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意义

篇一: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意义

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意义

摘要 所谓的新闻真实性指的是社会媒体安生立命之本,对于新闻来讲具有本质性的要求,面对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闻作为主管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怎样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成为了新闻实践过程里的主要问题,对于新闻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关键词 新闻;真实性;现实意义

0引言

新闻事业一定要依靠真实性进行延续,这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原则。脱离了真实,新闻工作就毫无意义。新闻真实指的是新闻在面对客观事物时,真实的体现、报道,要将事物本来的面目体现出来。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是通过新闻本身的规律进行判断,属于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等传媒获得民心的主要内容。

1当前新闻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失真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新闻行业工作的社会责任逐渐突出,新闻报道的失真变成了当前人们较为重视的内容。当前社会环境使得新闻失真报道的原因有很多,对于新闻报道失真的研究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系统工程。探究使得新闻失真的主要因素包含了社会十分复杂的环境对于新闻报道造成的影响;由于各方力量的影响而使得新闻工作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由于改革开放,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效,新闻行业也在此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心态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转变的过程对于社会物质环境以及精神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新闻行业需要新闻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对待事物的勇气以及对待百姓的诚实性,这也是最为关键、最为基础的行业要求。

1.2新闻理论同时间过程相脱离,舆论空间还需要优化

新闻行业作为一个理论指导同实践验证的融合性较强,大多百姓所关心的社会行业,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当前时期,新闻行业的报道呈现出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对于新闻报道的过程来讲过于重复,这也使得观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具有思维疲劳的不良状况。当前新闻行业给社会以及人们灌输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一定要积极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特点,让新闻行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可以真正意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让百姓真正意识到社会新闻的重要作用。新闻工作人员要以传统新闻报道为基础进行适当创新,打破以往新闻报道的方式,在确保新闻素材真实性的前提下,给社会传达一种较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百姓可以更加完善、

篇二: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一致,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像和臆造,那么,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因此,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舆论导向。真实是导向的基本前提,离开真实,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建立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基础上的舆论导向,必然是错误的导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的是正确的参考,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的是错误的参考。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没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也很难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赢得公信力和尊重的基础。那些得到受众欢迎的媒体,都是因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中提高了知名度,赢得受众信任,树立了权威性,

提高了公信力。相反,那些经常制造虚假新闻、不实报道的媒体,在受众中的口碑也差。媒体失去了受众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影响社会、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媒体的引导功能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的。编辑记者是新闻媒体的主体,编辑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媒体和新闻水平的高低,决定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高下。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把国家比作“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把新闻记者比作“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真实、全面、准确地报道事实,为社会提供正确的预警,提醒人们及时避开可能的风险,是记者这位社会“瞭望者”的职责。新闻记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职责,因此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但是如果私心作祟,为了一己私利,发布甚至编造虚假新闻,其个人诚信度必然大打折扣,甚至被公众唾弃,身败名裂。

总之,无论是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看,还是从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来看,抑或是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信誉来看,维护新闻真实性,都是提高引导能力、实现正确引导的重要保证。离开了新闻的真实性,舆论引导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水之鱼、无本之末。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恪守职业道德,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维护新闻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切实担当起引导社会大众的责任!

篇三: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

董天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报道策划迅速取代新闻报道计划而成为新闻传播中的经常性工作,其突出地位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而日益突出。正确认识报道策划的本质及其作用,是搞好新闻报道策划的前提。

一、报道策划与报道计划的异同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只要新闻事实一产生,就有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在“报道策划”理念提出之前,我国新闻界运用得较多的概念是“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又称“报道组织”)。“报道计划”与“组织报道”异名同实。比较下面的两个解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报道计划”是“编辑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读者要求,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所作的统筹安排。一般包括报道的意图、报道的重点、报道的阶段、报道的重要选题以及报道方式的选择和报道力度的安排等。”

——“组织报道”是“编辑根据报纸编辑方针对每个时期报道的内容所进行的具体安排”,“它着重解决的是:这一时期整个报道的中心和重点、报道的规模、各项报道内容之间的关系、报道的各个阶段的安排、报道中所采用的各种形式的配合、报社内外的报道力量的部署,等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策划”理念由商业界引入新闻界,人们开始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稍后,“新闻策划”这一术语又迅速取代了“报道策划”,但不少人都是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意义上使用“新闻策划”。因此,报道策划已成为大行其道的业务理念与操作行为。所谓报道策划,就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以后,新闻工作者对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或播出等报道活动进行设计与谋划,以确定最佳报道方案,从而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一种策划活动。

