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材写作文关于琅琊榜

篇一:2016高考材料作文预测四例

2016高考材料作文预测四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一.最近,市民看见在重庆的轻轨车厢角落有一名农民工坐在胶桶上,高高卷起的裤腿上沾了许多灰尘。车厢里明明有空位,他却不肯坐,因为“不想弄脏别人衣服”。怕脏了座位便坐地上,这样的农民工委实不少。他们的胆怯让人心酸,他们的淳朴让人赞叹,他们的躲避,是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没有理直气壮。大部分市民表示: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有权利落座。

【写作角度分析】1.从市民的角度来看,可以写尊重话题,尊重每一个人社会才会更和谐;也可以写包容话题,对别人的包容也是善良的体现;还可以写行动的力量,把对农民工的关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可以写文明的自觉,他们能意识到不弄脏别人衣服,有一种自觉;也可以写人性质朴的光辉,他们依然保持着最淳朴的美,安守本心;还可以写不自卑,看重自己。

3.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应该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多给他们温暖。

二.江苏消防员李某在等车时,看到一位骑电瓶车的老人摔倒。他扶起老人并报警,意识不清的老人误以为是小李撞了她。小李找了1个月找到目击者。老人得知后坚持给小李送

锦旗。虽然委屈,小李说:“我是消防员,我必须扶!“很多网友为小李点赞,有的网友却说:不管怎样 我是不会扶的 我没有义务去为这个社会的不良道德来买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写作角度分析】1.小李有责任感,有担当,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担当,而且今年军人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无论是消防员还是反恐队员,都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感人更多的国民;小李也准寻真相,有正义感;无论世风如何,小李都按照自己本心去做,能够坚守本心。

2.老人虽然误解了小李,了解真相后能认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大部分网友点赞,说明社会还是正能量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更美好。

4.说没有义务为不良道德买单的网友,缺少正义感,社会风气的败坏非一人之力,当然改变也非一人之力,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不做生活旁观者。

三.近日,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话引发关注:“我特别反对学生拿腔拿调地朗诵,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的表达习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内在的文化精神密码,允许学生的朗读不那么整齐划一,或许才是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如何?

【写作角度分析】1.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语文课或者民族语言就应该允许每个孩子充分展现自我,而不是整齐划一,缺乏创造性。可从创造的角度写。

2.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时,模仿也是个好办法。

3.教育应该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追求返璞归真。

四.国产电视剧《琅琊榜》热播之后,国内出现三地抢琅琊的怪现象: 南京认为古时“金陵”就是南京,“琅琊山”在栖霞山附近;山东则说与山东东南沿海古琅琊郡及琅琊台有关;安徽则认为滁州琅琊山与剧中山名相符,将会峰阁已改名“琅琊阁”。资料显示,《琅琊榜》是海宴创作的一部架空小说。针对这一材料,根据你的观点作文。

【写作角度分析】这样的事件材料,首先确定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然后考虑为什么赞同或者为什么反对。

1.赞同,可以借势而为。

2.不赞同。要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发挥本地文化优势。

篇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琅琊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琅琊榜”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琊山”、“琅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各地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琊”攀亲戚,为争“琅琊”地名而费尽心机:安徽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而《琅琊榜》的大梁国都就在金陵,江苏也可能要过来争一争……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有一种改名叫买椟还珠

福建宁德 李家良

虚拟世界里《琅琊榜》英雄的排行,让这些英雄走进观众生活;现实生活中各地为争“琅琊”之名而费尽心机,本质上是追名逐利;(两句话概括材料)追名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若因短视而导致“名”微“利”寡,何异于买椟还珠?(提出论点)

诚然,那些执政者是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然而,这种不在自身软硬实力上下功夫而在所谓的潮流上做文章的做法不可能让消费者埋单。也毫不否认,改名或争名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游客的关注,然而,这样的做法即使可以获得暂时性的关注,但真的就可以引发游客欣

然前往吗?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当下取得了所谓的眼球经济,当大众对《琅琊榜》关注的热情逐步消减时,那“琅琊”之名是不是也就时过境迁呢?倘若不久后又有一部电视剧像《琅琊榜》一样的热播,那是不是又要追风而改名呢?

一个城市没有像样的古迹不丢人,丢人的是不去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而盲目去追逐的潮流;一个风景区没有电视里的名字不丢人,丢人的是降低自身身价去俯就所谓的眼球;深圳是一个没有大山的新兴都市,但这并不妨碍深圳市成为全国登山运动的领跑城市,深圳在把弱项变成了强项的同时,把身外文化变成了人格文化,并使之成为深圳的软实力;法国地中海沿岸从来都是世界最火爆的旅游景点,但它从来没有追逐所谓的潮流去改名,甚至有意无意地忽略文化古迹,这一方面是其硬实力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不同文化种族的人可

以尽情享受海帆、碧波、白帆、美食;正是这种为旅客着想的温馨使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而至。

