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产业链竞争案例

篇一: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案例简析

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案例简析

(一)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1、苏州概况

苏州,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历史名城,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为城市精神。它东连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长江,地处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大上海地区内,占有中国健康产品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苏州有极佳的适合健康产业发展的生态人文环境,政府已经把建设健康城市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是苏州建设健康城市的龙头项目,一直获得苏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SIHP是苏州市政府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核心典范。作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全新势力,是目前中国唯一以健康产业链整合概念为主题的国际化行业园区。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健康企业进入中国的通道与窗口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加工与科研的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营销和物流的枢纽

3、健康产业工业园区效应

SIHP已形成有北京大学盛名学院资深专家团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深专家团队、中国营养学会资深专家团队等3个核心学术团队支持,30余位在健康领域中居权威地位的健康专家们,将为健康产业园的未来引领方向;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等健康产业园的战略合作伙伴,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将为健康产业园提供申报检测等专业性服务;商务部医药保健品商会、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等将为健康产业园的入园企业提供系列营销策划、国内外贸易、物流流通服务。这里正在建设的中国提取物基地,为入园企业的研发提供了配套保证。美国的保健行业巨子,日本保健的顶级产品,国内保健零售业的巨头都对健康产业园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了合作意愿,共同打造中国健康产业集聚群。

(二)珠海: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1、园区位置简介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位于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北距广州市140公里。珠海市陆海总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共拥有146个岛屿,享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2、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健康产业原材料专业市场,由中国保健协会、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北京天宝物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潮联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一个集会展、贸易、标准、信息、技术、科研于一体,专门为国内外健康产业原

材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代理商提供一个集中交易的国际性平台,也是专门为健康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原材料品种齐全、质量保证、一站式采购的服务中心。

(1) 广阔的原材料采购市场

(2) 企业的技术支撑

(3) 融资渠道

(三)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集群

健康产业的核心产业如制药、医疗设备制造及医疗服务等都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集群对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是集群式组织模式及发展的典型代表。

1、健康产业带动就业水平的提高

健康产业是印第安那州产业发展的重点,它所包含的行业包括制药业、医疗器械和设备、健康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及医学研究等。2003 年,印第安那州从事制药、医疗器械及设备制造、健康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保险的人数超过 27 万,占州就业人数的 9.06%,在四类行业中,以健康医疗服务为最多,超过 22 万人。与健康产业相关的总就业人数近 58 万,占印第安纳州的 19.14% 。健康产业税收还占了印第安纳州税收的 20.18% 。

2、核心企业促使产业供应链完善

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的发展主要围绕两个核心企业——德布易矫形公司(DePuy

Orthopaedics)和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围绕它们的需求,供应链不断完善,供应商不断集聚,并成为美国重要的健康产业发展基地。在其健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支持服务部门、供应商、技术支撑机构等在核心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医疗服务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德布易公司和礼来公司分别是著名的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和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

国外企业产业链竞争案例

为之服务的行业也持续扩大。研究表明,在德布易公司等医疗器械公司持续扩大、原料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印第安纳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如生产塑料和金属的企业,调整了其产品生产,转而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服务。就总体情况来看,印第安纳健康产业发展核心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主要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如 Suros Surgical Systems(生产微创活检与组织切除设备的公司) 生产的自动组织切除及收集设备的 80% 的材料来源于印第安纳州其他企业的产品。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了一些相关机构的发展,如商业化的技术孵化组织、研究园区、行业协会及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部门等,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的研究成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的制度及政策也逐步完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投资支持方面,公共基金组织及私人组织大力支持在医疗产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如印第安纳未来基金(Indiana Future Fund)就是由政府及印第安纳州的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共同出资形成的,它拥有近亿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持印第安纳乃至美国全国生命科学的发展。总之,围绕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制造的核心企业,印第安纳州内形成了健康产业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制度,健康产业实现了集群式发展。

(四)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

1、神户市概要

神户群山连绵海水环绕,被誉为“美丽都市”之称的国际大都市。人口∶152万6,788人,其中外国人登记人数:4万4,791人、116个国家(截止2005年10月31日统计数据)。全年温度适宜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823.5mm。

