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色圣地西柏坡

     我们一行赶赴西柏坡,仿佛是为了赴一个神圣的约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句话足以吸引人去一探究竟:毛泽东与红色政权在这里究竟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小编为您整理了《[红色圣地:西柏坡揭秘] 参观红色圣地西柏坡》,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我们一行赶赴西柏坡,仿佛是为了赴一个神圣的约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句话足以吸引人去一探究竟:毛泽东与红色政权在这里究竟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过去叱咤风云的红色圣地如今命运如何?当年为革命做出诸多牺牲与奉献的西柏坡人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驱车从石家庄往西,进入平山县境内,地势陡然一变: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在这里瞬间消失无踪,四周已是连绵起伏的丘陵与山川,西柏坡村就静悄悄地隐藏其中。我们不得不叹服当初中央选择这里的良苦用心。


  从地理位置上看,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东接鹿泉市,北靠灵寿县,南邻井陉县,西北与山西省盂县、五台县相连。平山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居住,繁衍生息。县境内有公元前17世纪左右商始祖的发祥地西门外遗址,还有举世闻名的中山国都城遗址和国王陵墓群。


  西柏坡是平山县中部低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据《平山县志》记载,西柏坡唐代建村,当时的名字是柏卜村。五代后周时,滹沱河水多成患,冲毁了柏卜村。宋时,部分村民扶老携幼,举家迁至北坡岭下。因为坡岭上翠柏苍郁,民国初年本村的教书先生齐玉军把村名改为柏坡。1939年分为东柏坡和西柏坡两个行政村。而我们现在所在的西柏坡纪念馆就在东西两个村子的中间,整个纪念馆的面积大概500多亩。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里不是旧址原址,是后来重建的”,小尹指着山下的一片水库说,“原址的位置在那儿,修岗南水库时拆掉了,后来复建,往后推移了600米,上升了57米。”
  到达西柏坡的第二天,我们去观看中共中央旧址。带我们去参观的是一个叫尹建林的小伙子,刚刚20岁出头,在西柏坡已经工作5年了。


  因为是暑假,来西柏坡参观的游人特别多,旧址处尤其如此。我对房屋的保存完好程度产生了疑问,就向小尹请教,没想到这一问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10天,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工作生活了近10个月的西柏坡“进京赶考”,一度热闹繁华的西柏坡安静了下来。村民们依旧春种秋收,寒来暑往,经营着自己的生活。表面看来,似乎一切如常。但是很显然,一切都已改变。而且,在未来的时光中,它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对西柏坡的村民们来说,1958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修建岗南水库,决定搬迁中央旧址和西柏坡村。这是个很大的工程,按照当时的决议,西柏坡的村民要全部迁至山西、平山、井陉等地,但许多村民留恋故土,不想走,他们就在原址以北600米的山坡上重建家园,成为现在的新西柏坡村。1959年春天,随着水库的蓄水,原来的西柏坡村和西柏坡附近沿河一带村庄全部被淹没入水库之中。


  旧址的拆除工作在1959年春天展开。为了保护中央旧址的大批文物,当时的文物委员会专门派了专家来进行规划和测绘。专家们对旧址的每一处,包括房屋的建筑面积、屋内的陈设、院子里的摆设、树木的大小,甚至猪圈的方位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把每一处院落、每一座房子的门窗家具都分类存放,封闭保存,以利未来重建时能够作到最大程度的相似。


  现在已退休的西柏坡纪念馆前馆长贺文迅老先生就是在1970年来到西柏坡的。出身绿化专业的贺先生当时正是风华正茂。他提到了一个细节,当时正在下放的著名画家吴冠中也在西柏坡,和一批画家在这里写生。贺先生每天陪同吴冠中在山上四处转悠,这儿画一棵树,那儿画一块石头。年轻的贺文迅开玩笑地对吴冠中说:“你在画布上作画,我们在大地上作画。”后来,吴冠中送了一幅画给贺先生。“我不是搞艺术的,不懂绘画,所以拿回去就放起来了。一直到纪念馆清点文物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库里还有吴先生的一幅画呢。现在少说也值一辆小汽车了。”
  在西柏坡纪念馆,我们见到了这幅从没有公开展出过的珍贵油画,看到了还没有完全建好的中央旧址(当时刘少奇还没有平反,所以画面上没有刘少奇的旧居),看到了山上尚不茂密的树林,也看到了一段并不久远但鲜为人知的历史。


