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论文

篇一:儒家论文

《儒家文化与商业伦理》

课程作业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标 题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学 院 阿里巴巴商学院 专业班级 网络营销112学 号 2011210222 姓 名 余思思 任课教师 马强才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从德治观、义利观、刚健观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影响以及当代价值,以期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能够同构契合和相互优化,为大学生提供精神的食粮。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人生观;教育

一、仁礼并重的德治观

1.1“仁者,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标准。孔子用“仁”来概括人的本质:“仁者,人也”。然而,何以行仁?何以践仁?根据《论语》中的论述,那就是忠恕二字。实现“仁”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要“忠”。所谓“忠”是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它要求对人对己都要忠诚,尽心尽力,自己在社会上立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立得住;自己要顺利发展,也要帮助别人顺利发展;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将推己之心推之于外;亦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爱人态度,先哲们认为,这是一切德行的基本准则。人在为人处事时应该以己推人,将心比心,对待他人时要理解宽容,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宽容的体现。以上两方面就是“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1.2“公忠”原则

“儒家重视忠,孔子曾提出了‘言忠信’;儒家又重点强调‘公’,曾明确提出‘天下为公’的命题,把‘公’与‘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儒家的公忠原则。在先秦时期的儒家理想人格中的“忠”,是臣对君以及一般人互相交往的行为规范。这时的“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说,它是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巩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忠”意指,对国家对社会尽职尽责,提倡自觉地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孔子认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可以而且应当委以重任。孟子说“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这种把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融会在一起的思想精髓,鼓舞着中华儿女满怀经邦济世之志,为祖国的繁荣兴盛披肝沥胆,死而后已。这也是鲁迅先

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在今天,许多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表现出与主基调不和谐的现象,如重视自利自我,缺乏自责、自讨,为一己之小利而失大道义,与同学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对内,“忠恕”之道为我们提出了做人的标准,做人的方法。这启示当代大学生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要善于团结各个方面的人,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在待人接物时,要谦虚谨慎,注重礼仪;遇到问题首先要‘求诸已’,检查自己的原因,而不是责备他人;发生意见对立时,应‘和而不同’,坚持用正确的意志去克服错误的意见,而不是无原则地附和;要心胸坦荡,从善如流,不为小事而争执,做到合群而不偏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做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很多矛盾就可以化解,争端可以平息,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文明团结向上的局面。对外,“公忠原则”是爱国主义的灵魂。要求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爱岗敬业。

二、以义取利的义利观

2.1 义

义,指道义,它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顺乎历史潮流,合乎国家、人民的利益;利,指利益,在先秦儒家看来,“利”往往是物质利益或私人利益的代名词。先秦儒家还认为个人利益的争斗是社会混乱人生厄运的根源。儒家对人们追求合理的正当利益持肯定的态度,提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黎明即起,孳孳为利”,但坚决反对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牟私利;反对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所以他们提出以义取利,以义制利的思想观点。

2.2 义先于利的观点

春秋时期的“义利之辨”就主张用“义”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以节制利欲的发展,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义行为坚决予以抵制。所以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人不能为了富贵而失“义”,应做到“见利思义”;也不能因为贫困而丧道,应该安贫乐道。它告诉人们,自利必须具备正当性,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

对比儒家的人格思想来看今日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本人认为,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多能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表现了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但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成分多些,为国、为民的成分少些,也就是“谋食”的人多,“谋道”的人少。正因为如此,一旦实现目标的过程遇到困难,就转变方向,勇猛精进的斗志不能保持长久。尤其是在当下的商品经济时代,金钱的诱惑会让人把“道”忘记得一千二净。它启示当代大学生在个人向社会索取财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义取利,尚义务实”的道德原则,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倒置义利关系,以利为重或以求利为目的,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义利两失。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观

儒家提倡“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人生奋斗精神。所谓刚,就是坚强不屈的意思;毅,是遇危难挫折而不改其意志,以坚定不移的意志追求崇高的志向;强,则是人应该具备独立不依的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意思是说,君子虽然随和但不轻易迁就,这是真正的刚强;坚持中庸之道而不偏私,这是真正的刚强;国家政治修明时不改变自己穷困的信念,这是真正的刚强;国家在混乱时期仍能至死不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所以真正的“强”是和而不流,中正不偏,坚持正确的真理,不因困厄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与信念。这种对外部世界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人保持巨大的创造活力。

