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的计算机论文

篇一:计算机系毕业设计论文

内 容 摘 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同时为确保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服务去群众,联想集团在全国各地都建设了售后服务中心。我在我的单位———保定国宏计算机维修站联想售后服务站,工作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本次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调查就是这件公司的网络。我在这家单位的工作是协调员。这家公司的网络规模属于小型网络规模,其构成还算比较简单的。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这件公司的网络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绘制了该公司的网络拓扑、记录了网络设备型号等等。

索引关键词:网络、联想、售后服务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 1 -

1.1无线网络发展的现状 ....................................... - 1 -

1.2无线网络发展中的问题 ..................................... - 1 -

第二章 网络环境调查 ............................................. - 1 -

2.1实际企业的网络现状 ....................................... - 1 -

2.2网络现状分析 ............................................. - 2 -

2.3现有网络设备 ............................................. - 2 -

第三章 网络应用 ................................................. - 3 -

3.1售后工作总结 ............................................. - 3 -

3.2无线网络的基本问题解答 ................................... - 5 -

3.3无线网络的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后记 ............................................................ - 6 - 参考文献 ........................................................ - 6 -

第一章 绪论

1.1无线网络发展的现状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对无线网络技术抱着一种神秘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没有网线束缚的网络技术,仅此而已。

1.2无线网络发展中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无线网络方面上,安全性(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最前沿的计算机论文)问题可谓是首当其冲。无线网络节点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解除这一威胁也有很多种方法。

二.供电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无线网络节点供电的问题。对于抛弃掉线缆的无线节点网络来说,的确在灵活性等方面获得了优势,但线缆除了传输信号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供电,所以无线节点目前还只能利用电池进行供电,其能耗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更换电池的周期。

第二章 网络环境调查

2.1实际企业的网络现状

联想集团公司: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配合公司发展,联想同时在战略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前端产品实现从单一到丰富的转变;后台产品从产品模式向方案模式转变;服务方面,由增值服务扩展到服务业务。此外,联想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一站式服务,并更加注重服务与技术、服务与业务的结合,切实提高竞争力。

同时为确保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服务去群众,联想集团在全国各地都建设了售后保修店。公司有4台电脑需要上网,不仅如此有时还有检修客户的电脑能否

正常上网。因为所需求的4台电脑均装有无线网卡,并且来我们这里检修电脑的大多数均为装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所以需要用无线路由器检测客户电脑能否正常上网。4台电脑的网络环境属于调配无线路由器的互联上网。

2.2网络现状分析

虽然使用联想的一款无线路由,但是网速很慢。开始我以为是做了限制,后来通过查看,发现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无线路由器并没有设置密码,其结果就是被很多与我单位不相干的电脑共享了网络资源。

其次对于无线网络普遍的存在的问题在这个的网络环境里也是存在的。我通过网络上的学习,基本可以解答这两个问题了。拓扑图如图表1所示。

图表 1

2.3现有网络设备

路由器

基本规格无线路由器类型 Wireless-G VPN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的详细参数:

第三章 网络应用

3.1售后工作总结

我在单位的工作是售后服务,在维修客户电脑的时候时时用到无线网络,下面就从我工作的经历中解读我们单位的网络应用。

联想是一个有着独特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公司。在联想的每一次培训都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联想人总是毫无保留的把他们最前沿的理论和观念灌输给我们。在联想没有午休,经常加班,但是每个人的精神都十分饱满。

通过培训:

首先、让我铭记的是三个概念:框架、流程和原则。进门即是客为原则。 在这段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把握目标客户、潜在客户、以及排除和解决客户在维修售后服务过程中的疑惑。

篇二: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

(说明: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冯君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科14班1921406 指导教师: 黄芬 职称: 副教授

200 年 月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3号黑体)

作者:冯君娜 指导老师:黄芬(小四宋体)

摘要: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本文就近几年正快速发展的新型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讨论。文中给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它的体系结构,最后对构成这种新型DSS的技术――数据仓库( DW )技术、联机分析处理( OLAP )技术、数据挖掘( DM )技术作了更深一步的探讨。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

关键字: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3-5个,小四宋体)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Data Warehouse(3号Times New Romar)

FENG Jun-na,HUANG fen(小四Times New Romar)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As the increment of the society's requirement of in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type of DSS which develops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 the DSS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SS are given and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DSS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 DSS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proposed, and the architecture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Finally, the data warehouse technique, the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he data mining technique is discussed further in the article which make up of the new type of DSS. (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ata warehouse;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data mining×××××;×××(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

