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篇一:新疆MHK考试试题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样题及详解

试题简介与解题指导

一、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是试卷的第一部分,在试卷总分数中占三分之一。如果此部分得分偏低,将会影响整个考试成绩。能否顺利完成这部分测试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答不好甚至会影响整个考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三级)》(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听力理解部分测试,主要考查应考者在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交谈和讲话的听力理解能力,考查考生能否听懂正常语速的对话和讲话,包括所学大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广播、电视中时事新闻、专题节目和娱乐节目;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常用的熟语、俗语。具体要求是:

(1) 领会理解对话或讲话的基本大意或内容要点;

(2) 跨越一般性语言、文化知识等障碍,获取所听语料的主要事实、

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

(3) 根据所听语料迅速做出正确辨别、判断和推理;

(4) 领会和把握说话人的倾向、态度、语气和情绪;

(5) 听力速度为180—220字/分钟。

听力理解部分考试由两部分试题构成:

第一部分(15题):这部分试题都是由一个男声和一个女声进行的简短对话,然后由第三个人提出一个与对话有关的问题,考生只可以听一遍录音材料,然后从试卷上所提供的4个选择项中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每一问题后有17秒的答题时间。

第二部分(25题):这部分试题包括:①由两人进行的一段内容为一般性交际对话;②由一个人讲述的独白、讲演、故事、新闻广播、一般性论述或科普性短文等。其中,对话篇幅约为150—200字;讲话篇幅为150—400字不等。每段话之后提出若干问题,同样,每题只听一遍,每听完一个问题,考生应在试卷上的4个选择项中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听力考试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普知识。常考的场景有:借书还书、选课上课;准备论文、参加考试;医院就诊、应聘工作;体育运动、美容节食;逛街购物、餐馆用餐;旅游住宿、机场车站;邮局寄

信、艺术欣赏;环境保护、天气气候;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等。常见的题型有:主题题、词汇题、推理题、语气题等。听力部分主要侧重理解、判断和归纳所听内容的主要信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它不仅需要考生具有辨词、辨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具备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交际中正确理解对方言语信息的能力。

短对话听力题主要有这么几类:1情景判断题,要求考生听懂谈话在何时何地进行的。所提问题诸如:男的/女的是在哪儿说这句话的?现在几点?等等。2话题内容判断题,要求考生回答谈话内容的相关问题,诸如:两人在谈论什么?从对话中可以知道什么?男的/女的的意思是?等等。3说话人语气、态度判断题,通常由交谈者一方询问另一方对某人、某事看法。所提问题诸如:女的认为衣服怎么样?男的/女的对这件事怎么看?女的表现了一种什么心情?等等。4人物身份或关系判断题,要求考生听懂谈话双方的身份和关系。所提问题诸如:说话人可能是做什么的?男的和女的是什么关系?5特定词语、成语、惯用语理解题。所提问题诸如:男的/女的要表达什么意思?等等。

众所周知,决定听力好坏的因素很多,如:考生辨音能力的强弱,对语法知识掌握的情况,词汇量的大小和词语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录音材料涉及的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等。为了提高听力理解水平,除了平时多练习,注意积累以外,还要注意提高自己抓关键信息点的一些技巧。考生训练和考试时,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短对话的情景大意和谈话要点,捕捉关键词语

2学会抓住时间、地点、人称、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的“标识语” 3根据上下文,推测谈话者的目的、意图及因果关系等

此外,平时练习时,还应注意掌握口语常用的表达格式,具体内容可参考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写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相关部分。同时,应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因为即使是母语为汉语的人,如果未经过很好的训练,也会出现“听了后头的,忘了前头的”这种情况。要做到有效的获取信息,训练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太长或太短都不好。开始时以每次15-20分钟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或者更长。

二、阅读理解

这部分试题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部分,考查考生对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题量约占三分之一;一个是理解部分,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题量约占三分之二。《大纲》的具体要求包括:

