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论文xiazia

篇一:农学论文格式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农学专升本、农贸、农技、种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

一、论文格式

1. 论文标题(小2号黑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

题目应表述课题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要求尽可能简练。

2.作者(小4号楷体字)

作者只写学生姓名

3.院(系)专业(5号楷体字,加括号)

4.摘要:(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宋体,行间距最小值20磅,与正文对齐) 应简明扼要,紧扣主题。简要概述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摘要字数一般应有200-400字。

5.关键词:(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宋体,中间用分号隔开)

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一般不超过5个。

6.英文题目(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7.作者英文名字(小4号Times New Roman,格式为WANG Xiao-san)

8.院(系)专业英文(5号Times New Roman,加括号,例子:Agriculture 2002-2 of Agronomy College)

9.英文摘要(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间距固定值20磅)

10.英文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中间用分号隔开)

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一般与中文对应翻译。

11. 引言(引言部分“引言”两字不能出现)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

简要概述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向、思路及方法等。具体格式为: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奠基人及起始

时间。作者A用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进展□□□□□□作者B□□□作者C□□□。

【本研究切入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空白点或薄弱环节□□□□□□主要介绍本研究是在什么基础上启动的。所有前人研究中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或曰尚有研究空白,或者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启动了本项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材料与方法

应详细叙述试验的时间、地点,采用的试验材料,试验设计,测定指标及所用仪器等。

13.结果与分析

按1(3号黑体)、1.1 (4号黑体) 、1.1.1(小四号黑体)、1.1.1.1(小四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图、表中字体用5号宋体,表头和图注要加黑,同时要有英文翻译)

重点对有试验所取得的有实质意义的结果表格及解释。要求撰写层次应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确凿,书写文笔简练,语句通顺。

14.讨论

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与前人研究相同或相似的结果予以证实的阐释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有重大突破,只能尊重事实,承认研究结果。前人的发明、发现毕竟也需要有后人来证实。

2)对前人研究结果有所突破、创新的阐释这是最见功力之处,所谓独到见解即应体现在此处。语言及数据论证要能令人信服,经得起推敲。

3)对前人研究结果予以否定的阐释

应充分说明可能的原因,要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证,应能经得起推敲、商榷、争鸣以及驳斥。

4)本研究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这部分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特别是感悟、体会或者对自己对他人的启示作用,以及甚感不理想之处,尚待解决或进一步研究之处等,均应在此处表达。

一般情况下,以上4个问题不可能同时出现,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其中2—3个标题。标题应对读者有明确导向性,仅看标题即明确知晓所要讨论的内容,否则即使看毕全部内容仍然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14. 结论(3号黑体)

按1(3号黑体)、1.1 (4号黑体) 、1.1.1(小四号黑体)、1.1.1.1(小四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

“结论”为一级标题

具体内容可包括:对本试验中得到的结果和信息的全面深层次揭示;对本研究结果或方法的创新结论的概括尤其要简洁而明确;本研究结果对读者的启示以及其它。

15. 致谢(3号黑体字);致谢的内容(4号楷体字)若有值得感谢的即在此表示谢忱。应注意:感谢应该确有其事,不可强拉硬扯,牵强附会若无须对任何人表示感谢的,则不需写。

16. 参考文献(小4号黑体字)(内容为5号宋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20磅,左靠起,不间隔;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括住;单篇文献有3个或3个以下的作者,全部列出,超过3个作者,要求列出只列出全部作者)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篇,并有适当的英文参考文献。

具体如下:

专著类: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论文类:编号 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起至页码。 例如:

[1] 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王晨阳,郭天财,彭羽,朱云集,马冬云,张灿军. 花后灌水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10): 1031-1035

二、打印要求

1. 论文正文行间距以最小值20磅为宜,页边距上下2.6cm,左3.0cm(装订线0.8cm),右2.2cm,表格除外。可加页眉,注明论文各部分标题。表格用简明三线表,五号字。文中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单位。

