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下载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主要针对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的缺陷,以批判的方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则采取正面论证方式,提出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第二条是对第一条的展开和深化。

所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否反映对象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这是人的认识能力及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途径问题;二是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对象,这是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关于第一个方面,在哲学史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关于第二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所有旧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这里提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的突破。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坚持主观标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种是主张以是否对人有用为标准,凡是对人有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就是真理,这是把真理范畴和价值范畴混淆起来,真理对人的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但不能反过来认为凡是有用的都是真理。另一种是以圣人的意见和权威的意见为判断真理的标准,也还有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判定真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典型的主观标准论。

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不同,坚持客观标准,主张直接以客观事物本身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凡是符合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真理性的认识。例如,费尔巴哈说:“只有通过感性直观(指客观事物——编者注)而确定自身,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旧唯物主义主张在人的思维之外寻找检验标准,坚持了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在基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缺陷是没有真正解决检验真理的机制问题,它不能解决外面的事物如何主动跑进人的头脑中来检验认识与对象的一致性问题。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不能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所决定的。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所谓检验真理,就是寻找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验证,这是真理本性所要求的。从实践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物质活动,实践既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活动的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转化为实践过程,通过实践的结果与认识进行验证,一般说来,当实践结果与人们预期的观点相符合相一致,就说明认识正确反映了客体本质和规律,具有真理性。这样,实践活动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了,把人的认识的规律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统一起来了。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中,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才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马克思接着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此岸性”,这里是借用康德的术语。康德把世界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认识表象世界,它处于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的此岸,而自在之物的本质处于认识的彼岸,是人的认识达不到的。马克思这里“思维的此岸性”指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客观规律,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从而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最后,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经院哲学的本义是指欧洲中世纪在教会的学院中所讲的基督教哲学。其特点是把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工具,为基督教的教义作烦琐的哲学论证。哲学家们围绕宗教经典,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如:“天堂里的玫瑰花究竟有没有刺?”、“圣母玛利亚究竟是不是处女?”、“上帝能不能创造出它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等等。后来人们就把脱离实际,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学风叫做经院哲学,又叫烦琐哲学。马克思这里讲的“经院哲学”就是从引申义上使用的,意思是说,如果离开实践来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像经院哲学一样,是毫无意义,无法证实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主要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这里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思想。

所谓“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当然也包括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在内所主张的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爱尔维修等人针对法国一些唯心主义者宣扬的“人具有先天观念”的错误观点,指出人及其思想观念是环境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但爱尔维修等人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客观前提,并不直接使人变好或变坏,使人变好变坏变恶变善的是社会环境,好的政治(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那些文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下载)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会使人变好变善,而如果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好,则会使人变坏变恶。所以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伦理道德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爱尔维修等人又认为社会环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究竟谁对社会环境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呢?不是普通的芸芸众生,而是天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些天才人物的意志决定并塑造着理想的社会环境,普通大众就只能被动地由社会环境所决定。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批判指出:“这种学说必然把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马克思在批判法国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时,为什么用括号把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专门提出来呢?这说明马克思这里用意深刻。它表明马克思开始把批判法国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与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从哲学上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欧文信仰爱尔维修的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当把这种观点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时,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的理想和改革方案是尚未实现的东西,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用法国唯物主义理论无法得到说明。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社会改革方案是圣人头脑中先天具有的。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共产主义奥格斯堡总汇报》,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学说,认为这些理论根本不能实现。但当时马克思还不能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批判,当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很好地弄清楚它。1844年马克思还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当作共产主义学说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8月11日给费尔巴哈的信中,赞扬费尔巴哈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这表明了马克思这时的共产主义学说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之间的逻辑联系。只是到了1845年,在《提纲》中,才第一次从哲学上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三条最后,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懂得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在人和环境关系上的基础地位的错误观点,从正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我认为,马克思这一论断包含着以下四层基本内涵:

第一,环境创造了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体现着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把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观念的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进而提升主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环境人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世界得到了提升和改造。

第二,人也创造了环境。人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通过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外化在客体之中,使本来是外在的环境也凝结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在自在自然中所没有的人化的自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属人的人类世界,体现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第三,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协调一致的关系。马克思这里使用了“一致”一词,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在改变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变和塑造了人。马克思这里提出人和环境“一致”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也就是马克思在160多年前提出的人和环境一致思想的具体运用。

