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一些小片段的故事100字

篇一: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因此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课前我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讲长征的故事,或上网查找相关长征资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倔、惫、稞、嘛、膝、捶”6个生字,会写“倔、顾、饥、薄、段、港、狠”7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学习准备:

1、有关介绍长征的资料。

2、教学课件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对长征了解多少?你能谈谈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

2、教师简介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在长征的途中每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讲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4、齐读课题。读准“倔强”一词。

二、自主预习

1、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较熟练地朗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词语,纠正生字的读音,指导书写。

倔强 忍饥挨饿 回顾 薄嘴唇 一段香港 疲惫 牛膝骨 捶腿 无可奈何 络腮胡子 兄弟 青稞

注意:?“薄”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倔强”一词“强”中读“ji?ng”,“忍饥挨饿”一词中“挨”读“ái”,“牛膝骨”一词中膝读“xī”,不读“qī”.

2、联系上下文说说“倔强”一词的意思。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四、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倔强”

1、长征途中,陈赓在什么情况下和小红军相遇了?遇见小红军后陈赓是怎么做的?小红军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样的?

2、哪些语句体现了小红军“倔强”的特点呢?从文中找出有关体现小红军倔强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3、“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小红军为什么会满不在乎地回答?

4、小红军是分别用了那些理由说服陈赓同志的?

5、小红军宁可饿死在长征途中也不肯接受陈赓的帮助,这体现了他

的什么精神?

五、展示归纳,理解“倔强”

1、分小组汇报対合作探究部分问题的理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

2、总结:长征的路上,一位筋疲力尽的老红军和一位面黄肌瘦的小红军相遇了,他们互相关心,老红军让小红军骑自己的马走,可小红军说什么都不愿接受这位将军的帮助。体现了小红军的什么品质呢?

六、拓展练习

1、多音字组词。

薄báo () 强 ji?ng () 挨 ái( )bó () qiáng () āi ( )

2、读一读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言行反映小红军的倔强。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

篇二:11、飞夺泸定桥

11、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妄想”、“击溃”、“千钧一发”中带点字意思的......

基础上,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 、结合课题用比较简要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能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能从文中关键词句的朗读中感受到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4 、熟读具体描绘泸定桥惊险,大渡河水湍急的语句,并学习用具体的数字介绍自己熟悉的一样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体会天险。

1、师:为了抗日,红军北上,漫漫长征二万五千里从此拉开了序幕,〖点击出示〗中央红军,路上一共368天,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最后达到了红色根据地——瑞金。

2、在红军长征途中,泸定桥战役是重要的一仗。今天,让我们回顾历史,来到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泸定桥,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泸定桥位于四川省境内,是通过大渡河的唯一通道。

3、〖点击出示〗让我们来看看泸定桥吧。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画)

泸定桥离水面有数十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红褐色的河水象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1)看看泸定桥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自己读。

(2) 教师分层引读:

看桥上,泸定桥上的铁索桥离水面上 ,是由,两

边 ,底下,现在 。红军要过的这座泸定桥确实是一座天险,桥离水面 ,这座桥是由,两边 ,底下,现在 。

(3)再看桥下,那大渡河水真叫人 ,红褐色的河水像 一样,从上游山峡里,水声 。这真是一座天险。

(4)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5)请同学们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险象环生)

4、〖点击出示〗出示课题,读课题。

说说你对“飞”的理解。

飞——飞快,像鸟一样飞过。

夺——从别人手中抢过来。

二、初读课文,分析敌我情况

1、 指读课文,要求听清是谁从谁的手中抢过泸定桥。

(红四团从国民党反动派的手中抢夺泸定桥。)

2、整体感知,分析敌我情况

默读课文,红四团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请同学们从时间、条件、敌我双方的情况来分析,请同学找找句子,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1)时间。

〖点击出示〗出示4句话,读。

完成4道计算题:

①从接到任务到夺下泸定下只有 时间。

②红四团平均每小时行军 公里。

③晚上七点后,平均行军 公里。

④晚上七点后,平均行军 公里。

哪个词语能概括出当时时间的情况?(紧迫)

(2)条件。

〖点击出示〗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下雨、饥饿、疲劳——条件相当恶劣

(3) 敌我。

敌——两个团、两个旅增援。

我——一个团。

力量悬殊

3、师小结:为了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泸定桥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只有从这座桥上通过,只有抢在敌人增援部队到来前,进入藏族地区,红军才能保存实力。才不会被疯狂的敌人消灭。在千钧一发之际,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挡不住红四团前进的步伐。时间紧迫——我们和敌人抢时间;环境恶劣——我们有坚强的毅力;敌我力量悬殊——我们更有必胜的信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三、研读课文,体会攻天险

(一)学习1——5小节

1、红军飞速地赶到120公里外的泸定桥下,曾经创下一项世界陆军徒步行军的世界纪录,一天一夜,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

2、〖点击出示〗默读4、5小节,完成练习:

(1)在漆黑的夜里,敌人 ,红军也。

(2)在隔岸相望时,敌人 ,红军则 。

(3)在雨越下越猛时,敌人,红军却 。

3、教师引读:敌人是狡猾的,为了阻拦我军北上,他们也在冒雨前进,这是一场速度的较量,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战机。敌人看到火把,扯着嗓子问:“——”,我们的战士则高声回答:“——”。他们的话语中透着沉着,透着镇定,透着机警。

为什么不正面冲突?

一个团的红军和两个旅的敌人相遇了,当然不能硬拼,只能将计就计,红军将前一天从俘虏口中得到的敌人部队的口令说了出来,而且是镇定地、坦然自若地高声答话:“——”,真是棋高一着。

(4)雨越下越猛,路实在是走不下去了,通往泸定桥的山路,很多都是在绝壁上,悬

崖峭壁上硬凿出来的羊肠小道,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战士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点击出示〗(小组讨论)

摔倒在泥泞的路上时??

