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障碍案例

篇一:一例关于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一例关于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运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对考试焦虑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个案报告。结合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和SCL-

90、SAS、SDS 等的测验结果,从生物学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了评估和诊断,确诊为有关考试焦虑的一般心理问题,然后以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为主做了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根据求助者自我评估、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评定及回访证明本咨询为有效咨询。

一、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

(一)一般资料

徐某,女,21 岁,大学三年级学生。身高约1.55 米,体态正常。家住江西省的某一小镇,家中共四人,排行老二,上有已出嫁的姐姐。徐某从小生活在传统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感情融洽,对其管教比较严格,从小就要求她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徐某自幼性格内向,不太爱与人交往,但学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肯定,邻居也常常把她作为自己的孩子的榜样,父母为她感到骄傲,经常对她说她是家里的希望,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她上学。现精神状态主要以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为主。身体状况有轻微失眠,经过医院检查,无器

质性问题。社会功能未明显受损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但效率不高。经询问,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无精神疾病病史及重大躯体疾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躯体化2.3,焦虑3.0,抑郁2.2,测验结果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焦虑自评量表(SAS) 标准分57,提示有轻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 标准分45,未达到抑郁水平。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来访者个人陈述:因“英语四级考了两次还未通过而感到焦虑”前来咨询。个人陈述:近2 周来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英语四级考试,就紧张、心情烦躁,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也没以前好,晚上入睡较难。我以前学习一直很好,是班里的尖子生,到大学后成绩也都还好,可不知为什么,英语四级就是考不过。我都已经考了两次了,都没通过,而那些平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已经考过。且我在上次考四级时,因为紧张,导致题目都没有做完,结果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又没通过。现在一看英语,注意力就无法集中,越想看越看不下去。另外晚上睡眠也不太好,入睡较难,白天上课精神也不好,心里烦,食欲也差。听朋友说这里可以做心理咨询,我就来了,请你帮帮我,如果我这次四级再不过,我就完了,明年就大四了,英语四级还没过,那我肯定就找不到工作了,那可怎么办呀,我爸妈一定会对我失望透了。

(三)咨询师的观察

徐某穿戴朴素、整齐,进门时有些犹豫,面带愁容,情绪低落,头微低。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谈吐清晰条理,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有礼貌,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谈到英语四级考试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焦虑,表情很无奈,有迫切的求助要求。

二、 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中的焦虑情绪。

(二)诊断依据

该来访者自知力完整,知、情、意协调一致,排除重性精神病的可能。徐某咨询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所产生的压力引起,是有因而发,并由此产生了不良情绪,此情绪主要体现是指向未来的痛苦体验,即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在近期发生(半个月),内容并未泛化,其反应强度并不太重。徐某强调的一些苦恼,如睡眠不好等,情况也并不十分严重,未达到睡眠障碍或失眠的程度。不良情绪反应处在理智可以控制的范围,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基本维持正常社会功能,但效率有所下降。智能、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治愿望。心理测试的结果支持本诊断。 综上,对照症状学的标准,徐某表现出的症状从程度上看不甚强烈,社会功能未受明显损害,心理冲突发生在近半个月,诊断为焦虑情绪,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徐某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徐某虽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一种广泛性焦虑和发作性的焦虑,是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体验,典型形式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且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徐某虽然表现出焦虑症状,但她的焦虑有明确的原因,且没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因此可以排除。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情绪充分泛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且病程2个月以上,根据徐某的症状,也可以排除。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徐某曾到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因此本案例无明显生物学原因。

2、社会原因

(1)早期经历:徐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邻居、同学的赞赏和呵护,而且处处要求自己是表率,形成了我是优秀的、完美的,不应该考不过英语四级、不能出错等的错误认知,并且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2)负性事件的影响:徐某两次英语四级考试均未通过,而成绩不如她的很多同学都已顺利通过,这对徐某来说是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当学习成绩不良时就感到焦虑,不能得到父母、同事、朋友的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加重了焦虑情绪的程度。

3、心理原因

(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

(2)认知方面:错误认知,认为(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广泛性焦虑障碍案例)自己应该是优秀的,不应失败,成绩不能不好,每次考试成绩若不如自认为比自己差的同学就受不了,或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感到糟糕之极,并自我谴责;

(3)行为方面: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加重了面对问题时的焦虑倾向。

三、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徐某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获得徐某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消除考试焦虑,缓解她的睡眠问题;帮助她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帮助徐某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理性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完善其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以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发展。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