第四,实践活动是实现人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基础。正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环境,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环境塑造了人。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四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那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主要是讲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的错误的同时,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首先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正面肯定。基督教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神,是上帝,整个世界包括人在内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他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是人把自身的本质抽象出来,加以偶像化和神化,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因此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费尔巴哈否定了上帝,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进步意义,马克思也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中的历史贡献。但是,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不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的本质。他“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即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类实践的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离开现实的生产关系及与之联系的阶级关系,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抽象、孤立的“类”,把“理性、意志和心”看成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把抽象的“类本质”作为他的理论的逻辑起点,以此建立他的新的宗教观和人本主义哲学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一是“抽象的方法”,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只是从纯粹生物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二是“孤立的方法”,即不是从全部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中去理解人,而只是理解为孤立的生物个体,这样,最终的人的本质就只剩下两性之间的性爱关系。以这种抽象孤立的方法研究人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的同时,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角度,而是从人与人的区别角度入手来论述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界定。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劳动是人的本质。这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界定人的一般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人的本质有两个层次的观点,第一个层次是“人的一般本性”,即一切人所共有的本性,也就是人的一般本质;第二个层次是“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44卷,7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同一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各自具有的特殊本性,即是人的具体本质。所谓劳动是人的本质,就是在第一个层次,即人的一般本质意义上论述的。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不是从人与动物区别的一般本质层面来界定的,不是讲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指人与人的区别,是在第二层次上探讨人的本质。当我们分析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质区别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这个一般的共同本质上面了,因此马克思就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来界定人与人的具体本质的差别。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一论述包含的的基本内涵主要有: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就不同;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这里马恩是讲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讲的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具体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所以,每个个人具体的社会本质的形成,是由他们特定的需要决定的,因而,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以上三个方面的界定,是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来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的理论,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五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指明了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第八条中首先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既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研究所必然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石,从而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论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的意思是: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基础。这一论断至少包含着以下四层意思: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起点。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从制造和使用生产劳动工具开始,人就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的劳动活动开始的。 第二,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全部丰富的社会生活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领域,即物质生产活动领域、精神生产活动领域和社会管理活动领域,其中物质生产活动领域是其它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其它领域的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只有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去从事社会管理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才能进一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精神创造活动和社会管理活动。

第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劳动的性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就不相同。生产劳动的构成主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社会,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不同,又划分为渔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种技术社会形态。不管是哪一种划分方法,都是以生产劳动实践作为基本依据的。

第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也有社会革命对不同社会形态实现质变的推动作用,也有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有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等等,在这些动力中,都是生产劳动实践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所以生产劳动实践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所有社会动力之源。

马克思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是说,以社会实践为本质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根源,即使是错误荒谬的社会意识,如神秘的宗教观念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能在社会实践这一基本活动中找到现实根源。因此,“神秘”观念不能用意识本身说明,只有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科学地揭示其本质。

正因为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才使马克思的历史观与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六

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启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天,距今已有165年了,但是马克思在《提纲》中论述的基本思想内容丝毫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我们今天来学习马克思的《提纲》,无论在理论方面和还是实践方面都会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1.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启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有十一条。学习之后,我们清楚地看到到,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基本线索。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理解《提纲》的总纲。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哲学之中,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作为划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由于是脱离实践,因而才看不到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成为消极被动直观的唯物主义,而唯心主义同样脱离实践,把主体的能动作用无限夸大。马克思提出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关系。在《提纲》三条至十条,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分别论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宗教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等,可以看出,马克思力图在实践基础上构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第十一条马克思在批判以往的旧哲学家脱离实践、只把哲学单纯理解为解释世界的缺陷时,着重强调了哲学对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体现出马克思最后以实践作为逻辑归宿点。正是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马克思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逻辑线索,也对我们今天理解如何科学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理论体系有重要启示。过去,我们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在理论编排的逻辑顺序上,并没有真正按照马克思在《提纲》中的逻辑思路来编写,往往只是单纯从本体论入手,把物质范畴作为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至于实践范畴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往往被忽视了,在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部分时,实践的思想被没有涉及,只是在第三板块“认识论”才粗略地阐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比较典型的如文革前艾思奇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文革后,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版。

马克思在《提纲》的基本逻辑思路,对我们思考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有很好的启示,告诉我们,在编写哲学教材时,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回归马克思的思路。不能单纯以物质为逻辑起点,应该以实践范畴为逻辑出发点,真正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色。可喜的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以及2009年12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试题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如何论述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的?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根据本学期所学原著,马克斯在哪几部著作中阐述了人的本质问题?请论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三、根据本学期所学原著,马克斯在哪几部著作中阐述了异化问题?请论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四、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如何理解“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恩格斯是如何批判其缺陷的?

