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有感

篇一: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后感

------读中国近代史 李侃

我原本以为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已经很了解了,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我所知道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我所了解只是冰山一角,也让我对那个时期的人再次充满了敬佩.自从1840年开始,《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等各种各样不同的不平等的条约,那时候的中国就如一块大肥肉,任人宰割,让我感到很受伤,我同时也在痛恨清政府的无力,懦弱.我对那时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表示伤心.

看完了整一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河南、直隶一带民间的秘密结社,参加者多是贫苦农民,水陆运输工人,手工业者及城镇失业的游民,甚至还有一些中小官吏和破落地主。义和团的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1898年,阎书勤、赵三多率领山东冠县义和拳,举起了“助清灭洋”的旗帜,揭开了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序幕。1899年,朱红灯领导了山东平原起义,将原来的“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义和团在山东的斗争,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惊恐。他们要求清政府严厉镇压,山东巡抚毓贤极力效命,但每战必败,于是改进剿为安抚,义和团在山东得到迅速发展。面对如此局势,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意旨,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到山东后,对反帝爱国运动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广大群众对袁世凯恨之入骨,民间流传着“杀了袁鼋蛋,我们好吃饭”的歌谣。

尽管义和团在山东遭到了很大损失,但是义和团运动还在向前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的主力进入直隶,开始向京津地区进军。义和团的蓬勃发展,使清政府惊慌失措。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对义和团最初采用以剿为主的政策,“严拿首领,解散胁从”。这并没有能阻止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发展。慈禧太后害怕武力镇压会引起更大的“祸乱”,便改变策略,“改剿为抚”。由于清政府默许义和团存在的合法性,义和团在6月上旬陆续进入北京、天津,深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壮大,义和团运动形成高潮。

义和团在直隶、京津等地掀起斗争后,特别是在清政府的招抚政策日占上风的时候,“扶清灭洋”更广泛地写在义和团的旗帜上,成为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扶清灭洋”的口号,集中表示出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洋保国”的朴素认识。义和团提出“灭洋”,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起了广泛吸引群众参加反帝斗争的作用。但它对洋人、洋教和外来思想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给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带来了消极作用。 但是同样地义和团的行为除了杀害无辜的外国人外、也直接造成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数量远超过洋人及教民)受害,而且针对对象从光绪帝(所谓一龙)、李鸿章、奕匡(所谓二虎)、京官大臣(所谓十三羊,或谓三百羊,宣称京官除十八人外全应杀)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谓十毛),无法无天,除屠杀外,也奸淫据掠,其不人道处比八国联军更甚,不论以中外的传统道德观点来看、义和团的行为实属野蛮残暴。也许正因为如此义和团才得不到真正的民心,也导致他们最终被八国联军和清政府所灭忙.

其实说到底义和团运动只是给了清政府一种敲警钟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动摇清政府,也没有给老百姓一个完全的觉醒.也许义和团本身也是带着以一种残忍,各种恶行不断导致其的后续不力.同样地义和团运动也带着愚昧.但是摒除义和团的坏的一面,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义和团在革命过程中不断地残杀教士,证明他们心中根本没有信仰,只是有一股地打倒清政府的热血,所以从义和团的失败可以看出:只有正确的革命思想所引导的革命才可能胜利.从此刻开始,中国慢慢开始觉醒了,各种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迭起.保路运动,五四运动,武昌起义,国民党的成立,共产党的成立,护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把外国侵略势力全部赶出去,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的中国仍然在发展,我也相信它会发展地越来越好的,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来好的,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祖先用血和泪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好地珍惜.不要漠视生命,不要只是因为一点小事而选择自杀.虽然人生当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可是我们不能那么地自私,随便地去践踏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只是关乎于我们自己,更加关乎于我们的家人,甚至整个社会。虽然我们是个小齿轮,但是没有我们机器就能运转,换句话说:没有我们,社会可能就不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现在.