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徐某分析和解决表层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和不适应的行为,其次探讨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帮助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同时,提高她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巩固咨询的成果,使其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解除徐某对咨询师的依赖,增强其独立性。

(一) 咨询方案与适用原理

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咨询方案本案例采用的主要咨询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

徐某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焦虑、烦躁,内在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不合理的信念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因此较适于采用如下咨询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的一种疗法。他认为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 理论,A 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 代表信念(Beliefs) 是指人对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 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 直接引起症状C,A 与C 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当B 发生改变时,对事情的反映也会随之变化。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求助者往往有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如要求的绝对化,过份的概括化,糟糕透顶,并有自我谴责的倾向。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认知的家庭作业技术等。

韦斯勒(R.A.Wessler)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即是:①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

篇二:广泛性焦虑障碍(第七版)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一、 定义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原因不明

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

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病程不

定,但趋于波动并称为慢性。

多数GAD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称为共病现象。常见的共病有抑郁障碍、

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等,共病造成GAD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二、 流行病学

GAD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4.1%--6.6%,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1.9%--5.1%,

45—55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GAD常为慢性病程,国外资料显

示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经有10年病程者并不少见。

三、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遗传:荟萃分析表明GAD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大约为32%。

2. 神经生物学:

(1) 神经影像学: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杏仁核,研究发现GAD的青少年杏仁核体积增大,

前额叶背内测体积也增加;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测活动增加,并与焦虑

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而前额叶背外侧活动相对下降。

(2) 神经生化

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焦虑伴有警觉程度增高和交感神经活

动增强的表现,提示患者的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某些可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活

动的药物如可乐定,有减轻焦虑的作用。

② 5-羟色胺的作用: 5-羟色胺释放增加时,出现明显焦虑反应。

③γ-氨基丁酸的作用:γ-氨基丁酸有抗焦虑的作用。焦虑也许与γ-氨基丁酸的功

能不足有关。

④乳酸盐的作用:静脉注射乳酸盐可以引起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研究的重大进展之

一。乳酸盐的致焦虑作用已在制造焦虑模型及检验抗焦虑药物的疗效中得到应用。

⑤另外,尚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白细胞介素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皮质醇却低于对照组。待焦虑症状缓解后,上

述各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

3.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

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

活,从而形成焦虑。在临床上,一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病前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威胁性

事件更易导致焦虑发作。近来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发展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照料者的矛

盾情感、父母的过度保护、被虐待和威胁、与养育者过多分离均可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

四、 临床表现

GAD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

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者社会功能下降。

1. 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

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

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有的患者担心的

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将会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

称为预期焦虑。警觉性增高可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

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睡、睡中易惊醒;情绪易激惹等。

2. 躯体性焦虑

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可表现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

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肌肉紧张表现为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

严重时有肌肉酸痛,多见于胸部、颈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有的患者

可出现肢体的震颤,甚至语音发颤。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

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早泄、勃起

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性欲缺乏等症状。

4. 其他症状

GAD患者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常不

是疾病的主要临床相。

此外,GAD是一种共病率高的疾病,大约2/3的患者合并抑郁,GAD常被认为是抑郁的

危险因素。合并抑郁的患者自杀风险明显增高,这种现象在中老年人中相对多见。约1/4

的患者伴有惊恐障碍,有些还伴有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患者也常合并酒和物质依

赖,还有些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GAD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焦虑面容、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肢体震颤、腱反射活跃等体

征。

目前常用的焦虑严重程度评估工具为医生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

可明确达到焦虑发作的严重程度标准。

五、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要点

一次焦虑发作中,患者必须在至少数周(通常为数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应包含以下要素:

1.恐慌(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等)

2.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

3.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部不适、头晕、口干等)

(二)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所致焦虑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全身血管病变的疾病同时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

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白质缺血等,常常是中老年焦虑的器质性因素,而对疾病的焦

虑反应加重了疾病,此时的治疗应同时针对原发疾病和焦虑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导致

慢性缺氧,多导睡眠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此外,甲亢、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均有焦虑症状,针对相关疾病进行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1) 抑郁障碍:GAD与抑郁障碍有许多症状重叠,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分别评估抑郁

