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案例

篇一:新闻采访:采访案例

(一)采访前的准备

1、费雯丽让记者碰了个大钉子

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扮演影片《乱世佳人》中

的郝思佳一角而一举成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61年3月8日,她飞抵纽约,庆祝世界名片《乱

世佳人》复映。一个记者去采访她。记者问:“您

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

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那部小说《飘》吗?”记者

回答:“都没有看过。”费雯丽说:“那就不必多谈

了。”她无意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当时在场

的美联社记者目睹了这一记者的窘状,写了一篇特

写,在新闻界传为笑柄。

可见,采访前不认真准备,仓促上阵,结果

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既影响了报道的时效,又给

被采访者增加了麻烦,甚至可能造成采访的失败。

所以,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通讯员不

容忽视的一件工作。

准备工作有许多,从广义上讲,是一切知识、理论的储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对采访对象的起码的了解。像费雯丽这样赫赫有名的影星,电影《飘》又是重新放映,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而这位记者居然连这点起码的知识都没有,难怪费雯丽要拿钉子给他碰了。美国记者麦克逊说:“在我将要去谒见某一要人以前,我早已熟悉于这位要人的一切了。”假如你要去采访某一个人,就要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事先了解他的经历、性格、嗜好、习惯、特长等等,以便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经验证明,这种准备越充分,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

2、叶圣陶为何烦躁?

有位记者去采访老作家叶圣陶。显然记者事前毫无准备,知识面又窄,一见面就问:“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八旬老人很烦躁,又感到很悲哀。这些情况,你翻一翻叶圣陶随便哪本著作,都能找到答案,可惜他根本没翻过。更使人苦笑不得的是:有位记者刚刚采访过夏衍,便转道来到叶家。他见到叶老的长子叶至善,一面紧紧握手,一面惊异地说:

“我刚从夏公那儿来,您岁数比他大些,可没想到这么年轻??”原来,他对叶圣陶家庭的情况也一无所知,把叶老的长子当成叶老本人了。闹出这样的笑话,采访自然得不到好结果。 再看下面尴尬的一幕:

记者:“参观了武钢以后,真实大开眼界呀,武钢果真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呀??”

被采访者:“不是最大的。”

“全国最老的钢厂。”

“也不是最老的。”

“嗯,对了,那就是最先进的。”

“不管怎么说,总归有个‘最’吧?”

“是有个全国之最的地方,不过不是你说的‘最’”

??

请看,事先毫不准备,对采访对象的情况漆黑一团,就会出现这种大杀风景的局面。

3、谢晋和曹禺对记者的批评和赞扬

1986年“金鸡奖”“百花奖”大会期间,电影导演谢晋结合

他刚在美国举办影片回顾展的经历,对中外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

作做了对比,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深思。

谢晋说:“美国的记者很注意资料工作,善于在接触采访对

象之前从资料中掌握有关情况,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他们采

访实践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角度独特,采

访效率甚高。而国内的不少记者不大善于利用资料,采访体温大

同小异,缺乏自己独特的角度。因而,常常要对记者从头讲一遍集资的简历。其实,本人的籍贯、年龄、艺术经历,只要一翻材料就全都有了??”

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也发表过类似的感慨。他说:“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不能什么都问,搞‘马拉松’式谈话。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不难看出,他在采访之前是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

4、纪希晨带着资料访宝成

1956年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前夕,报社派老记者纪希成报道这一建设成就。出发前。他到图书馆翻阅了不少有关铁路沿线的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资料,沿途又注意查阅地方志,对川、陕界上的昨天和今天,又了较多的了解。当他沿着那著名的陈仓栈道、“青峰连天不盈尺”的秦岭关、古风州诸葛亮筹策伐魏的“思计台”、三国时赵子龙把守的阳平关、汉相萧何追韩信的马道河等地采访时,尽管当时连日暴雨山洪,采访十分困难,但由于他有充分的资料准备,又身临其境目击了筑路工人们的劳动场面,很短时间内便连续写出了《从宝鸡到成都》等7篇通讯。有的通讯谈古论今,描述风光,介绍掌故,读来充满了知识和情趣,绕有兴味。

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当年他每到一

地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有关的地方志和

史书。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

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很长时间做准备,阅读

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还要作笔记和写

研究心得。她说,每次采访之前都要像学生准备

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

5、“后悔一辈子”的尤金·莱昂斯

尤金·莱昂斯是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他曾经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事先约定只能采访两分钟。两分钟以后,可斯大林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而他当场却提不出更多有准备的问题。莱昂斯事后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但使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来。”