虽然现在的社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即使我们无法去改变整个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我们能不断地鞭策着自己努力地从这个不公平中逃脱,不断地努力往上爬,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获得自己想要的名誉.可是现在的大学生活突然让我迷茫了,我不知道究竟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甚至连我刚进来的初衷都已经磨没了.我到底应该怎样做?我想了很久,看完这一本书,我想我知道做什么了.胜利的过程不仅有甜也还有酸苦辣的.那么在我人生的路途上也是一样的,我迷茫过,我失落过,我开心过.我现在找回了自己的目标,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即使路上很多困难仙族,但是我相信我自己,我能走得过去的.总的来说:我对我自己的人生还是充满着希望,因为我即使什么都没有了,我还有我的家人.

注释:李侃 中国近现代史 第五章

篇二: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罢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倍感沉重。一为蒋先生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二为先生对历史的剖析独辟蹊径,能层层深入挖掘历史的本真;三为我中国近代史之种种偶有柳暗花明又时感心痛悲怆。

要了解一本书,先了解写作者的生平及人生轨迹,这对你了解这本书的写作意识或写作目的都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这也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应当达到的要求。

蒋廷黻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家中薄有田产。蒋廷黻4岁发蒙,由私人教师教读,6 岁入私塾接受旧式教育。10岁那年,即1905 年清政府停止科举取仕制度。他的二伯父决定让他进新式学堂,1906 年初,11 岁的蒋廷黻到省城长沙明德小学读书,一学期后,又被二伯父安排到美国长老会在湘潭办的教会学校益智学堂,开始接触新学,学习英文。后来又在教会学堂的帮助下得意赴美留学。在这11 年的美国生活中,无论在思想上、生活方式上都使他美国化了。他受到当时正在美国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向往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同时期中国政局正处紊乱,毫无秩序,他萌生了从政的爱国主义革命的决心,几次轮换学科专业,史学从自然科学到到政治学。这为他后来成为中国外交史专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国期间曾在国内著名大学任教,转入政治格局担任国民党内相关职务。后1965 年病逝于纽约,享年70 岁。

关于他个人的得失轨迹以及政绩历史地位不是我在此要阐述的重点。那么,从他个人的人生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整个国家的关怀与迫切希望自己能为国效力的决心。因此无论是在他的求学时期,教书时期还是从政时期。他对于整个中国国家的命运的关注是矢志不渝的,在外在对中国的认识感知与他个人在史学政治学上的修为的基础。最终撰写出《中国近代史》,纵然每个人在著书立作的时候都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在其中,但这本书可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读完此书,我主要想谈谈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的启发:

一、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冲击

十九世纪前的中国,与外界西方国家没有正式的外交。虽然,西汉的“丝绸之路”、隋唐对东亚国家的文化思想传播以及到后来的明朝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所有的这些在我国的历史的教科书上唯一的历史意义都是一模不两样的:这些外交活动及政策使得中国与外国促进了良好的交流与文化学习,并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地位。因此,在十九世纪之前,中国都是以一种居高者的“天朝上国”的大国姿态嗷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已经足以使其一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个国家的心态倘若如此,那便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皇帝带着自上而下的大臣士大夫阶级平民百姓一起坐进观天,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集了天地日月之精华呢!而此时西方国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近代化的轨道中。在广州的十三行,为中外通商的要地。然而那时的中国处于一种经济自给自足的地位,在与外商通商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原来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点商品多获点利益,而中国这样一种自我封闭市场的状

况阻碍里资本的剥削,因此原本的资本主义一跃而起变成了帝国主义。导火索便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俊杰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硬件比不上完成了工业国家的英国。比如林则徐。蒋先生在书中指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他在书中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开始维新、改革内政呢?回答说:一是“中国人守旧性太重”;二是士大夫以传统文化为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所以他们反对改革;三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这些是阻止中国近代化的三座大山。

二、 关于几次革命改革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近代史的几次重大改革。蒋先生在书中写到: “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妄费了民族二十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个人如此,对于整个国家更是干旱季节需要的雨水啊。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小试牛刀的几个大臣首先对西方的科学军事技能还不了解,只是任凭自己想象做事。而是时代所牵制。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宗旨是由外在的改变硬件转为内在的变更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 因为他严重动摇了根深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义和团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终于,我们可爱可亲伟大的孙中山领袖出场了。他领导的三民主主义和革命战略拯救了中国。古老的中国终于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走进了世界近代史的行列之中。