2. 用A4纸激光打印,然后复印或胶印并左边装订。

篇二:农学专科毕业论文

目 录

目 录 .............................................................................. 0

摘 要 ............................................................................ 1

前 言 ............................................................................ 2

1 现状及展望 ........................................................................ 3

1.1 无籽西瓜的栽培概况 ............................................................ 3

1.2 无籽西瓜的栽培制度 ............................................................ 3

1.3 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 ............................................................ 3

2 瓜的选地与整地 .................................................................... 4

2.1瓜田的选择 ..................................................................... 4

2.2施基肥、整地做畦 ............................................................... 4

3 无籽西瓜育苗移栽与大田直播 ........................................................ 4

3.1 嗑种催芽 ...................................................................... 4

3.2 育苗移栽 ...................................................................... 5

3.3大田直播 ....................................................................... 5

4 无籽西瓜的田间管理 ................................................................ 5

4.1中耕除草 ....................................................................... 5

4.2追肥浇水 ....................................................................... 5

4.3 整枝与压蔓 .................................................................... 6

4.4人工授粉促进坐果 ............................................................... 6

4.5 果实管理 ...................................................................... 6

5 无籽西瓜的适时采收 ................................................................ 6

6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9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无籽西瓜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对包括整地施肥、催芽育苗、田间管理等无籽西瓜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管理要求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为科学种植无籽西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为实际生产者的规范化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无籽西瓜;温度;人工授粉

前 言

西瓜汁多味甜,清凉爽口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果味甘甜而性寒。,堪称瓜中之王。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西瓜富含维生素A、Bl、B2、C,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在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一般来说,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幼嫩种子提供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根据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来的。但是,无籽西瓜的发育仍然需要生长素。一般来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存在着与生长素合成有关的酶系。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脱羧作用和两个氧化步骤,最终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样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四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无籽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由于是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时期会发生紊乱,所以它本身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没有种子.

无籽西瓜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果品,是受欢迎的保健蔬菜。长期以来,许多园艺科技工作者为生产无子果实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今无籽果实的培育工作已有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了。在育种方面,培育出了无核密橘、无核葡萄等作物品种;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面,用2,4-D处理雌花子房结出了无籽番茄,用赤霉素处理结出了无核葡萄。在无籽西瓜的培育上更是硕果累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育成了凤山1号、农友新1号、新秋3号、无籽3号、雪峰无籽304、广西2号、黑蜜2号、新晨1号等著名无籽西瓜品种,并开始大面积栽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5年的统计资料,西瓜在世界十大果品之中居第五位,我国西瓜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之冠,2002年的总产量占全世界的68%,堪称世界第一西瓜栽培大国。

瓜类作物的经济效益高又是理想的前茬作物,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增产,且可实行棉、粮、油行间套作,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很高,瓜类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一定的作

用。

1 现状及展望

1.1 无籽西瓜的栽培概况

日本是无籽西瓜栽培最早的国家。1950年无籽西瓜开始成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由于无籽西瓜收获较普通西瓜迟,种子价格高,栽培费工,生产成本高,日本无籽西瓜栽培面积逐渐减少,至今已很少栽培。美国、俄罗斯及西欧诸国,虽然较早育成了四倍体西瓜和配置成无籽西瓜种子,但因生产成本较高及难于实行机械化耕作等原因,无籽西瓜也未能大面积栽培。

我国无籽西瓜生产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瓜类研究室在几个重点地区组织了无籽3号的试种示范并进行小面积生产。由于当时技术缺陷而未能广泛推广。70年代后期,全国掀起了一阵无籽西瓜热,建立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8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无籽西瓜生产迅猛发展。

1.2 无籽西瓜的栽培制度

栽培制度包括轮作与间作套种。无籽西瓜忌连作,连作容易感染上土传病害枯蒌病。染上枯蒌病后,无籽西瓜植株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由于轮作法适合我国国情,各地西瓜生产均沿用此法。无籽西瓜合理轮作,防病的有效间隔年限依据枯蒌病菌存活时间的长短而定。在水田中,该病菌的存活年限较短,在旱田中存活年限较长。