引言: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数据量和规模也在急剧增长。企业要想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建立一个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 )非常必要。但企业决策者目前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数据的简单维护和查询,而是更希望能有效地对变化的商业环境进行分析,使信息不仅能反映市场变化的瞬间状态,而且还能反映它的历史及趋势,得到数据更深层次的信息,以利于决策支持。数据仓库的出现及决策支持系统工具的充分利用,无疑给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正文: ×××××(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1□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智能作用,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问题的识别,建立基本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评价和优选,通过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的系统[5]。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

1)系统是面向决策者的,在运用DSS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决策者。

2) 系统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模型和方法的使用是确定的,但是决策者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特定的环境,问题的条件也不确定,这使得决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3) 系统是支持的概念,帮助加强决策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4) 系统的驱动力来自模型和用户,模型是系统完成各环节转换的核心。

2□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

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及人机交互接口四大部分组成,通过这四部分的集成来完成其决策支持[1]。然而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DSS已不能满足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决策支持涉及大量历史数据和半结构化问题,而在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只能提供辅助决策过程中的数据级支持,难以求解复杂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2) 决策支持系统以集成数据为基础,然而现实中的数据往往分散管理且大多分布于异构的数据平台,数据集成不易。

3) 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需要对数据、模型、知识和接口进行集成,而数据库语言数值计算能力较低,因而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知识表达和知识综合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决策要求[2]。

3□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

九十年代初,数据仓库(DW)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决策支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当数据仓库以及随之发展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随后发展的数据挖掘(DM)技术被融入到传统DSS时,一种新型的DSS――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便随之出现了。

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是目前信息科学最前沿的3个研究方向。虽然最初它们是作为3种独立的信息技术出现的,但是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和互补性,把它们结合起来构建出基于数据仓库的新型决策支持系统,就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为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6]。

3.1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为工具的新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中数据仓库从源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集成与转换,提供面向全局的数据视图。联机分析处理实现多维数据分析,它从集成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出发,通过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对信息从多种可能的角度进行快速、一致、交互性地存取,进而实现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数据挖掘自动地挖掘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信息,预测未来的趋势,并可以直接用于指导联机分析处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支持决策。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种新型的DSS方案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3]。

3.2 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4]。它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业务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组织。DW不是业务数据的简单堆积,而是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清理、转换为新的存储格式,即为决策目标把数据聚合在一种特殊的格式中。

DW有以下四个特征:

(1)面向主题: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就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分析对象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作一个完整一致的描述。所谓主题,就是企业某一宏观领域所涉及到的分析对象,如一家商场应有的主题包括客户、供应商、产品、销售、利润等。

(2)集成: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非由自身生成,而是来源于其它数据系统,这些系统相对于数据仓库称为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源中的数据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如字段的字长不一致、单位不统一、同名异义、异名同义等。数据仓库通过对各种系统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集中存储,实现了对不同格式和重复内容的数据的统一,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了一致的高质量的数据来源。

(3)不可更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用于决策分析,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且数据一经确定,就很少变更。数据的变化反映为新数据被补充到数据仓库,而不是替代原数据,这样确保了数据的稳定性,符合决策分析的要求。

(4)随时间不断变化:对于系统(而不是用户)而言,由于数据源的变化,必须不断地

图1 基于DW的DSS的体系结构[3]

更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反映这种变化。这一点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新数据到库中;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删除旧数据;数据仓库中包含有大量的综合数据,其中很多跟时间有关,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对它们进行重新综合。

数据仓库系统的具体结构可分为:数据源、后端加工、前端服务以及数据仓库的管理。数据源为DW提供源数据,如各种生产系统数据库、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事务数据、外部数据源等都可以作为DW的数据源。后端加工工具即数据ETL(抽取、转换、装载):其功能是从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对数据进行检验和整理,并根据DW的设计要求,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装载到DW的目标数据库中,并且可以周期性地刷新DW以反映源的变化以及将DW中的数据作转储。数据仓库管理主要是通过元数据来实现的,元数据仓储用于存储数据模型和元数据,其中,元数据描述了DW中源数据和目标数据本身的信息,定义了从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转换过程,这些可以通过数据建模工具管理以适应企业业务的发展,来满足企业决策和综合分析的需要; DW监控和管理工具对DW的运行提供监控和管理手段,包括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用户操作的合法性、安全管理、存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DW存储经检验、整理、加工和重新组织后的数据,它可以是关系数据库(ROLAP)或多维数据库(MOLAP)。前端工具主要是删工具和OLAP分析工具,这些工具从数据仓库获取数据通过OLAP服务器,OLAP服务器存储数据立方体,它是功能强大的多用户的数据操纵引擎,特别用来支持和操作多维数据结构[2]。

