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法哲学论文

篇一: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在得票最多的前十名中,有爱因斯坦;查尔斯·达尔文;史蒂芬·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康德,尼采这样的知名哲学家,而排名榜首的竟然是马克思,这大大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而另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连前20都没有排进。但是,这也并不能否定黑格尔在哲学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思想不仅都占据这重要的地位,而且两人的还有许多联系。在这里我想很浅显地谈谈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黑格尔的哲学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之前。黑格尔的辩证法非常丰富多彩,他是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马克思与黑格尔同为德国人,在中学的时候马克思志存高远,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事业而奋斗。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就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地参与了他们的活动。这也使他更多地吸收了黑格尔思想中的民主思想成份,加强了他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他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的发展、理论建树奠定了基础。

传统意义上提到两人,许多人都会提马克思是否继承了黑格尔。比如存在主义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都认为马克思是黑格尔的忠诚继承者,而结构主义和分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2人无关,马克思是抛弃了黑格尔之后才有马克思主义。

前面已经提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非常丰富多彩,而马恩正是借鉴了黑的辩证法,才建立了唯物辩证法。因此,可以说马恩继承了黑的思想。但是熟悉哲学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是唯物的,而黑格尔正好相反,强调“绝对精神”。黑格尔是继承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并“把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还“依照康德提出的问题和开辟的道路,有所批判、提高、发展”。但是,马哲否定了绝对精神,修正了费尔巴哈等人的唯物观,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从根本上重组了黑的辩证法体系,并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牢牢结合在一起。从这一点看,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虽然与客观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辩证法是两个体系,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准备了基础”。对此,马克思也不例外地说:“我们已陷进了黑格尔的学说

黑格尔认为,存在作为

黑格尔辩证法哲学论文

结果;而马哲认为存在是起点,概念等意识产物是结果。俩个人的学说可以说是相互对立的,因此不能做简单比较,也就不存在谁超越了谁的说法。但从哲学的历史进程上看,马恩哲学作为后来者,自然是超越前人成果的、更加适应他们那个时代、那个阶级需求的。黑格尔只强调了思辨,而马克思的最大进步之处,就是提出了实践第一,实践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现今的社会中比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二: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来源

不懂得黑格尔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一样,不研究西方哲学的历史,尤其是不钻研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发源地即古希腊辩证法,也就不能深入理解黑格尔。海德格尔曾指出,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结构是“彻头彻尾希腊式的”(伽达默尔《黑格尔辩证法。六篇解释学研究论文》杜宾根,1980,第105页)

这不光是说,在古希腊辩证思维中可以找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根据,而且应当理解为“通过对古代辩证法,它产生的必然性、它的表达方式、它所遇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等等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找到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最内在、最深刻的逻辑契机。”

黑格尔辩证法在古希腊有两个起源,一个称之为语言学的起源,它导致黑格尔辩证法的“逻各斯logos”主义、理性主义和方法论倾向;另一个称之为生存论起源,它赋予黑格尔辩证法以“努斯Nous”精神、历史主义和能动的本体论特征。

一、语言学的起源

1、语言的追寻

总所周知,古代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主要探讨的是自然哲学的问题,在自然界中找到一种始基和万物的本原,其中一切东西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第一位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找到的是“水”,他的学生那克西曼德则认为它是“阿派郎”即“无定形的东西”;阿克西米尼(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则提出“气”作为万物的本源。

因此哲学的开端便是把世界认作水—一种有单纯的普遍性或一般的流动性的东西。黑格尔指出这一思想的文化根源“古代的传统是:一切都从水中产生,水便是誓言。”

哲学之所以称之为哲学,就在于超越有限的感性世界的个别特征,而进入一个无所不包并可用来解释这一世界的世界概念。

“即使没有泰勒,任何一位哲学家的最佳选择就是把水看作万物的本原。”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本原之所以是本原就在于不能用另一个本原对之加以规定,否则它就不是本原,而是受限制的东西了,因此真正的本原只能是不受限制的东西,即“无定形”的东西。