每年来神户市旅游的观光游客约有2,800万人,是日本屈指可数的观光城市之一。这里有绿色浓郁的六甲山,可以享受海水浴场的须磨海岸、可供游艇巡游的海港、著名的温泉胜地“有马温泉”、以及最适合购物的旧居住地和港湾等等,在市内一带的区域内散布着多处充满魅力的观光景点。

2、拥有巨大商业市场的最佳地点

神户市是日本第二大经济圈,又是关西圈的核心城市,体现神户市经济规模的市内生产总值约为6兆2千亿日元(截止2001年),约汇集了7万6千多家事务所。仅关西圈的生产总值约为93兆日元,超过了加拿大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随着2008年2月神户机场的开航在即,交通枢纽的愈加便利将随之带来更大的商机。

设立在市内的7万6千多家事务所主要以批发业·零售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居多,其中有外资事务所约130家。食品生产厂商的Nestle、日用消费品·日用。

化学厂家的P&G等全球性企业在这里设立了日本总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资企业的投资建厂在日本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准,所有这些形成了神户经济的最大特点。

虽然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对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震后复兴的速度令人为之瞠目结舌,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好评。

3、汇聚了从传统的当地产业乃至最先进的新兴产业

在当地产业延绵不断发展扩大的神户的产业史上,又新增添了运用科学技术和IT的新兴产业,不断保持着神户的强大潜在力。其强大的优势在于汇集了从世界知名大企业乃至中小型制造业等广泛的产业。

以港口为轴心取得不断发展的神户的产业,不仅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还为形成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做出巨大贡献。即使在今天,造船、机械、钢铁等重工业,以及西服、塑料鞋、珠宝、欧式家具、咖啡、西洋点心、日本酒等当地产业,也对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时代潮流和推动都市进程的「神户市医疗产业都市构想」的不断深入,利用尖端技术发展起来的健康·福利·医疗等相关产业迅速成长。今后,随着这些新兴成长产业的培养和现有产业的高附加价值的平衡发展,将形成一轮新的产业结构。不仅如此,通过风险企业的支持以及加强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4、汇集相关健康产业尖端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

面向阪神·淡路大地震的震后复兴工作,神户市从1998年起实施推进的「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在神户港填海围造的海上都市Port Island (湾岸人工岛)第2期项目中汇集了相关的医疗产业,并作为尖端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展开了城市配套规划。

以核心设施的尖端医疗中心为首,神户临床研究信息中心、神户生物医疗创造中心、神户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中心、神户大学企业扶植中心等主要基地已开始了正式启动。再生医疗等世界尖端水平的研究机关和企业也相继进驻神户(国内外企业数共81家·截止

2008年1月),约有1000名研究员从事着正式的研究开发。所有这些活动受到了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智慧团创始事业”的选拔,同时还与大阪北部区域共同被选定为政府的“都市再生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展开了进一步的发展。

另外,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的目的不仅是作为单纯的医疗相关产业的基地,还以通过构建从基础研究至临床应用、产业化等一体化的构造为目标,提高因推进现有产业的高度化和就业情况的稳定而带来的神户经济的活性化,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准和市民的建康·福利提高亚洲各国的医疗技术,从而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五)丹麦“药谷”——生物制药产业的集聚地

1、“药谷”概况

药谷是丹麦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区,位于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南部的斯科纳地区,是欧洲最强大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之一,也是近年来丹麦政府致力于创建良好的生物医药政策环境的产物。当地拥有320万人口,26所大学医院,12所大学(其中瑞典的隆德大学是北欧最大的大学),数目众多的医药企业,其中包括著名的诺和诺德、伦贝克、利奥制药和阿斯利康,超过4万人在药谷的医药企业中工作,其中包括具有高学历的5,000名研究人员。区内的医药企业对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科学、癌症、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方面。

据统计,斯堪的纳维亚地区60%的医药企业坐落在药谷,地区调查显示,2003年,药谷吸引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居欧洲首位,超过伦敦和巴黎附近的医药区。而且,丹麦还与有关国家协调,将药谷进一步扩展,建设沿波罗的海医药带(SCAN-BALT),在生物制药方面要与美国抗衡。

2、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环境

整个欧洲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来自公众的反对和限制性法规造成的负面影响。北欧三国(瑞典、丹麦和挪威)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一直持严格态度,相比之下,丹麦政府对于胚胎干细胞研究、基因工程技术等领域取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民转变态度,接受“生物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从总体上来说,目前丹麦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前沿优势:

(1)总体规划,政策支持

丹麦良好的生物医药政策环境形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丹麦政府就开始关注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政策评估,并于1986年通过了基因技术法,规范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法规的国家。之后,丹麦先后推出了生物技术领域政府研究开发计划(BioTek),分阶段(1987年到1990年;1991年到1995)的支持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总投入超过12亿欧元。90年代后期,丹麦政府开始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战略的制定,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领域、投资环境等方面对生物产业进行总体规划,最终将丹麦的生物技术研究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2)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

丹麦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奥登斯的南丹麦大学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是世界首创。在生物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方面,丹麦为欧洲最早投资的国家之一,在生物测序分析、功能基因筛选方面势头强劲,并在生物制品生产方面也拥有多年的经验。在人才储备上,丹麦具有优良的技术人才培养传统,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人

才。丹麦具有配套的临床试验条件,在审批程序上建立了快捷、高质量的审批制度、流程和指导,为生物医药的开发助力。

(3)投资环境优越

丹麦鼓励本国和外国在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并利用优惠的税收制度和有利的商业运行环境进行扶持。为创业者提供赠款资助,为外商投资的高风险研发项目提供贷款和担保,加上丹麦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生物技术产业的理想地区。

这些优势形成了丹麦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和商业运行方面的网络集成,使得丹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

(六)蓬莱CHINA--NEWSTART中心规划

以蓬莱优秀的旅游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近几年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为前提,以中医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的适宜疗法为依托,以绿色食品、保健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在开发区骄格庄村西,建设国际性的CHINA--NEWSTART中心。

1、自然疗法康复中心

蓬莱为沿海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神仙文化和中医的针炙、气功、推拿、按摩、刮痧、茶疗等自然疗法有机结合,达到消除疾病、恢复健康、解除疲痨、延长寿命的目的。

2、阳光社区,也称国际老年人度假村

韩国和香港福利署每年都安排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老年人养老事业。香港准备先在深圳建一个老年公寓,专门用于香港中层市民的养老,韩国、日本的中产阶层的老年人对来中国养老表示出足够的兴趣。在蓬莱市建一个阳光社区(国际老年度假村)针对日、韩和台、港、澳地区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中医养生疗法,使老人过上愉快和健康长寿的晚年生活。

3、开发中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

蓬莱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应绝大多数中草药的生长,境内生长有药用价值的中药320多种,曾收购出售具有一定产量的挖采和种植(养殖)中药110种,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有丹参、黄芩、北沙参、全蝎、茵陈等20多种。

4、保健品开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人们将更加关注健康。针对这一需求的增加,各个保健品企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保健品上大做文章,市场上也出现了像太太集团、脑白金、万基药业等知名企业,人口寿命的增加、"亚健康"群体的增加、高额的利润回报,使保健品业市场前景看好。

(七)纳什维尔:医疗保健产业集群

1、纳什维尔概况

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首府,位于田纳西州中部坎伯兰河畔,也是该州仅次于孟菲

篇二: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

1, 怎么样的中国企业才可以成功走出去?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开始规模不大,2002年和2003年还不到30亿美元。“入世”五年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急剧扩大。最近四年来,中国企业每年对外投资都在600亿美元左右。“入世”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达到3124亿美元。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跨国公司群体。我们为中国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叫好,同时,也深感其走向世界的道路之艰难。

四大挑战

“冷战”后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它们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调整了全球战略,完善了全球管理和治理结构,强化了全球责任理念,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球运营和竞争能力。相比之下,中国跨国公司刚刚走出国门,面临的是全球化时代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竞争规则。中国跨国公司不得不从跨国经营一步迈向全球经营。

中国的跨国公司往往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缺乏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投资战略

《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进入世界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排名的跨国指数平均值约为60%;进入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名的100家公司的跨国指数平均值高达52.1%。中国九家跨国公司入榜,它们的跨国指数平均值是24.5%。中石油的跨国指数还不到3%。这种情况说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全球市场份额占有和全球人才使用等方面,中国公司与先进的全球公司差距巨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清晰、长远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2)缺乏适应全球化经营的管治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公司的跨国公司股权结构出现了变化,海外股东逐渐增加,国际持股比例不断攀升。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很多跨国公司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董事会;在管理结构方面,不少全球公司已经从过去的中心辐射式管理调整到全球网络式管理。这种管理结构在集权与分权间取得了有效的平衡和协调,能及时应对变化中的市场。