在语义上,“策划”与“计划”有相同之处,都是关于未来行动的谋划和安排,所以《辞海》把“策划”解释成“计划”、“打算”之意;但又有所差异,“策划”更强调“筹划”、“谋略”、“对策”等意思,《辞源》就把“策划”解释为“想办法”、“筹划”。现代研究者认为,“在古代,策划的名词性较强,与现在的计划、计策、计谋、对策的意思较为接近。而在现代,策划的动词性含义增强,信息、创意、点子、谋略、目标等要素为其内核,而‘策划’的全面含义为:如何在全面谋略上指导操作者去圆满地实施对策、计策或计谋,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 所以有学者强调,策划是一种谋略活动,“策划与计划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要求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以使行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从“策划”与“计划”的异同可以看出,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不仅转变了话语形式,而且改变了实质内涵。

第一,报道计划的前提是传者本位,而报道策划的前提是受众本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媒走上了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传受关系也从传者本位走向受众本位。所谓传者本位,就是新闻传播活动是从传者的需要出发,以传者的愿望为中心,忽视乃至无视受众的需要,强调自上而下的思想灌输。受众本位则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要从满足受众的需要出发,以受众为中心来展开新闻传播活动,从而使传者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提高传播效果和社

会效果。 于是,如何根据受众的需要、兴趣来确定报道的选题、内容、角度、方式等,就成为媒介需要精心策划的重要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根据传者的需要和愿望作一个报道计划就可以万事大吉。

第二,报道计划带有较强的被动性,而报道策划具有充分的主动性。报道计划的被动性表现在两个层面:对于媒介领导者而言,报道计划的目标、内容、方式往往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媒介领导者所制定的报道计划不过是上级主管部门意志的图解;对于一般记者、编辑而言,只需要按媒介领导者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加以执行就算完成任务。而报道策划则意味着媒介机构从领导者到一般记者、编辑,都必须主动地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媒介自身的定位,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确定报道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创造性地完成传播任务。

第三,报道计划的实施带有明显的静态性,而报道策划的实施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在传统的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一经制定,媒介机构及其编采人员往往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缺乏灵活性,缺乏应变性,缺乏创新性。而报道策划则强调,实施过程中必须灵活应对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修正原来的报道方案,通过不断创新来取得最佳传播效应和社会效果。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内涵

从总体上讲,“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

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对于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能够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报道策划所强调或高扬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认识论原理。

首先,报道策划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一个具体表现,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行动与动物的活动不同,它总是在一定的目的、主张、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先产生某种动机和目的,并为实现这个动机和目的而谋划相应的对策,正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条不紊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其次,报道策划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二个具体表现,是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活动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从认识现在而探索过去,推测未来。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充分更深刻地反映当前社会现实,报道策划总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占有丰富材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报道方案,促进新闻报道的创新。

再次,报道策划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来强调,意识通过实践而对客观世界产生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三个具体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以这些思

想为指导去改造世界,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现实。报道策划并非为策划而策划,它在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最佳报道方案,正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是为了让新闻工作者按照富有创意的报道方案把报道工作搞得更加出色。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由于报道策划是认识能动性的体现,所以是否进行报道策划,传播效果大不一样。实践证明,报道策划对于推动新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题材,往往是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现象、问题。一般地讲,这些事件、现象、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不易把握。经过报道策划,新闻工作者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精神,从而深化报道主题,做好舆论导向工作。1990年初,新华社发了一批建设成就的报道。第一篇是介绍1989年全国钢产量突破六千万吨,这本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经济日报》夜班编辑却将稿件删成简讯放在一版很不起眼的位置,豆腐干一块。后来报社经过策划,推出了《6000万吨钢意味着什么》的述评。随后,新华社又发了煤产量突破10亿吨,粮食若干万吨,化肥多少万吨,棉花是多少的报道,《经济日报》编发这些报道后又如法炮制,分别写了“意味着什么”的述评,深入地阐明了经济建设成就的具体内涵。但是,这些成就与人民群众有什么关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报社在五篇“意味着什么”之后又推出了五篇“变迁”,即《吃的变迁》、《穿的变迁》、《住的变迁》、《用的变迁》、《行的变迁》,让老百姓从生活的变化感受到了变化的不寻常。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报道还没有把人民群众生活上的变化和重点工作建设成就联系起来。于是,报社又采写了《在吃的变迁背后》等五篇通讯,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建设成就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可读性,产生了良好影响。