  算起来,旧址的复建工作从1970年冬天开始,一直到各种文物和资料基本完备,陆陆续续差不多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1971年5月11日,复原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军委作战室旧址,并开始接待观众。1978年复原军委作战室两边厢房、中央机要办公室、防空洞、收发保卫室等。1980年7月1日,复原刘少奇旧居。1985年5月1日,复原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接见上海和平代表团成员的旧址。到1987年共复原16440平方米,计有房屋154间,防空洞232米。经过反复修饰,文物大多复原陈列,基本上恢复了原貌。1976年在复建的中央旧址东部山坡上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


  
  为什么是西柏坡?
  
  从地图上看,西柏坡正好是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会处,交通便利,可进可出。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这一带依山傍水,能攻能守,可进可退。从政治角度看,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具有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自然条件来看,西柏坡土地肥沃,河渠纵横,物产丰富。


  沧海桑田。当我们漫步在复原后的中央旧址,看到那些再普通不过的房屋,看到屋里简单到简陋的陈设,看到那些历经岁月侵蚀而有些模糊的图片,诸多历史细节似乎一一呈现在眼前:夜晚小广场上的舞会、刘少奇的婚礼、董必武救活的孩子……当然,来西柏坡的路上就产生的疑问也再次浮现出来:中央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西柏坡呢?
  事情要从1947说起。这年2月9日,胡宗南在西安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大举进攻延安,并扬言“两个月内解决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问题。”3月13日,国民党军整编第1军、第29军等部共15个旅14万人大举进犯陕北,先用飞机对延安狂轰滥炸,随后发起了猛烈的地面进攻。面对10倍于我的优势之敌,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3月29日至30日,在革命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做出了“一分为三”的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率部分中央机关干部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由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邓颖超等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率领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大部分工作机构到晋西北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


  1947年4月5日,中共中央任命刘少奇同志为书记,组织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5月3日,刘少奇和朱德在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刘谰涛陪同下,到达河北省平山县封城村,与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人聂荣臻、萧克和罗瑞卿等见了面。由于晋察冀边区领导的请求,中央工委决定留在晋察冀。


  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边区政府驻扎较多的是阜平县、平山县和张家口。而张家口已在1946年10月被国民党军傅作义部占领,剩下的只有阜平和平山。但阜平村庄小,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而平山县、建屏县一带的郭苏、黄泥、洪子店、柏坡一带,村庄多,村子大,距离也近,再加上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物产丰富,稻麦两熟,聂荣臻曾称之为“晋察冀的乌克兰”。经过讨论,中央工委确定在此选址。随后,朱德派他的秘书潘开文、卫士长齐明臣等前去选址。


  半个世纪后,潘开文回忆此事时说:
“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
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联系;
三是安全问题;
四是居住条件。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很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建设,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
  从地图上看,西柏坡一带村庄处于平山县中部,正好是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会处,交通便利,可进可出。西可进入太行山,东沿滹沱河岸大道直通大平原。此地距华北最大的城市石家庄只有90公里,到晋冀鲁豫等地都有汽车通行。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这一带依山傍水,能攻能守,可进可退。从政治角度看,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具有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自然条件来看,西柏坡是一个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前是一片开阔的稻田,土地肥沃,河渠纵横,物产丰富;
村后则是崇山峻岭、苍松翠柏,一派北方江南的景象。