因此,只有拥有独立道德意志的君子,才能实现人生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各种考验,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动摇自己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即使在权势面前,也坚贞不屈,视气节如生命。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目前,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不容乐观。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竞争激烈,升学就业压力增大,使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挑战充满了困惑与畏惧。许多年轻人依赖父母,苛求他人,自私狭隘,惧怕困难,情感脆弱,表现出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心态,从而不愿承担人生责任。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哲学思想,极力主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提倡有所作为的入世精神。这种精神能为当代大学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鼓舞他们不畏艰难,

勇于开拓。在身处顺境时不骄傲自满,客观的看待成功与自身之外的顺境。在处于逆境或失败时也不要失去信心,因为任何逆境都会有转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开拓前进,以愚公移山之志,去面对人生的挑战与困难。只有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探寻到人生的合理走向。

四、小结

我们应该充分地去研究发掘儒家伦理文化中有积极意义的因素,通过扬弃与改造,将儒家的理想人格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塑造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理想人格以指导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篇二: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 传统文化 和谐 修身 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

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在这里,太史公准确扼要地指出了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颇为自诩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正是这种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由衷景仰和狂热追求,才产生了他创建儒家学派的根本动力。

二、儒学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但就统治阶级来说,是取其如下三重基本精神作为自己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第一,讲大一统;第二,讲君臣父子;第三,讲华夷之辨。这三项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

(1)大一统所谓大一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即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权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

(2)君臣父子儒家讲君臣父子,实际是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基本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归根结底是互相对立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一致性,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宗法社会

(3)华夷之辨儒家讲君臣父子主要讲的是社会内部关系,而讲华夷之辨讲的则是对外关系,即我们这一文化实体与其它文化实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之后,民族接触与民族斗争的必然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四、儒学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价值<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准则<2>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社会价值<1>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2>人本。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一人为本。五、经济价值“利”与“义”是市场经济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五、总结

不可否认,从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文化都有糟粕,需要遗弃。儒家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它的森严的等级观念,比如它的歧视女性的思想,比如它狭隘的香火观念,比如它对商业的歧视等等,因而它引起了清醒者的反抗。然而,毛主席老人家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所谓拿来主义是不错的,至少能为当今的社会注入一些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

篇三:儒家论文

论文思路:(1) 儒家的产生及其发展

(2)儒家主要思想极其代表人物

(3)儒家主要思想的意义

(4)如何对待儒家文化

儒家的发展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儒家学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和杂家)。《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 儒家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无论从狭义或广义理解,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和荀子 1

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那么在儒学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那些观念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呢?就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这四大范畴。

人物派别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儒家的派别包括:思孟学派、宋明理学、 心学、气学、今文学派、 公羊学、谶纬神学、古文学派、训诂学。

儒学影响

第一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他倡导的“礼”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观念障碍。他所强调的“不怨天,不尤人”,不正视矛盾,不具开拓精神,形成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特点。

第二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第三、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主张;

第四、 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的巨大影响,决定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宗地位。

第五、 儒家思想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在能够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 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对中国的影响