实在走不动了??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时??

豆大的雨点打在人脸上觉得像刀割一样疼时??

4、120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脚不离地、马不停蹄地往前急行军,在29日清晨终于飞速到达了泸定桥,真是兵贵神速,这边应了课题中的“飞”字。

(二)学习第二个场景。

1、面对天险大渡河,面对守城的两个团的国民党反动派,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29日早晨必须夺下泸定桥,现在已经是29日清晨了,红军又是如天兵神将般飞一样的夺下了泸定桥。

2、观看图片,初步感悟。

〖点击出示〗看录像,录像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一个镜头?

3、学习描写二连的语句。

这次攻桥的突击连由二连担任,22位英雄在连长廖大珠的带领下向对岸冲去。

(1)课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比较句子:〖点击出示〗

二连担任突击连,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二连担任突击连,22位英雄向对岸冲去。

①为什么要加上这一连串的动词?

②读句子。这一连串的动词一气呵成,更体现了英雄们的英勇。

③男同学读。

④背诵。

(2)展开想象说话:〖点击出示〗

最令人敬佩的是二连的22位英雄,攀爬铁链时,他们有的的 。

稍一松劲可能失足落水会牺牲;被敌人城头疯狂的扫射打中会牺牲;战士们可以说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但他们还是很英勇地朝前冲。

(3)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二连的战士们。(英勇无畏、勇敢??)

4、感悟红军整体协同作战的战略战术。

〖点击出示〗引读:红四团马上发起了总攻。团长和政委 ,号手们 ,二连 ,三连 。

(1)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从团长、政委到二连、三连都令人感动。读到这里,说出你对这些英雄由衷地敬意,谈谈你此时所感所想。

(2)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正因为有了二连的这些英雄们的舍生忘死,在泸定桥上才杀出了一条血路,才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英雄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个个奋不顾身。

有了二连的掩护,三连才得以顺利的铺桥。

(3)担任这次战斗会的是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战斗中有勇还须有谋,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的时候,对于这点你有何见解。

师指导学生归纳:号手造声势、鼓舞士气;二连作掩护;三连一块一块铺木板

(4)指导朗读句子:〖点击出示句子〗“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

夺取泸定桥、飞跃天险的关键时刻到了,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到了,读。 脚下是涛天巨浪,身边是枪林弹雨,桥头是熊熊大火,对岸是凶狠的敌人,可是这一切都挡不住红军抗战的决心。全班读。

(5)英雄们奋不顾身,让我们满怀着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第7、8小节!

6、师小结:在被敌人的枪弹打中时,他们带着伤痛一往无前;在与敌人肉搏时,他们勇往直前;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理想和信念,他们在奋不顾身。这是一次血的洗礼,这是一份生与死的宣言,这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正义之战。

四、小结复习

1、读词语,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妄想 击溃水流湍急 高山峻岭 千钧一发 .....

2、〖点击出示课题〗让我们再读课题,读出一份庄严;读课题,读出一份崇敬。 读好课题,再请你来说说对“飞和夺”的理解。

3、师:从瑞金出发时红军共有8.6万人,而到达陕北时,仅剩下了6500人。多少先烈

篇三:25倔强的小红军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难点:

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

教学过(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有关于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一些小片段的故事100字)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1、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帮助的语句。(找找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②想一想,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1、交流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

汇报:陈赓要帮助小红军什么?小红军又是怎样拒绝的?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先走吧!’” ②“小红军不和陈赓一块走,不吃他的青稞面”

随机指导朗读:“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吧”(语气亲切、诚恳)“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既满不在乎又关心体贴)“那,我们一块儿走吧”(既无可奈何有充满关爱)“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坚决)

过渡:小红军筋疲力尽,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

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

2、交流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

练笔: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

①“(我)虽然很累,还是(不能)骑马因为这位老同志比我还累,我要把马留给他骑。 ②“(我)虽然一人行走很孤单,还是(不能)和他一块走,因为我快要死了,不想在路上拖累他,我要让他追上大部队。

③“(我)虽然很饿,还是(不能)要他的青稞面,因为我要把吃的东西留给他。

小结:陈赓想帮助小红军,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却一次次地拒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倔强的性格特点,他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拖累别人。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坚强机智、热爱革命、忠于革命的小革命者的形象。)

朗读: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读读这两个人的对话吧! 指导写作:小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被作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们在习作中,如果能成功运用细节描写,那么就会使文中人物有血有肉,就会增强文章感染力。

过渡:小红军的言行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他还有体力,有粮食,有能力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终于达到了使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的目的。但陈赓走后,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他想到“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的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返回来寻找小红军,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练笔:让我们抓住细节描写,写写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请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陈赓,当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用上“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因为??”的句式表达。 (明白了:小红军倔强地说他体力好,是因为他要把马让给我骑,小红军倔强地说他要等同伴,因为他怕坚持不下去,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干粮鼓鼓的,因为他怕我没有青稞面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我。)

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自责地说:“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关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小红军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体力充沛”的小红军,还是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此时此刻,你眼前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黄黄的小脸”,“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练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的特点,写写他的外貌。

学生看板书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此刻,老师眼前浮现出一位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不拖累别人,毅然选择了死亡的高大的小红军的形象。他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在生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

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吧。 板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小红军

想帮拒绝

骑一段 --一心为别人着想--- 体力强 特殊描写

一块走 --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等同伴 (外、动、神、语) 留干粮 -------------------------------鼓鼓的

(关心爱护小同志) (倔强、不连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