另一次,莱昂斯采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约定只能谈五个书面提出的问题,几分钟就谈完了。而此时巴列维兴致正浓,等待继续提问,莱昂斯也没有准备更多的问题。

事后,莱昂斯懊恼地说:“我当时就在国王的办公室发下庄严的誓愿,今后哪怕约定我只有几分钟的采访,我若不事先准备好供一两小时谈话的问题,便决不再来到世界伟人的面前。

6、田流的四个准备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听名记者田流的叙述:

我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有关政策闹清

楚,也可以叫做“政策准备”,这是经过多年实践,从很多次失败

中得来的教训。政策思想不明确,就缺少分析具体事物的能力。大

战需要武器,做工需要工具,政策就是我们记者观察、分析、判断

具体事物的武器。如果对某个方面的政策不清楚,就贸然去采访它,

看——不知从哪里去看;问——不知从哪里问起,看到的和听到的

情况和问题,也不能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不知道它到底是对还是错,

是好还是坏,虽然费了很大劲采访,到头来还是不知所以,在这种

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当然也就“主体思想不明确”、“一般化”甚

至不符合政策了。

所谓做好政策准备,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政策,这道理谁都懂,谁都赞成,但是做起来往往又不那么重视和认真。??采访农业不懂得农业政策,采访工业或问叫,不懂得工业和文教政策,怎么可能把报道写好呢?

第二个准备是,对将要采访的问题的全局作一个概括的了解。我是搞农村报道的,当前我国农村、我国农业形势到底怎么样?要有个基本了解,只有把这个全局、这个总的形势把握住了,对具体的采访对象以及它所发生的问题,才能正确地分析,恰当的判断和估价。 我们的报道,总是通过一个具体地区或单位,一个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的,而却总是面向全国的,这就是说,我们的报道要有针对性,要有普遍意义。如果我们对全局不了解,我们的报道就缺少针对性,就没有普遍意义,就是无的放矢。1981年秋,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农业审查责任制的稿子,内容是什么叫责任制,如果这篇稿子在两年前写,是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因为1979年很多人对责任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和误解,到1981年全国70%以上的地区和生产队都已经实行了责任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再说什么责任制就是“马后炮”了。一篇报道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在一个准备是情况、资料的准备。我们了解政策,了解全局和整个形势之后,就要出发到某个地区、某个单位去采访了。去之前,应该对那个地区哪个单位的过去特别是最近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而且了解得比对全局、对整个形势的了解更细一点,更深一点。我一般的做法是:凡是能够在报社治疗室、图书馆找到的有关资料,都找来看一看,虽然是采访农村,但交接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因为农村不是孤立的。当然,这方面的情况,要看同采访对象关系大小,有的概括地了解一下就行了。当时不了解是不行的。

不了解就很难看准

农村、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个准备,也可以说是进入采访前夕的“临战”准备。前面谈过,我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从大到小,也就是从政策的、思想观点的准备,到具体的要采访的地区、问题、实践的头有关情况、问题、资料的准备等。方法是从上到下,即从中央、报社到省,到省以后,还是这个老办法,同省委、省报及有关单位了解该地区或该方面的全面情况,并从了解全面情况中,选择去哪个县、哪个单位,甚至去采访哪个典型人物。

这样做,使我得益匪浅。最主要的好处是:这样做使我的报道思想比较明确。知道我们党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知道什么是主流、本质,什么是支流、现象,报道出来的东西比较有针对性。第二个好处是,选择的报道对象比较准确,不容易上当受骗,对报道对象的分析判断,也比较容易符合实际。

7、约翰·根宝的“根本宝贝”

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资料。吴晗说:“没有资料就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来。”不少外国通讯社也非常重视资料。有的记者提出“一名好记者也是一名称职的资料员”。在日本,新闻记者常常要当一二年的资料员,在较多地熟悉情况、丰富知识后,再去做采访工作。

你感到惊讶吗?美国写内幕新闻的名记者约翰·根宝一生竟然积累了六万张卡片的资料,堪称资料富翁。离开报社以后,他利用这些资料,一连写了《亚洲内幕》、《非洲内幕》等七本书,本本引起轰动。这些资料卡片可真是他的“根本宝贝”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访美,美国几家报纸对钱伟长的情况介绍得十分翔实,报道中的有些背景材料甚至唤起了钱伟长本人对往事的许多回忆。美国新闻界对他的情况如此了解,这使他感到十分惊讶。钱伟长向采访他的记者询问,记者把一大叠有关他的资料摆在他面前,这才解开了他的谜团。外国新闻界普遍认为,只有掌握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写出来的报道才会有分量,才会厚实。