3.3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一类以DW为基础的C/S方式软件技术,能够帮助分析人员、管理人员以多种角度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数据维持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访问,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的了解。它侧重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分析,并将其转换成辅助决策信息。OLA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维数据分析,这与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组织正好形成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5]。另一个特点是在线性,体现为对用户请求的快速响应和交互式操作,它的实现是由C/S这种体系结构来完成的[2]。

OLAP技术中比较典型的应用是对多维数据的切片和切块、钻取、旋转等,它便于使用者从不同角度提取有关数据。OLAP技术还能利用分析过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加工。例如关键指标数据常常用代数方程进行处理,更复杂的分析则需要建立模型进行计算。

3.4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M)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是知识发现的核心部分。它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即正确的、非平凡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并最终可为用户理解的模式[3]。

DM的分析过程分为4个步骤[5]:

(1)数据准备。它又分两步:数据集成;数据选择及分析。

(2)数据挖掘。挖掘由数据挖掘器DMP(DM Processor)综合利用4种挖掘分析方法,分析数据库中数据。DM有3层结构:客户层,DMP及动态缓存层OCS(OLAP Cache Servers)及数据层。

(3)描述。将不同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工具提供用户及存储在KB中。

篇三:计算机学科专题讲座论文

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

随着1946年ENIAC出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诞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将近70个年头,而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制约它的因素,其中最大的阻碍莫过于计算机的心脏——CPU(中央处理器)的发展。

本文是对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简单介绍,篇幅之余也向大家揭露当今科技最前沿帷幕的一角。

关键词

中央处理器,现状,展望

引言

早在十余年年之前,ARM公司开始布局移动处理器的市场,但是直到1年以前X86架构处理器的主要生产厂商Intel、AMD却还没有反应。至今“战火”已然蔓延到服务器平台——X86架构处理器的传统领域,Intel这一处理器巨头厂商才开始了它的反击。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我们在这一刻将视角转向了处理器,这个现代计算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它究竟是什么?它在做什么?

正文

一、 什么是CPU?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

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运

算器(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和控

制器(CU,Control Unit)两大部件。此外,

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

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

线。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

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二、 CPU工作机理及过程

如此说来可能让人难以直接理解处理器这一部件的真正用途,就像上图是一颗CPU的针脚方向照片,密密麻麻的针脚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它们究竟是有何作用?

大体上讲,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指令(Processing instructions)、执行操作(Perform an action)、控制时间(Control time)、处理数据。

它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提取、解码、执行、写回四步,虽然看上去依旧是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其中的过程却上相当繁复,处理器需要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储存器中检索指令并依据提取到的指令来决定其执行行为,之后的执行阶段中需要连接到各种能够进行所需要运算的CPU部件,完成这一步后CPU将会以一定的格式将执行结果简单地写回,并进入下一个指令周期提取下一个顺序指令。

三、 CPU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核心部件——微处理器的发展上,每当一款新型的微处理器出现时,就会带动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部件的相应发展,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存储器存取容量的不断增大、存取速度的不断提高,外围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新设备的不断出

现等。

在这长达42年的发展中,可以近似分为6个阶段:

1. 4/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1971-1973年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仅20多条指令,相对来说让人有所印象的是Intel的4004处理器,现在看来无比落后的计算能力(理论上比现在你手上的计算器的处理性能还要弱的多)却要200美元的售价…

2. 群雄争霸之8位中高端处理器——1974-1977年

就像摩尔定律预言的一样,处理器中晶体管以18个月翻一番的规律在递增。仅仅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下一代微处理器就已经面试,同时市场上也不再只是Intel独占鳌头,包括Zilog、Motorola公司等也推出了自己的处理器,与上一代处理器相比其运算速度提高达到10~15倍,若是现在的处理器能在两年之内有如此大的性能提升简直不可想象。

3. 群雄并起之16位微处理器——1978-1984年

这个时期最引人注意的反而不再是处理器本身,在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 IBM PC/XT,它采用Intel的8088CPU。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在1984年Intel推出能执行所有旧款处理器专属软件的80286处理器后,IBM开始生产与之配套的16位增强型计算机IBM PC/AT,而80286处理器本身则在6年时间内销售了近1500万颗!