和焦虑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且优先考虑抑郁障碍的诊断。

(2) 其它焦虑障碍:GAD常常合并其他焦虑障碍,最常见的是惊恐障碍。如果焦虑是对

特定对象和情景的反应,并达到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则分别列出。

(3) 精神分裂症:有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只要发现精神病性症状,

就不考虑GAD的诊断。

3、药源性焦虑

许多药物在长期应用、过量或中毒、戒断时可导致典型的焦虑症状。如哌甲酯、甲状腺

素、类固醇、茶碱、抗精神病药物等,根据服药史可资鉴别。

六、 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 GAD 的药物

苯二氮卓类 : 作为抗焦虑药 , 苯二氮卓类通过激活 GABA - A 受体而加强GABA 的抑制作

用 , 直接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而产生抗焦虑效果。但是一些研究发现 , 不到 50 %的

GAD 患者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有明显改善。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GAD 往往合并其

他精神障碍 , 主要是重症抑郁。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能阻止抑郁的发生 , 甚至可能加剧或促

使抑郁的发展。因此 , 单独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对大多数 GAD 患者而言 , 疗效都是有

限的。与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相比 , 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后焦虑症状复发率较高。此外 ,

药物耐受、戒断综合征和躯体依赖等问题也不支持苯二氮卓类作为单一手段长期治疗

GAD[4]。然而 , 由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迅速 , 对躯体和自主症状快速有效 , 治疗伴有显

著肾上腺素能症状或其他急性焦虑障碍 (如惊恐发作)时可能特别有效 , 因此 , 可以作为

联合治疗的手段。

丁螺环酮: 是第一种获得美国FDA 批准用于治疗 GAD 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它在一定的剂

量范围即 20~60mg/d 时 ,对治疗 GAD 安全有效 ,而且维持疗效可达数月。但是 ,其达到

抗焦虑的效果需要 3~4 周的时间。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的是 ,丁螺环酮对 GAD 患者的

精神症状如恐惧、担忧和抑郁症状更有效 ,而对躯体症状效果不明显。丁螺环酮没有镇静、

精神运动或认知损害以及躯体依赖或耐受等副作用 ,与酒精没有相互作用。与丁螺环酮有关

的副作用主要有头昏、头痛和恶心 ,但程度一般都较轻。但是 ,丁螺环酮起效慢 ,明显缺乏

剂量 - 效应相关性 ,而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其抗焦虑效果有限 ,这一切都削弱了最初人

们对它的期望[3 ,5]。

三环类抗抑郁药 ( TCAs) : 有抗焦虑的活性。在新一代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物问世前 , 丙咪

嗪已经作为治疗惊恐障碍的标准方法。但目前的对照研究发现 ,如果以达到症状缓解为治疗

目标时 ,TCAs治疗 GAD 的效果有限[3], 而且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多 , 临床使用已经逐

步减少。

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 治疗焦虑障碍的优势还未得到临床证实 , 而治

疗抑郁症是已得到证实的[6]。来自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研究资料大部分都支持 SSRIs能治疗

焦虑障碍的观点。也有少数研究证明 SSRIs能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

有证据表明至少帕罗西汀治疗 GAD有效[7], Rocca 等采用美国疾病诊断标准第 4 版

(DSM - IV) 评估 GAD , 比较地西泮、丙咪嗪和帕罗西汀 8 周治疗 GAD的效果。3 种方法在

治疗的前 2 周均减轻GAD症状 , 地西泮的效果优于其他 2 种 , 但到治疗的第 4 周后 ,

丙咪嗪和帕罗西汀的效果明显好于地西泮 , 特别是焦虑的精神症状方面。Bellew 等发现[3],

在超过 8周的试验中 , 帕罗西汀 20mg/ d 和 40mg/d 治疗 GAD 都有效 , 但在 4 周内

帕罗西汀和地西泮的效果没有差异。采用焦虑症HAMD - A 量表评估帕罗西汀的剂量 - 反

应关系不明显 , 帕罗西汀长期维持治疗GAD 的研究以及治疗 GAD 达到和维持缓解的潜力

研究尚在进行当中 , 前景可观。SSRIs比 TCAs 更安全、耐受性更好 , 但对胃肠道、睡眠、

性功能方面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多。

文拉法辛缓释剂: 是 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 , 它具有独特的非三

环结构 , 与其他神经递质受体几乎没有相互作用。除了抗抑郁作用 ,其治疗 GAD 的疗效也

得到证实。文拉法辛缓释剂是第一种对抑郁症和 GAD 都有效的药物[8]。文拉法辛治疗 GAD

的剂量与其作为抗抑郁药的剂量相似 , 有效范围是 75~225mg/ d。

Sheehan的研究表明[9], 文拉法辛缓释剂有利于 GAD 患者症状的缓解 , 有70 %的症状

改善。Davidson 的研究比较了文拉法辛缓释剂和丁螺环酮治疗 GAD 的疗效 , 文拉法辛治

疗没有合并抑郁症的GAD的效果显著优于丁螺环酮。另一研究中 ,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和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合并 GAD 的抑郁症的疗效 , 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和焦虑都表现出

