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走百病

篇一:农历五月五

农历五月五,佳节又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时节,人们在代代相传的浓郁习俗中祝福祈丰,追思先贤。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背后,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是深刻蕴含着的民族情感和精神智慧。文化,是端午之灵魂。

端午节,充盈着先人对自然的尊崇和对时令的敬畏。食粽子和沐兰、“走百病”等一些驱毒保健的习俗,都与自然节律密切相关,带有仲夏五月鲜明的季节特性,凝聚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端午节也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感恩祈盼,悬挂“五瑞”、食用“五黄”、用红纸剪“五毒”等习俗,无一不是这些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和言说。端午节最早就是作为一个祛病除瘟、驱邪禳灾的日子而传下来的。

端午节作为历史传承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旨在发扬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机会,让其在幸福的节日氛围中体悟爱国的神圣与庄严,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志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粽叶飘香 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 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节味随着五月飘溢麦香的撒遍了神州大地,飘入了千家万户,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备受人们追捧和热爱,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以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纪念。端午节流传到今天,不仅是民族习俗和节日,更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也是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弘扬端午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应该是我们过好端午节的主题和追求。 端午节作为历史传承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旨在发扬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机会,让其在幸福的节日氛围中体悟爱国的神圣与庄严,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志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粽叶飘香 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 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篇二: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英文译为Lantern Festival,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按照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灾。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火把节”,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根据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所说,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

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也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篇三:中国民俗册子

简介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

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

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

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

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

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当时,元世祖忽

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

(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

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建筑结构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

端午节走百病

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

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

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

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

“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

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

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

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

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

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

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

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简介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主要分部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即科学实

用,又有特色。

来历

要想真正认识土楼,不得不从客家文化

说起。在福建这个朗润明丽的南国花园

里,除了它特有的亚热带风光之外,最

具特色也最神秘的就要数客家文化了。

福建是我国古代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

相传西晋末年,由于中原的征战不断,

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而

南徙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

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演绎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福建的客家文化,集中在闽西,以长汀为中心的地区。“客家”二字所代表的大概就是那听不懂的客家方言、看不够的客家土楼及数不清的客家祠堂吧。

建筑结构

客家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

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

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

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

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

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

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

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

地方。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

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

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

居建筑中的奇葩。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圆寨,仅就名称而言,已表现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垒,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客家土楼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越性。

简介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

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

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

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

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

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

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

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

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

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的结构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用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运输。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

简介

冬暖夏凉的镇原民居土窑洞是陇东高原上一道靓丽的

景观。它如同山清水秀的江南吊角楼;青松翠竹相互掩

映的瑶乡侗寨竹楼;绿茵如毯,羊群如雪镶嵌在一望无

垠的大草原上的蒙古包一样,颇具民族特色。

历史演变

镇原发掘的二十多处文化遗址证实,茹水、蒲水两岸遍布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特别是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在镇原县茹河南岸发掘据今约五千年的常山下层文化遗址中,发现房子和窑穴24座。其中,窑穴16座,“一座为椭圆形直壁坑,15座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这类窑穴形制异常固定,上半部有一段直壁颈部,以下坑形向外渐渐扩大若覆斗状”,最大的底径为4米,最小的底径1.9米,一般底径2.5——3.5米。

文章欣赏:老 北

京的中秋节

老北京的中秋,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

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

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

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

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

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

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quot;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

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