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分类

篇一:论文选题分类参考

一、课程与教材领域

1.关干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研究

(1) “课标”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与研究。

(2) “大众数学”与“精英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目标的研究。

(3)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目标演变研究。

(4) 中外中学数学课程目标比较研究。

2.关干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

(1) 中学数学课程传统内容更新的研究。例如,几何内容的改革,代数内容的改革等。

(2) 中学数学课程新增内容的选择及可行性研究。例如,代数中多项式、行列式、矩阵等进入中学数学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选择;微积分的内容选择:算法的内容选择,等等。

(3)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渗透近代数学内容与思想的研究。例如,拓扑初步、图论初步、布尔代数初步,等等。

(4) 中外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5) 数学应用与应用数学的研究,例如,哪些应用数学宜纳入教学内容。

(6)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课程的研究。

3.关子中学数学教材结构体系的研究

(1) 教材编写中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协调。

(2) 统一的综合结构与代数、几何分科结构的比较研究。

(3) 中外数学教材结构体系、内容选择、核心概念处理、习题处理等的比较研究。

(4) 我国中学数学教材演变的研究。

(5) 我国不同版本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结构体系异同,相同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等的比较)。

4.使用“课标”实验教材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说明:以数学教学实践者的身份对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进行研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实施对课程目标、内容选择、结构体系编排、核心概念的处理方式等进行验证、反思上,因此需要在具体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概括。另外,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可以通过对国内与国外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的比较与分析,对我国当前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发展进行评论与建议。

二、教学领域

1.关干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研究

(1)对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依据的研究,对处理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关系的研究,等等。

(2)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科学地、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的研究。

2.关子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研究

(1) 对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的研究。

(2) 对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揭示数学本质的研究。

(3) 对新增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的研究。

(4)对课题学习、活动课、实习作业等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研究。

3. 关干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研究

(1) 对数学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

(2) 对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3)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实施、调控与反思的研究。

(4) 对数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研究。

4.关干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1) 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2)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3) 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

5.关子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1) 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

(2) 通过教学案例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的理论思考。

说明:对于教学领域,需要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

研究题目可以做的小一些,比如:对课堂观察的研究、对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方式的研究、作业错误的矫正与指导的研究等;再如,对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特性、功能、适应性与局限性的研究等。

在研究中可以开展调查研究,比如:教师课堂情境创设质量的调查,教师提问质量的调查,课堂小结内容的调查等。

研究方法:可以开展教学实验,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论分析,开展比较研究等。

三、学习领域

1.关干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

(1) 中学生数学知识及其思想方法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2) 针对具体数学内容的学习心理过程的研究。

2.关干中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发展水平的研究

(1) 初中生(或高中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研究。

(2) 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3) 促进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4) 数学学习优秀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特征的研究。

(5)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各种方法的研究。

3.关子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1)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2)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3) 针对具体数学内容的学习方法。

4.关子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的研究

(1) 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2) 激发中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研究。

(3) 培养数学学习自信心的研究。

说明:希望在研究过程中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或者进行实验研究之后,做出研究结论。

四、教师专业发展领域

1.关干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1)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的和意义的研究。

(2) 数学教(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经济论文分类)师队伍现状与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

(3) 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与高师院校数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4)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的研究。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 提高数学教师自身数学素养,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具备知识更新能力等问题的研究。

(2) 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数学观、学生观与教学效能关系的研究。

(3) 数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与教学机智的研究。

(4) 数学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研究。

(5) 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3.关子不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研究

(1) 提高新教师数学教学基本功的研究。

(2) 促进青年数学教师成长的研究。

(3) 优秀数学教师基本特征的研究。

(4) 任职年限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4.关子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

(1)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成绩、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

(2) 校本研修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3) 在“以校为本”教学研修的背景下,关于教研机构与教研员职能、作用及工作方式的研究。

(4) 各级教研组织及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内容、方式与效果的研究。

(5) 有效利用“课例”开展教研活动的研究。

(6) 数学教师研修活动的案例研究。

说明: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是要探索如何使教师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成为在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成为具有课程实施与开发能力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自我完善的研究者。此外,对于中学数学教师而言,其专业发展中又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选题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范围、层面和角度来决定。例如,教研部门可针对教师队伍状况与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描述自己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学校或教研组可对采用某种方式开展研修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等。