(1)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和细节;

(2)把握和概括阅读材料的主旨;

(3)可以跨越个别文字、知识和文化障碍;

(4)可以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出阅读材料中隐含的一些内容;

(5)领会作者的态度、情感、语气、倾向等;

(6)把握具体语言环境中大纲规定范围内词语的语音、语义和用法;

(7)阅读速度为150-190字/分钟。

这部分试题包括题材、体裁、语体、语言风格、长度等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选自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内容覆盖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科技常识、

人物活动、地理环境等许多领域。每段阅读材料后面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的问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有的问题考查词语运用。每道题有4个选择项,考生应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一)词汇部分:

词汇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量以及对词义理解的准确性。对词义准确、全面的把握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但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性测试,也就是说,这种考查不仅限于在词语的层面上,而是从语篇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特别是常用词语知识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对常用词汇、常用的习惯用语、词语的语义差别和使用范围有较好的掌握。例如样卷中的第47题“无疑”这个词的意思,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做出判断。

词语部分考试的短文第一句或头两句往往是完整句,没有空白,使考生有完整的起始信息,能把考生引入语境,最后一句一般也没有空白。因此考生完全可以在填空前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所需要填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靠局部信息帮助提示可以复原出来的词,一类是靠更大范围的信息才可以复原填写出来的词。局部信息包括词义、词汇用法、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一般在本句即可找到,所以比较容易。更大范围信息包括上下文内容,甚至是逻辑推理信息。这就需要考生从通篇的角度整体考虑了。

汉语的词汇相当丰富,许多词往往不止一个词义,同时,许多词也有不止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发现这些词义之间细微的差别是一个重点。平时学习词语时,注意重要的生词不要一个一个孤立地记,而要将同它经常搭配使用的词语结合起来记。比如:如果是一个动词就要把常与它搭配使用的介词、(作宾语的)名词一起记住。这样就建立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组组的短语或“格式”。到了考试时,句中已给出的与之搭配的词语也可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别。

(二)理解部分:

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汉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汉语书面材料。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到:

1抓住所读短文的中心大意,领会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2理解关键词、短语和单个句子的意思,掌握文中重要的事实、数字等细节; 3根据短文内容以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阅读理解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在词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次上运用语言知识理解汉语文章的能力。短文中也会有超纲词,但数量不是很多,有的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有的是需要你跳过的词汇障碍。这就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大纲中的词汇、短语、习惯搭配外,还应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语法知识、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理解的准确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做题时,首先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去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其次,必须在45分钟内根据题(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目要求读完十几篇短文,回答40道题。理解部分的题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部性问题,主要测试考生对某个句子或词语的理解。回答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有关的段落、句子和词语,并能懂其意思。另一类是综合性问题。如问文章的主题,或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或问文章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或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有一类综合性问题是在4句话中选择哪一句是对的或错的,这种题目或测试对某一段内容的理解,或测试对分散在各段的4句话的理解。

答题前先以较快的速度浏览全文。阅读时不要在某个词或短语上费时过多,

只要了解文章题材和大意即可。但要特别注意各段的主题句和具体的数字、地点等。然后对照题目有针对性地阅读,以选出最佳答案。如对选项把握不大,也可采取排除法,将错误的选项逐个排除,剩下的一个即为正确答案。

考生在平时训练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一篇短文时(文学欣赏类作品除外),首先要看懂文章的第一句。通常第一句或第二句是文章的主题句,它点出了文章的主旨。然后浏览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便了解全文的梗概。另一个是,带着问题看每段文章,快速搜索题目要求的信息,并针对所给选项进行是非判断。属于理解细节的题,注意选项中哪一项与段落中所给的信息仔细比较,作出选择。属于对词语或句子内涵的理解题,应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属于综合归纳、逻辑推理的题目,必须根据段落或文章的语篇意思加以思考判断,对题目涉及的文章主题、标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对所论述事物的观点、倾向性等等都尽量搞得清楚一些。另外,考生在阅读训练时还必须注意力集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

