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篇一: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礼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因为在打猎时,打猎者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平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

和多样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为基

础。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礼”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候,“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的“私人礼节”,而是成了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西方,“礼”一词,也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就可以了,达与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其是不谋而合。自从有了国家,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礼仪。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挨及,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礼仪。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的交往。国际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

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礼仪。

在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争斗和战争。而同时,又不断发生谈判、议和、结盟、互派使节、互通贸易、缔结条约(协定)等国际行为。国际礼仪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较之一

个国家内的礼仪规范又发展了一步,而逐步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和接

受。

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平常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是如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家间通行的国际礼仪。现代国际礼仪正是历史上国际礼仪的继续和发展。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即使是豪门巨富、达官贵人,在对待随从侍者、仆役时,有时也不能不说一声“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

上的平等。

现代的国际关系,较之过去已有了惊人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交往的规摸从20世纪初50多个独立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前增加到75个,到目前联合国的会员国已有180多个国家。其次是现代生活频率加快,各国之间的交往已越来越频繁。再次是国际交往的内容不断丰富,参加国际活动的人员空前增多,而涉及全球的问题,如环保、抗爱滋病、反毒、反恐怖等则引起了世界备国的关注。国与国之间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而国际关系的这种发展又是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急剧扩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它同各国人民之

间的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来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空前广

阔、繁复、多样化的图景。

礼仪习惯的演变,加上国际关系迅速、广泛、深入的发展,必然使国际间过去的通用的礼仪程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

现代的国际礼仪。

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有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仪与豁免等多方面内容。他们中有的己形成国际公约,例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约束力。而其余大部分则是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 (二)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 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是各国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广泛使用。无论在官方的或民间的友好往来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国际上,礼宾与交际活动都有一定惯例,不少国家则保持着各自传统的礼仪形式和礼节,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具有民族特色,或根据特

殊的需要,灵活变通。

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总的发展趋势:逐渐简化,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实效。 (三)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公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涉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一种私人行为,更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一个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对外场合的言谈行为,不仅关系到本公司、本社团的形象,影

响到买卖交易的成败,有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

每个公民应遵循一条基木准则:当你在自己国家时,你不过是成千上万公民中的普通一员,而在国外,你就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

代表,你的言谈举止,决定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评价。

为了维护我们个人、单位、国家的对外形象,我们都应当学习礼

仪知识,了解、重视并遵守国际上的通用的礼节与礼仪规范。周恩来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很重视对外礼宾工作,重要的代表团来访接待计划和出访方案他都亲自审阅、过问。他渊博的国际礼仪知识,潇洒的言谈举止,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更为世人称道。有人认为,我们中国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接待国际客人,只要遵从我们自己的礼仪习俗就行了,不必去学那些“洋规矩”。的确,各国都有自己的礼仪做法、传统和特点。按本国的礼仪习俗办事,外宾容易理解,但有时也难以接受。例如:中国有劝酒的礼仪习俗,但是如在涉外交际场合,一再劝酒,致使有些外宾勉强应付,往往酒醉误事。所以,应当注意我们传统做法与国际通用礼仪之间的异同情况,避免外宾所不容易接受和习惯的做法,以免使他们感到尴尬和难堪。 (四)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准则和特点 1.现代国际

礼仪的基木准则。

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阐述了“大小各国平等权利”的信念,并规定了各会员国应当遵循的7项原则。其中第一项为:“本组织系基

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现代国际关系以公认的“主权平等”为基础。“主权平等”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权利,不受他人侵犯;另一

方面,每个国家都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侵犯他国的主权。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物、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所有

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

“主权平等”既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国际交往中

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礼仪,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准则。

“主权平等”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不受侮辱。

(2)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

免。

(3)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

别国的内部事务。

(4)在交往中,实行“对等”和大体上的“平衡”。

所谓“对等”实际是上就是“礼尚往来”,交往的双方人员,身份要大体相当;代表团互访时,双方的接待规格应相差不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对等”原则的正面引用。在国际交往中,有时也从负面运用这一原则。如:你赶走我的武官,我就驱逐你的参赞;你怠慢了

我,我也请你坐一坐“冷板凳”等。

所谓“平衡”,也可以理解为“一视同仁”或“不歧视”的原则。但是,所谓“平等”、“平衡”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国际交往中,在礼仪上给予“破格接待”的,也有诸多先例。可见国际礼仪程序的运用也

是一种外交艺术。

篇二: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2011级英语2班

杭丽

学号:20111031207

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礼”的含义,尊重;“仪”的含义,表达。礼仪是交往艺术,是沟通技巧。礼仪就是人处在一个交际社会中要懂得的一门技巧,总的来说,礼仪是我们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的表现。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那涉外礼仪又指的是什么呢?:所谓的涉外礼仪,指的是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或是待人接物方面的行为规范。

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的加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与不同国度和不同文化的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涉外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涉外礼仪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和惯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形式。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那么,在外事交往中礼仪的作用时候什么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是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交流信息,增强感情,巧妙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都是它的作用。因此,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要求我们怎么做呢?首先,要求我们要规范自己的涉外礼仪。