不管是哪一次改革,无论胜败,事出必有因。出了以上的原因,与领导者的胆识与目光无不有极大关系。自强运动总的曾李左就差在自身的对西方科学的局限性,而康梁虽然搬出了老祖宗孔子也难逃中国根深帝国的王朝命运,义和团说白了就是一群愤青在捣乱有勇无谋。而如了解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就知道,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种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深刻的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速成学校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能超越别人所提的方案。中山先生的一切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

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

三、 关于士代夫(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表现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中国历代王朝来看。读书人唯一的出来就是仕途,也就是做官的前提条件就是读书考取功名。这样的理念就像宿命论一样纠缠着士大夫的思想。

因此,第一,士大夫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现出的守旧保守也成为了阻碍中国近代史的脚步,读书的这是分子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没有读过书且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代中的老百姓怎么会轻易支持变法,怎么会忍受得了古老的有帝王的中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走在世界近代史行列中的中华民国?

第二,因为做官是士大夫唯一的出路,因此在军阀割据时期,知识分子的表现极为冷淡,甚至有种不知醒悟的变态心理,就像书中所说的,知识分子 巴不得军阀割据越多越好,各自为政,这样他们就有更多更大的机会实现自己仕途的愿望。不仅没有阻止军阀,反而助纣为虐!

第三,知识分子缺少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在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中成长,文气太重,文风浮华空洞,从而导致实行度较难。这不符合近代化历史的要求,康有为实行的变法之一就是废除八股文,代以政治经济。这正击中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要害,十年苦读只为今朝,如今你说废除就废除,你还要怎么要求他把目光放远点人生会光亮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呐?

因此,中国在十九世纪已经面对着早已接受近代文化的西方对手。为了抵御西方列强侵略,处于中古状态的落后的中国,只有向对手学习、改革内政,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个学习对手的过程,先是从不彻底的器物层面开始,然后进到学习政治体制的制度层面,但只有再进到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结语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我想他是不会主动对像学校里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感性趣。而蒋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语言严谨而不乏幽默,史料丰富,条理清晰而前后相连,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白痴来说的确是开智之作。而对于深爱历史或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研究历史剖析时代潮流的好书。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宽容。李鸿章,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有人说他丧权辱国是叛国奴,有人说他为近代化的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后人读史一贯犯的错误就是对前人太苛刻,甚至用今日的现状观念去剖析前人的作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局限性,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要做的,是宽容,是以史为鉴,原谅过去,明白现在,预设未来,防止再一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这就是我们读史的目的。

篇三: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书报告 ——

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孙楠 1120122182 软件4班

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如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同时老师也罗列出了几本以供参考,但是最抓我眼球的还是这本《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抛开书的内容先不说,大多数书的名字都千篇一律,新意较少,不是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反观这本,我很少看到有人把新陈代谢这个词用在近代中国社会上,这不仅用词新颖,而且越看觉得意蕴深远、丰富,瞬间勾起人的阅读兴趣。作者以“新陈代谢”为题,极其简练形象地描写出了历史在不断迂回前行、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排除落后事物,生长出符合潮流的新物这个复杂的过程。倘若把历史比作一个人的话,这种过程便像极了人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垃圾,生长出新的部分,也只有这样,历史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前进下来。

要了解一本书,必须得先了解作者这个人。

陈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白元湾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陈旭麓先生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先生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清楚这些之后,我便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这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恢弘的文章气势以及犀利但又不失婉转的文笔震撼着。古人谓,史家需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然而陈旭麓的确是这无比稀缺的三长兼具史学家,此书足以证明此点。《新陈代谢》把史与论有机的结合,通过对精炼的史实的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引人入胜。陈旭麓曾说过,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他又说道,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而也正因为他那一

双敏锐的治史之眼,才能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本质联系,才能写出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著作。

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布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角度,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能够了解到全面鲜活的中国近代史,人们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他的观点,(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读《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有感)顺畅的思路让人能更简轻易地接收他传达的讯息。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