中国的跨国公司基本上还是以母国为中心辐射若干国家子公司的中心辐射式管理,很难适应高度复杂、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3)缺乏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责任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公司强化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其承担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公司责任体系。这意味着,企业不仅为公司股东负

责,也为企业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不仅为企业母公司所在国的社会和环境负责,也对海外投资目标国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即承担全球责任。

企业的合规、反腐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体现企业基本的商业伦理和文化,是企业的首要责任,是企业开展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的基础。

走向世界的许多中国企业,努力按照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标准开展业务,但是,也确有一些企业违规经营。有的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因财务账目作假而被迫停牌或退市;有的企业负责人因违反当地监管规则而被追究刑事责任;有的企业涉嫌通过行贿获得订单,被世界银行列入“黑名单”;有的企业因为企业安全事故或环保问题,受到当地民众批评。

(4)缺乏在高风险地区投资的风险管控经验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的过程中接连遭遇突发事件。2012年1月27日,中水电29名员工被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四天后,又有25名中国员工被埃及部落武装劫持。连续发生的海外工人遇险事件,使得中国企业在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投资的风险凸显。甚至一些重大项目也由于政治矛盾而被迫停止。中国最大的海外水电投资项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缅甸的密松大坝项目,即由于缅甸内部政治形势变化而在2011年9月底被暂停建设。

类似事件大都发生在“受冲突影响与高风险地区”,此类地区往往资源丰富,经济却不发达,亟待大规模开发。这类地区具有投资机遇,但其政治不稳和冲突不断,又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由于过于依赖执政当局的支持,即只走“上层路线”,导致中国企业对当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了解和重视不足,对投资所在地区的公共关系处理不善,使得中国企业及其员工很容易在地区冲突和政治矛盾中受到牵连。在高风险地区投资有效地控制风险,这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亟待应对的重要课题。

(5)成功之钥

中国企业面临上述问题多数是缺乏经验所致。中国企业真正大规模对外投资始于最近四年。时间这么短,变化这么快,对外投资遭遇诸多困难和挫折并不奇怪。问题在于如何正视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跨国公司的经验和中国成功企业的经验,创新对外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实现了从“要我走出去”到“我要走出去”的观念转变。处在“要我走出去”阶段的企业往往是被动走出去,按照行政指令走出去或者随大流走出去;“我要走出去”的企业则是主动走出去,按照经济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走出去。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只有后者才可能成功。

经过访问调查我们发现,在急剧增加的中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成功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按照企业发展自身规律创新了对外投资战略、对外投资方式、对外投资理念等。这些企业的实践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企业如何从“积极走出去”的良好愿望出发,实现“成功走出去”的目标。归纳这些公司的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中国跨国公司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借鉴。

(6)风险可控“走出去”

不少中国企业在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的投资遭受挫折。高风险地区往往具有很好的商业

机会,但是,当地政府往往缺乏合法性或不具备代表性,缺乏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机会,腐败盛行,两极分化。

成功的中国企业的做法告诉我们,在这些地区投资,首先需要对当地投资风险特别是潜在风险有足够的调查和分析,不仅要从当地政府而且要从当地非政府组织和与政府对立的反对派或者地方势力了解情况;不仅要与政府打交道,而且必须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如果发现企业难以控制和化解当地潜在的风险,就应当理性地决定不在这些地区投资。反之,一旦决定和实施在这些地区投资,一定要按照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准则做事。与当地政府交往尽力防范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做到合规经营;要与反对派、非政府组织以及地方组织交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享;要开展社会责任投资,为当地民众带来利益。总之,努力做到与当地社会互利共赢,而不仅仅与当地政府或某些社会组织互利共赢。

(7)互利共赢“走出去”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面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国际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战争、革命和对抗的年代,老牌跨国公司往往借助武力或者通过不公平交易掠夺资源。在当今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新时代,跨国公司必须通过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才能成功。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贯穿互利共赢的原则。