  
  神秘的中央工委
  
  为安全起见,中央工委对外称“工人劳动大学”,简称“工校”或“劳大”。刘少奇化名胡服,称胡校长,朱德称朱校董。


  确定西柏坡为驻地后,中央工委各机关先后住在附近的北庄、南庄等村子里,并积极进行腾房、建房的工作。建房主要由中央党校的学生承担,所需材料则由晋察冀中央局负责解决。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1947年7月初,中央工委正式进驻西柏坡。为安全起见,中央工委对外称“工人劳动大学”,简称“工校”或“劳大”。刘少奇化名胡服,称胡校长,朱德称朱校董。


  在老西柏坡人的记忆中,中央工委的到来令他们多少感到有些神秘。今年70岁的闫大爷就说,中央工委刚来的时候,村里人谁也不知道,就看见过有侦察兵来四处查看。“刘少奇先来的,当时他是校长。”当年的事情,闫大爷仍然记忆犹新。但这些人到西柏坡来干什么,村里人当时并不清楚。


  事实上,中央前委在转战陕北途中,毛泽东就开始考虑中央工委到达晋察冀后的工作。所以当中央工委刚到达西柏坡,刘少奇就收到毛泽东6月14日的电报,毛泽东指出:“就全局看,本月当为全面反攻开始月份。你们在今后六个月内,如能(一)将晋察冀军事问题解决好;
(二)将土地会议开好;
(三)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做好这三件事,就是很大成绩。”所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年的时间里,主要做了这三方面的工作,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遇险城南庄
  
  敌机共投下5枚炸弹,其中一枚没有爆炸。事情发生后,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敌机炸得如此准确?是偶然的吗?
  时间迅速推进到1948年春,全国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东北、华中、华东、中原等各大战场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战局彻底扭转。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194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之下……中央亦准备移至华北同中央工作委员会合并。”
  是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临县双塔、兴县蔡家崖、苛岚、五寨、神池,通过阳方口,越过恒山余脉,进入雁门关,又经代县、繁峙、伯强,越过鸿门崖,到达五台山。4月10日由五台山出发,经射虎川,越过长城岭,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西下关村。4月11日,到达察冀区军区驻地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和任弼时率部分人员先期进驻西柏坡,毛泽东则暂留城南庄。


  历史总是因为许多细微之处发生巨大转折,城南庄差点扮演这一角色。毛泽东到达城南庄后,就住在军区司令部大院最北面一排平房的西头。


  1948年5月16日早晨,工作一个通宵后的毛泽东刚睡下不久,城南庄北山上突然拉响了防空警报,随后三架敌机飞临城南庄,在村子上空盘旋侦察一圈之后,向北平方向呼啸而去。大家立即意识到敌人可能要来轰炸了。果然,不多时,山上的防空警报又响了,沉重的轰鸣声随之而来,两架B25轰炸机在头顶清晰可见。聂荣臻、赵尔陆和阎长林(警卫排长兼毛泽东的卫士长)立即跑向毛泽东的住室,请他到防空洞去。正在休息的毛泽东坐起来,若无其事,风趣地说道:“不要紧,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紧急时刻他们把毛泽东扶上担架,一溜小跑奔向房后100米处的防空洞。刚进去,敌机就把炸弹扔到了毛泽东住的院子里,门窗上的玻璃、屋里的暖水瓶被震碎,鸡蛋被砸烂,门和屋檐的柱子上嵌进了许多弹片,军区司令部的几间房子被炸毁,好在无人受伤。


  这次敌机共投下5枚炸弹,其中一枚没有爆炸。事情发生后,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敌机炸得如此准确?是偶然的吗?   
  聂荣臻经过反复思考,意识到问题十分严重,极有可能是奸细告密。他立即找来军区保卫部长许建国询问,并指示抓紧破案,但当时并没有查出结果。一直到保定解放后,从敌伪档案中查知,原来军区司令部小伙房司务长刘从文在毛泽东来到城南庄之前,已被大丰烟厂的副经理、国民党特务孟宪德收买。他们先是想把毒药放在聂荣臻等军区领导的饭菜里,但没有得逞。毛泽东等人到达后,刘从文又想采取同样方法下手,但聂荣臻派了可靠的人专门给毛泽东等人做饭,并且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所以计划再次落空。


