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中班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和工作安排,加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致力于教育创新,落实个性化校本研修,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主题,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打造“和谐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规范办学行为,做到有章可循

  1、规范课程管理,按新课标开齐课程,加强对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管理,要求教师按课表上足课时。

  2、规范教学行为,重视教学安全,特别对体育教师、实验教师等可能涉及学生安全的任课教师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以法执教的能力。

  3、加强对实验室、图书室和各专业教室的管理,使安全有效地得到使用,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二)巩固教学常规建设成果,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

  1、学校结合“四项达标”检查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我校实际,努力进一步规范全校教学人员的计划与备课、上课与反思、改作与辅导、检测与评价、校本研修等教学环节,建立教学常规的“月检制度”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规范,促进教学常规的’全面有效的落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2、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加强新课程研究,关注“新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努力寻求新课程背景下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开放周、校园优质课等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上课和反思、书面评课等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3、整合校本研修和教学常规建设,以培训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施能力,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评比和检查,量化教学常规,且量化结果与评优考核挂钩,促进教学行为的进一步好转。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

  1、继续实施教学伙伴结对,加强薄弱学科、关键学科师资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实施学科“领雁工程”教师的培养工作,选送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学习,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致力为本校教育教学服务。鼓励中老年教师参加各类评比活动。

  2、通过组织教学开放周、书面评课和命题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开拓优化研修环境,尝试校内外、校际、网络等资源共享,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教师要初步出成效。

  3、以组建区级学科指导组为契机,积极推荐相关骨干教师参加,通过区级层面的学习、培训、指导,为我校的学科建设做出榜样。

  (四)树立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1、落实教育局关于动态教学质量评估的文件精神,加强学科教学的质量监测与评价,做到教学评价的经常化、动态化、多维化和人性化,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认真反思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基础上,组织各年级段做好质量分析,重点监控后20%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检测功能,了解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分析和总结,特别是鼓励教师之间的教学心得交流,促进我校教学可持续,均衡化发展。

  2、抓好学科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使优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在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认真选拔、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做到早动员,早准备,争取优异成绩。重点要做好8年级科学和9年级数学、科学竞赛辅导。同时根据我校实际开展一些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与社区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五)积极推进校本研修,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学校教研组和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和方法创新,努力实现个性化的校本研修。将学科研修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提教,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教师自我反思、团体互助的常态校本研修活动,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引领教师专化业发展。

  2、继续坚持以教研组学科教研活动为核心,整合研修资源,加强校际交流、网络研修、校内外互动,深入全面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教研活动贴近教学实践,为教学服务。组织集体备课,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教学。

  2、以创建星级教研组为动力,以加强教研组建设为重点,以区教研组长研修班为载体,推荐教研组长参加培训,为创建星级教研组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骨干教师向名师的跨越。

  (六)突出重点,优化育人环境,重视体育、艺、卫教育,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1、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完善实验室建设和图书室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家校联系,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