仅从本企业或者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对外投资,就难以被投资东道国接纳。企业对外投资战略必须贯彻互利共赢的原则。北大荒(600598,股吧)集团和新疆兵团在海外开发了数以十万亩的耕地。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在海外种粮改善当地粮食供给来解决,要从全球粮食安全这个大系统来看问题。他们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实施互利共赢的投资战略,为当地解决粮食,由此得到投资东道国的支持。从更长远和全局角度看,他们也在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

(8)相互合作“走出去”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越来越注重合作竞争。他们合作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合作建立全球产业链。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更应该强化相互合作,中国企业要相互合作,中外企业也要合作;不仅与制造业企业合作,而且与服务企业合作。

上工申贝2010年引入民营资本中捷股份(002021,股吧)公司对上工欧洲持股,在金融危机期间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同时,为民营企业收购德国DA公司股份提供途径。上工申贝实现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三种资本的合作,从而开启了三种所有制企业合作的新局面,为整合不同企业的优势提供了可能。

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早有多年的合作,2009年,双方进一步在印度建立合资公司,借助通用汽车在印度的品牌、销售网络、两个整车厂和一个发动机工厂,在印度生产并销售由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汽通用五菱主导开发的小型和微型车产品。两家公司由在中国国内的合作扩展到国外投资的合作,为上海汽车打开国际投资的大门提供了便利。

2008年2月,中铝集团携手美国铝业,合作收购力拓英国公司12%的普通股股份,并持有力拓集团9.3%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此次并购被看成一种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

功率的新策略与新模式。

2008年9月,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联同弘毅、曼达林、高盛共同收购意大利机械工程企业CIFA100%股权。中联重科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

这些经验表明,通过相互合作“走出去”,既可弥补中国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经验不足,也是化解国外抵制中国国企投资障碍的有效途径。

(9) 依法合规“走出去”

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公司责任理念和道德水准的竞争。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我们应当借助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的潮流,强化中国企业合规经营,从而提升企业的软竞争力。

中交股份公司下属一家子公司,被世界银行认定在海外项目中有商业腐败行为。该公司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海外业务合规管理办法》等九项制度以及配套操作流程指引,适应了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合规要求。

俊安是一家以焦炭经营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俊安公司按照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标准在泰国投资大型焦化厂,引进最环保的焦化技术工艺,在建设过程中严格保护当地环境;不仅注重环境保护,而且关注民意,与当地社区有效沟通,得到当地民众对项目的支持。

(10) 文化融合“走出去”

既然目标是互利共赢,中国企业就必须融入世界。融入投资所在国,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融合。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公司的最高境界。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三年多以来,企业实现全方位协同,赢得了意大利人民的认同。2011年1月,意大利总统把莱昂纳多国际奖颁给了中联重科。意大利人发现,中联重科不是“远征军”,也不是去为中国人新建“唐人街”的,而是和他们一起,让罗马大道更加舒畅和谐。中联重科认识到,中国企业要国际化就必须遵循国际规则,融入当地文化,做当地的企业。为此,要做到包容、共享和责任。

所谓包容,就是尊重、理解和主动适应。无论是技术合作还是重组并购,都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去换位思考。想让别人理解,首先去理解别人,听懂当地的商业语言,以宽阔的胸襟去弥合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出海远航,首先遇到的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而“包容”赋予我们的正是清除这种障碍的胸怀和学习能力。所谓共享,就是坦诚、开放、合作。

海外投资不是经济殖民,不是文化殖民,不是谁买下谁、谁征服谁,而是要在共同的愿景下,建立共同的利益体,实现共同发展。愿景的共享让目标一致,利益的共享让人心凝聚。共享、共创,才可共赢。所谓责任,就是企业走出去后,要在当地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要在企业承担应尽的责任。

“包容、共享、责任”,实质上是一种海纳百川、成己成人的胸怀,这也正是中国的企业更好地走出国门所必须具备的软实力,是中国企业更和谐地融入世界产业生态的新姿态。

2,引入一个成功的例子

“走出去”十大成功企业案例:

(1)联想:并购IBMPC业务

2004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的PC业务,自此,位于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三位。这次并购从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对于联想本身都有巨大的提升。并购后,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全套研发体系归联想所有,联想的采购和营销成本则由于借助了IBM原有的分销渠道得到大大优化。

=> 点评:联想的经验告诉我们,民族企业尽管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相比国外企业处于低位,但如果敢于抓住时机,取己所需,那么,借助这种品牌并购迅速上位也是未来中国企业迅速扩大海外影响的可取之道。