当然,现在有网络、电脑这样的现代化手段来做资料的搜集、整理的工作了。但重视资料的意识,却丝毫不能动摇,整理资料的工作,也丝毫不能放松。

8、事先的研究,打开了“哑巴”的嘴

一位叫鲍勃·福尔斯曼的西方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笔头功夫差劲一点,照样可以当个出色的记者;可是如果不会采访,那就休想当个好记者。”

美国已故的报刊评论员利布林有一次去访问一位著名的赛马骑师。此人一向不愿同记者交谈。许多记者都认为,让这位骑师开口,比让哑巴说话还难。但是利布林却让这位骑师滔滔不绝地同他谈了一个小时,而这位记者在谈话间只插了十几个字。

利布林使了什么“招”,让这位“哑巴”骑师说话的呢?

见到骑师,利布林劈头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您赛马时左蹬皮带比右瞪皮带多放几个眼?”骑师一听这个问题很内行,就兴高采烈地从马镫谈起他的驭马术。最后还对利布林说,“我看得出来,你同骑师们一定混得很熟。”其实,这位记者并不精通骑术,对骑师这一行也很少打交道。他只是在采访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请教了一些行家,知道赛马的骑手在跑马场风驰电掣般策马飞奔时,为了克服在圆形跑道上产生的离心力,两个脚蹬的皮带不能一样长,必须使左蹬皮带比右蹬皮带长一些,以便使身体重心稍稍内侧。对于这个细节,一般人不注意,而行家必定了解。利布林第一个问题就从这里开始,使那位骑手既惊讶又高兴,谈话的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利布林能够这样轻而易举地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并不是他记

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是前作了仔细的研究,找到了好的角度,这才打开了这位骑师紧闭的“哑巴嘴”。

9、曼彻斯特提出了肯尼迪前所未闻的问题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采访一分钟至少要

准备十分钟。认真调查之后(不是之前)进行的采

访几乎总是更有成果。《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

彻斯特回忆说,“我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

先规定我可以和他谈10分钟。而实际上采访持续

了3个半小时。这次采访激动人心,并引出了日后

的多次会见。”

曼彻斯特解释说:“我认为事前准备事关重

大。对美国总统这样的人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过

多次的问

记者采访案例

题,这是对他的莫大的侮辱。他很可能随

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话应该是他前所未

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

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举行会

谈。”曼彻斯特准备对肯尼迪总统进行首次采访时,

查阅了总统召见的特别助理和内阁顾问的名单,发

现他们当中80%的人与总统年龄相仿。因此他在

采访中问肯尼迪是否是个“同代人主义者”。曼彻斯特说:“当时,他(肯尼迪)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但他喜欢这个提法,玩味不已,从中得到一番乐趣。真正第一流的采访可以让一个能言善辩的采访对象如醉如痴,如果他入了迷,采访就会顺流直下,你将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这都取决于你事前化了多少功夫。”

10、资料是记者永不离手的得力拐棍儿

一次采访从哪里开始?从准备开始;准备一般是从搜集有关资料开始。

贯穿采访全过程的是什么工作?是资料工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研究资料、保存资料,就是这样贯穿下来。

如果把采访比作登山的话,那么资料就是记者永不离手的得力拐棍儿。

怎样理解资料的作用?

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发现新闻。前苏联一位记者下班回家,发现路两旁刚刚刚安装了新的路灯。他脑子一动,查阅了资料,发现当天是当地使用电灯的50周年。于是一条颇有趣味的消息就写出来了。

二是可以增加新闻的厚度和可读性。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位西方记者报道了邓小平的一次讲话。在消息中,他交待,这是邓重新出来工作后的第三次讲话。前两次是在什么时候讲的,内容是什么。读者看后,对讲话的意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是可以成为突出新闻主题的画龙点睛之笔。报道1957年上海奇寒的消息,如果没有引用诗人臧克家1947年写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来与解放后对比,其思想性决不会有如此深刻。

资料的重要作用并不止于上面说的。每次采访,对记者来说,都是上一次课。采访对象是记者的老师,资料就是记者自编自学的教科书。

篇二:记者采访要素

基本格式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评论等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折叠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新华体折叠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

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华尔街日报体(DEE)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其他资料折叠编辑本段

新闻稿发布方法折叠

一、举办新闻发布会,请行业及大众媒体参会,由企业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开发布企业重大消息。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讲,费用花费很高,而且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才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媒体关注度。

二、与公关公司合作,这个方法可以省去很多事,公关公司在公关传播服务方面比较专业,而且资源和服务流程都是现成的。公关公司通过挖掘企业的新闻事件,撰写成新闻稿,然后通过公司的媒体资源发布到全国各大媒体。

