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

篇一:阅读的“云”时代

龙源期刊网 .cn

阅读的“云”时代

作者:马莺子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11期

摘 要 数字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数字化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大众的阅读方式,本文以网易云阅读为例探讨数字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云阅读的优势、特点、发展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云阅读;渠道;内容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134-02

科技的进步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它改变的不仅是大众的交往和思维方式,也悄然的改变着大众的阅读方式。大众阅读由最初的写本时代、印本时代发展到了如今的读屏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大众歩入了阅读的“云”时代。早在2008年,“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云搜索”等词语就成为了引领媒体潮流的风向标,随后出版界也出现了“云出版”、“云中图书馆”等新兴词语。一个全新“云时代”的到来似乎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各种“云技术”也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2012年6月,网易阅读更名为网易云阅读,IOS、Android三端书籍平台全面上线,网易云阅读原创大赛启动,这正式宣告了阅读“云”时代的到来。1 网易云阅读的概述

1.1 什么是云阅读?

番薯网与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万榕书业等多家国内知名出版机构达成战略协议,并携手翰林电子书、易博士电子书、易狄欧、汉王、爱国者、创维、大唐、欣博阅等移动阅读终端厂商,共同启动番薯网“云阅读”平台。①自此,云阅读的概念正式建立。

要深入的了解云阅读,首先要弄清楚的概念是何为“云”。业界把提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云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的本质应该是多中心的,跟“Web2.0的含义类似,就是把过去的高成本、低利用率的集中式供给技术转变为分布式、应用方便的云供给技术。云供给技术降低了沟通和配送成本,“云阅读”的书籍并不存放在本地,而是根据需要使用图书,节省了存储空间,实现了零运送。②

网易云阅读是网易公司2012年重磅出品的首款图书、资讯、社交全能型的移动阅读应用,此应用支持一站式阅读电子图书、数字杂志及海量互联网资讯,一键订阅微博、博客、QQ空间等社交主页,一秒出版个人杂志。网易云阅读拥有iPad、iPhone、Android、Android Pad、Windows Phone、windows8等六大客户端版本。最新上线的3.0.0 Android版本,添加了

篇二:重庆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2017级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总分:150分

3.试卷页数:12页

第 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阅读方

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正面临解体,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对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不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闪电般地获取最新的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于纸质阅读?又有多少人在临睡前去品味书香?当人们习惯于在方寸间享受“悦读”,那我们神圣的文学阅读,何以安顿?它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 于是,出现了“杞人忧天”式的恐慌,我曾经就如此。我也知道,国人并非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很多年轻读者,密切跟踪诸如玄幻、盗墓、穿越等网络小说。也就是说,“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因为历来有一套严格的评审程序,就显得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就显得活泼、生动、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比如一些走红的网络小说《裸婚时代》《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宦海沉

浮》等,其中读者的力量不可小觑。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

存。

所以,我们应积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因为从知识获得途径和比例来看,个体知识的获得,有70%来自于视觉,“看”是人类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有着几千年发展史的图书,依然将居于阅读的高端地位,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成果,

在当下主要还是由纸质图书承传的。读屏和读书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会是今后的一个大

趋势。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问题不在于使用哪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

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

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

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

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那必然要细嚼慢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

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

“严肃书”;读内容艰深繁难的书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更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

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和时尚。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慢书”,便

越发显得可贵了。应该警惕的是,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就是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

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

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

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又要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即把读屏的便捷与读书的深度

融合起来。

网络改变乃至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是

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有长度有宽度的文学阅读虽面临读屏时代的挤压,甚至

面临大众文化的重新选择,但其本身的经典性不会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就说小说吧,如果

看过《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作品的读者,他们仍然会相信,这个时代优秀作

品的意义远胜于大量碎片化、新闻性等“E时代”话语。尽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悦读”体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经典;但真正的杰出作品绝不是消费时代的信息碎片和快餐文化可以架空

的。我坚信。

《阅读文化巨变之思》有删减

1、 下列有关文中所说的阅读文化发生的变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时下的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读屏时代”已然成为现

实。

B.相对于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很多年轻读者更钟情于利用手机和网络密切

追踪诸如玄幻、盗墓、穿越等类型的网络小说。

C.在当下的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阅读正在日益萎缩,轻松便捷的手

机阅读、网络阅读成为流行时尚。

D.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的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

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

2、下列关于网络媒体和纸媒的比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时代,网络媒体阅读比纸媒阅读更简便、迅速、知识含量更大,网络媒体的文章

质量也比纸媒的更令人满意。

B.网络媒体的文章都比纸媒的文章更活泼、生动、接地气,更具有想象力,

C.对读者而言,网络媒体比纸媒更方便读者与作者互动,读者甚至能影响下一步写作,

成为“再创作者”。

D.网络媒体阅读比纸媒阅读的影响力更大,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也

改变了全球的阅读规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是今后的一个大趋势。

B.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读,关键是在于读了什么和怎么读。

C.如果我们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一遇到问题就从网络上找答案,那么,我们也就不自

觉地弱化自己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是很可怕的。

D.网络改变乃至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所以,对于文学阅读国

人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应该像作者一样坚信它有美好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

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

等诗社,又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

屡迁员外郎、郎中。

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

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世贞意不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涖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

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

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晚年,攻者渐起,世贞顾渐造平淡。病亟时,刘凤往视,见其手苏子瞻集,讽玩不置也。

(《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 阴险地 .