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由盛转衰的时清王朝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后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先生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能够更轻易地把握住核心内容。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只是系统的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甚至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叙述,这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拟了这样的三节内容为小标题:“莽莽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且关注全社会的嬗变,也就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种种社会心态。我也因此深有感触,陈先生教会了我学习不能只学到书本上的只言片句,而是要根据从书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我想这也是为何,冯契先生在序中道,对于后继的学者来说,是只有通过它(这本书)才能超过它的原因吧。

作者在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来如何如何,这正说明了他是一和自觉运用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的史学家。辩证法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本书无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还是较小的和一般人生活相关的事件(剪辫子,废缠足等),都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具体分析,不带丝毫含糊;对所涉及的人物,不论是大是小,还是正派货反派(相对意义上来说),也绝不是简单地扣个政治帽子了事,而是力求通过史实分析,把他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我想这就是陈旭麓先生与其他历史研究者不一样的地方吧。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评价都是从事件的结果来判定的,然而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它需要把事件放置在一个相当的时间跨度内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考量。无论事大事小,人物好坏,作者总能以最客观、最公正的角度来做出最恰当的分析,这也是本书成功的地方之一。

总的来说,近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持续发展的社会。在一切皆变的过程里,近代社会的许多斗争就是变与不变的斗争,然而背负着二千年历史的重梏,中国社会的“变”是很难的。我们社会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和替换,终其原因,这都是历史的选择。从1840到1949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的抗争与选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这110年中,五四(1919年)可以成为两个段落的划分点。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前八十年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对后三十年,只是在最后附带勾画了几笔。虽然对于后三十年,作何同样主编过书,发表过文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但生前未能写成系统化的讲稿,这令人十分遗憾。

然而即便如此,这还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通过对百年社会新陈代谢的勾画,陈旭麓先生把我们带回到了百年前的中国,让我们通过他辩证、公正、敏锐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百年的社会变迁。这不单单是对古人往事的一种回顾,陈旭麓先生更是用他饱含意蕴的文字来告诉后人,要用清晰视野和清醒的头脑来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PS:部分内容摘自网络,但是只是摘取只言片句,并且有些没有注明作者只是一些言论,因此没有注明摘自,忘老师谅解。

观中国军事博物馆 悟华夏英雄之气节

1120122183软件4班 孙楠

在读大学之前已来过北京多次,去过巍峨宏伟的长城,到过华美壮丽的故宫,也漫步到古香氤氲的南锣鼓巷和灯红酒绿的后海大街,唯一没有到过的,便是每座城市都独有的,承载着繁华都市抑或静谧小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厚重历史的博物馆。

在12月一个难得的天朗气清的周末,我终于在几个同学的作伴下,乘上了地铁,来到了中国唯一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

军博的外观威严肃穆,左右两边非常对称整齐,给人一种神圣庄严之感。一步入大堂,一股博物馆特有的浓厚的历史之感便扑面而来,而这在军博,尤为甚之。一楼左边展厅是“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人们用实物、图片、文字展示了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鲜活的反应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史诗。而右边展厅展示的是“土地改革战争展厅”,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进程。正厅展示的是曾经在各个战争中立下战功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还有各种火箭和导弹,正中间是毛泽东和朱德曾经的专车,保存得非常完好。

二楼集中展示的是中国从19世纪到现在的各式各样的枪支弹药以及许多外国的枪支,这里绝对能让青少年大开眼界,热血沸腾,更能让武器爱好者为其痴

狂。我从见过这么多真实的枪支,而且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拂去了我心中对于枪的那份神秘之感。

三楼是古代战争馆和中国现代军事发展的展览,在那里,你能看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仿制品,能看到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还能了解大量的军事知识。四楼展示的是中国近代战争和中国军事和外国的交流,展示了大量外国军事领导人赠送给中国军事负责人或组织的纪念品。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如古人在长安挑灯漫步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三个多小时,但是心灵所受的震撼以及感悟,却是极大极深的。

从博物馆中一路走来,看到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新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一路成长的艰辛与自强,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烈士们拼死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