三、书面表达

根据《大纲》要求,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汉语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正确地书写汉字和语句,掌握句子连接的方式,掌握组句成段的表述习惯,掌握汉语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要求考生能够使用书面语比较清楚地叙述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具体细节;能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基本事理和形成的原因;能阐述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和理由;能比较具体地描写出事物的状态和主要特征。其中,作文题部分对写作中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不做重点要求。

书面表达部分试题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15题)。主要考查句子层面上的书面表达能力。这 一部分有两种题型。考查的重点为:

(1)常用句型和固定格式;

(2)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3)常用词组、短语和习用语;

(4)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正确位置;

(5)强调、比较的方式;

(6)各种词语之间的搭配和修饰。

第一种题型: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空儿,要求考生在所给出4个选项中挑选一个最恰当的填入其中(在答卷上画出该项字母),使其句型结构合理,上下句表达上正确。

第二种题型:在一句话中,有4个下面画线的词语。去掉其中某一个词语会使句子成为病句。要求考生从中找出不能删去的那一个词语,在答卷上画出表示那一个词语的字母。

这两种题型对培养学生辨别正确的汉语和错误的汉语,养成正确使用汉语习惯很有好处。考生做这部分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判别测试点类型,是语法类的还是词汇类的;二是从相关成分的关系角度观察各备选项正确与否。一般来说,错误大都属于词义、词汇用法、词语搭配、习惯用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有极高的语言敏感性,对许多常用搭配和习语要做到心里有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成分用得对错,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在做题时,

要兼顾整体和局部。

第二部分:主观性试题(给条件作文)。

按照考试大纲,写作部分考试时间为35分钟。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说明中的要求写出一篇350字以上的汉语短文。给条件作文题型分为三类:“句首语写作”、“提示性写作”和“看图写作”等。每次考试从三类里选取一种。通过不同方式,提供某种写作背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材料的具体内容情景或写作提纲,按要求完成作文。这项试题考查考生能否正确使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能否掌握汉语的叙述、议论、说明、描写等书面表达方式。具体要求是:

(1)汉字书写正确、字迹清楚,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无误;

(2)用词准确,基本没有词语和句法错误;

(3)在句子连接、句意转换上自然通顺;

(4)内容完整。

以“句首语写作”为例,这种题除给出题目外,还分出若干段落,并将一些段落的第一句话写出来提供给考生。考生不仅需要通过正确理解题目来确定文章的内容或主题思想,而且需要按照每段句首语的要求组织语段,写出与句首语在意义上顺接、语句上连贯的语段,并使全文各部分上下文之间自然连成一体。例如《大纲》中的样题:

天气与人类生活

天气对人类的活动有非常大的作用。天气对农业生产和我们的生活经常发生直接影响。

农业生产和天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天气也常常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能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报。并且,人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天气,让天气对人类活动发挥更有利的作用。

这道题将整篇文章分为了四段,开头和结尾两段已经给出,中间展开的两段的第一句话也已经有了,实际上考查的重点就放在了考查考生语段的表达能力上。我们都知道,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好的段落应是段中的句子都围绕一个主题发展,句子与句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段落大多由三部分组成:主题句,扩展句和结尾句。主题句表明全段是关于描述什

篇二: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策略

减少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策略

摘要:识字写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字词是人们进行阅读与写字的基本语言元素。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写字教学对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组合搭配复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识字写字时难度较大,在语文学习和日常用字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这个现象不仅影响着低年级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认知,更直接干扰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论文根据教学经验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错别字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在小学第一学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着他以后写字、阅读的质量。但是,由于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组合搭配复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识字写字时难度较大,在语文学习和日常用字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这个现象不仅影响着低年级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认知,更直接干扰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论文根据教学经验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依据学生心理,预防错别字