  后来,刘从文把毛泽东等住在城南庄的情报送到保定的特务机关,然后转报北平,致使敌机得以准确无误地轰炸毛泽东的住处(同年8月13日,敌机轰炸中共中央华北局所在地和华北军区驻地平山县烟堡村也是刘从文等人所为)。此案告破后,由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致祥主持公审大会,将孟宪德、刘从文等人处决。


  城南庄遇险后10天,毛泽东到达西柏坡。


  
  空城计
  
  当毛泽东得知敌人撤退消息后,为使设的“空城计”善始善终,又提笔写了最后1篇檄文《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彻底揭露了蒋傅偷袭石家庄的阴谋。


  毛泽东到达西柏坡5个月后的10月中旬,即辽沈战役激烈进行期间,蒋介石从沈阳飞到北平,在北平圆觉寺行邸同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几经密谈,策划了一个新的阴谋――想趁共军后方兵力空虚之时,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端掉共党的根据地,把毛泽东和共党总部消灭,并配合辽西兵团收回锦州。


  1948年10月23日上午,傅作义按照与蒋介石商定的秘密计划,在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傅作义首先下达了攻占石家庄的作战任务和部队编成的命令:以骑兵第94军、新版第2军,配合汽车350辆、炸药100吨,组成一支快速部队,共计10万余人的兵力,分为偷袭和策应两个梯队,分别向西柏坡和石家庄发动进攻。各部在10月26日全部集结保定,28日拂晓发动偷袭。为掩盖这次行动的目的,对外佯称“援晋兵团”。


  这个偷袭西柏坡的阴谋虽然十分诡秘,但是当天就被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侦察获悉,并经地下党电台急报华北局城工部,转报党中央。10月25日10时左右,西柏坡中央军委机要局收到这个十万火急的军事情报。机要参谋见到电文,立即把电报交给了军委领导同志。


  当时华北军区留守在西柏坡的兵力只有一个团1080人左右,而进犯之敌却多达10万之众。而且从北平到石家庄只有不到250公里,敌人只要两三天就可以到达石家庄。西柏坡的气氛紧张起来。


  中央军委很快就做出了迎击敌人的部署,决定在军事上调动部队和民兵抗阻奔袭南进之敌;
在政治上揭露敌人的阴谋。驻西柏坡的机关部队进行紧急动员,警卫部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周恩来首先派中央办公处副处长汪东兴和中央警卫团干部带两个步兵连、一个骑兵排、一架电台和电话机,到中央驻地东北方向行唐一带担任警戒,侦察敌情。如果遇到敌人的进攻,就要坚决抵抗,掩护党中央和毛泽东安全转移。中央机关也做好了转移的准备,将机要、文书档案等一类文件都装进了大木箱,用牲口一批一批地送到了后方,从延安来的中央保育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进行了转移。


  中央军委对敌人阴谋偷袭西柏坡在军事上虽然做了周密部署,但是军情仍然万分紧张。毛泽东同周恩来商议对策,决定在政治上及时揭露敌人的阴谋。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们不妨也来学诸葛亮,唱段空城计,即我们在动员华北军民准备粉碎敌人进攻的时候,还要通过新华社把蒋介石、傅作义的阴谋作公开的揭露。向他们宣布我华北军民已做好准备,必将歼灭敢于来犯之敌。他们晓得我们已有准备,就会大为泄气,甚至不敢来犯。我们还要警告蒋介石、傅作义:北平是这样的空虚,你们究竟还要不要北平?”
  周恩来十分赞同,毛泽东当即拿起毛笔,写下了1篇新闻消息,嘱周恩来交新华社立即口语播出。10月25日晚,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写的新闻稿《蒋傅匪军妄图偷袭石家庄》。蒋介石听到广播后,气得暴跳如雷,马上打电话给傅作义,要他立即查办泄露军机的人。并指令他按原计划行动,争取在共军大队主力赶到石家庄之前,一举捣毁共党总部,莫错过良机。


