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礼仪韩语

篇一: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

一、 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

(一) 语言属系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 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

(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

(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如“买”

4.音节构造

(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

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

6.声调

(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7.语调

(1)句法语调

一般表现在句末,用于区别不同的语气意义。

韩语属黏着语,独立词后粘着附着词才能组成句子,而不少附属词可以直接表达各种语气、意义和思想感情,这一特性,相对的削弱了语调的作用。

汉语是孤立语,没有语气和思想感情的附属词,主要靠语调来表达句子的意义。

(2)逻辑语调

汉语的逻辑语调的变化比韩语广泛、自由。因此汉语音节的音长变化比较自由,音长没有辨义性,即单词中某一音节加长一些不会产生词义的变化。而韩语语音长短是辨义的。

8.敬语

(1)表达方式不同

韩国语的敬语表达都有一套完整、复杂的敬语体系,可分为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而汉语中则不成体系,主要带有敬谦意思的词汇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

(2)适用对象范围不同

汉语的敬语一般只用于谈话的对方;韩语可以用于话题的第三者,适用范围比汉语广。

9.表达的风格上汉语简洁明了,韩语委婉。

(三)两国文字起源

1.汉语的书写文字是汉字。它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实践中创造的,属自源文字。具体起源时间尚无定论,但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适用最广泛的文字。

2.韩语的书写文字是韩文,是由朝鲜世宗大王借鉴汉语音韵于公元1444年“训名正音”创制的。在此之前,韩国没有文字,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陆续借用中国的汉字,采用直接用韩文记录和利用吏读两种方法记录语言。现代韩国语中仍夹用繁体汉字。综上可见,韩语文字的创制都与汉字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汉字是韩文和日文的母体。

3.两国文字比较:

(1)文字性质:①汉字—表意文字。

②韩文—表音文字。

(2)标记方式:①汉语:标记系统单一,稳定。

②韩国语:基本以韩文为主,但一些正式场合使用汉字。

二、中韩历史文化差异

(一)节日差异对比

1.中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介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法定休假日)

元宵节、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其他节日)

2.韩国

韩国民众最重视中秋节。

传统节日:元旦、独立运动纪念日、植树节、释迦摩尼诞生节、儿童节、光复节、中秋节、开天节、韩语节、圣诞节

(二)传统服饰对比

1.中国:汉族(汉服)、藏族(藏袍)、苗族(苗服)、蒙古族(蒙古袍)、满族(旗袍)、中山装等

2.韩国:韩服(女士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士是短褂搭配长裤,并以细带缚住裤脚)。

(三)中韩礼仪文化对比

1.中国礼仪文化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2.韩国礼仪文化

韩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韩国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视所应具备的礼仪修养。社交场合中,大部分韩国人会讲英语,对讲日语的人没有好感。在社交礼仪上,韩国一般不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的礼节。握手时讲究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在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前者须先以右手握手,随手再将自己是左手轻置与后者的右手之上。 在韩国,妇女和小孩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和尊称,很少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要是对方在社会上有地位头衔的,韩国人一定会屡用不止。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

按照传统,韩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关系,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应当建立在一种合作和互相支援的传统基础之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爱和责任感十分强烈,是无法割断的。家庭里的一家之长被视为权威所在,全家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严格的命令必须服从,不得有违。儿辈或孙辈违抗长辈的愿望被韩国人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三、中韩现代文化差异对比

(一)饮食文化

1.中国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鲁菜的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川菜的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粤菜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闽菜的特点是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苏菜的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浙菜的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湘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

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徽菜的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

2.韩国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 韩国的食品以辣为一大特色,它的辣和中国四川的麻辣不同,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且常多“冷辣”。即使是冬天,饭店里冷面的生意也还是相当好。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食品的另一特色是少油。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韩国米饭白而且香软,很有黏性,吃的时候如果包上一张撒盐的紫菜,饭本身的黏性会把紫菜包紧,吃起来又香又糯,十分可口。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烤肉的种类很多,如烤牛肉、烤牛排、烤五花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烤牛肉。吃烤肉时,生菜、芝麻叶、生蒜及小青椒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用芝麻叶包烤肉,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想从烤肉里补补油水是很困难的,因为韩国烤肉是要把油都沥掉的。

韩国人生活崇尚简朴,吃的方面并不讲究,惟独对泡菜情有独钟。饭桌上如果没有泡菜,韩国人是吃不下饭的。泡菜的种类很多,做泡菜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一种是白菜,红艳、辛香,保持了原有的水分,吃起来辛辣却没有苦涩的感觉。另外也有用萝卜块茎及各种植物叶,比如芝麻叶、豆叶等制作的泡菜。韩国人家一般都有腌菜器皿,自己腌制各种泡菜,随时取用。

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凉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开水焯过后,加上佐料拌成的。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生拌鱼肉,是把生肉、生鱼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丝的萝卜、梨等,再浇上加醋的酱或辣酱拌成。