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光热能源,高度发挥耕地的一种集约化栽培方式。它比较适合我国人多地少和具有精耕细作传统的情况西瓜的生育周期较短,行株距较大,苗期生长缓慢,瓜田内的地面与空间有较长的空闲时间可以利用。

在无籽西瓜田间套种时,必须考虑无籽西瓜的生育特点。无籽西瓜苗期生长缓慢,要求温度高,前套种直立性越冬小麦类为宜,拔节后的麦类可以起到防风屏障和增温促苗的作用。无籽西瓜的成熟较晚,植株后期长势较旺盛,与后套作物易发生同时生长旺盛而争水肥争阳光的矛盾。因此后期作物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确定相应的播种期。。

1.3 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

无籽西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根据今后西瓜生产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进一步扩大无籽西瓜的种植,是今后西瓜生产的必然趋势。无籽西瓜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一,我国人多耕地少,劳动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无籽西瓜生产。第二,无籽西瓜耐温抗病能力优于普通西瓜,有广大

的试栽区域。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西瓜的流通量急剧增加,无籽西瓜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 瓜的选地与整地

2.1瓜田的选择

无籽西瓜在粘土、沙土、水田、旱田上均可种植。以土层较厚、有机质多、肥力较高、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无籽西瓜需有足够的水分,为了旱涝保收,瓜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

2.2施基肥、整地做畦

无籽西瓜整个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随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一般情况下,基肥占生育期总肥料的50%~60%,施腐熟的猪、牛粪30t/hm2左右、复合肥450kg/hm2、钾肥150kg/hm2、饼肥375kg/hm2、尿素75kg/hm2。为防止春、夏季雨水过多影响西瓜生长,要作深沟高畦,畦宽(包沟)2.8~3.3m,在瓜田四周深挖围沟,趁墒情好时覆盖地膜。

3 无籽西瓜育苗移栽与大田直播

3.1 嗑种催芽

晒种一天,用1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 分钟,捞出洗净;再用20%石灰水溶液浸种5分钟,种子表面粘质溶解后,捞出洗净。然后将种子置于45℃温水中浸15-20分钟,如用冷水浸种l-2小时,浸种时间过长,种腔充满水,出芽慢或不出芽,将浸过的种子捞出搓洗,洗掉种子表面粘液,以种子不打滑为宜。捞出种子,用干布擦净。然后用牙齿轻轻嗑一下种脐,嗑时将种面垂直,使其略开一个小口,嗑种时一定要轻,种皮开口要小,不要伤及种仁。也可用钢丝钳轻轻将种子嘴夹开,或用小刀斜削种脐两边进行破壳。将磕过的种子均匀推在温毛巾上,以种子互不相压为宜,四边向上叠起,从上卷起,卷成毛巾卷。把毛巾卷放在33~35℃恒温箱内催芽,比普通西瓜催芽温度高3℃-5℃。注意:毛巾要用干净毛巾,湿度不宜过大。以毛巾手拧干滴水为宜,温度一定恒温。经24小时大部分发芽。将已出芽的挑出备播,芽长以0.2~0.3厘米为宜。将毛巾洗干净,将剩下的种子继续催芽,注意余下的种子不要用水洗。催芽48小时后仍不发芽的种子已丧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

篇三:农学论文参考范本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陕西省小麦产业现状与区域发展探索

摘 要: 为了提升陕西省小麦的生产能力,研究了陕西省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区域特点、生产技术问题,并讨论了发展的思路。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必须向生产目标优质化、加工企业管理规范化、主栽品种栽培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的重点区域是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指出了区域小麦发展的技术关键,为持续增进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 陕西省;小麦;生产;区域

小麦是陕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是保障陕西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地处中国内陆,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其南北狭长,跨越纬度近8°,由北到南热量和降雨量增加,形成了长城沿线温带半干旱、陕北高原暖温带半干旱、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秦岭山地暖温带湿润和陕南亚热带湿润等5个不同气候区。按照自然条件和传统耕作栽培习惯,陕西省传

