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名言

篇一:艾灸语录

艾灸语录

《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孙思邈:若要安,三里常不干。【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医宗金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

《丹溪心法》: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补阳生则阴长也。

《名医别录》: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梦岁日记》:五月五,四民踏艾草,悬门户上。

《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扁鹊心书》: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保命之法有三,艾灼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

《红炉点雪》:火有拔山之力,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若能用心求得灸之,无病不能愈矣。】

《痰火点雪》: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往。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至艾者福,善灸则寿】【清明插柳,端午挂艾】【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东医宝鉴》:着艾一柱,如人丁壮之力,故谓壮。

《医宗金鉴》: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

《外台秘要》: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外台明堂》: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

《明堂下经》:热病汗不出,灸孔最三壮。

《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病不愈。】

《千金翼方》:胃中热,灸三里三十壮。

《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宦游吴蜀,体上常需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疬瘟虐之气不能著人。】

《针灸易学》: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神灸经纶》: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 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本草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艾,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医伤人肌肤。

《博物志》:削冰令圆,举而向日,医艾承其影,则得火,艾故又名冰台。

《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唐代韩愈)

《类经图翼》:凡蛇蝎娱蚁咬伤,痛势极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灸之,拔散毒气则安。

《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东医保健》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朝鲜--许浚)

《针灸真髓》: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做旅伴。—日本谚语

篇二:古代关于艾灸语录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我们不能忘

艾灸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病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人人都可以自救。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了。

1.《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3.《黄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4.《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6.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7.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0.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11.《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

12.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13.《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4.《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15.《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0.《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1.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2.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3.《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24.《东医保健》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朝鲜--许浚)

25.《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唐代韩愈)

26.《诗经-王风》:“彼此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7.孔璠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28.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29.“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首诗歌

深入艾灸的历史渊源,振兴中医灸法

“针”和“灸”并称针灸 ——人们常说的“针灸”是两个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是指应用专用的针具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灸”则是应用燃烧艾叶制成的艾绒,以温热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发现和使用,可能更早于“针”。而今,中医界一片慌乱中,灸法亦有成为历史的危机……

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回答道: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呜呼!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人群所知晓;不再被中医普遍采用。中国的宝贝——中国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 灸法深植于中国文化精髓,曾在我国古代兴盛一时。古代中国,许多医学大家,虽精通方药和针法,在实际治疗中,则偏爱灸法,比如,被誉为神医的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柱,病即痊愈。晋代葛洪的妻子鲍姑,更擅用灸法,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女灸疗专家。葛洪也许深受其妻影响,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共录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这说明,灸法在古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重要性还要超过针法。灸法创造许多奇迹,中国历代医学专家皆对其推崇倍至。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灸法的疗效有很高的评价:“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灵枢经》则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意思是,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的功效。唐代药王,更是深受灸法之益处。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到了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岁过百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书写了震古烁今的医学名著《千金翼方》30卷,并在书中提出:“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公元3世纪的《曹氏灸方》;唐代的《外台秘要》、《骨蒸病灸方》;宋代的《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元代的

《痈疽神秘灸经》;明清的《采艾编》、《太乙神针》、《神灸经论》等医学著作都述灸法而不言针法。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说灸法起源于中国旧石器时代,其发现和使用可能更早于“针”,古人偶然发现用植物点燃后,刺激身体某些部位,可缓解甚至治愈病痛,其具体发展过程已无从考证,只能于史料中,似乎隐约能梳理出灸法的发展简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灸法。《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用艾灸医治疾病的方法。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显示灸法的历史比针法长——帛书《灸经》中只有灸法,并无针法。中医学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则明确指出灸法的产生与寒冷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书中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灸法的适应症、施灸顺序、剂量、补泻等,并将灸法与针法并提。灸法家族中,现今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艾灸,即用艾柱烧烫穴位以治病。艾叶用于治病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谚语。这些谚语、评价及相关的记载表明,灸法在古代中国是被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治疗技术。古代医家认为,艾灸“透诸经而治百病”。近代和当代的医学家们通过临床实践也证实,灸法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心脑血管、骨伤及风湿类、皮科等诸多疾病……灸法用于治疗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然而,当今各中医院,皆“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灸法日益走向湮灭边缘——大小医院都很少有使用灸法医生,曾有医生为病人用灸法治疗时,被院长强行禁止,原因是烟雾太大,不安全且污染环境。目前医学界“存针废灸”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灸法这一中医学命脉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随着仅存的几位灸法大家的年纪增长而濒临失传。

2003年,灸学界泰斗刘冠军在长春去世;安徽周楣声已经88岁高龄;山西谢锡亮已82岁高龄;最年轻的灸学大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田从豁教授已78岁……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在城镇,约有48.9%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该住院而不住院。医疗费居高不下是造成中国人“不敢看病”的真实原因。灸法的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节约,应该更好、更广泛的加以普及。然而在吃着“麦当劳”长大的人群中,有多少人甚至连灸法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呼吁业界同仁拯救灸法,迫在眉睫!