更好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双向机制作用对治疗合并抑郁和 GAD 的人群有更优越的临床价

值。此外 ,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证实 ,文拉法辛缓释剂对 GAD 的长期维持治疗也很有效 ,

而且在治疗 1 周内就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因此 , 文拉法辛缓释剂的起效时间比以前报道

的用于 GAD 的其他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都早。

文拉法辛与胆碱能、组胺能和α1- 肾上腺素能受体间缺乏相互作用 ,因此副作用比较少 ,

常见的是恶心、嗜睡。由于耐受性高 ,患者的依从性自然增高 ,再加上起效早 ,安全性高等

特点 ,使文拉法辛逐渐成为令人注目的治疗 GAD 的首选药物。

(二)心理治疗

1.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坚持正常生活工作。

2.认知行为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治疗者就要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并进行

认知重建。松弛训练、呼吸控制训练能部分缓解焦虑。

篇三:案例报告:广泛性焦虑的心理治疗

广泛性焦虑的心理治疗

作者:许世钢

【摘要】

求助者因长期困扰于莫名的强烈焦虑寻求帮助。咨询师结合当事人中心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对求助者提供帮助,与她共同探索她的种种经验,帮助她体验自身,找到了她困扰背后深藏的根源——价值条件化和对他人的普遍不信任。同时,咨询师也帮助她认识这些问题的起因,以及她的很多观念的主观性、破坏性。在认清自身对他人的观念可能脱离实际之后,经过现实检验,她逐渐确信周围的人的确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并不像她一直焦虑的那样充满威胁,因而焦虑也就逐渐减轻了。在此后的生活中,求助者以新的态度生活,焦虑等身心症状都随之减轻、消失。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当事人“一有目标就紧张、缺乏归属感、价值条件化”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并从权威主义价值观转向人本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 移情 价值条件化 当事人中心疗法 精神分析

一、资料整理: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L小姐,汉族,女,28岁,本科,财会人员。父亲为工人,母亲为事业单位人员,有一个姐姐。

(二)求助者个人陈述

每天起床都很困难,脑子里很多乱七八糟的不好的想法,感觉很疲惫,家里人拖都拖不起来。这种状态是两、三个月前减药开始的,恢复药量后嗜睡的情况有所缓解。经常有别人认为不真实自己却感觉特别真实的恐惧,比如担心自己看错了单据,检查之后发现并没有看错,就担心之前是不是有过这样的错误,就一直沉浸在里面,回想以前的事情,但又找不到什么具体的例子,没法证实,也没法否认,不得不在焦虑中苦苦搜索,靠家人的劝慰和药物的作用能够较好控制,但停药后很容易反复,压力大时这些恐惧和冲突也会多起来。有时在单位害怕哪里弄错了,就会很焦虑、很恐慌,会把以前做过的大量的凭据快速翻一遍,翻完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

(三)求助者成长史

小时候父亲对她和姐姐特别严格,有很多的要求,比如要求家里特别整洁,东西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跟父亲在一起不太会感到放松,比较害怕父亲,父亲下班前会赶紧把家里收拾干净,否则他就会很不高兴。父亲喜欢拿她跟别的孩子

比较,对此她比较逆反。她做什么父亲都不会表扬她,即便她真的做得很不错,父亲也很平淡或者只是沉默。对她不满意时父亲总是连讽刺带挖苦,周末父亲在家时她就不能睡懒觉,必须总是做出在学习的样子,困了也不能随便休息,否则就会遭到数落。

大概小学五年级时,视力不太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告诉父亲以为他会给自己配副眼镜,父亲却以梅兰芳盯鸽练眼的故事教育她,说自己爱护眼睛就能恢复。没给她配眼镜,她依旧看不清黑板,考试的时候就很着急——题自己会做,却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这件事让她苦恼了很长时间。后来她脑海中经常浮现一个场景:大家都在那里写作业,她特想看清黑板,使劲地睁着眼睛看,可就是看不清。

