网寒冬

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孙正义当时是亚洲首富。孙正义直截了当地问马云想要多少钱,而马云的回答却是他不需要钱。孙正义反问道:“不缺钱,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的回答却是:“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

这个经典的回答并没有触怒孙正义。第一次见面之后,马云和蔡崇信很快就在东京又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表示将给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但是马云认为,钱还是太多了,经过6分钟的思考,马云最终确定了2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两年的熊市寒冬开始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关门大吉。但是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

那个时候,全社会对互联网产生了一种不信任,阿里巴巴尽管不缺钱,业务开展却十分艰难。马云提出关门把产品做好,等到春天再出去。冬天很快就过去了,互联网的春天在2003年开始慢慢到来。

第三轮融资.完成上市目标

2004年2月17日,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元。

之后.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阿里巴巴上市。

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正式登上全球资本市场舞台。随着这家B2B航母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此前一直受外界争论的“B2B能不能成为一种商务模式”也有了结果。11月6日10时,港交所开盘,阿里巴巴以30港币,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的高价拉开上市序幕。小幅震荡企稳后,一路单边上冲。最后以39.5港元收盘,较发行价涨了192.59%,成

为香港上市公司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王”,创下香港7年以来科技网络股神话。当日,阿里巴巴交易笔数达到14.4万多宗。输入交易系统的买卖盘为24.7万宗,两项数据都打破了工商银行[5.30 -1.49%]2006年10月创造的纪录。按收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约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在此次全球发售过程中,阿里巴巴共发行了8.59亿股,占已发行50.5亿总股数的17%。按每股13.5港元计算,共计融资116亿港元(约15亿美元)。加上当天1.13亿股超额配股权获全部行使,融资额将达131亿港元(约16.95亿美元),接近谷歌纪录(2003年8月,谷歌上市融资19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上市,成为全球互联网业第二大规模融资。在此次路演过程中,许多投资者表示,错过了谷歌不想再错过阿里巴巴。

风险投资大赚一把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两个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账面上获得了巨额的回报。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显示,软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29.3%股份,而在行使完超额配售权之后,阿里巴巴集团还拥有阿里巴巴公司72.8%的控股权。由此推算,软银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1.33%的股份。到收盘时,阿里巴巴股价达到39.5港元。市值飙升至1980亿港元(约260亿美元),软银间接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价值55.45亿美元。若再加上2005年雅虎入股时曾套现1.8亿美元,软银当初投资阿里巴巴集团的8000万美元如今回报率已高达71倍。

案例评鉴

软银不是阿里巴巴最初的风险投资商,却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8000万美元,回报率达71倍。软银中国控股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薛村禾称:“我预测,3~5年内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至少是现在的5倍。”

软银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个风险投资商,却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1999年10月,马云私募到手第一笔天使投资500万美元,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如Transpae Capital Investor ABof Swede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0f Singapore的参与。在阿里巴巴的第二轮融资中,软银开始出现。从此,这个大玩家不断支持马云,才使得阿里巴巴能够玩

到今天的规模。

2000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引进第二笔融资,25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软银、富达、汇亚资金、TDF、瑞典投资6家风险投资商,其中软银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2004年2月,阿里巴巴第三次融资,再从软银等风险投资商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出资6000万美元。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仍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占47%股份;第二大股东为软银,约占20%;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

软银不仅给阿里巴巴投入了资金,在后来的发展中还给了阿里巴巴足够的支持。尤其是2001年到2003年的互联网低谷时期,投资人伴随阿里巴巴整个团队一路挺过来了。

雅虎介入阿里巴巴不过两年,同样获益甚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股东,雅虎间接持有阿里巴巴28.4%的股权,其市值高达73亿美元;此外,雅虎还以基础投资者身份,投资7.76亿港元购买了阿里巴巴新股,购入价格为13.5港元每股,占7.1%的股份,IPO当天升值到22.7亿港币。

而一些风险投资商显然错过了最好的收获期。从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三轮融资开始,早期的一些风险投资商已经开始陆续套现。1999年阿里巴巴创办之初的天使投资高盛集团因战略调整,退出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其所持股份被新加坡的寰慧投资(GGV)接手。事实上,寰慧投资的创始人托马斯(Thomas)早在1999年就以个人身份投资了阿里巴巴。此后,包括富达等在内的风险投资商又陆续套现。到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只有软银一家风险投资商还一直在阿里巴巴的股份中牢牢占据主要地位,其他风险投资商已经全部退出。

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在与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赛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进行《对话投资人:资本力量》时表示,IDG没有投资阿里巴巴,让他觉得很失败。

软银选择阿里巴巴的原因

薛村禾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中国B2B领域共有四大公司,除阿里巴巴,还有8848、MeetChina和Sparkice,而选择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是马云及其团队的坚定信念,尤其是18个创业合伙人的精神。薛村禾说:“当年我们放弃别的机会,集中精力投资马云这个团队。我们并不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