1、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减少错别字产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是一堂识字课成功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入学,对学习还比较陌生,要让他们带着兴趣学习,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识字教学就有可能会取得良好效果。

(1)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任务是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学生可以放下心理负担,主动和教师对话,保持着良好的情绪状态,使整堂课都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故事、游戏激趣

低年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故事识字法”,对那些字形复杂的汉字,根据它们的特点,用一个个丰富有趣的小故事将汉字的部件联系起来,这样,汉字在学生眼里将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复杂的笔画组合,而是生动活泼,充满了乐趣。学生的识字主动性、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识字效率也会上升。

2、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减少错别字

教师不能让学生对自己写错别字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写错别字的严重性。通过向学生讲讲一些由于写错别字而闹出笑话的实例,让学生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再在实际中尽量减少写错别字的几率。但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有时过多地强调严重性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态,比如以前能写正确的字由于过

多的强调反倒写错了,以前写错的字仍然写错,这样适得其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让小学生理解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古老汉字的形体美,意蕴美,培养小学生写正确、规范、工整字的兴趣,来延长有意注意时间,从而减少错别字现象的产生。

对写错的字要进行及时强化,教师可以通过反复书写、默写训练,直到记住为止,或者变化形式来进行强化,比如对写错的字进行组词、造句,换种强化方式,让学生觉得记忆的方式也能生动有趣,再或者在班级中表扬那些经常写正确字的学生,通过替代强化来达到预防减少错别字的目的。

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写字时要坚持“四到”:一是“眼到”,注意观察方形、分析笔画,掌握笔顺和间架结构。二是“口到”,做到边读边写,加深印象。三是“心到”,专心书写,用心记忆。四是“手到”,遇到字形疏或意义不明的字,勤查字典。字典是学生的语文工具书,教师要交给学生多种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能勤查字典,还能了解字义,加深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住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住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同桌或者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相互纠错,每个人把自己的错别字记录在纠错本上,平时可以拿出来翻看记忆,隔一段时间班级进行一次汇总,教师一起帮学生分析,可以将写错的字来一次大默写,考察学生纠正效果如何,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还可以评选班级“纠错小能手”来提高学生改正错别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根据汉字特点,完善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方法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列,可通过研究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形来改善现有的识字教学,使低年级小学生能够从音、形、义这三方面来学习汉字。

1、字音教学

在字音教学中,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拼音识字法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篇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生字上都会标有与之对应的汉语拼音,这是为了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汉字,读准字音。汉语拼音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展开的,如果在一年级时没有扎实掌握汉语拼音,那么这对以后的语文学习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可见,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身上肩负着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会了拼音之后,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拼音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词语,让学生借助字典来帮助自己读准字音。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的汉字教学中,语文教师也不能只注重汉字结构教学而脱离拼音教学,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音同(近)字比较识字法

小学低年级(以二年级学生为例)虽然是识字的重点阶段,但是识字量仍然有限,学生很容易将字音相同的字互用。小学语文教师在遇到音同(近)字或是教授新字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音同(近)字进行比较教学。音同(近)字可通过结合字形和字义来分辨,也可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别,例如在二年级学生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选字填空题——“冬天来了,小动物们不( )出去找食物了。(在 再)”这里是“又一次”的意思,可知选“再”。这种比较法有利于小学生区分音同(近)字。

(3)形声字声旁识字法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读音。它们在汉字中也有很多,如“材”和“才”,两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只要读准声旁就能读准字音。又如“晴”和“青”,虽然音调不同,但是只要会读声旁,“晴”的字音也基本出来。这种形声字声旁识字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产生。

2、字形教学

根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学生掌握字形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字形教学。

(1)造字规律识字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授“水、川、山、火”等这些象形字时,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识记,这样不仅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得乐意,学得快乐。