(2)海尔:居高临下,步步为营

2005年底,海尔在总裁张瑞敏制定的名牌化战略带领下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走出去”的主要特点是: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发展进程——从创造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着手,到出口,再到跨国投资,渐进性发展;对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为主;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快。如今的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 点评:拥有像海一样宏大目标的海尔,不仅伸开臂膀广纳五湖四海有用之才,更具备了海一样强大的自净能力。它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战略方向,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是海尔如今不断演绎全球神话的筹码。

(3)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

吉利在成功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名牌战略之后,开始了以海外收购为主的品牌战略。2009年4月,吉利汽车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使其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

=> 点评:吉利作为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品牌战略的先行者,如果能安全度过磨合期,在实现技术资产有效转移和与工会达成一致上有所突破,真正掌控国际著名品牌,吸收一流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之路获得成功。

(4)奇瑞汽车:海外布局,辐射全球

奇瑞与其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研发体系,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海外15个CKD工厂已建或在建,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 点评:奇瑞的“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武器使它成功突出重围,不仅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国际巨头们PK得风生水起。

(5) 北汽: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

2009年12月11日,北汽以2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北汽成功收购萨博技术,一是通过收购得到了先进的核心技术;二是通过收购取得了完整的质量与制造工艺体系,为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发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这次收购具有极高

篇三: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2009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

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第三,“全产业链”模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一体化削弱了对手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不仅会降低采购成本(后向一体化),或者提高价格(前向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减少谈判的投入而提高效益。低成本是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整合上下游企业,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第四,“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确保企业的供给和需求。纵向一体化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也就是说,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

第五,“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削减企业的不合理业务。在多元化扩张的风潮下,许多进入多个行业,导致业务范围过于庞杂,关联程度不紧密,盈利能力不强。通过合并重组和兼并收购,可以创造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联系。

第六,“全产业链”模式可以提高进入壁垒。一体化战略可以使关键的投入资源和销售渠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仅保护了自己原有的经营范围,而且扩大了经营业务,同时还限制了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使企业的定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从而获得较大的利润。

第七,“全产业链”模式可以进入高回报产业。企业现在利用的供应商或经销商有较高的利润,这意味着他们经营的领域属于十分值得进入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其总资产回报率,并可以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研究综述

一.“产业链”研究综述。

从思想起源上来讲,产业链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关分工理论的意识。但是当时的研究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各个分工部门之间的链接,即产品链。其在《国富论》中指出正式由于企业中各个分工部门组成的链条才形成工业生产。直到马歇尔将企业中分工协作的思想扩宽到企业之间,才意味着产业链理论的真正形成。这之后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历程,学术界也并未对价值链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直至1985年德国发展经历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中将产业前向扩展与后向扩展以提出较为系统的价值链概念,并欲判断在一个产业链中对产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1]。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产业链的研究中仓括了供应链研究、信息链研究和价值链研究等多个维度,也有学者

如荷利汉认为产业链就是一种物质流动。史蒂文斯将产业链看作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系统,其中贯穿着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其认为产业链已不仅仅是一条产品链,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链和功能链,强调信息和产品同等重要,产业链中存在反馈过程。在这段时间放眼于国内,我国很多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迅速兴起,很明显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动反映。继续来看产业链和价值创造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多数学者如杨公朴,夏大慰从产业或产品关联[2]、郁义鸿在产品形态转化[3]、蒋国俊,蒋明新在战略联盟[4]等不同角度说明了产业链的概念。尽管视角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产业链的形成可能会通过一系列错杂的企业内部活动实现价值创造,这对于产业链条整合竞争优势的维持十分重要。 此外还有国内学者如芮明杰认为产业链是“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转移直到消费者的路径” [5],这一“路径”覆盖了企业在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有价值创造环节,并且包括了从生产原料到产品销售的全部产业类型。

就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而言,波特的研究起到了绝对的奠基作用,该学者认为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可以归纳为基本活动环节包括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物流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包括如生产计划、物料供应、开发与研究、技术配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其他支持生产管理活动的基础环节,波特认为这一系列环节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将它们称为价值链核心,这些活动都有利于企业强化客户价值,是增加消费者附加值的源泉。波特认为企业应该使这些活动高效的结合起来,提高它们的协调程度这些,这样才能使整体实现的价值远远超过内部生产生产活动所创造价值的总和[6]。