一:外事迎送。 在外事交往中,迎来送往是常见的一项内容,也是颇具要求的一项工作。当得知海外客人来访时,首先必须做好的是迎接工作。按照国示惯例,要根据来宾来访目的和来访者的身份,来确定迎接的规格,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问题:一是迎接的人员。组织方的主要迎接人员一般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但到特殊情况,如当事人不在当地、身体不适不能出面,不能完全与来宾身份相当时,则可以由职位相当的人员或副职出面迎接,但要注意不能与对方身分相差太大,“门当户对”是一规矩。二是迎接的仪式。在外事的交往中迎接贵宾时较为常见的是以安排献花的形式来表示。来宾离去时,也要做好送行的礼仪工作。在迎送工作中,还应注意陪车的礼仪。迎接客人抵达、欢送客人以及一些外事访问活动时,组织一般应当安排人员 陪车,起到以接待和引路的作用。在顺序上,掌握“后上先下”的原则。“后上先下”的礼节体现了主客有序的礼仪,客人为重,客人为尊。

二、 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 人们见面时,总要行使一定的礼节,以示礼貌和友好。对于外国宾客,其打招呼和行礼的习惯方式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外事人员在接待外宾时,应按照他国的习惯行之,才能正确地表达礼貌与友好。通常,行礼和问候是见面时共同或分别行使的礼节。在接持不同国家的客人时,可以区别采用。

三、 会见的礼仪规范

会见在国际上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接见,指的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人士,或是主人会见客人(又称召见);其二是拜会或拜见,指的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也可称为谒见或觐见。在我国则不作细分,统称为会见。在接见或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会见的礼仪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见之前,会见双方都应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提出方提出会见要求,必须将要求会见的人的姓名、职务、会见的目 的等告知对方。接着是接见方应尽快给予答复,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接见,应婉言向对方作好解释工作;如同意会见, 则要约好合适的时间,主动将会见地点,主方出席人及具体安 排等通知对方。做好会见前的沟通工作,是双方的一种礼貌相待。会见时的礼仪。包括:会见双方都应遵时安约,尤其作为主方人员应提前到达会见地点以迎候客人。迎候时,可以站 在会见的大楼正门,也可以在会客厅门口等候。当客人到达时,应主动上前行礼表示欢迎,并引导客人入座。因会见 是一项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表示着重和便于会见时的 交谈,一事先都有一珲的座位安排。

四、 会谈中的礼仪规范 在会谈中,双方一般围桌而坐,通常使用长廊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座位的排列,以门为准,有不 同的安排法,具体如图所示,记录员可安排在后卒,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若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桌,按礼宾 次序依次就座。在与客人会谈中,谈话时的仪表、语气、话题都显得十分重要。出席谈话的人要努力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促 使会谈煌成功。其间涉及到的会谈礼仪有:首先,要注意仪表、仪容。出席会谈的人,衣着要整洁大方,谈话的表情 应自然、诚恳,面带笑容。其次,谈话的态度要诚肯,谈自己的 观点时要谦和;他人发言时要认真聆听,不要随意插话;对原则性问题需要坚持和

拒绝时,注意态度上不要激烈,可 做耐心的解释和婉拒。交谈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请”、“对 不起”等。

五、 国外忌讳 在涉外活动中,外事人员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 生,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包括数字的忌讳、食品的忌讳、颜色的忌讳、花卉的忌讳、其他忌讳。

涉外礼仪的地位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主权国家已经从20世纪的50个发展到目前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国际合作和交流空前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和深入。这位外事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了解外事礼仪、掌握外交礼仪也就成了外事人员和一切涉外人员的当务之急。,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为中西方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机遇。然而,由于各国各民族的习俗不同,中西方人民在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中,常常因不了解别国的民族风俗或国际通行礼仪致使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与交流。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

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谦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原则。维护形象 、不卑不亢、入乡随俗 、信守约定、热情有度 、不必过谦 、不宜先为、尊重隐私、女士优先、

篇三:涉外礼仪

一.何谓“礼仪”:

1.“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

2.“仪”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

学习礼仪的意义和作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交流

作用:

1. 展现良好的个人素质、个人修养(学识、做人、职业道德)

2.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有利于维护、提升企业环境。

礼仪的核心:尊重为本(自尊和尊他)

礼仪的五大分类:

1. 政务礼仪。

2. 商务礼仪。

3. 服务礼仪。

4. 社交礼仪。

5. 国际礼仪。

二. 商务礼仪

1. 仪容仪表(女士)

个人仪容礼仪三个层次:自然美、修饰美、内在美

具体要求:美观、卫生、简单、得体

2. 女士坐姿:标准式、前伸式、前交叉式、屈直式、后点式、侧点式、侧挂式(男:开关式)、重叠式

3. 常见的蹲姿:交叉式、前后式、高低式

4. 名片礼仪

A. 索取名片方法:交易法、激将法、谦恭法、联络法

B. 接受名片:站起(位高者可坐)、双手捧起或用右手接

5. 介绍礼仪

A.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介绍一方先尊后卑

6. 距离礼仪

私人距离:小于0.5米 常规距离(交际距离):1.0—1.5米 礼仪距离:1.5—3 米

三. 西餐礼仪

1. 左叉固定食物,右刀切割食物。

2. 餐具由外向内取用。(吃鱼用银刀叉,吃肉用钢刀叉)

3. 餐巾平铺在自己膝盖上,擦嘴和手,切勿擦脸。

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

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是宴会结束的标志。

暂时离席,餐巾放在椅背上。

4. 上菜顺序:开胃菜—汤——主菜——蔬菜沙拉或奶酪——甜品或水果——咖啡或茶

5. 与人交谈时,刀叉在盘子上呈“八字形”,刀刃朝内,叉子弓朝上,齿朝下。

6. 餐毕,刀叉平行放置于餐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