2.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满足受众需要。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属性。新闻报道对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把握得越好,也就越能满足受众的新闻需要。因此,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掘新闻价值。报道策划往往是若干新闻工作者一起研讨报道对策,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所发生的历史,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及时而准确把握发掘新闻价值。1981年8月29日,湖北《孝感报》接到一份通讯员来稿,说应城县一个叫杨小运的农民,愿意在完成当年一万斤粮食统购任务的基础上,再超售万斤粮,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国家奖售给他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报社领导吩咐要闻版编辑认真处理,编辑却把稿子“报废”了。9月3日,报社总编辑外出采访回来,在废稿堆中“抢救”了这篇稿子。因为在当时,刚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杨小运的“交换”思想是对计划经济的一种挑战,有进步意义;而且有关部门和社会舆论都在担心农民不肯平价卖给国家,这个农民却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孝感报》9月5日编发这篇稿子后,迅速形成了一股“新闻冲击波”:县委、县政府当即作出了凡超售万斤粮的农户,可以享受名牌紧俏商品的奖售;上海永久自行车厂得知杨小运点名求购永久牌自行车的情况(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新闻报道意义),在科室、车间发动了一场讨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发布了《农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尽责》的消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工农互相促进,各自挑起重担”的热潮。《孝感报》也因为“杨小运报道”而名闻全国。

3.有利于强化报道创新,提高传播效应。新闻报道是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作为新闻报道内容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报

道创新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在传媒产业化运作过程中,新闻竞争的加剧,受众水平的提高,使新闻报道的创新变得更加迫切。从某种意义说,报道策划正是新闻工作者为了适应这种日益凸显的新闻创新要求才出现的。因此,报道策划的开展,必然有利于强化报道创新,提高传播效应。2000年元旦前后,各类传媒都开展了“千禧报道”。由于有不同的策划,各媒体的千禧报道也就各有特色,丰富多彩。比如,《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成都商报》都开展了跨越国界的环球采访,但这几家报纸所推出的报道却各不相同。《北京青年报》由记者奔赴全球24个不同时区报道世界各地迎接新千年的景象,在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推出了声势浩大的100金版;《羊城晚报》也兵分几路进行环球采访,连续七天推出了

“赤”“橙”“黄”“绿”“青”“蓝”“紫”7组特刊;《成都商报》派出24名记者分赴24个时区,从1999年12月8日到2000年1月12日,进行了长达月余的跟踪报道,及时发回世界各地人民喜迎新千年的盛况,并且还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宣传成都、表达友谊的公关活动,追求一种相互沟通的双向传播效果。

4.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推出新闻精品。都市新闻传媒崛起以来,新闻竞争日趋激烈, “新闻大战”已成为记者的家常便饭。只要新闻事实一发生,各家媒体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去“抢新闻”。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传媒不仅要努力向受众提供独家新闻,而且也要尽力推出独家报道。如果说“独家新闻”主要是指“新闻事实”的独家,那么,“独家报道”则是在其他媒介对某一新闻事实已经作出报道的情况下强调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的独家。怎样抢到独家新闻,需要策划;如何形成独家报道,更需要策划。报道策划在促进媒体推出独家新闻和独家报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了后来震惊中外的森林大火。两天之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发一条简讯。《中国青年报》闻讯后立即组织报道。应当怎样报道这场火灾呢?以往,在灾难发生之后,传媒总能把灾难化为“凯歌”,灾难一结束,报刊上的英雄赞歌就连篇累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辑经过一番策划,认为抢灾救灾中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需要我们去讴歌,但决不应仅仅止于讴歌。灾难就是灾难,无论怎样回避,它首先应是灾难,是悲剧。因此,他们形成了一个想法:要突破以往的灾难报道模式,对这场特大火灾进行深入的剖析,尽可能做到真实地摹写客观面貌,仔细观察在特定环境中人性的卑琐、崇高与升华,展示人性在灾难中的瞬间的两极闪现。于是,经过深入采访和精心构思而写就的三篇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分别在《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27日和7月4日刊出,受到各方面好评,被认为是“《中国青年报》新闻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