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最美青春》观后感

近日,重温了央视热播剧《最美的青春》。剧中讲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学生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塞罕坝上,用奋斗谱写…小编为您整理了《热播剧《最美的青春》观后感》,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近日,重温了央视热播剧《最美的青春》。剧中讲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学生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塞罕坝上,用奋斗谱写了一曲让荒原变林海的“青春之歌”。剧情没有多少惊天动地,却最是奋斗人生打动人心。

  是奋斗,让塞罕坝这片高原荒漠举世瞩目,使人性更加耀眼夺目,展现了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拓荒精神。塞罕坝人在奋斗中把青春最美的姿态绽放在美丽的高岭上。正像剧中冯程最爱朗诵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奋斗的基调是昂扬的,是“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召。为了追寻真理,17岁的马克思立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宏伟志向,与革命挚友恩格斯一起,在颠沛流离中开始伟大的事业。青年 在梁家河插队7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苦难历练中成就了传奇。谁人不曾惧磨难,不过是更加懂得奋斗之于人心的激励,惟有在奋斗中历经挫折与磨难,才能照见最初的梦想。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坚持奋斗初心,恪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心无旁骛拼搏,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冷、看得淡名利,挺起脊梁,昂扬斗志,常思奋不顾身,守护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家宝”,书写新时代不悔的精彩人生。

  奋斗的过程是苦涩的,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品质砥砺。前行道路上的坎坷甚至磨难,都是对一个人品格的磨砺。“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
“治沙英雄”石光银与荒沙碱滩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重任千钧惟担当,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魂,是价值体现。党员干部就是要有肝胆、能负重,始终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决心和勇气,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韧劲和干劲,不躲事不避事,敢啃“硬骨头”,在动真碰硬、披荆斩棘中“破难题”,砥砺成大事的厚重品格。

  奋斗的收获是喜悦的,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渡江英雄”马毛姐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
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坚持志愿服务十年,为民解难7000多件,调解纠纷600多起,组织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
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的黄文秀,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坚守高原边防10年,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这些榜样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信仰、坚持与奉献。党员干部就是要立足岗位实干实政,心无旁骛履职尽责,把自己看小,把百姓看大,丢掉官架子,放低姿态深入群众,把干事心思用到打基础上,把创业精力倾注在实干中,将对百姓的拳拳之情融入办实事、解难题中,放大格局、俯身为民,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快捷搜索:最美的青春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