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类、大酱、咸盐、味素等各种原料烹调而成。韩国的汤有两种。一种是汤饭,是将米饭、肉和葱放在一起水煮而成的,味道鲜美。常见的用来下饭的汤有两种。一种是用豆叶、豆芽菜、豆腐、肉末等混合加水制成的,色泽淡褐,吃的时候加一种非常辛辣的粉状调料,也可以把饭泡在里面一起吃。另一种汤称为清酱,和前面一种材料差不多,但是红色的,水很少,介于我们观念中的汤和酱之间。韩国人非常喜欢吃清酱,在韩国古代文献里甚至记载着某官夫人用自制的美味清酱帮丈夫与上司拉拢关系的故事,可见清酱魅力之大。

韩国人爱吃辣椒,家常菜里几乎全放辣椒。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使用饭碗也很有讲究,分男用、女用和儿童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

篇二:中国传统礼仪阐述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

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篇三:韩语

韩语

目录[隐藏] 韩语的语系和历史 【韩语(朝鲜语)的概况】 【韩语(朝鲜语)的字母】 【韩语(朝鲜语)的拼写方式】 【韩语(朝鲜语)词汇构成】 【韩语(朝鲜语)的语法特点】 【韩语(朝鲜语)的方言】 【朝鲜语和韩国语的区别】 韩语的语系和历史 【韩语(朝鲜语)的概况】 【韩语(朝鲜语)的字母】 【韩语(朝鲜语)的拼写方式】 【韩语(朝鲜语)词汇构成】 【韩语(朝鲜语)的语法特点】 【韩语(朝鲜语)的方言】 【朝鲜语和韩国语的区别】

? 【韩语在世界的地位】

? 【汉语韩语元辅音对比】

? 【韩国语在中国的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

韩国语

???

Korean

[编辑本段]

韩语的语系和历史

对于韩语的系属划分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有很多学者主张属于阿尔泰语系.因为韩语的语音有着元音调和现象和语法上的粘着.但是要证明语言的亲属关系,还需要和阿尔泰语系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比较资料,但韩语和阿尔泰语很难进行严密的比较,因为1)各语群的古代资料缺乏.2)属于各语群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小.3)众多亲属语言消失.特别是扶余系统语言的完全消失,让韩语和阿尔泰语系的比较更加困难.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在朝鲜称为朝鲜语.现在使用人数约6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韩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

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0%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由于汉字是标记中文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韩文则非常不恰当.因此从韩国的三国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最后发现用2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文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即把汉字的新罗化.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朝鲜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训民正音》创建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韩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和字母”?“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上面加画构成字母“?"。其他字母?? ·??, ?? ·? ·??, ?? ·??, ?? ·? ·??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韩国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编辑本段]

【韩语(朝鲜语)的概况】

朝鲜语(也有称韩国语),在普通话中,其正式学名为“朝鲜语”,但在民间中,不正式场合下也可称韩语或韩国语。朝鲜语(韩国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而在朝鲜继续称为朝鲜语,二者本质相同。现在使用人数约7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三省,美国,日本,前苏联的中亚各国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韩语(朝鲜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广义上,“朝鲜语”与“韩语”并无区别,是同一种语言;狭义上,“朝鲜语”指朝鲜官方语言,“韩国语”指韩国的官方语言。

现代韩语是以首尔(即汉城)官方话为标准的“标准韩国语”,朝鲜使用的朝鲜语则为“标准朝鲜语”。

朝鲜语和韩国语是同一种语言,但由于长达半个多世纪南北交流的中断,特别是普通百姓之间的交流极少,加上两国发展情况不同,现代韩国语中某些新词,特别是西式外来词在现代朝鲜语中是没有的或写法不同,除了新词,韩国语和朝鲜语仅仅是语音上的微弱区别,不存在互相听不懂的现象。韩语、朝鲜语都使用音位文字朝鲜文书写。

中国官方定义其正式名称为“朝鲜语”而非“韩国语”或“韩语”,如中国最著名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其课程专业名称即为“朝鲜语”。但实际所学的语法、习惯词汇等,则多以首尔标准语〔标准韩国语〕为准。

(以上因为原来中韩两国为敌对国家,处于冷战状态,所以,中国的朝鲜语教学为北朝鲜语言,而近年来,特别是中韩92年8月14日建交以后,中韩关系日益密切,所以,中国的“朝鲜语”教学大多都改为韩国语教学。而名称也相应改为韩国语而非朝鲜语,另类似北大等专业可能由于时间长久,有其历史原因,所以未加更改。特此注明所谓官方定义名称。)

也有其他方式查询表示,无论在大陆、港台、还是海外,“韩语”称呼的实际使用频率要超过“朝鲜语”称呼。

亦有人指出:相对于北朝鲜的地理位置而言,南韩的首都刚好位于首尔(汉城)——自1392年以来的李氏朝鲜时代首都,所以南韩的“标准韩国语”更接近于朝鲜半岛分裂前的官方标准语言。