中药之草—艾

您听说过“艾”吗?这味古老而神奇的中药,几千年来被世人广为应用,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极大。

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患了7年的慢性病,用艾3年就可治好。另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民间亦有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如此说来,足见孙思邈使用艾的方法流传之广。

由于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又能达到消毒杀菌、除害防病的目的,所以民间至今一直在使用。

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以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这种神奇的良药为人类的健康奠定了基础。

艾灸的现代应用

实践证明,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正如《扁鹊心书》云:"年四十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阳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艾灸足三里可增强人体脾胃消化功能、常灸肺俞和增强肺的功能,并可预防感冒和肺结核。常灸气海,可以补气。常灸大椎、关元、命门可以壮阳等。常灸膏盲,则可防百病,甚至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是使用艾灸进行自我调治。

艾灸疗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用以熏灼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阳气弱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灸三里穴可补气壮阳。

而今,随着生活压力和职业压力的加大,使许多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提前找上门来。艾灸养生和艾灸保健,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保健办法。

端午时节巧用艾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早在《内经》中就有暑病的病名、发病时令、症状等描述,并认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因此,端午节这天,除了要开展众多纪念伟大文学家屈原的活动,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

艾灸,是用一种叫艾草的中药,经过特别的加工做成艾绒,在局部穴位或病灶进行加热治疗,艾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气味芳香,主灸百病,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端午灸是在端午这天,拿老姜放在找准疾病所对应的腧穴,再将艾绒置于姜上点燃,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端午灸通过夏令节气阳气开始旺盛,加上经络的穴位和艾绒的激发体内阳气,使脾胃之阳振奋,风湿暑之邪不易侵犯体内之阳,阻断了发病途径,从而达到伏邪不能触发。常运用于各类风湿之邪等疾,如夏季体虚易病、骨质疏松症、脊柱炎、寒性关节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端午插艾条,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端午时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端午节关于艾草的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许多地方有插艾的习俗。在一些地方,人们从田间采回艾草,还将其做成人形或虎形,挂于门口、厅堂或窗户上,以避邪驱毒、祈望安康吉祥。端午插艾,史籍多有记载。南朝梁人 《梦岁日记》中说:“五月五,四民踏艾草,悬门户上。”《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的背面灰白色有茸毛,我国各地普遍都有。艾草适应性强,多生长于田埂上、小路旁,与众多的杂草为伍,在树林里、荒坡上也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艾草有种特殊香气,所含芳香油可驱虫杀菌解毒。端午时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又多雨潮湿,蚊蝇细菌繁殖快,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而农历四五月间,艾草的长势旺盛,芳香油最多,杀毒能力最强,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尤得民众青睐。古诗云:“端阳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艳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艾草是我国人民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中都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以艾叶熏灸穴位,则温经通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可提高肌体免疫力。相传药圣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后来竟享寿100多岁。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附方中都有用艾的处方。明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在他所著《蕲艾传》中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方中收载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有50多个。在我国一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除了药用,艾叶还可以做菜肴及食品香料。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载:“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冶冷痢。”我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叶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做成的。在一些地方,民众还有用艾叶泡茶、煲粥、做汤、蒸糕、煮食鸡蛋的习俗。艾草还可以用于酿酒,如法国著名葡萄酒“味美思”,其主要香料是艾汁。此外,艾叶中提取的精油,还是多种香水、化妆品的添加剂。

篇三:采一把艾蒿回家

采一把艾蒿回家丁立梅

① 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

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

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的?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

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

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

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

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

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有改动)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由“端午节带儿子出城采艾蒿”这件事引发了哪些联想?(4分)

2.文中两处划线句都描写了艾蒿,他们在修辞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3.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150字)(7分)

那一些晶莹的泪花 安谅

①都说,南疆多是不长眼睛的青杨,没有流泪的胡杨。我踏进沙漠的那一瞬间,就断定胡杨是坚韧顽强的化身,似乎与涟涟泪水无缘。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泪。