反观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当地管理部门尸位素餐。风景区管理部门要做的是如何在软硬两个方面下功夫;而不是追“风”逐“潮”;在“软”的方面,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游客在游历美景的同时接受精神的洗礼;在硬的方面,与景点相关配套的设施要跟上,让旅客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进而让游客恋恋不忘;在树立了良好口碑的同时会让游客蜂拥而至。

一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地方的景致,这些景致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当“会峰阁”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改名为“琅琊阁”时,庸俗的潮流淹没的可不仅仅是会峰阁!如果我们对这类现象视而不见,那伤害的不仅是景区与游

客,更是伤害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期待,“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这类事不再出现在中华大地!(965字)

篇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任务为立意前提,评析为行文手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一文总结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这种作文,在试题材料之后,给考生发出“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按“任务指令”完成作文,故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请看下面的两则高考作文试题:

1.(2015·高考全国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2015·高考全国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Ⅱ卷,都在作文试题中增加了“任务指令”,都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Ⅰ卷,发出两项“任务指令”:一是内容方面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二是文体方面的,“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Ⅱ卷,发出一项“任务指令”:考生经过“思考、权衡与选择”表达自己“认为(试题材料中的三个人物)谁更具风采”。

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全国新课标试卷里的生动体现。此外,2015年高考北京卷要求“自选一位英雄, 展开想象,叙述你与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也应该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与“任务指令”之外,还提供了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表面上是“命题作文”。

二、高考为什么会采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命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三个阶段。命题作文,考生思路容易雷同;话题作文,容易被猜中,有失公平;新材料作文的出现,不仅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拓展了思维空间,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猜题、押题现象,但是,由于新材料作文提供的角度过多,“考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因此,有专家戏称,材料作文也走到尽头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重视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于是,为了防止宿构套作,在新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指令”则成为一种必然。2015年高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题实践表明,这种命题形式,继承了新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等优势,又较好地避免套作、宿构,是一种前景广阔的题型。

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有何区别?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都提供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作文,然而又有一些不同之处,考生必须了解:

1.选材视野不同。

“新材料作文”,试题的材料可以是寓言故事(2015年高考湖南卷“大树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的故事材料)、哲理材料(2015年高考广东卷的“近”与“远”,2015年高考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名言警句(2015年高考福建卷有关“路”的名言材料)、漫画、时事新闻(2015年高考重庆卷“等车”新闻)等,可以看出“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的取向是比较多元的,命题思想内容体现是广泛的。

“任务驱动型材料”,试题材料更钟情于“时事新闻”特别是引起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关注的热点新闻,材料时代感、思想性都比较强,思想内容上更多地接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考中心对高考命题新要求。

2.立意要求不同。

“新材料作文”,在叙述材料之后,对考生的写作要求一般是“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立意,只要立足于材料,选取任何一个点立意都是可

以的。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立意方面同样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但它为作文立意设定了“任务指令”,考生必须依据材料,结合“任务指令”立意,立意也会有几个角度可选,但无论选择哪个点,都必须完成“任务指令”,否则,是不符合题意的。

3.试题材料作用不同。

“新材料作文”中的试题材料,其作用是引出作文的话题,考生的观点、看法等,考生利用材料确立文章中心之后,就可以淡化材料,甚至舍弃材料,专注于自己观点的论述,重在“借事论理”。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试题材料则往往是评述对象,整篇文章是在“就事论理”,要求考生把试题材料说深论透,文章的起点与结点,都是材料(体现为人物或事件)上,重在“就事论理”。

4.题外材料要求不同。

“新材料作文”,对待题外素材,可以联想开去,旁征博引,只要与文章观点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能证观点正确性的,都可以引入文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待题外素材,强调引入素材与试题材料大类相同,即与试题材料具有相似性,或者是相对的、相反的,并且尽量是新鲜的。

四、怎样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立意:以“任务指令”为前提。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立意首先要考虑作文的“任务指令”,从2015年高考作文来看,“任务指令”大多针对试题材料的人或事,要考生表明自己的看法,同时,提供三个以上的切入角度。考生必须针对人或事件的本身,或指出事件的意义,赞扬正确的做法,或指出事件的危害,批评错误的行为,站在自己认为合适的角度,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可如写作“新材料作文”那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终生难报,父母的亲情,永世铭记。然而,当父亲屡屡违犯交通法规,在高速公路上打手机,劝说不听时,就不能被亲情遮住双眼,需要用理智战胜情感,想尽办法包括举报这种不得已的办法,帮助父亲,让理性之花灿然开放。

(2015年高考河南考生《理性之花,灿然开放》)

考生根据“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个“任务指令”,在小陈“该不该举报父亲”这个争议节点上立意,又采用“欲进先退”之法。标题重在“理”字,起句着眼“情”字,先说“父母恩情,终生难忘,父母的亲情,永世铭记”,而后笔锋一转,明确指出“不能被

