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论文

篇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海波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本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指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分级教学和分模块教学的改革法。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分级教学 分模块教学

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广泛应用, 要求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当代职校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更要求职校学生具有能适应本专业需要的良好的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

1.“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职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具备在网络环境下操作和处理信息处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一般安排40~60学时完成教学任务,其中30约学时为实验学时。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与数据、Windows XP、Office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等。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不断建设和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为社会输送出大量的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毕业生。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更是迅速发展。如今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又向学校和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2.1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家庭拥有计算机甚至接入Internet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所以学校中面临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然而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一, 特别是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差异比较明显,一般而言,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水平要更高。

2.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无区别。当前,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为新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但是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所有专业而言毫无区别, 其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应该强调实用性,即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应该是能够在实际学习和工作当中用得到的,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目前的课程中的一些内容, 就会使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了却用处不大, 而对专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又学不到。例如,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希望学习动画编辑软件, 音乐专业的学生希望学习乐谱编辑软件, 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希望学习三维设计软件等等, 但学校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时, 并没有考虑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

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针对当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结合本人在多年本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心得,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切实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3.1 针对学生起点不同, 实现分级教学中等学校中面临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 计算机教学不再是扫盲教育, 而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但是学校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一, 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教育能够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深度和难度的计算机教育。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进行分级水平测试,考试内容可以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内容, 考试的难度可以按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的难度来设置, 然后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进行分级,例如,可将90分以上、75分以上、60分以上和60分以下的学生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对A级学生可以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 直接学习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或选修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对B级学生可以以较少学时学习计算机课程, 考核合格后学习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对于C级学生则应该按照正常学时数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并考核。D级学生一般是起点较低或零起点的学生, 对这类学生除了应按照正常学时数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并考核之外,还应该应给予辅导答疑和更多实验训练条件。

3.2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 实现分模块教学如前所述, 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 还希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到一些对本专业有用的计算机相关理论和应用软件。而不是所有专业都千篇一律的学习固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实现分模块教学。例如,可以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基本知识、网络基本知识等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块, 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一方面,这些模块的内容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这些内容足以应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增设若干个可选模块, 例如, 网页制作软件、平面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和乐谱编辑软件等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这些可选模块的设置可以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门与其他专业教师共同商榷确定。

3.3 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现分级教学和分模块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分级测试后, 中级学生可以免修或少学时修完课程,但是各级学生最后的考核标准应统一。分模块教学后,对于必修模块,所有专业学生应统一考核。对于可选模块,则可以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加以考核, 但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其考核标准应是统一的。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的考核成绩在课程的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应大致控制在3∶1左右。

4 结语

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位信息时代的职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职校学生的基本计算机素养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当前教学中的凸显出来的问题若不加解决,必将严重阻碍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所以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是所有学校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本文提出的关于教学改革的拙见, 用于解决计算机课程面临的学生起点不同和不同专业需求各异的问题, 愿与广大同行交流。

篇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论文

初探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计算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专业课 教学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在几年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我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

中专计算机论文

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要求,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做了初步的探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 配合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所以刚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课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还认为选择计算机专业就可以打游戏。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难度增大,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和反复练习,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所以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专业,了

篇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摘要: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协作,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技能。

一、端正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认知的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不明确,很多学生都认为计算机课就是教大家学会一些基本操作、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不加重视,学习的时候不用心,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他们的日后工作生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科目认知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为学生能够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后备支持,就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