4. 大跨步时代之32位微处理器——1985-1992年

第四代微处理器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达100万个晶体管/片,每秒钟可以完成600万条指令,与之相配的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超级小型计算机。而在同期一些新的微处理器厂商也推出了80386/80486系列芯片(AMD、TEXAS等)。

同时Intel也开始了它生产处理器过程中最大也算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加入CPU内部,形成了CISC(复杂指令集)与RISC共存的有趣局面,由此采用这一技术的80486处理器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80386DX性能提高了整整4倍!

5. 真正耳熟能详的处理器——1993-2005年

这一阶段的处理器基本上我们都是有着很大印象的,包括Intel推出的奔腾(pentium)与AMD的K6、K7系列处理器。这一系列处理器的命名可谓相当繁复,在12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了MMX,Pro,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IV,Pentium M,Pentium D,Pentium EE等等,其中晶体管数量也一跃直接上了千万级别。

6. 巨头时代——2005年至今

现在民用级的CPU生产厂商已经寥寥无几,基本被Intel和AMD公司瓜分了市场。而这一代的处理器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效能比。处理器的设计出发点已经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升每瓦特性能。在Intel方面最直接的标志就是酷睿(Core)标志的使用。与之对推出 Core i3/i5/i7处理器,包括Sandy Bridge(SNB)、Ivy Bridge(IVB)、Haswell处理器都是其系列之一。

与Intel互为冤家的AMD公司则以推出高性价比处

理器出名,同时因AMD公司也是图形处理器(GPU)

世界第二大生产厂商,其推出的APU系列也使得

Intel公司不得不在CPU中加入集显来与之抗衡。

右图是2013年主要CPU的性能天梯图,我们不难

看出在CPU性能领域Intel还是有着霸主地位,就

算是core i3处理器性能也稳稳压在APU系列顶级

处理器之上(当然i3与A10的售价没有太大的差

价,因此说AMD的处理器相对来说性价比不错)。

当然AMD公司也有着自己的高性能处理器,以FX

命名,其性能基本与core i5持平,但因其功耗饱

受诟病而导致其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

四、 CPU的变革——RISC与CISC的战争

看到现在,大家对于X86架构的处理器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引言中所说的ARM与Intel的战争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数据中心和桌面处理器市场是X86架构(Intel、IBM、AMD)的天下,那么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则是以ARM为代表的RISC处理器所垄断。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双方开始了这场“战争”?

X86/X64架构的处理器在设计之初均是以性能作为主要指标,由其CISC(复杂指令集)的特性决定了 它的功耗必然高于采用RISC的处理器。在计算机、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像现今的“性能过剩”现象,这使得CISC架构处理器一举击败以IBM、Sun为代表的RISC处理器,霸占了服务器与桌面处理器市场。然而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来临使得数据中心相关行业的需求再次发生变革。随着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不断增长,能耗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以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希望能在性能满足应用的基础上,在一部分应用上将能耗尽量降低,这给以低功耗著称的ARM带来了机会,使得ARM开始了它的攻城略地。

五、 展望,CPU未来的道路

虽在RISC和CISC的不断碰撞,在不同场合下CPU已经就其需求来决定其架构。同时在硬件领域,AMD公司着手开发ARM处理器,NVIDIA虽是显卡领域的霸主但随其“丹佛”计划的启动实施,在移动CPU领域已经颇有建树,显露出其想要推出自己的通用处理器的野心。

同时,随着GPU在繁重的并行与浮点计算任务中体现的极大优势,在这一领域的计算将慢慢向着GPU靠拢尤其以NVIDIA的Tesla K40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强势吸引人们的眼球。

因而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央处理器(CPU)同图形处理器(GPU)的一体化不可避免,当然其中也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说过高的功耗,过于庞大的晶体管规模等等。

但这些相信都只会是处理器发展路途上的一些小坎坷,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刻,对于大数据进行更有效处理的要求将必然推动着处理器技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处于实验室阶段的量子计算机中的计算模块我也报以支持的态度,这代表着我么对于尖端科技不同方向的探索,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们只有

给予呵护才能看到她的成长。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计算机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Y-P1v0iGXeliQdA3YkPT2QR0xryyr4zCOgtc4OXz7iTrz8xtAWLn1XH9FIYwuft

百度百科——中央处理器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45.htm?fromId=2089&fr=wordsearch#2

维基百科——AMD(超微半导体)

http://zh.wikipedia.org/wiki/AMD

微型计算机——Avoton平台新凌动逆袭ARM

http:///index.php/article/index/id/13473

CSDN——RISC与CISC比较

http://blog.csdn.net/health747474/article/details/118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