三、企业自主建立媒体关系,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品牌部或叫市场部或企划部,团队中有一位媒介经理,去搞媒体关系,如果企业有重要新闻,通过这些媒体关系发布。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直接比较快,费用少;缺点是工作难度大,媒体范围小,发稿数量受限制,稿件发布率低。

新闻特写的概念折叠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的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新闻特写的特点折叠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新闻稿的特点

新闻稿的特点,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新闻总的特点

立场:观点鲜明

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及时

语言:简洁准确

新闻的四个特点:真实新鲜 简明精深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

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

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

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

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

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

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新闻特写的写作折叠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新闻稿段落分布折叠

(一)新闻稿撰写与作家,作文相互一致,段落分配也是启、承、转、合。

(二)第一段之导言是全文的精神,最好在60字以内,重点约略提出,提纲挈领。 效果监控折叠编辑本段

新闻稿如何传播新闻稿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稿件的传播与效果监控。稿件的传播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新闻稿营销事件是否成功。好的新闻稿没有好的传播渠道,策划就可以与零划等号。

新闻稿的效果监控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产品或企业的关键词指数来判断,企业相关网站的用户流量数、客户资讯数、稿件的传播平台数、权威媒体转载的数量等等都可以成为考虑新闻稿的成功标志。

所以,新闻稿传播需要选择权威发布媒体,提升稿件的权威性和传播广泛度,成立于2003年的国内领先的企业新闻策划机构品牌联播联合国内门户媒体、垂直地方媒体覆盖网络让企业新闻稿传播到行业精准人群。合作媒体平台包括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华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阿里巴巴、慧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营网、中国企业网等。全网覆盖超过98%的中国网民和用户基础上,我们同步专注瞄准与企业本身行业、领域相关的潜在用户及精准群体,根据企业的受众属性定制专业传播,达到最全面并更精准的传播效果。

此外,品牌联播还通过微博、微信、QQ群、百度知道问答、贴吧、论坛等一系列用户互动,问答平台以及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一线门户发布权威新闻,巩固精准营销广告效果,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注意事项折叠编辑本段

注意事项(一)

新闻写作应多使用短句,尽量符合150字以内适当阅读量。

导言不宜直接用引语,避免无谓困扰。

每段开头不宜用同样的语句,尤其是相接的两段。如连续几段的开头都用「他说:」,「他表示:」,会让人生厌,也会使人以为作者文思不足。

连接词(由于,但是)尽量不要用,先拿掉后再看看是否影响句子叙述的完整性,否则将可省略。落笔前先应审慎确认事件之可信度。

注意事项(二)

使用日常,简单易懂的字:如类似歌迷,影迷,避免改用Fans:「粉丝」。

写短句子,写简单的句子:简短有力的句子,使读者欣赏起来轻松自然,感受深刻。 尽量少用专门术语:新闻与写作是要给大家看的,应以贴近生活习惯,浅出的语言。 尽量少用最,甚,极为或唯一,避免与事实不符,会造成读者抗议。

不要用避讳引语:某人说就用钱XX说,不使用钱氏说。

尽量少夹用外文:除非有必要,但不要乱翻译,造成误解。

注意事项(三)

删去不必要的字:虽简而不漏,意思不变。

如:1.作为期五天的访问-访问五天。

2.今天起办理报名手续-今天起报名。

不作无谓的解释:尤其在新闻专题报导中,有必要才解释,没有就省了。

不记流水帐:除非天天精采,否则,仅提重要事件。 人名官衔省略:除总统外,第一次提全衔,第二次用姓名即可,避免礼多文虚。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善于提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就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那么,新闻记者应该如何提高提问技巧呢?

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

记者和采访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两者之间都感觉很陌生。因此,也容易让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距离感。有经验的记者,一般不喜欢单刀直入,而是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套近乎,让对方感觉到眼前的记者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如此一来,对方没了距离感,谈起话来也自然会滔滔不绝了。

有次采访山区一个女劳模,笔者就使用了这一技巧。在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女劳模,原本就很腼腆,一见到笔者后就更紧张了。还没等笔者向她提问,就已经脸红脖子粗说不出话来了,还一个劲儿地往后躲。为打破僵局,笔者灵机一动,转移了话题,问她:“您这几年不容易,为带动乡亲吃了不少苦吧?手都裂了好多口子。”充满人情味的提问,让女劳模感觉心里暖暖的,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女劳模的羞涩劲也没了。“是呀?每天睁眼闭眼就是想着怎样给大伙跑销路,可没少受累。哪有工夫打扮自己!”女劳模的话匣子一开,就关不住了。就这样,笔者很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