农学论文xiazia

统小麦产区可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阶地平原和陕南山地(平坝)三大区域组,其中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种植区[1]。

1陕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1.1生产目标转型,优质小麦发展较快

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陕西省小麦播种面积由结构调整初期1999年的158.9万 ha降到2007年的119万ha,小麦播种面积下降了39.9万ha,但小麦总产仍稳定在40亿kg以上。同时,优质小麦生产成为粮食生产中的新亮点。 2003-2007年平均小麦播种面积120万 ha,三年平均总产40.15亿kg。同期,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小麦年平均播种面积100万ha左右,总产40亿kg,分别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83%和总产的95%,小麦平均产量3 975 kg/ha,比全省小麦平均产量3 375 kg/ha,高出18%。2007年,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6.7万 ha,占渭北、关中优生区小麦面积的40%左右[2,6]。

1.2面粉加工企业管理规范,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陕西省面粉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以民营和股份制为主的转变,由以分级行政体制、以面粉销区加工布厂向小麦产区加工设厂的转变;由小规模加工企业向中大型企业转变[3]。现在有面粉加工企业50多家,形成了原粮采购、配麦、加工、销售等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陕西省小麦生产十多年来一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其他小麦主产区调入以确保产销平衡的态势。据统计,从2003-2007年,全省小麦累计产量262.3亿kg,累计消费量298.3亿kg,累计产销缺口36.0亿kg,年均缺口6.0亿kg。2003~2007年全省累计从省外调进粮食82.5亿kg,其中小麦累计调进40亿kg[2,6]。

1.3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主栽品种还没有形成规模

陕西省优质小麦种植规模小、管理粗、品种多,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分散、管理粗放、良种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农户商品麦生产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商品小麦质量不稳定,供货批次之间质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用麦企业采购的积极性。从生产层面分析,土壤、生态地区条件的差异,农户分散种植的影响,标准化生产技术程度不够,部分农民重品种、轻管理的现象,加大了商品小麦质量的不稳定。

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仍然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一个乡往往种植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的优质小麦品种,优质小麦品种混杂种植,给优质小麦的收购、鉴定、储存以及面粉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品种过多,商品麦是多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形成的混合体,难以形成较大数量、质地相同的原粮,不能满足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需求[2,5,11]。

1.4优质小麦产业化链联系不紧密,加工、销售有脱节现象

近些年,陕西省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在小麦农商结合、优质优价、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可资借鉴的生产经营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出现了许多地方中介组织,促进了小麦产业化经营发展,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这主要是因为陕西省小麦面粉、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深加工能力偏弱,市场带动性低。据统计,全省年营业收入超过5千万元的面粉加工企业有8家,能够提供小麦产前规划、产中质量跟踪、产后优质优价进行“订单生产”的企业只有1~2家[2,5]。面粉加工企业全局观念有待提高,仅仅把麦农看成是为其加工小麦原料的提供者,没有为他们切身利益着想的实际行动,伤害了他们的利益。粮食储备部门管理粗放,谷贱伤农的事时有发生,不利于小麦产业的良性发展。由于全省小麦产不足销,受市场需求拉动的影响,农民有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小麦单产、改善品质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政策的合理引导,小麦产业有望获得良性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得益,政府放心的局面[5]。

2陕西省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分析

陕西省小麦从北到南依次分为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6个类型麦区[2]。各个麦区在全省的小麦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不相同,其中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和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是陕西省的重要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

2.1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

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陕西省主要优质小麦优势生产区之一。包括宝鸡、咸阳、渭南北部、延安南部和铜川全部。冬春干旱,冬季寒冷,常有晚霜为害。冬小麦在水地属适宜区,旱地为次适宜区。这一区农用耕地69.5万ha,占全省耕地的18.9%。小麦面积39.3万ha,占全省麦田面积的23.3%,占本区耕地的56.5%,占粮食作物面积的

