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论文

篇一:楹联文化

楹联的简介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叫楹帖、对联、对子,它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联中见对,对而能联,是诗词形式的演变。包括春联、喜庆联、哀挽联、修养治学联、园林景点联、行业联、乔迁联等,五代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目前发观的第一副对联。宋代时,对联已广泛应用在楹柱上,并作装饰和交际庆吊之用,明清以来,文人雅士更以赠联为乐事。

楹联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具有以下特征。

1浓郁的民族性。

2深广的群众性。

3社会的实用性。

4多向的综合性。

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楹联的分类 按用途

1.通用联——,例如;''堂绕紫气臻福禄,庭盈春光添寿禧''.

2.专用联——[8]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经典对联: 春节对联:

1上联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1 上联 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下联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下联 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2上联 2上联 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 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下联 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 下联 3 上联 开福门四季平安,发财地八方进宝 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 下联 吉祥平安天赐福,荣华富贵地生财 3 上联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mò)墨

下联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端午节对联:

1 上联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元宵对联 下联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1 上联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 2上联 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 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下联 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2上联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户乐;月当3 上联 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下联 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下联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

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祝寿对联:

3 上联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1 上联 海屋添筹古来稀者今来盛 下联 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 下联 华筵庆衍福有五兮祝有三

2上联 精神矍铄似东海云鹤

下联 身份老健如南山劲松

3 上联 爱日伫期颐兰阶早酿十年酒 下联 慈云周海岳莱彩犹载一昙花

【古代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下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此木是柴山山出。 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庙小无僧风扫地。 下联:天高有佛月点灯。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趣对楹联故事 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花甲串对

1924年,岁在甲子,60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篇二:对联艺术论文

对联浅析

对联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形式相对应内容相关联的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讲究:长短之构造,平仄之(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楹联文化论文)韵律;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字字有意,联联用心!作对联要言之有物、联句流畅、句贵出新、机巧自然!

在学习了对联艺术后,我也了解了不少的对联知识,现我对以下一些经典对联发表下自己的拙见:

有一宫室联:

祥云欣绕室

瑞气喜临门

用中国传统的形容好的征兆的“祥云”“瑞气”来形容居室的祥和。并表达一种喜庆的气氛。

倡导和训诫的: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巧妙的使用对联来倡导众人要多看对家国有好处的书,不要做不益的事。简单点说就是要多做好事,别做害人害己的事。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 事竞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此联巧用史实告诉众人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鼓励刻苦学习工作,并要有远大的志向。“三千”对“百二”数词对数词对仗工整。

承接叙事的:

退后一步想

能有几回来

它上下联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简洁意思明了。

春联: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明志的: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以简单的八字联,表明自己的志行。上下联也存在着一种选择的关系。 写景抒情的: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此联字面在于写花谢了掉到地上的花瓣扫了第二天又会掉下来,兰花摘了还会在生长出来。其实也可以说是寄托了作者的一种绵绵不断的情谊。

郑板桥故居的中堂写着这样一副对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此联之妙在“放胆”和“瞒人”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风鼓荡和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的特点。写出白日春风之美姿,能为翠柳梳成发般轻柔,殊不知是昨晚的夜雨暗地里,早已滋润了大地的花朵,实即“一元复始,万象回春”之意。上联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异曲同工之妙,下联让人联想到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然为一副妙联了。

也有写人物史实的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写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

下联「白鐡无辜铸佞臣」写岳飞坟前以白鐡铸造的秦桧夫妇像, 不骂二人而写白鐡之无辜, 因二人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对联所用到“青山有幸”和“白铁无辜”,“青山”和“白铁”本是死物,根本就不会“有幸”,也不会“无辜”,但经联子这样一些,天地万物仿佛都有了人性!青山本忌坟头,因为这会坏“风水”,但联中却说“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就好比连山神都为忠臣而感动,宁可坏自己风水,也要做忠臣邻居!下一句“白铁无辜铸佞臣”也是同出一理!可见世界也为忠臣而感慨!

又如大观楼上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字句洗炼;内涵美质,外溢华彩,意境高妙,气势非凡。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这种远见卓识,隐寓于联中的字里行间。该联想象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是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影响甚巨。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上联描写滇池的风物景色,比喻奇妙,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描绘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发展,概括精练,重在一个"叹"字。追根溯源,展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思考的历史画卷。

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经典的对联,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对联的各个方面。对联是一门艺术,需要细细的体会;对联是一种文学,需要深深的挖掘。畅游文学海洋,品味对联艺术!

篇三:对联文化之研究性学习

对联文化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新桃 ” 和 “ 旧符 ” 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 “ 神荼 (tu) ” 和 “ 郁垒 ” 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 chang )在公元 964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 “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 “ 桃符 ” 。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习俗 .

最早的一副对联

公元 964 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 “ 桃符板 ” (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时认为可以避邪)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手提笔,在 “ 桃符板 ” 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 “ 岳庙 ” 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对联的要求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 “ 对 ” ,又要有 “ 联 ”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 “ 对 ” ;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 “ 双音步 ” ,一是一字一顿,叫 “ 单音步 ” 。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 “ 窗 ” 和下联中的 “ 门 ” 是平对平, “ 西 ” 与 “ 东 ” 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对联的形式

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

○ 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

○ 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 门第春常在

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 人家庆有余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如 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对联的创作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能显示书法之美。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创作,使对联不断产生,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争艳比美。现将一些常用的作法简介如下: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意味深长之感。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既便于人们领会,又易懂易记。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说要表达到中心思想。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也很特殊,运用这一特点巧妙地编写对联,引人辨音,十分有趣。

藏字法:在民间文学中,谜语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有个藏字法。

趣联举偶:

1.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180 字)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解:见于昆明大观园楼

2. 不过更长的联在这里 (210 字 )... ...

上联 :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著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