遮住双眼,需要用理智战胜情感”“帮助父亲,让理性之花灿然开放”,表现出较高的立意水平。

2.选材:以相同、相反为条件。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怎样选材?一是选择与试题材料同类的性质相同,或者相反的材料(人物、事件);二是立足于现实选择材料,有现实性的材料;三是选针对性强的名言警句,少量与试题材料相同,或相反的古代材料也可以入文。

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给考生出示“餐馆老板邹海霞给员工放高温假,放假期间每个员工发几百元的生活费”的材料,发出“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篇作文”的“任务指令”。

下面,我们看看这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佳作是怎样选择文章材料的:

利益下的人文关怀

冬 青

经商本就为了利益,但餐馆老板邹海霞却为员工放高温假,甘愿为此受损失。看来,利益之下仍存在人文关怀。

看多了莫泊桑笔下刻簿尖酸的商人,我们可能不禁感叹“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认识了《包身工》里的“芦柴棒”,我们必定会生出对唯利是图者的谴责;看惯了周星驰电影中的包租婆,我们也许会说“无商不奸”。但是,如今的社会却让我们看到美德在商人的血液里流淌,人文关怀在利益的土壤里熠熠闪光!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一部《琅琊榜》让胡歌风云再起。回首当年那场车祸,身为雇主的胡歌没有开除司机小凯,这不仅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关怀。正如胡歌所说:“如果我不原谅他,那这个孩子就真的完了!”

诚然,胡歌出于对小凯前途的考虑做出自己的决定,可这也是为了让小凯有一颗健康的心灵、高尚的灵魂。此时,胡歌雇主的身份更增添了这份人文关怀的重量。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陈欧创业的路上的确有着很多的质疑和嘲笑,但他的员工却一直陪伴他,走

读素材写作文关于琅琊榜

出了如今的聚美优品——因为他对员工的关怀:父母生病可请假直至病愈;很少强迫员工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允许员工在上班期间吃饭……这件看似小的事情,却闪烁着人文之光,温暖了员工的心。

利益下的人文关怀不需要磐石般的重量,但那久久为功的细沙、碎石,最终砌成了陈欧的聚美优品走向世界的温馨之路。

与胡歌、陈欧不同,哈尔滨的这群商人不是傲世骄人的创业精英,没有响誉中外的热辣品牌,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镁光灯下的矫情慈善,却凭借一碗热面赢得了所有人

的尊重和“点赞”。

去年,那场暴风雪,给诗人以吟雪作赋的机遇,也给清洁工人以巨大的清雪工作量。而那沿途商人自发举行的“送汤”活动不仅温暖了寒冬,更温暖了每个环卫工人的心。他们放弃小店的生意,走上街头给予工人最真切的关怀,而不论利益的损失。

我们也许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冬雪中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却足以温暖我们的眼眸。 无论商界大亨,还是市井小贩,利益下的人文关怀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试题材料、考生观点涉及的关键词是“商人的人文情怀”,因此文章选材应该与“商人”相关;试题材料里的邹海霞为员工放高温假,表现出高尚的人文关怀,按照“选择与试题材料同类的性质相同,或者相反的材料(人物、事件)”这个原则选材,应该选取与这种“高尚人民情怀”相同、相似,或者相对、相反的材料,考生喜欢用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人生追求类材料,显然是派不上用场的。我们再看考生选择的实际:胡歌对小凯人性关怀、陈欧的人性管理、哈尔滨商人的“送汤”活动等属于与试题材料相同、相近的人性化关怀材料; 莫泊桑笔下刻簿尖酸的商人、“包身工”背后的唯利是图者、周星驰电影中的包租婆等,则是与之相对、相反的材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凸显了邹海霞们的可敬,可赞!

3.评析:以深刻透彻为目标。

“任务型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或许只是一件小事,甚至一句话,一个举动,但它可能反映着社会的动态、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思想观念的变革、时代发展的趋向等。考生要以敏锐的目光抓住它的实质,给以剖析评述,揭示其本质,并能透过这最本质的一点,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从小事件里发掘生活的大道理。

例:为“大国工匠”点赞,因为他们具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不知从何时起,“劳动光荣”的口号开始应者寥寥、信者寥寥,“劳动”也逐渐蜕变为一个中性词、贬义词。“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去工地搬砖!”“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在垄沟里找豆包吃了”“违反课堂纪律一次,罚值日三天!”这样的谆谆教导,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这样的奇葩处罚,许多人也曾感同身受。还是看看“大国工匠”们是怎样认识和对待劳动的吧:他们也许讲不出“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美”等大道理,却知道劳动既与自己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更与国家的繁荣强盛息息相关;他们不但一心扑在工作上,还自觉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诺言;他们坚守劳动,视劳动为生命,并让劳动成为习惯。这一点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2015年高考黑龙江考生《为“大国工匠”点赞》) 这段文字先指出“大国工匠”具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再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评析议论:先说反面,“劳动”变成贬义词,“劳动”被当作惩罚手段;再谈正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