事实上,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并不是每个活动环节都能创造价值,真正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只是默写特定的环节,这些环节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也就是价值链上应该重点投资的环节,如果企业想要一直在行业中保证战略优势,势必要在这些重点环节加大投资力度。现实企业经营中价值链无处不在,比如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企业外部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价值链上每个环节都对价值链整体产生重大影响。

二.农业产业链研究。

我们将产业链理论放到农业上,农业产业链战略不仅是产业链理论实践的重要方面,而且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解决民生大计的重要环节。我国学者王凯认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内容重点在于对农业产业链中的人、财、物以及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管理,因此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价值链的管理,组织链的管理,信息链的管理和物流链的管理四方面。蒋逸民则比较了产业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差异,他指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不仅在于为某个企业创造价值,其深层意义在于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协作与资源整合就成为农业产业链管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国内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绝大部分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带来农产品价值的增长。农业价值链的整合,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积极意义。然而目前缺少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链整合问题。

三.“中粮”的全产业链。

将视角重回本篇文章,本文主要研究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的战略之路,该企业自2009年提出了“全产业链”战略这一完全中国化的概念,目前中粮基本构建起了从田园到餐桌的一整套产业系统,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同行业与消费者的认同。赵琼在研究中粮屯河公司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为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下了定义,他认为全产业链战略是“企业通过产权或契约的形式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控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一种发展战略[7]。全产业链战略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目前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战略动因和实现形式方面展开的。可以看出,关于中粮全产业链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观点分析较多,但大都比较分散,没能系统的将其发展演化的方式完整地展现出来。因此,本文认为可针对中粮“全产业链”战略这一典型案例,从动态的视角较为完整地呈现中粮这一核心企业的农业产业链价值实施的过程。

案例简述

直到2004年底,中粮集团的主营业务还是传统业务,但为了适应粮油市场波动,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中粮确立了 “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战略。而这一战略的确定,也为日后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慢下了伏笔。同年,宁高宁空降中粮集团,出任董事长。在空降的初期,宁高宁扮

演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甚至对中粮原来的战 略和现有业务极少评论。但是另一方面,他带领的中粮集团又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了主动进攻者的角色。在这段时期内,先后将中粮屯河(原新疆屯河),中粮地产(原名深宝恒),华润生化(现航空动力),丰原生化收归旗下,随后又完成中粮国际分拆。2006年3月,在国资委主导下,中谷粮油集团并入中粮,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更令人咋舌的是,2009年7月初,中粮集团宣布出资61亿港元收购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乳业香港交易所的股权。此时,中粮资产和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业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在资本市场,日趋壮大的“中粮系”也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面对业务体系日益庞杂的中粮,宁高宁决定重塑中粮。

相对于中粮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其主业发展显得尤为迟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曾评价“中粮与ABCD四大粮商相比,就是个小不点儿,而且甘于目前的地位。”2009年1月17日,中粮集团召开高层务虚会,宁高宁正式提出“全产业链”的想法。集团战略总监马建平说,“全产业链讨论一展开,大家就觉得我们既不是ADM,也不是雀巢,中粮就是中粮,是个全产业链粮油食品公司。”其具体战略是,成为以粮油食品贸易加工为主的、多业务的投资控股企业,主业集中在粮食贸易、加工,食品加工、销售,土畜产,地产,酒店及金融服务业;通过充分发挥粮食贸易主渠道及中国食品主要供应商的地位,满足客户对粮食、食品日益高品质的需求;建立国内外贯通的粮食贸易、分销、物流、加工体系,建立品牌食品的研发、生产、物流、分销体系,由此建立真正国际的大粮食、大食品加工及贸易商的地位。自此,中粮的全产业链战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案例分析

一、战略部署: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进行整合,针对不同的部分中粮集团都进行了细致的部署与规划,力求达到整体上的同意与协调。

(一)上游整合途径:上游主要负责两方面,一方面集团自己建立种植和养殖基地,另一方面与农场或农户签订种植、养殖合同,以整合集团供应链问题。例如,中粮米业建立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西四大种植基地。

(二)中游整合途径:中游主要负责提升集团的加工能力。将自建、并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