七、论述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

八、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唯有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请回答:

1、概括这两段话的段落大意

2、文中的“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是什么意思?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第一讲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参考资料: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推荐:

1、耶鲁大学公开课:近代社会理论基础

主讲人:伊万·塞勒尼

共25讲,其中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来源:优酷视频

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著,介绍了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观点。

3、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哲学类和法律文化类。大约三百本,电子版。

马克思的政治和学术研究

马克思(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城吕肯巷664号(现为吕肯大街10号)父亲是有名的律师

1830年10至1835年9月:特利尔中学

1835年10月至1836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

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移居柏林,并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到特利尔。其中1839年初至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进入莱茵报工作。10月任该报主编,11月下半月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结婚。

1843年10月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办《德法年鉴》,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1845年2月初被驱逐,迁往布鲁塞尔。

1845年至1848年:写作《神圣家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1849年8月马克思来到伦敦,陷入了极端贫困。其后几年中,马克思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8岁的大儿子也因病离世。

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出版。

→1881年12月,燕妮在伦敦逝世。

→1883年1月,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在巴黎逝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政治与学术研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

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介

这部《手稿》大致写于1844年4~8月间,因为写于巴黎,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时期。

(1)大学期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

(2)1842年4月,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当时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由对宗教的哲学批判转向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

由于其思想激进,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单靠空洞的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他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同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与政治。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使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经济学、弄清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了巴黎时期的研究。

(3)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写下了这部重要的《手稿》。这部《手稿》是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的。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在最后部分,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这应该是《手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进行探讨的基础。因为绝大部分内容的失落,使政治经济学的内

第三手稿是对第二手稿的遗失部分作了一些补充,还包括《手稿》的序言,

二、《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

1、手稿涉及的重要范畴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也就是劳动。

(2)异化:

黑格尔认为异化就是对象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变成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

(3)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异化劳动,也称为劳动异化。

2、异化劳动的表现

包括四个方面:

A: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手”稿)

B.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

“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手稿)

C: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手稿) ”

D:人同人的异化: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已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手稿) ”

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 。

3、异化劳动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来表现。”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

4、异化劳动的复归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

结论

(1)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2)共产主义只是扬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

(3)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运动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一)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二)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三)革命实践的需要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 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20世纪20、30年代用德文、俄文出版了全书。

中心思想

◆ 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点

1、现实人的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异化概念,说他:“只是把一切现实的关系和现实的个人都预先宣布为异化的(如果暂时还用一下这个哲学术语),把这些关系和个人都变成关于异化的,完全抽象的词句。这就是说,他的任务不是从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来描绘现实的个人,他的做法又是:用关于异化、异物、圣物的空洞思想来代替一切纯经验关系的发展。”

(1)异化源于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A、生产力、交往形式是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各种工具和生产手段不过是现实的人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生产力是交往关系的基础,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

能建立起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历史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才能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性的个人。

B、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它内部生产及内部、外部交往发展程度”,异化正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

C、自发性的强制分工产生异化:异化是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推进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存在自发性、强制性的分工的条件下,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才是必然的。马克思说:“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性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奴着这种力量。”

(2)物质交往过程中的异化:一是通过劳动条件、生产工具的分工所体现的异化。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

二是强制的社会分工通过使人的活动范围固定化而使劳动片面化所导致的异化。当分工一出现,每个人就有了一定的特殊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只能在社会给予他的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从事特定的活动,从而获得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3)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国家以“虚幻共同体”的形式出现:马克思认为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日益尖锐,因此,“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为了把种种社会矛盾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就建立起国家政权,赋予自己的阶级利益以普遍利益的形式。马克思从私人利益、阶级利益、共同利益,揭露了国家对个人的异己性、疏远性、异化性。

2、异化的进步意义

异化不仅是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交换为前提的生产发展才在产生出现实人的普遍的异化的同时,也使人本身的力量、使个人的关系和个人的能力获得普遍性和全面性。没有这种现实的、普遍的异化作媒介,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不会实现。

3、消除异化现象—现实人的发展

马克思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历史归结为人以其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创造自己的对象性世界因而创造自身的过程。人创造历史是人的“自由”的实现,但这种实现受“自由”的获得形式的限制。

生产力是“有生命的个人”在分工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而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准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也被称作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当某种交往形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