初中的某天晚上,看完电视临睡觉时突然记起自己有一篇课文需要背,她“心惊胆战地起来背课文”,因为估计父亲肯定会来看她为什么没有睡觉。看书时她并不是全神贯注的,而是想着父亲一会肯定会过来,肯定会说她一通,对此心里很着急。结果父亲果然过来了,并训了她一顿,大意是说怎么没完成作业就看电视。她感觉父亲批评自己并不是特别多,但就是心理上挺怕他的,经常战战兢兢。

有段时间同学中流行用碳素墨水写字,她也买了碳素墨水,她父亲看到后特别生气,隔着窗子把她的墨水扔了出去,并说写字必须用蓝黑墨水。感觉父亲生活挺刻板的,自己没犯什么错也可能被批一顿,很多苛刻的要求其实并没有必要——比如牙膏必须从底部挤,上床时鞋尖必须冲外。父亲特别喜欢整洁、整齐,如果自己找不到什么东西就会被嘟嚷:看你又乱放了吧,这个又找不到了。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去解决这个事情,而是去埋怨和责怪别人,所以后来就不再向他求助了。父亲跟母亲关系挺好,但也经常说母亲;家里他谁都说,除了他自己,母亲也烦他这点。

二、评估与诊断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由于我非常认同罗杰斯的观点,所以在排除精神病的可能后,未对求助者做任何诊断。

三、咨询目标

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和求助愿望,商定咨询目标如下:

帮助求助者化解焦虑及其他身心症状,获得放松,恢复正常的生活。

四、咨询方法与原理:

咨询方法:当事人中心疗法,精神分析疗法

适用原理:

1)当事人中心疗法:

个人有充足的能力来建设性地处理生活中各种能被意识清晰察觉的部分,咨询师要创造一种人际环境,使当事人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意识到各种材料。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咨询师是真诚透明的,无条件接纳当事人,并对当事人的当下感受和表达做到敏感的共情,当事人成长所需的人际环境会形成。在这种温暖、安全的人际关系中,当事人将体验并理解自身中先前被压抑的东西,变得更完整、更有效能,带着更多的价值感和自信来面对生活,并成为他“真实的自我”。

2)精神分析法: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神经症中的强迫性内驱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不甘挫折、渴求满足,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而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以荷妮、弗洛姆为代表),强迫性内驱力是神经症患者特有的,这一类驱力产生于患者与他人的敌对性紧张,产生于这种敌意关系带来的孤立感、无助感和恐惧感。

“弗洛伊德发现——首先是在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中——病人并不实事求是地看待医生(他人),而是把医生(他人)作为他自己的种种期待、渴望和焦虑的投射对象,这些期待、渴望和焦虑乃是病人童年时因某个与之有重要关系的人而体验到的。??正是这种投射与偏曲的幕幛,使他产生种种激情与焦虑。??只有当病人真正接触到自己的无意识,他才能够克服这些由他自己制造的歪曲,实事求是地看待医生(他人)。”

要帮助患者获得解放,就必须考查他从孩提以来的心理发展,帮助他恢复早年的经验(体验),使他认识到自身中的虚假,揭露他对世界的种种错觉,从而消除投射作用和由此产生的焦虑。

五、咨询过程

总共做了60次咨询,每次1小时左右。

第一次:2008年8月17日。

咨询最开始的对话总结为来访者个人陈述。接下来我询问当事人这种焦虑、担心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她说高三(98年)是第一次发作,某天晚自习她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景象,就是旁边的同学看了她一眼(接着她补充说这件事并没有发生,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 然后她就进入了特别恐慌的状态。这种强烈的紧张大概持续了一年,在此期间她不愿意上学,因为在学

校会很紧张而在家里则比较放松。第二年春天她突然就好了,她将此形容为就像顿悟一样,但不知道自己悟到了什么。

复习一年之后考上大学,大一情况正常,大二出现反复:当时难以确定选修计算机还是选修英语更好,选完英语之后不知到为什么突然就特别紧张,特别焦虑。大学时别人先知道成绩了,她也特别紧张,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也不是怕自己过不了,就是特别焦躁,脑子乱糟糟的。这之后开始到北医六院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大学里状态一直都不错——也有紧张、担心,但要少一些,轻很多。工作后有些反复,时好时不好,经常生活在严重的焦虑、恐慌之中,整个人很痛苦。陷入其中的时候,感觉两头的路都是堵着的,往前看不到光明,往后看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对此有一种无力感,完全不知所措,因而很想躺着不起来,回避这种困境。