韩语(朝鲜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朝鲜文)是音素文字,古代韩民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所以历史上借用汉字记录韩语,用音读的方法使用汉字表述韩语(朝鲜语),但因为韩语(朝鲜语)同汉语语系上的天然差异,加上汉字量的庞大,普通朝鲜人更没有学习汉文化的机会.直到朝鲜王朝世宗大王创制民族文字韩文.韩文的发明并没有排斥汉字,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文也不可能取代汉字的地位。在创制韩文的过程中,朝鲜学者先后13次前往辽

【韩文(朝鲜文)的起源】

古代朝鲜族(韩国称韩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犹如空气一般,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痛苦现代人很难想象。 如同拉丁语在中世纪欧洲是超越民族的共同语言,当时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人民都广泛地使用汉字。所以朝鲜半岛使用汉字不足为怪。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半岛的民众说的并不是

这种口语和书面语分离的情况使统治阶层觉得十分不便,但对于维持统治地位却有有利的一面。因为只有统治阶层才能学会汉文并参加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是确定政治地位并享受各种经济利益的保证。所以,创造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易学会(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中国饮食礼仪韩语)的语言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且也不是获得主流社会认可的事情。 从这一点来看,世宗为了图普通百姓的方便创造民族特有文字-韩文,创制韩文从政治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在这种背景下,世宗知道创造新文字的举措必定会引起统治阶层的不满和反对。所以他在暗地里隐秘地开展这个伟大的项目。据说世宗对这个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史书上都说世宗本人创造了韩语,至少世宗本人亲自参与了这个事情。世宗是朝鲜半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当时有能力创造韩文的人中世宗也是首屈一指的学者。为什么世宗如此热衷于创造韩文呢? 也许是因为这是他亲自主持的项目,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训民正音》(即朝鲜文)创建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全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和字母”?“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上面加画构成字母“?"。其他字母?? ???, ?? ?? ???, ?? ???, ?? ?? ???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朝鲜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世宗国王创制民族文字】

当时的朝鲜王朝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中国以汉字作为自己民族的文字,日本已经出现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越南以喃字作为自己民族的文字。

世宗国王认为一个堂堂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会对以后朝鲜王朝的发展,甚至对其后代都会极大的影响,所以他决定一定要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一种简单易学的语言。

“国之语音 异乎中国 与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为此悯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习 便於日用矣”

训民正音中的母音则是按照天地人的原理来创造的

天? 天圆

地? 地平

人? 人直

衍生出然后再伸双手。

同朋友约会礼节。要事先联系,尽管韩国人对客人不苛求准时,但他们自己是严格遵守时间的,因而客人也应守时,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到韩国人家里作客,最好送一束鲜花或者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手递给主人,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入韩国朋友家里,须先脱掉鞋子,交谈时,说话要细语轻言,不可大声说笑,女性发笑时用手遮掩住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擤鼻涕,吸烟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不懂礼节。

韩国人的饮食习惯。韩国人接待经贸业务方面的客人,多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宴请,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业务交往,多在家中请客吃饭,用传统膳食招待。韩国人爱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制作冷面的面条是用荞麦面做的,汤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苹果片等,而且要冰镇,吃起来清凉爽口,但过一会就会周身发热。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鱼片、烤牛肉、干烧桂鱼、脆皮乳猪、油泡虾仁、脆皮炸鸡、爽口牛丸、软炸子鸡、冷拼盘等。韩国人每顿饭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为爽口。在正式宴会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种不同食物送上来,其中必须有火锅,随后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请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齐。

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但是,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

子里,铺上席子便可。不过,现代的韩国人崇尚外国潮流,无论餐桌或者饮食礼仪,都离传统越来越远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对于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

韩国的礼法。其划分相当细致,在问候法中,根据情况可分为15度、30度、45度、90度礼,还有称谓法,日常生活礼节、工作礼节等等,在其他民族来看,是相当繁锁的,但是,这些礼节使得韩国语得以正确优美地使用,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

二、 韩国语教学中要渗透礼节教育

韩国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韩国式气质,其中礼节是培养学生韩国气质中的突出部分。礼节是心灵的根本,若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成功立足于社会必须有美好的心灵。正因为礼节是美好心灵见之于行动的产物,所以在任何时候,为了成为有良好礼节,美好心灵的人,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导和为此做出的努力。《职业礼仪》严圭云大来文化社1996。所谓良好礼节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指不贪图别人东西,尊老爱幼,诚实生活的人。另外,对自己负责的事情尽力而为,不做别人厌烦的事,真心待人。诚实守信,不畏邪恶,维护正义等都属礼仪的范畴。理解他人并尽力帮助他人的意识是健全我们的社会并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动力。

我们要教育学生常以谦虚的、同甘苦、共患难的姿态去生活,礼节不仅是我们心灵的根本,更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自身人格、实现自身的跳跃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礼节可以营造明朗平和的社会氛围,而这种礼节并不是无需任何修养而自动形成的。它要求人们通过不断的自身努力从而具备这种礼节,这个过程即是不断通过自身的修养,具备高尚气质的过程。《1分钟礼仪》徐自原韩意出版社1994 因为韩国语与中国语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语法角度,[2]国语阶称的区分相当明晰,在词汇使用方面,也分为尊敬语和一般用语,所以,我认为对于将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