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但,也因此禁锢人的思想,导致手工业和科技的没落。

对东亚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 2

义、礼等观点的影响。

对越南、欧洲、日本也有巨大的影响

对现代的影响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台湾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崇文”、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新的发展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广义的新儒学则可上溯到鸦片战争以来关于儒学变革的所有学说。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是新儒学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儒家学者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被动接受西方文明的一些内容以求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思想。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是新儒学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日趋成熟的托古改制的社会改良思想,即用儒学来解释改良思想。代表作有《大同书》等。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是新儒学的嬗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孙文的籍古创制,孙文在学习西方民主经验和思考西方弊政的基础上,仿慕儒家体制创立了政权与治权分立的民权学说和五权分立的政体学说。在《建国方略》中慕仿周礼制订了非常详细的“结会”“动议”等程序和仪规;在《民族主义》讲稿中以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作为复兴民族的基础;在《民权主义》讲稿中以儒家“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的观念来讲解真平等与假平等的分野。在《民生主义》讲稿中以儒家倡导的大同主义作为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是新儒学的开宗明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梁溯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开始在“新儒学”旗帜下进行的儒学研究。新儒学开宗的政治基础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三民主义中含有儒学的内容。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新儒学的活动主要体现(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儒家文化论文)于思想领域;新儒学的目标是在汇通中西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溯溟的《乡村建设》、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主要成果是熊十力继承陆王心学构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和冯友兰的“新理学”。总的说来,新儒学基本上是以儒学的“内圣外王”为立宗之本的,它是在儒学遭到普遍责难的时候出现的。这一阶段的新儒学在思想研究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没有对社会发展产生有价值的影响。 ■从新中国建立到大陆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新儒学的沉寂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中国大陆的新儒学研究归于沉寂,海外新儒学亦甚少成绩。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是新儒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尚在进行之中。恢复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过去的一些新儒学著作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开始反思和讨论新儒学的功过利弊。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过去“新儒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儒学和新儒学进行彻底的和全面的去糟取精古为今用。发展阶段的新儒学是当代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兴的“大众儒学”是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最高成果。 ■大众儒学,是一种新的新儒学研究派别,是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和定义是刘周在“全世界都来践行大众儒学,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倡议书)”和“刘周倡议书答疑”中首次提出的。大众儒学的主要观点是: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 3

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都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社会成员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所以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儒学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奴隶社会某些诸侯国在某些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史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仁和礼的关系是仁礼一体。不讲仁只讲礼,礼就不会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就会遭到反对;不讲礼只讲仁,社会成员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所以仁和礼是不可分的。社会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礼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予以改变和调整,这种改变和调整是仁的体现。 ●儒学“仁礼一体”的体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礼和法应该很好的结合。礼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犯罪,法的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对犯罪个体的惩罚不是法的全部意义,惩罚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即能不能从总体上减少全社会的犯罪)才是惩罚的主要目的。建立分层践行的“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礼法体系,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儒学“民贵君轻”的思想,表明儒学不是把“君”置于自己学说的中心,而是把“民”(即人民大众)置于自己学说的中心。儒学对“舜娶而不告”和“汤武革命”的赞成,表明儒学不是片面维护居上位者的利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内涵一方面是: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父守父道子守子道;一方面则是:君守君道是臣守臣道的前提,父守父道是子守子道的前提。所以,在居上位者违背仁和礼的时候,居下位者是可以采取积极的或消极的手段来维护仁和礼的。所以,儒学的本质就是大众儒学,其根本精神是维护国家社会的和谐运行。儒学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学说,而且与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乃至民主革命学说和共产主义说都是兼容的。 ●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暨全社会的和谐。儒学认为,践行仁礼和维护仁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汤武革命”和“舜不告而娶”的目的是“复礼”而不是作乱。所以,他们不是在破坏和谐,而是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和谐的基础。所以,“汤武革命”与“克己复礼”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创造和谐、促进和谐的行为。儒学承认一切人(尤其是居下位者)的维护仁礼的责任和权利,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居上位者)在违背仁礼方面,不致走得太远。可以使人们在破坏和谐基础的道路上,不致走得太远。因此,只会对维护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它同时也表明礼的根本精神是: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尊重。所以,儒学文

化是一种和谐的文化。

儒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儒家,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儒家的中的先秦诸子为代表,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子夏等代表人物。

二、两汉经学:汉武帝独尊儒术,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渐渐结束。儒家吸收了法家、阴阳家、墨家等诸家说,形成了新的儒家学说。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以今文经学为主,东汉中后期,由于郑玄等人的影响,古文经学渐成为学术的主流。

三、魏晋儒学: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受此风气的影响也喜欢玄学清谈。此时期的儒家学说打上了较浓的玄学印记。

四、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双方不同的政治氛围以及学术传统,南北方 4

的儒学开始向不同方向发展,具有不同的色彩。南方儒学以玄学影响,而北方则无。古南方杂而不醇,反倒不如北方儒学。

五、宋明理学:理学最早原起可追溯至唐代的韩愈。到了宋代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发展,至南宋时期形成。南宋时期理学分为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和了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另外还有叶适等人实学。朱熹的道学自明代以后成为儒学的正统。明代中期,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因此心学又称陆王心学。

六、新儒学的兴起:自民国开始,新儒学开始兴起,他们以熊十力、梁漱冥等为代表。

儒家对中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