  事隔一天,毛泽东又提笔为新华社写了1篇报道《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对敌人的行动计划讲得更加详细具体。傅作义和其将领们听到广播消息后,经分析研究,猜测共军肯定会有重兵埋伏,同时在进击途中又遭到解放军主力三纵和七纵的迎面阻击以及地方武装和民兵开展的破路袭扰游击队,傅作义恐被围歼,急忙撤回北平。


  从10月23日至31日,只一个星期,蒋介石、傅作义挖空心思精心策划的偷袭西柏坡的阴谋即宣告破产。当毛泽东得知敌人撤退消息后,为使设的“空城计”善始善终,又提笔写了最后1篇檄文《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彻底揭露了蒋傅偷袭石家庄的阴谋。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部署指挥华北解放区军民,在挫败蒋介石、傅作义策划的这次偷袭阴谋的战斗中,共歼灭敌人3800余人,缴获战马240匹、汽车90余辆以及大批作战物资,不光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拉开战略决战序幕之后的一段插曲。


  然后,历史开始大踏步向前。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这个小山村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利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开始了中国由农村向城市的伟大转折。


  
  今日西柏坡
  
  时光飞逝,如今的西柏坡已经成了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


  如今60岁的闫青海是西柏坡的名人。50多年前,他因为发高烧昏迷不醒,家人以为他已经死了,就丢在了门外。恰巧董必武和夫人何莲芝经过,见他尚有一丝气息,赶紧送到了中央机关医院,才使他捡了一条命回来。


  我们见到闫青海时,他正在自己开的小饭店前与人聊天。他的小饭店就在中央旧址前面,生意还不错。去年,他花十几万元钱买了一艘游船,每天拉游客到纪念馆前面的水库上游览。听说我们要给他拍照,他特意理了发,显得精神了许多。显然,由于采访过他的媒体很多,闫青海已经摸清了记者们的心思,在水面上拍摄时,他甚至提醒摄影师怎样拍画面效果会更好些,让我们忍俊不禁。


  拥有游艇的,不止闫青海一个人,在岗南水库浩淼的水面上,还有好几艘游艇在那里穿梭不止。听说还挺挣钱的。


  近几年,随着“红色旅游”这个名词的兴起,到西柏坡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也顺便拉动了西柏坡的经济发展。在纪念馆边上的西柏坡和东柏坡村,村民们盖起了崭新的房子,几乎家家都开起了饭店或招待所,精明些的还打出了特色农家菜的招牌。


  西柏坡的人口不多,人均耕地也接近于没有,所以绝大多数村民都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耕作,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业。在纪念馆路边的树阴下和中央旧址的门前,到处可见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小摊,所售物品大多与“红色”有关:各种毛主席纪念章、塑像、光盘、书籍,而且价格不菲。但游客们喜欢这些东西,大都会买上一两件。


  与周边其他村庄相比,西柏坡要富裕许多。而且西柏坡的村民们还可以享受到许多其他好处。去年,政府就给村里每家送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在闫大爷家采访的时候,老人就不停地让我们到屋里去洗澡,他说:“去洗洗吧,好用着呢。”
  谈到现在西柏坡人的精神面貌,前馆长贺文迅先生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经济时代,这些都是正常的。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但无论怎样,关键还是要把西柏坡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西柏坡村里,我们见到墙上贴着许多感谢信,信的内容多是感谢西柏坡的父老乡亲的关心和无私帮助之类,落款是一些大学的院系团委或学生会。西柏坡现在是许多学校的思想教育基地,暑假时,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西柏坡社会实践,在纪念馆担任解说员,吃住都在老乡家里。我们在毛泽东旧居拍摄时,负责讲解的是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徐艳会同学,她说,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来这里实践,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学校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学习和工作能力都比较优秀才有机会。“当然,外表也要过得去。”说着,徐艳会笑了。



快捷搜索:西柏坡  西柏坡  圣地  红色  红色圣地西柏坡揭秘参观红色圣地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