这也是最能体现记者采访功力的。有的记者墨守成规,事先把采访问题一一列到采访本上,逐条向采访对象发问。这种填鸭式的提问显得呆板,会让采访对象感觉不舒服、不自然,并导致其不愿多讲,敷衍了事。其实,这种事前充分准备并无不妥。但有经验的记者在充分

准备的同时,更乐于倾听采访对象的发言,并喜欢从中发现新问题。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激情。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认真聆听采访对象的话语,并见缝插针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采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时,笔者总想让其谈谈自己廉洁自律的故事。但该村支书很谦虚,一个劲地解释说:“哪能自己夸自己。”笔者专心地听支书讲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精彩故事”。当他说到自己亲自监工路面硬化场景时,我的灵感来了,问他:“你整天泡在施工现场,顾不上照管有病的老伴,就不怕落埋怨?”

“不仅老伴埋怨,还往里多搭钱呢!”

“为啥?”笔者追问。

“没人照顾的老伴一生气,病情重了,又多加了一顿药吃。你说能不多搭钱吗?”支书回答。

“吃这么大亏,你干得还挺卖力!图啥?”

“要是图挣钱,我早就发了。”支书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怎么个发法?”笔者紧追不舍。

“就拿硬化路面来说吧,我还得罪了不少人。有的人半夜敲我家门送两万块钱想揽工程,都被我撵了出去……”支书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详细地诉说着自己拒腐蚀的幕后故事。

结果,采访对象不知不觉把笔者所需要的新闻素材全部谈了出来。显然,这次采访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的提问技巧。

旁敲侧击外围采访

有的新闻人物,肚子里东西很多,却谈不出来。碰到这种情况,记者不要急于先去采访本人,而应该旁敲侧击,先采访报道对象周围的人,包括这个人的领导、同事、同乡、家属等,了解到足够的材料以后,再采访报道对象本人。由于记者在采访外围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好多事实,即使报道对象自己不愿意说,记者根据已掌握的事实进行实质性问题提问,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得到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篇三:采访案例

河北廊坊老年中心停水事件和解 记者遭遇采访难

2011年07月08日 2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廊坊7月8日电(宋敏涛)针对《物业公司“叫板”街道办 廊坊一老年中心停水8天》一事,河北廊坊金桥物业管理公司经理陈永祥8日表示,停水事件经中新网4日报道后,引起该市房管局及广阳区官员的重视,金桥花园小区老年活动中心已于7日修复通水。

陈永祥说,新源道街道办及金桥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经协商取得相互谅解,并达成一致意见。“街道办事处补交了一万五千块钱的物业费,我们负责维修管道,昨天已经修好通水了”。

采访中,记者同时了解到,廊坊市区多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均由廊坊市金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廊坊市金桥物业公司负责物业管理。而金桥物业公司与金桥房地产开发公司同属廊坊市房管局下属“正科级单位”。有网友质疑:作为政府机关的市房管局,是否可以开办房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连日来,记者就当地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销售及物业管理等相关问题采访该市房管部门时,却遭遇采访难。

5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廊坊市房管局,在其十楼办公区,局长办公室大门紧锁。记者电话联系该局局长郭峰表明采访要求后,郭峰称“在市里开会,回头再说”。

同日,记者在该局十楼遇到副局长李金龙,针对记者采访问题,李金龙称“可以闲聊”,但不作为采访内容。“闲聊”过程中,记者欲记录,李金龙多次强调:只做“闲聊”,不算采访,要采访需找该局新闻发言人。最后,记者只得无奈离开。

6日上午,记者再次拨打郭峰办公电话,无人接听。手机打通后,郭峰称,“仍在市政府开会,采访可找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启志”。记者电话联系王启志表明采访意愿后,王启志称,此事得找局办公室。记者重申,“经核实,您为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况且已联系郭峰局长,同意由您协调采访事宜。”王启志仍称,“宣传方面工作还是找市委宣传部吧!”随后匆匆挂机。

6日中午,记者赴廊坊市委宣传部表明采访意愿,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廊坊市房管局,并将采访内容传真至该局。

6日下午,记者再次致电廊坊市房管局,该局办公室主任王少峰表示已收到采访提纲,并约定7日中午前做出回复。7日11时许,王少峰致电中新网记者称,采访提纲需加盖新闻单位公章。记者解释说,市委宣传部已核实身份并转交书面采访提纲,如有异议,以当面采访为准。王少峰称,“明日上午,会给出书面回复。”

截至记者发稿前,4天多时间,未接到廊坊市房管局针对采访内容的任何回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