“世界上无定形的东西并不只有水一种。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四大基本元素(水火土气)除了土之外,其他三种都具有“无定形”的特点,此外,以当时人的思维水平,还不可能将“无定形”作为一种抽象的共相和“属性”从事物、“东西”中单独抽出来,当做万物的始基(这一步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才达到的,甚至连巴门尼德的“存在”也还未能达到这一水平,他将存在设想为一个圆球形的“东西”)因此,我认为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严格的说应该译作“无定形的东西”,亦即一切无定形物的总称。

篇三:黑格尔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

黑格尔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1)

张大军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康德哲学(特别是批判“物自体”)中形成的。对于康德哲学,黑格尔直到晚年仍不免流露出赞叹之情,但是他却仍然坚持要进行批判。“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基础,黑格尔几乎从各个方面都对其作了批判。例如,黑格尔认为,哲学不能从主观的“自我”出发,而要以客观的“绝对理念”来吞并、推演和派生出一切,主张彻底取消作为感性来源的“物自体”。在黑格尔看来,“物自体”是与理性系统相对立的非理性的东西,必须纳入理性—逻辑之中。黑格尔尖锐地批判康德“物自体”学说的主观性的理念,指出“物自体”是一种抽象,是抽象思维的产物;“理念”必需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统

一。“理念”在黑格尔《逻辑学》里是最高的“总念”,是超越的扬弃本质论诸范畴(实体、因果、交互等等)之上的更高一级的认识阶段。黑格尔否认康德的“物自体”是认识的趋向、目的和永远达不到的“彼岸”,而认为现实与概念(认识)是能够一致和统一的,这就是具体真理,人是能够认识和获得客观真理的。这个真理是什么?黑格尔说是对上帝的认识,也就是绝对理念的自我认识。可见,黑络尔是要在他的“绝对精神”领域里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他虽然批判了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却仍然没有跳出“物自体”设定的范畴,但却通过逻辑的演绎,创立了辩证法。

那么,黑格尔何以在“绝对精神”的“无”中,通过把实体表述为主体,并引进否定、扬弃、中介、双重化等概念而创立了辩证法泥?这至今看来仍是一个谜。在纯粹精神、理性领域里诞生这些阳性物质世界运动的法则,没有以下两个条件是不可能的:一是在阴性物质世界贮存了阳性物质世界这些运动法则的信息;二是黑格尔的“心—脑”思维波深入到阴性物质世界,提取、检索、加工整理了这些信息,他并具有这种特殊才能。否则就只能靠上帝了。黑格尔虽然做到了这些,但是他却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因而错误地将这一切归功于上帝。他否定了自己,也就否定了人类具有从阴性物质世界获得知性和理念的本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即便从阴性物质世界获得了现实的阳性物质世界的全部知识,对于阴性物质世界的认识也还是皮毛的,因为阴性物质世界本身还有它不同于阳性物质世界的特殊的构造、特殊的本质、特殊的规律,人类对其直觉的感知仍是相当肤浅的。未来人类只有靠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当自身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而进入到阴性物质世界之后,并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弄清楚那里的一切,这也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那时人类就真正自由了,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乃至康德的“物自体”神秘的面纱就会彻底地揭掉了。那时人们甚至会感到黑格尔从“绝对精神”领域来摘到辩证法的智慧之果,虽是艰难但却又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因为人类这时已经完全以新的视角观察宇宙,并以崭新的姿态能够从阴性物质世界自由出入,就会感到过去哲学大师们所探索的那一切都是极平常的事情。