65.4%,小麦总产在8亿kg~10亿kg,占全省小麦总产的20%左右。本区种植小麦品种为冬性,中晚熟,生育期250~280 d[2-5]。

2.2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

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是陕西省的主要小麦产区。水地及西部川道属小麦适宜区,东部川道及旱地是次适宜区。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地面积大,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方便,历来是陕西省优质强筋小麦优势生产区。本区农田耕地133.5万ha,占全省耕地36.2%,水地84万ha,占全省水地面积70.3%。小麦面积86.5万ha,占全省麦田面积51.2%,占本区耕地64.8%,粮食面积的59.2%,小麦总产30亿kg左右,占全省小麦总产的64%左右。本区主要种植弱冬性品种,中早熟,生育期220~250 d[2-5]。

2.3其他麦区

主要包括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

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由于耗水量大、产量低、效益不高,在结构调整中已全部调整成春玉米等作物。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是冬小麦种植的最北沿,由于该区干旱冻害严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加之退耕还林草和果业的发展,面积锐减,不足1万ha,成点状分布,在小麦生产中已失掉应有的地位。

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总面积约10万ha。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生产条件较好,属小麦的次适宜区。该区气候温热湿润,冬季低温时间短,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小麦生长发育;自然条件好,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田多,以稻麦、稻油两熟为主;弱春性,早熟,生育期210~240d。

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属小麦的次适宜区。该区平缓地小麦多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个别田块夏闲后种正茬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因海拔、纬度不同,差别很大。以弱冬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中熟,生育期241~270d[5],由于受地貌特征影响,分布零散,收割难以机械化,加之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面积下降。

3陕西省小麦生产力提高的区域性技术问题

3.1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

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小麦生产的限制条件,一是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少,多数田块不足0.8%,氮磷极缺和较缺,氮磷比失调,施肥方法以撒施为主,造成肥效较低;二是干旱缺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小麦生育期降水少,全年降水只有500~560 mm,冬春多干旱,境内河流少,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低,发展灌溉水资源差,投资多,成本高,难度大;三是耕作粗放,机械化程度低,劳畜不足,经济条件差,单产水平低而不稳,有的田块产量仅100 kg/ha左右,有的年份更低;四是选用品种不当,现有品种难以发挥其生产潜力。

该区域小麦的发展趋势,从小麦生产条件考虑,首先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其次要应用量水栽培技术,依据小麦休闲期降水量,合理调控

品种、施肥、播种期和播种量,发挥限制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三要培肥地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四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造传统旱作农业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技术,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益和利用效率;五要强化旱作区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品种的科学选用,合理密植,适期播种,主茎和分蘖并重成穗,精细管理;六要积极推广覆盖种植高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6,17]。

3.2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

该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一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争时矛盾突出,加之小麦播种期雨水缺乏或过多,常常导致有些区域整地、播种质量不高;二是土壤肥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和生产要求还差的较远,有机肥用量少,化肥使用上重氮轻磷,氮磷比例失调,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几乎不使用;三是晚播小麦管理粗放,多采取大水大肥或以水肥代管理,群体大,个体弱,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病虫草害较重,倒伏严重,常有干热风发生;四是土地大平小不平,生产用水不足,灌溉方式落后,水分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五是主栽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因品种和种植技术不同的分户条带种植依然普遍[1.7]。

该区域小麦发展的趋势是高产更高产,从生产角度考虑,主要表现在:一是选用中早熟中矮杆抗病高产品种;二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施配方施肥,增氮增磷补微,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三是应用传统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四是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技术,在提高单产水平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和品质[6,16]。

