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意识提高能力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工会干部队伍

摘要: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明晰职能、明确要求、健全机制入手,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建设能力、参与能力和组织能力。
关键词:高校;
工会干部;
素质

高校工会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高校教职工的群众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是高校工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是履行好高校工会职能的基本保证。考虑到高校工会干部专兼结合的特点,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更要注重提高工会干部的基本素质,以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一、新时期高校工会的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高校工会组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中国工会章程》中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高校工会应该是学校党委、行政联系教师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柱,是高校教职工利益的代表,应全力维护教职工权益,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历史发展来看,高校工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福利型时期(1983年之前)、娱乐型时期(1983-1998年)、建设型时期(1998年以后)。当教职工生活水平不高时,学校工会的工作重点在于改善福利,发挥着帮贫救困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工会的工作重点转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上;
在当前深化高校改革之际,时代又赋予了高校工会新的历史使命,工会组织应承担更多的建设性工作。概括起来,新时期高校工会有维护职工权益、组织建设、参与民主过程、教育会员等四项基本职能。高校工会的职能不断完善,作用日渐突出,既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又要把教职工的意愿和利益表达好、维护好。
二、对高校工会干部的基本要求
高校工会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湛、热爱工会工作、工作能力强、受到职工信赖工会干部队伍。因此,提高高校工会干部的素质,是做好高校工会工作的关键,它对于提高高校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1、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我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居于高校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的核心地位,只有抓住“维护”这一工作重点,工会工作才能发挥教职工合法权益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维护、调动和激励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办学效益的好坏,与教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高校教职工实际上已经结成了以学校为基础的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教职工既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更关心自己长远的利益;
既关心学校的今天,更关心学校的未来。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维权的重点从过去主要维护教职工的眼前和局部的大量而又具体的物质利益和少量精神文化性的利益,转到主要维护教职工长远的、全局性的带有根本性的物质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和社会方面的利益,这是维权工作形势的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在高校实行的全员聘任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到职工劳动关系和利益分配的调整,工会只有依法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劳动权利和各项合法权益,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顺利开展。
高校工会要维护宪法和有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赋予职工的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当前形势下维护职工的七项合法权益,概括起来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的权益。要维权,工会干部首先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敏锐的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增强政治意识,提高建设能力
高校工会的职能建设,首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体现出党在高校群众工作中执政能力的状况;
其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工会要在协调新形势下教职工的劳动关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协助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成绩。
高校工会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党委对工会的领导,坚持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是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把握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管理工会领导班子、支持工会按照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做到领导不干预、管理不包办、支持不代替。坚持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主要是随着工会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高校工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与学校行政的相互关系应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应确立工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地位。工会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家。
3、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参与能力
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事情,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是促进高校工作的健康发展,满足全体师生的利益诉求。大家的事情,当然应该大家来办。高校的民主化管理有着久远的历史,国际上现代高校建立之初,实行的就是以学术管理为基础的民主化管理。在我国,高校一度出现行政化的倾向,当前急切地要求高校管理回归应有的位置。
高校工会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意识,积极参与对学校的宏观管理。特别是在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利益和意见。要经常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向教职工说清楚学校改革发展的进展情况,讲明白服从改革大局的道理,引导教职工自觉从大局出发,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改革、建设之中,做到“参政有据、议政有方、助政有力、实施有效”。
4、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组织能力
从根本上说,高校党委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高校工会是党委联系教职工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既要与学校党委保持一致,又要按照大多数教职工的意愿开展工作、组织活动,反映和表达教职工的具体利益;
既要防止脱离党委领导,又要防止脱离广大教职工群众。我们处在改革的时代,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前进路上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这就对高校工会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激励人心,化解矛盾,增进共识,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爱校荣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工会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广泛的群众性,也是工会工作的一个优势。高校工会干部既担负着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投身学校发展改革的任务,又要积极开展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在工作中,工会干部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依靠广大群众把工作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得越细,活动的效果也就越好。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提高组织能力,制定好计划,安排好程序,使参加活动的人员各负其责,各显其能,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三、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的途径
全面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工会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和管理上,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工作要求和机制制度上有新的突破。高校工会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成员主体由知识分子组成。为此,工会干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面和深度,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为知识分子服务。
1、健全工会干部选拔机制
高校工会的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工会作用的发挥。高校不乏优秀人才,但是缺少培育与吸引人才投入工会工作的机制与制度。因此,在工会干部的入口上要把关,条件上高要求。要按照规定程序选配好基层工会干部,及时把作风正、业务精、有组织管理才能、善于做群众工作、敢于为群众说话办事、热心为教职工服务的优秀人才选拔吸纳到领导岗位上。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工会协管干部的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多数教职工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会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可由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或副高职以上的教师来担任各个分工会的主席,以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层次和工作水平。同时,干部管理部门要对工会干部加强教育、严格管理、规范考核、强化监督,为工会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2、重视工会干部培养
第一要加强日常培训。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特别是法律知识、参政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熟悉经济管理、劳动就业、劳动分配、社会保障、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和劳动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专家,提升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进行平等协商的能力和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水平。新提拔调整的工会领导干部,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系统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对于在岗的工会干部,可以定期举办工会干部理论学习班、进行工会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聘请专家学者和上级工会领导上课以及适当组织工会干部参观学习,了解形势和学术前沿,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培训中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新的知识结构完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二要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工会干部的基本功。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发现新苗头,总结新经验,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只有摸清“家底”,了解“民情”,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如对教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教职工劳动条件及报酬调查、住房现状调查,对抽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写成调研报告,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要加强实践锻炼。科学发展观贵在实践,要坚持学以致用,敢于创新。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满足于固有经验、不拘泥于陈规旧习,改变工会是“打球照相、吹拉弹唱”的旧观念,克服习惯思维和心理定势的影响。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的着力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源头参与上,放在使广大教职工有知情权、审议权和参与权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与保障上。要树立效率观念、竞争观念,运用现代知识,发现新问题,摸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真抓实干,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工会工作的新发展。
3、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高校党政领导要重视工会工作,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把工会工作置于全校工作大局之中,为工会转变工作观念、完善工作制度、更新工作方法、扩大工作内涵、拓展工作渠道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要支持工会做好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的日常工作,保证教代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学校的管理;
对于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事先征求工会的意见,保证工会从源头上参与决策;
继续推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向教职工公开学校的人事分配、住房、职称评聘、基建、财务等热点问题;
加大工会经费投人,加强“职工之家”、工会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工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项群众性活动创造条件;
要关心工会干部的工作、生活及待遇,稳定工会干部队伍,促进学校工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工会干部的考核
加强高校工会干部的考核工作,细化考核指标,对工会干部的知识、意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考察,把教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基本的考核内容。对于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某些方面不足的要诫勉谈话、强化培训,长期不合格的要调离工会领导岗位。
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加强学习实践,努力成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提高工会工作水平。高校组织部门要按照工会的工作性质,提出工会干部的素质要求,真正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热心为教职工服务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琦,高校现阶段工会的理论定位与职能要求,学习月刊,2008(12)
[2]王淑芳,履行高校工会职能的几点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傅洁,简析高校工会教职工维权问题,北京教育,2009(2)
[4]陈玉华,浅议高校工会的职能与建设,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刘亚静,要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参与职能,工会论坛,2005(3)
[6]杨敏,提高高校工会干部素质三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
[7]左勤,新时期高校工会干部素质的思考,滁州学院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