(2)形近字比较识字法

在小学二年级,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形近字,增加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难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形近字的辨别能力有限,教师在教授汉字时可以将形近字一同罗列出来,在容易出错或者缺笔少划处用红粉笔描出来,如“己”和“已”,语文教师可以将“已”多出来的一小竖用红笔描出来。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在黑板上将字一起写一遍,感受每个字的不同,这样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记忆就比较深刻。

(3)部件分析识字法

汉字虽然各不相同,但仍有规律可行。对于合体字或者结构比较复杂的独体字,我们可以利用此方法。如“枝”“品”,“枝”由“木”和“支”组成,三“口”成“品”。

3、字义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汉字意思,让学生逐步积累,对今后的语文识字学习是一个很好开端。常用的字义教学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通过直观演示,让他们更形象深切地感受字义,对汉字也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例如二年级上册《识字7》,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鸟鸣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鸣”的意思 ,同时也让学生对字义留下了深刻印象。

(2)联系生活,语境识字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如学习“鸣”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听到的鸟叫声,让学生观察字的左边是“口”,右边是“鸟”,鸟在歌唱就组成了“鸣”字。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字,教师可以把它们放在课文中,联系句子意思或者课文内容来理解字的意思,这就是语境识字,也是随文识字。

(3)构字规律法

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的编排上也比较注重汉字的构字规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中就出现了“停、闻、鸣”这三个会意字,教师可以从字音字形再到字义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不可引深,因为毕竟是低年级学生,如果教师跟学生介绍什么是会意字,怎么区分会意字等,将重点转移到会意字上,那么小学低年级学生肯定听的一头雾水,识字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当然,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纠正其错别字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探讨,不断研究 。

篇三: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期《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次测试试卷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自我检测试卷

2012-8-21

一、选择题

1、我们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画饼充饥”包含着“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的哲理,“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等等。这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幸福很简单,别想着自己没啥,要想着自己有啥。”等央视春晚热词成为2012年的流行语,这些热词往往和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它们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请回答第4题

4、"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

①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对上述看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产生于人们的惊异 ②人们进行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 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④哲学研究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6、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社会科学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7.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 “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

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 )

A.能够提供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

B.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C.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

D.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一般和特殊的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9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10.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建议加大对委员“拍脑袋”重大决策造成失误的追责力度。“拍脑袋”决策是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从哲学角度看,“拍脑袋”决策( ) 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具体体现 B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C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 D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一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12.钱学森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中科院院士沈鸿说过:“谈发展,一定要讲哲学。”这说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源自对实践的追问与世界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任务的正确归纳和总结D.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科学

13、关于唯心主义表述错误的是

A、唯心主义一点用处也没有B、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C、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D、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4.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 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这一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 )

A.不可知论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15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从本质看,上述问题都是集中围绕( )而展开的。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6.如今,人们已经对日食进行精确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认识能力的巨大进步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17.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 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8. 下列观点与“存在就是感觉的相加。”一致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B.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19.调查显示,目前不少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他们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与所谓星座相连,再从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命运。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0.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就是说(

A.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B.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30多年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的伟大产物。这说明( )

A.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真正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这说明

①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23. 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实践性 B.灵活性 C.革命性D.科学性

24.201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三观”思想。之所以要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它( )

①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 ②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是科学的科学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25.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社会。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6.2010年9月6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

①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哲学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④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有人说,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哲学家总能正确地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 ④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批判继承的理论有 ( )

①黑格尔的辩证法 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④ 法国的唯物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30.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 人与人的关系

31.“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根本分歧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B.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C.物质和意识能否辩证统一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32.“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不同,体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3.“天没有我的神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神明,谁去俯他深?”下列选项蕴含的这里与此一致的是( )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4.“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是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观点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5.“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3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物是观念的集合” .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

38.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39.“ 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 才有了地球” “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 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③④B.①② C.①④D.②③

40.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 )

A.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

B.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不一致的

C.哲学的科学性决定它的阶级性

D.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是全人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