当事人询问:“你觉得怎么办才好呢?”我回应说:“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更多地理解自己,理解这些事情是怎么产生的,然后才能知道怎么解决它。”之后我开始了解当事人的童年经历,总结为“求助者成长史”第一段。期间求助者怀疑自己的问题并不是童年经历造成的,疑惑同龄人都受这样的教育,为什么别人都生活得挺好的。她举例说一个大学同学小时候还被父亲皮带抽打,那人家不也那么活着么。我问她:“活得挺好的?”她回答说“挺好的呀!”我接着问:“你确实了解她吗?”沉吟之后她回应说:“可能她也有些问题。”随后她回忆了那位同学的很多焦虑担心,以及某些异常的表现,但还是认为她“过得去”,我指出“别人同样认为你过得去”,并在随后交流了我们通常都不把自己负面的东西展示给别人,而已大家都很少发些别人的异常,常常在痛苦时认为自己最惨。但她还是认为童年经历好像和后来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都差不多,别人就没有发病。

咨询前当事人也看过《我们内心的冲突》,但不能把书中的东西跟自己联系起来,感觉离自己很远——比如书中说这些人都是自卑的,但自己并没有自卑的感觉,从小到大这个词好像都不适用于她。觉得自己有自信,很不理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为什么会来。

咨询末尾当事人询问我的改变是怎样一个过程,怎么判断自己走了正确的路,我如实回答说一开始我完全没有头绪,只是在不断地摸索,一年之后才觉得自己走上了正轨,因为问题越来越少了,并且感觉找到了核心的问题,有明显进步的感觉。

咨询最后当事人认为没什么收获,还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我再次指出

这必然跟她的童年经历有关系,比如她在父亲身边放松不下来,容易焦虑,所以现在才容易出现焦虑。

第二次:2008年8月20日

交谈中当事人描述这两天脑子里各种恐惧的念头乱窜,害怕哪里弄错了,自己会承担很大的责任,感到很紧张,小腿、膝盖都硬邦邦的。以前最严重的时候会哭,哭完就会好一点。知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但头脑中的感觉却像真的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是头脑自己设计的景象。生活中没有发生过自己所担心的这些错误,这些景象完全是头脑自动产生的。跟自己说“这不会发生的”没有用,“它不相信你”。我反馈说:“就是感觉身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很恐惧的‘我’,自己在那里运行,有意识的我对它是不起作用的。”当事人连连称是,并说大学最严重时看书没法集中注意力,脑子里就好像两个人在说话、两个人在打架,看英文根本看不了一个句子。一天什么也没干,却非常疲劳,只有睡觉时才能不想,所以喜欢迷迷瞪瞪地躺着。我反馈说:“‘一个我’想平息‘另一个我’的恐惧,但根本无法平息下去,始终在那里战斗。??感觉身上始终有一部分是控制不到的、也认识不到的,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它就是在影响你。”当事人回答说:“对,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跑出来了。”随后的讨论中她说感觉是“它”影响自己的状态,而不是状态影响它的来去,它的来去都莫名其妙,就好像整个人时而糊涂时而明白一样。

当事人询问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我回答说这种情况用森田疗法不会有效果,而需要借助精神分析的力量,那个来去都不受控制的“我”,其实就是她的潜意识,是自动运行的情结,如果我们认识到它是怎么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就能对它进行一些干预和引导。之后我建议继续从童年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了解到的内容总结为“求助者成长史”第2、3、4段。

当事人询问如何才能消除这些经验造成的根深蒂固的自动反应,基于荷妮的理论和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我告诉她仅仅只是看到这些并把它们跟当前的问题联系起来是不够的,还需要真实地体验到童年的创伤情感,把它释放掉,那时问题差不多就接近于解决了,体验不到则很难把结打开。

咨询中当事人反思了姐姐的情况,觉得她负面情绪也挺多的,总是担心自己得什么病,虽然她身体其实还可以,对哪里不舒服特别敏感,赶紧去检查。我说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疑病症,是内心压力、冲突的转移,其实也是不安全感的表现,告诉她:“你们姐妹两都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面,有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各有各的表现,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当事人说:“对,而且我觉得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