但是从今天来说,黑格尔通过对“绝对精神”领域的探索,对辩证法的贡献却是极其巨大的。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哲学的一部分来源,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这个高度。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逻辑学不仅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而且是研究整个世界—阳性物质世界和阴性物质世界秩序和规律的科学。这两个世界的秩序和规律的特点是辩证的,所以黑格尔的逻辑是辩证逻辑。逻辑学对阴性物质世界秩序和规律的探索,只能通过人的“心—脑”的感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但由于毕竟不是人自身深入到阴性物质世界去看个究竟(受四维时空的限制),因而这种探索就受到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是属先天性的;人们“心—脑”的思维波,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进入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的阴性物质世界,但人本身却做不到这点(人要做到这点必须使自己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这在目前还是不可能的)。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主要还是研究阳性物质世界秩序和规律的科学。黑格尔指出:“没有一门科学比逻辑科学更强烈地感到需要从问题实质本身开始,而无需先行的反思。??逻辑是什么,逻辑无法预先说出,只有逻辑的全部研究才会把知识逻辑本身是什么这一点,摆出来作为它的结果和完成。”1[1] “逻辑的东西对人是那么自然,或者不如说它就是人的特有本性自身。”2[2]对于逻辑学的研究,黑格尔着重指出:“把真理放在一旁的这种考察思维的方式,是不完备的;[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页。

要补充它,唯有在考察思维时,不仅要考察那通常算做外在形式的东西,而且要考察内容。随着内容这样被引入逻辑的考察之中,成为对象的,将不是事物(die Dinge),而是事情(die Sache),是事物的概念。这里也要记住,有的是大量概念,大量事情。这些“大量”之所以被缩减,一部分如前面所说,由于概念作为思想一般,作为共相,就是对浮现于不确定的直观和表象之前的大量个别事物的极度缩写;一部分也由于概念首先它本身是概念,而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概念,并且是实体性的基础;其次,概念诚然是一个有了规定的概念,它本身的规定性就是表现为内容的那种东西;但概念的规定性却是实体性的统一性的一种形式规定,是作为整体的形式的一个环节,亦即概念本身的一个环节,这个概念本身乃是有了规定的诸概念的基础。这个概念本身是不能以感性来直观或表象的;它只是思维的对象、产物和内容,是自在自为的事情,是‘逻各斯’(Logos),是存在着的东西的理性,是戴着事物之名的东西的真理;至少它是应该被放在逻辑科学以外的‘逻各斯’。”3[3]

(2)“存在论”为质量互变规律奠定了基础。黑格尔把代表纯思维或概念运动的第一个范畴称之为“存在”。存在是一个自身规定和自我发展的东西,它把一切元素和规定性都包括在自身之内,但在体系或运动开始时,它只是一种最直接、最模糊的东西,对它的任何规定都有待于它自身的逐步展开,人们不能对它进行任何假设和预先规定。黑格尔把逻辑分成存在逻辑和思维逻辑两大部分,也就是客观逻辑和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17页。

主观逻辑,客观逻辑的内容相当于康德的先验逻辑,也就是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部分。它又被分成关于“存在论”和“本质论”。这里说的“存在论”包括质(规定性)、量(大小)和度三个环节。黑格尔认为康德把质放在量之后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只有质作为规定性才能说明事物到底是什么,量的变化并不涉及事物的本质。所以量是一个被扬弃的质。度代表质与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把它看作是一种样式,因为它不是内容的规定性,只表达内容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事物的度发生改变,这个事物也就变了。逻辑间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或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是辩证运动的一种特定方式,特别是存在论的前两个范畴“存在”和“无”,它们是相互过渡的,存在论中的辩证运动形式就是“过‘渡’”。

(3)“本质论”为矛盾的对立统一学说提供了依据。黑格尔认为,本质论中的一系列范畴彼此间都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成对出现的,其中的一个没有另一个就不能生存。例如,根据设定了被它所根据的东西,原因带来结果,它们都处于一种对立的显现的关系之中。本质首先显现在自身之中,它的第一个形态是“反思”;本质的存在就是“实存”,实存着的东西或物;它首先表现为直接的东西,随后进一步规定自身,反思表现为它的根据,反思扬弃了这种直接性,使实存证明自己是一个被设定的存在。这就表明作为物的真理证实自身是一种“现象”。最后本质与实存的统一就是现实性,本质的毫无规定性的存在与现象的不能持久的多样性都在现实性中找到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