B.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拒绝 .

C.绍述何、李,名日益盛一天天地 .

D.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用来 .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③②①

B.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C.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D.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贞为人正直,不惧权贵。抓捕阎姓逃犯,他不顾锦衣都督陆炳和权相严嵩的情面,

不肯徇私枉法。

B.王世贞得罪了权相严嵩,不仅自己官场不顺,自己父亲也遭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囹圄,

并被判处死刑。

C.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引用西汉人京房的占卜辞讽刺张居正,张居正怀恨在心,趁机

罢免了他。

D.世贞主盟文坛二十年,他才高位显,声名远扬,凡受他片言只语赞誉过的人,其名声

也会立即提高。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5分)

(2)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西河·金陵怀古①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①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南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周邦彦一路颠簸来到南京,词人思及古今,写下此词。 ② 莫愁:南朝时的民间女子。乐府《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8、这首词的中阕描写了怎样的现实之景?这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关系?(5分)

篇三:重庆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2017级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总分:150分

3.试卷页数:12页

第 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阅读方

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正面临解体,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对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不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闪电般地获取最新的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于纸质阅读?又有多少人在临睡前去品味书香?当人们习惯于在方寸间享受“悦读”,那我们神圣的文学阅读,何以安顿?它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 于是,出现了“杞人忧天”式的恐慌,我曾经就如此。我也知道,国人并非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很多年轻读者,密切跟踪诸如玄幻、盗墓、穿越等网络小说。也就是说,“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因为历来有一套严格的评审程序,就显得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就显得活泼、生动、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比如一些走红的网络小说《裸婚时代》《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宦海沉

浮》等,其中读者的力量不可小觑。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

存。

所以,我们应积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因为从知识获得途径和比例来看,个体知识的获得,有70%来自于视觉,“看”是人类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有着几千年发展史的图书,依然将居于阅读的高端地位,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成果,

在当下主要还是由纸质图书承传的。读屏和读书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会是今后的一个大

趋势。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问题不在于使用哪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

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

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

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

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那必然要细嚼慢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

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

“严肃书”;读内容艰深繁难的书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更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

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和时尚。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慢书”,便

越发显得可贵了。应该警惕的是,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就是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

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

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

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又要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即把读屏的便捷与读书的深度

融合起来。

网络改变乃至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是

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有长度有宽度的文学阅读虽面临读屏时代的挤压,甚至

面临大众文化的重新选择,但其本身的经典性不会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就说小说吧,如果

看过《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作品的读者(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读屏时代),他们仍然会相信,这个时代优秀作

品的意义远胜于大量碎片化、新闻性等“E时代”话语。尽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悦读”体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经典;但真正的杰出作品绝不是消费时代的信息碎片和快餐文化可以架空

的。我坚信。

《阅读文化巨变之思》有删减

1、 下列有关文中所说的阅读文化发生的变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时下的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读屏时代”已然成为现

实。

B.相对于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很多年轻读者更钟情于利用手机和网络密切

追踪诸如玄幻、盗墓、穿越等类型的网络小说。

C.在当下的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阅读正在日益萎缩,轻松便捷的手

机阅读、网络阅读成为流行时尚。

D.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的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

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

2、下列关于网络媒体和纸媒的比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时代,网络媒体阅读比纸媒阅读更简便、迅速、知识含量更大,网络媒体的文章

质量也比纸媒的更令人满意。

B.网络媒体的文章都比纸媒的文章更活泼、生动、接地气,更具有想象力,

C.对读者而言,网络媒体比纸媒更方便读者与作者互动,读者甚至能影响下一步写作,

成为“再创作者”。

D.网络媒体阅读比纸媒阅读的影响力更大,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也

改变了全球的阅读规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是今后的一个大趋势。

B.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读,关键是在于读了什么和怎么读。

C.如果我们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一遇到问题就从网络上找答案,那么,我们也就不自

觉地弱化自己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是很可怕的。

D.网络改变乃至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所以,对于文学阅读国

人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应该像作者一样坚信它有美好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

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

等诗社,又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

屡迁员外郎、郎中。

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

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世贞意不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涖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

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

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晚年,攻者渐起,世贞顾渐造平淡。病亟时,刘凤往视,见其手苏子瞻集,讽玩不置也。

(《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 阴险地 .

B.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拒绝 .

C.绍述何、李,名日益盛一天天地 .

D.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用来 .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③②①

B.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C.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D.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贞为人正直,不惧权贵。抓捕阎姓逃犯,他不顾锦衣都督陆炳和权相严嵩的情面,

不肯徇私枉法。

B.王世贞得罪了权相严嵩,不仅自己官场不顺,自己父亲也遭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囹圄,

并被判处死刑。

C.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引用西汉人京房的占卜辞讽刺张居正,张居正怀恨在心,趁机

罢免了他。

D.世贞主盟文坛二十年,他才高位显,声名远扬,凡受他片言只语赞誉过的人,其名声

也会立即提高。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5分)

(2)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西河·金陵怀古①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①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南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周邦彦一路颠簸来到南京,词人思及古今,写下此词。 ② 莫愁:南朝时的民间女子。乐府《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8、这首词的中阕描写了怎样的现实之景?这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关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