3.3陕南麦区

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生产的限制因子:一是秋淋夏涝,湿害严重。地湿土粘,通透性差,难以耕作,再加上地下水位高,对回茬麦整地播种不利。二是整地粗放,播种质量差。小麦成苗率低,苗期往往形成地上苗系与地下根系生长不协调,群体小,成穗不足;三是生育后期,又易导致赤霉、条锈病、白粉病的发生;四是农家肥施用量少,底肥不足。由于前茬是水淹密植作物,土壤速效养分接替不上;五是比较效益低。生产上群众历来重视水稻生产,小麦一般选择早熟品种,早收获为水稻插秧腾茬[1]。近年油菜籽大幅涨价后,压麦扩油成了政府和农民群众的一致行动,小麦面积逐年减少。

该区稻茬麦的发展趋势:一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要排灌渠系配套,根除湿害和涝害;在前茬作物水稻沟头撒籽时,要及时清沟排水晾田,为小麦播种创造条件;二是合理轮作。实行小麦、水稻、油菜三年一倒茬的轮作制度;实行秸秆还田,推广稻茬免耕穴播稻草覆盖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增施有机肥,搞好氮磷配合,不断提高和改善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状;三是选用抗病高产品种,推广包衣种子;四是开展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生产的限制因子是:立地条件差,地貌起伏大,造成坡度陡,耕地质量差,降水利用率不高。小气候类型多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质地差,山地石渣土、黄泥巴等瘠薄土壤面积大,土层薄,肥力水平低,缺磷面积大。小麦耕作技术粗,晚播面积大,品种多乱杂,科技水平低、生产投入不足等。近年由于劳动力不足,小麦生产又难以机械化,加之比较效益低,导致面积下降。

该区小麦增产的途径:一是综合治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生产条件;调整作物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小麦生产,发展豆科作物;二是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氮磷配合,平衡施肥,培肥地力;深耕改良土壤,重视抗旱保墒措施;三是适时播种,作到条播,提高播种质量,推广小麦留空行间套种植方式;四是引选良种,搞好品种布局与组合,推广良种包衣,加强麦田管理。五是病虫害防治技术[6-10]。

4讨论

陕西省小麦产区南北跨度较大,区域性较为明显,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要突出优质,兼顾高产,实现高效,分区域建立和完善优质小麦发展思路。

渭北高原强、中筋硬质白粒冬麦区,充分发挥其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利用政府的惠农、助农、扶农政策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和投资小麦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科学技术在优质小麦生产中的贡献率[17]。到2010年,该区小麦面积稳定在26.7万ha、平均产量3 750 kg/ha,总产10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18.7万ha,总产7亿kg。到2020年,该区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平均产量4 500 kg/ha,总产12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24万ha,总产10.8亿kg。

该区域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提高小麦生产能力的关键是用现代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改造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致力于降水的蓄、保、用、耗研究,应用深松蓄水、秸秆覆盖保水技术;其次是配方施肥,施配方肥,深施施足底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再次是以统繁统供为突破口,实现优质品种合理布局和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应用冬性、半矮杆、抗旱、耐寒、综合抗性较好的硬质白粒小麦品种。最后是按品种分区域抢时机械化收获,提高籽粒商品性[15]。

在产业化运作上,应在产地发展大中型面粉、食品加工企业,以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带动优质小麦生产,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关中平原强、中筋硬质白粒冬麦区,合理利用该区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机械化程度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强等条件。到2010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73.3万ha,平均亩产280kg,总产30.8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36.7万ha,总产15.4亿kg。到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不变,平均亩产330kg,总产36.3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50万ha,总产24.7亿kg。

该区域提高小麦生产能力的关键:一是优化区域品种结构,布局以半冬性、矮秆、优质多抗小麦品种,实行种子统繁统供;二是以提高播种质量为突破口,改适期播种为适期晚播节水防冻,改精量播或大播量为适量播种保证小麦群体合理,改化肥撒施为配方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改撒播为机条播保障苗匀苗壮;三是重视和加强田间管理,玉米秸秆还田地要早灌保灌冬水,壮苗晚灌春水,肥水后移,高产田要增灌花粒水;应用冬前化学除草和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6];四是加强产销衔接,改变混种、混收、混储、混运状况,提高优质小麦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商品率,扩大本省优质小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完善优势区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设施、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实现良种、成套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的合理运作,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