五、信息技术领域

1.关于与中学数学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及内涵的研究

(1) 函数作图与分析功能的研究。

(2) 几何绘图功能的研究。

(3) 计算机符号代数功能的研究。(4) 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功能的研究。

(5) 程序编辑功能的研究。

(6) 网页浏览功能的研究。

2.关子适宜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数学内容的研究

(1) 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2) 统计。

(3) 算法。

(4) 圆锥曲线。

(5)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3.信息技术促进知识内容间的联系、认识数学本质、感受数学整体性的主要案例

(1) 信息技术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

(2) 信息技术促进知识内容间的联系、认识数学本质、感受数学整体性的主要案例。

(3) 信息技术促进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变化的主要案例。

4.关子使用信息技术现状调查的研究

(1)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范围。

(2) 对信息技术价值的理解。

(3) 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

(4) 教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5.关于信息技术软件开发设计的基本思路的研究

6.关干网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

说明:强调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案例,用生动的案例论证。

六、测量与评价领域

1.关干学生数学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1) 改进期中、期末考试命题工作研究。

(2) 学生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等的评价研究。

(3) 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测量、评价方法。

2.关子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工具和手段的研究

(1) 一堂好课的评价指标的研究。

(2)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3.教师专业水平评价

(1) 教师专业水平评价标准的研究。

(2)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评价的研究。

4.大范围高利害考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1)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高考改革研究。

(2) 中考、高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5.考试命题科学化问题的研究。包括命题技术规范化的研究,考试手段现代化的研究

(1) 开放题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2) 计算器在考试中的作用研究。

(3) 试题难度的预测和控制的研究

篇二:西南大学论文分类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及成果

分类与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及成果的管理,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质量第一为导向,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与成果的分类和认定。

第三条 人文社会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著作类成果、论文类成果、项目成果、获奖成果、艺术类创作成果等六类。

第四条 所有项目及成果必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或第一署名单位。 第二章 科研项目 第五条 项目类别

按来源分为国家级项目、部委级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项目和横向项目、校项目五类。

国际合作项目一般参照上述来源分类执行,由我校直接与国际组织、国外知名大型企业签订的合作项目视同部委级项目。

第六条 项目等级

按影响程度分为T、A、B、C、D五个等级。

T类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

A类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合同经费在15万元及其以上的B类项目。

B类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央其他部委社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重点)项目、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以及合同经费在10万元及其以上的C类项目。

C类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庆市教育/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招标项目等。

D类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级项目和横向项目。

第三章 著作类成果 第七条 著作范围

著作类成果包括: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编撰、注释、教材、工具书、参考书、汇编;未公开出版的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国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的咨询报告(调查报告);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委托的项目成果(政策法规、国家标准等);音像制品及其它形式的成果。

第八条 著作分类

(一)专著类:独立或多人撰写的原创性学术著作;独立撰写的专题论文集。 (二)译著类:翻译的国外学术著作;编译的国外学术著作。

(三)古籍整理类:在版本、目录、点校、训诂、注释、补遗、翻译等方面有学术研究的著作。

(四)编撰类:编著;有一定的学术见解、较多采用他人成果的作品。 (五)教材类:有独立体系,面向专业发展的教学用书;支持相关专业教学的辅助用书。

(六)工具书类:有独立编撰体系,按一定体例编撰的专题类或综合类的词典、辞书、百科全书、图集、年表、年鉴等。

(七)汇编类:按学术专题或学术会议结集出版的学术文集;不同学术期刊,以增刊形式出版的文集;以编辑为主的,按某一专题或综合汇编的作品;其它类刊式出版的文集。

(八)应用类: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国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并有相关证明材料或成果材料的成果;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委托的项目成果,如两会提案、政策法规、国家标准等;其他咨询报告或调查报告。

(九)音像类:音像制品;音像软件;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委托研制的科研数据库、科研管理数据库等;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委托,并被相关部门采用的学术资料片及教学片。

(十)其他:为宣传先进思想文化、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受省部级及其以上党政部门委托或者被列入省部级及其以上的重大课题所产出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普读物;其它一般应用性科普读物。

第四章 论文类成果 第九条 论文分类

(一)论文刊物来源: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来源刊物(当年最新版)以及高水平报刊的理论文章。美术学和设计学的刊物来源可以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当年最新版)中遴选。

(二)论文分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译文、评论、综述等。所有论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访谈、会议综述、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等。

第十条 论文认定

论文按刊物来源分为T、A1、A2、B、C五个等级。 (一) 国内期刊论文 1.综合类

T:《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A1:《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和《新华文摘》长文(3000字及其以上)转载的论文。

