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文——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小康社会的两个标准
内容提要: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共同发的,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差距的小康;从时间上看,总体小康是2000年达到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 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邓小平用我国历史上“小康”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在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他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对于什么是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有两个标准——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面分别了解一下小康社会的这两种标准:
一、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
总体水平上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所谓低水平,就是指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一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还不高;二是指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比如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所谓不全面,是讲我们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经济方面也主要是侧重在解决生存需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即使在生存需要方面,也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例如住和行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不全面,因为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果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
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如此,但在达到总体上的小康之前,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是不可小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2000年9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次十六大报告也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虽然中国改革中的收入有不平等、地区差异大,但总的来说,中国改革的受益者比俄罗斯多。对中国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判断,很多人从不同角度的观察都有一定道理。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而我们的观察往往是局部的。如何在各种片面、但又不无道理的观察中理出头绪?这就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新概念框架,对具体的局部观察进行重新整理。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3、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六大报告把本世纪头20年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所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由目前较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一
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经济总量必须走在世界前列,人均GDP必须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康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增加富裕起来的人口的比例,提高富裕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全面的小康社会。
三、总体水平上的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比较有何区别呢?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现状,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离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差距大,将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经济和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指标发展都很快,但目前的水平仍很低,距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与世界比较差距还很大。控制人口增长难度大。从这些现象看,我国现在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一大段的距离。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第二,总体小康较全面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全面建设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第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乡镇之间差距大,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主要集中在五个小城镇、工矿区,城镇工业化不断扩张,农村经济和社会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拉大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这种差距将在较长时期内会一直存在,但差距不应扩大,只有逐步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全国的小康和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争取尽快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参考文献、资料: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论文
教学中心:上海
姓 名:陆勇
学 号:112601413008
浅谈家乡嘉定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
近几年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的家乡嘉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也取得的很大的成就。
全区上下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负重拼博、积极奋进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富民惠民步伐,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文明进步趋势的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接下来浅谈我个人认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几大要素。
第一,产业先进。经济是基础,经济是关键,经济也是一个核心,我的家乡嘉定应该是有先进的制造业,有现代的服务业,就像近年来发展的迅速的汽车业,位于上海嘉定安亭镇,中国首座F1赛车场也坐落嘉定等等,说明了汽车业在此的可行性等等。还有,高效的农业,嘉定的大蒜,草制编织品可是享誉海内外的,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整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布局。我感觉到,未来的嘉定,应该是现代服务业快速上升,提高服务业的比例。我们的制造业应该是由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作为主要支撑的制造业,传统产业应该是通过改造升级以后的充满生机的传统产业。
第二,人文方面。我们在经济发达的同时,还应该提升嘉定的先进的文化理念。其实嘉定本身是个文化底蕴浑厚、历史悠久的城市,比如嘉定孔庙、南翔古猗园、吴兴寺、秋霞圃等等等等都是上得厅堂的历史古迹。一个城市需要不尽生生不息新鲜的血液作为动力,更需要悠久的历史来作为积淀。
第三,环境优美。我们整个人居环境应该成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大家生活在这个家园里,应该感到很幸福。
第四,社会和谐,我们嘉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且社会应该是稳定的,治安应该是良好的。我想,作为嘉定应该至少有这几个内涵。
一、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始终以“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让每一个市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从经济发展来看:近年来,据我了解,嘉定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真抓实干,着力夯实全面小康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继续稳步提升,实现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37200元,比上年增加4212元,比目标值31000元高出620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目标值92%高出4.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为60.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比目标值55%高出5.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与目标值5%相差了1.6个百分点(以上各项数据都是据网络了解)。
2.从生活水平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嘉定围绕富民优先战略,启动和实施了多项惠农、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14589元提高到16650元,比目标值高出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7002元提高到8001元,也超出小康标准值;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上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如期达到目标值要求;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由上年的46.1台提高到51.5台等说明了近年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成效。
3.从生态环境来看: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市相继开展了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了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从社会发展来看: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促进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2009年,我市社会发展类8项指标全部实现达标,特别是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如期达到小康目标值,由上年的94.1%上升到96.7%,比目标值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依次为97%、97.1%和96.1%,比上年分别提高2.7个、0.3个和4.7个百分点。
二、各县级市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情况
在全市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同时,各个乡镇也加快推进各自县级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了与全区共同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也不断加快接近最终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未达标指标的分析研究和分解落实,着力推进增收工程、保障工程、康居工程和惠民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创业富民、就业安民、保障惠民、救助济民上下真功夫,从各条渠道把增收措施落到实处。要抓好环境建设等达标指标的巩固提高,力争使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成为我们县县达小康的亮点和特色,使我们的全面小康达标率更严、惠及面更广、认可度更高。
三、未来全面小康建设要求与建议
虽然我区已初步实现了以市为总体的小康,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基本达成,但我也应清醒地看到,这只是进程中的起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并不均衡的小康,它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家庭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我区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小康的要求。因此,仍应以总体实现小康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加大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力度,扎扎实实推进“两个率先”进程。
1.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并没有结束,仍需要继续加以努力,特别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反复的指标,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提升实现质量。同时,我市还应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夯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使小康建设真正惠及每个常州市民。
2.针对难点,加快推进县级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城镇劳动保险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各部门应从大局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强化各项措施,多管齐下,
共同推动县级小康建设步伐。要继续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切实帮助老区人民发展致富,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
3.抓住机遇,争取早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总体实现,不仅激发和鼓舞全区人民的干劲,而且也增强了人民的发展信心。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以上是以我个人的见解分析我的家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调研报告。使命光荣神圣,岁月催人奋进。我相信,只要人民迅速行动、奋发同心,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两个率先”的宏伟大业一定能有更加喜人的跨越,我的家乡,嘉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篇三:毛概论文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毛概论文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对我们经济与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阶段进行概要阐述。力求全面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关键词:十六大,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的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发展阶段和继续前进的方向。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正确实施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我们发展的正确历史时段提出的。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二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艰苦努力,这种新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把封闭半封闭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三是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
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成为现实。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分阶段发展的。中国社会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部署,走了前面两步,现在开始走第三步。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判断和报告中所说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同样的意思。与此同时,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综上所述,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几十年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复杂的历史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的历史作用,重大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为我们持续发展做出不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