A2:CSSCI来源刊物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列前20位的刊物(见附表一),CSSCI来源刊物中排列在前30位 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见附表二)发表的学术论文;《高校理论战线》、《社会科学战线》、《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发表的学术论文。

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字数1000以上)的论文。

2.专业类(见附表三)

(1)A1类刊物的遴选原则:每个学科门类遴选1本学界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每个一级学科遴选1本学界公认的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并由校学术委员会认定。

(2)A2类刊物的遴选原则:每个二级学科遴选1本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并由校学术委员会认定。

3.未列入T、A类的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刊物的论文为B类。 (二)国外期刊论文

A1: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引文索引)来源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A2:国外学术期刊上以外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被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收录并在大会宣读的论文。

B: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收录的论文。 (三)其他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C类。

表一:CSSCI来源刊目录(2010-2011)中排列在前20位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一览表

表二:CSSCI来源刊目录(2010-2011)中排列在前30位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览表

表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类A类刊物目录一览表

篇三:经济热点问题论文

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李世杰

(经济学092 091958 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 300401) 摘 要: 调整产业结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的实施,以及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自身作用,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差距。本文以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其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相关对策,以此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引言:今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区经济的逐步开放,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河北省作为一个区域,作为濒临京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经济大省,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得益于大胆的结构调整,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漏出很多问题: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仍然占着主导地位,且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结构中占得比例仍然较小。与人民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和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且农业基础薄弱。这就要求河北省在发展中,利用自身条件,进一步推进产业机构调整,推动河北经济更上一层楼。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

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

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二)产业分类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

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

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三)变化趋势

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1)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

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三次产业结构示意图

(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

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2.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1)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

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

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3)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

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来进行发展轻纺工业的“补课”,而现在则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农业内部结构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重其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渔业日益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的问题分析

(一).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农业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讲,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低,商品率低,不适应市

场经济的要求。种植业的比重仍然过大,畜牧业比重偏小;粮食比重偏高,经济作物比重偏低;低档次,大路货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名、优、特、新产品明显不足,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不够,农业区域化、专业化水平低,产业经营水平不高。

2.农业科技水平低。

河北省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50%,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我省农产品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含量不高,贮运、保鲜及加工增值能力差,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安全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等都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市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依

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总体上改变河北省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调整和优化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扩大农产品贸易,增强河北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

(二).第二产业发展不合理

1.主导产业发展缓慢。

河北主导产业虽然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基础,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诸多方面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集中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对能源的消耗有直接依赖性。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所需铁矿石40%以上依赖进口,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762公斤标准煤,吨钢耗新水10立方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市场上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品;在纺织行业中,纤维原料初加工、棉纺、毛纺业占到65.1%,而附加值较高的棉织、毛织、针织、印染业比重却很低。

2.地区工业结构趋同。

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水平高,企业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普遍。由于河北省工业建设长期缺乏市场观念,盲目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结构条块分割,价格扭曲,使自然资源相对紧张,这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忽视了对这种结构性污染的调整,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消耗大。

3.高新技术产业薄弱。

近年来,河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总量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比重仍然较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技术和产品层次较低。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1.信息服务业发展不足。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相对滞后,虽然城市网站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缺少城市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普遍存在信息资源规模小、范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城市信息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业务应用系统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不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发挥综合优势,导致许多信息化方面的工作难以落实,制约了城市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发挥。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各个部门不能很好地实现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影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和协调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2.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第三产业很多行业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缺乏规划和规范,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配套。一些行业的政策执行缺少透明度,行业管理混乱,亟待整顿和规范,开放、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例,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很多中介组织无序混乱,使得中介组织的信誉大打折扣,同时也阻碍了中介组织的发展。因此,面对金融危机的形势,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法律法规的建设,清理一些过时的政策,加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应是当务之急。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一)理清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

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恰恰是河北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河北省一些产业和企业,主要是一些外向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能力,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的分工环节,处境异常艰难。也有一些产业和企业,主要是拥有技术能力、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小。从这个角度看,同样处于危机中,同样面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融资不畅,但产业和企业遭受冲击的程度不同,在危机中保持增长的能力差别很大。如果不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改善产业分工地位,这些企业很难摆脱在危机的海洋中被淹没的结局。更进一步地看,众多企业的生死必将引起产业结构变化。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从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上更好地应对危机。

(二)制订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根据河北省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调节为主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机制。结合河北省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工业发展的不协调的实际情况,将稳定农业,做强工业,壮大服务业作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和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控制工业总量的过度扩张,在改善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工业乃至第二产业比重的稳定或小幅提高;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规模扩张,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三)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