②喀什市区有高楼霓虹,也有湖水景观,与内地不少中型城市一样的模样。

但深入乡村,踏访农户,那种贫穷落后首先在住房淋漓尽致地展露。我走进去,是怀着一种悲悯,更是带着一种忧伤。用泥土和竹条砌成的居室,居然随处可见。低矮得让人心碎,破旧得又令人羞愧。我们这大都市里的人,是应有羞愧之意的,同是兄弟手足,这样的差距为何还未能消除呢!在莎车,那位大妈家,人畜几乎是同居一处,羊棚里的味儿,就像浮尘一样,径直闯入了居室。大妈五十多岁,但憔悴衰老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了。村支书介绍说,她男人早就病死了,她抚养着一位老人,还带着五个孩子,五个孩子有两个是天生的智障者,是吃低保的,能填饱全家肚子已是不错了,改善住房就几近天方夜谭了。说话间,那个十多岁的智障女孩便傻愣愣地坐在那儿,目光呆滞,目中无人。我握着大妈的手,告诉他,政府要资助她,建一套抗震、宽敞的安居房。村支书翻译时,我看见大妈枯涩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而那痴呆女孩的眼里,也有一种光亮喜悦地一闪,我也禁不住眼窝子一热。

③在泽普八乡三村,村民们都在清理震后的场地。阳光下,他们热汗直冒,

干得很欢。乡领导把他们集拢来,介绍说,上海来支援我们建设安居房的,图纸是他们帮着设计的,钱也是他们资助一部分的。话音未落,已看到村民们互相交头接耳,目光都投向了我们。虽然听不清、也听不懂他们在述说什么,但那些眸子里透出的光泽是欢欣的,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我们之间漾动。

④巴楚县一个老汉,首先新建了一处新居室。90平方米的安居房,还有近

一亩地的种植区和养畜区。听说我们来自上海,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切地走了上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口里喃喃着,昏花的老眼里,泪水盈盈,他的儿子也不时抹着眼眶。

⑤喀什的老百姓,还有不少居住在土坯房里。稍有雨水侵袭就即刻渗水甚

至倾塌,岌岌可危。一位当地建设官员说过一则故事,至今撞击着我的心口,令我无法平静。前些年,伽师地震,一个村的民宅都须臾之间倒塌了,死伤无数。只有一户人家,当初因为拿了政府的补助,自己又凑了点钱,把房屋改成抗震房了,一家老小无忧。领导去慰问,他竟然也抱头痛哭。众人都纳闷,最后才得知,这次地震,好多村里人都临时躲进了他家,让他一下子成为村里最让人瞩目和羡慕的人物。他是喜极而泣呀!

⑥胡杨,是男子汉的象征呀,也是新疆人的象征。他们也是有泪不轻弹,

但到了动情之处,就潸然泪下。

⑦看见他们激动的落泪,我们也禁不住泪花闪动。

⑧那泪水映照了民族情,兄弟谊呀!

1.请你依次概括文中所记述的“胡杨之泪”的两个场景。(每个场景用8

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 场景二:闻支援愉悦露欢欣

场景三:场景四:帮乡邻幸福泪满面

2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画线句子中“温暖的力量”指的是什么?(4分)

3.第①段写到“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

泪。”请你结合文中的任意两处场景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

① , 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

②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选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

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①俟: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将啮其喉 (2)信不诬哉..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2分)

15.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参考答案:

1.联想到①《诗经》中采艾蒿的诗句(或采艾蒿的青年男女)。②儿时端午节采艾蒿的乐事。(或故乡的风俗,采艾蒿插艾蒿的乐事)③远在美国的友人发来的邮件(或远方的友人,身在异国他乡,怀念端午节充满艾蒿气味的童年)④若干年后儿子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孩子采艾蒿。评分:4分。每个要点1分。

2.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用意:写出了艾蒿如乡村女儿一样的普通和朴实,把艾蒿比成“婴儿”更表达了作者对艾蒿朴实与纯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2分)

3.共7分端午节采插艾蒿是一种民俗,流传至今。(1分)作者会在端午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采艾蒿,作者的朋友远在异国他乡也会在端午节怀想艾蒿的味道,因为他们都有童年采艾的经历。(3分)艾蒿已经成为故乡的记忆,寄托着浓浓的乡情。这一习俗定会为人们喜爱并流传下去。(1分)语言表达(2分)

1.示例:场景一:听资助激动溢泪水 场景三:住新房感激泪盈盈 (共4分。每空2分)

2.要点:温暖的力量指的是我们给予村民们的帮助让他们感到温暖,使他们看到了幸福的未来,坚定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村民们在听闻援助他们的亲人就在眼前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激之情以及乐观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坚定了我们帮扶他们的决心。 (共4分。每个要点各2分)

3.示例:胡杨是新疆人的象征,他们坚韧顽强,有泪不轻弹。一位大妈在困苦中,对亲人不离不弃,她的坚韧与顽强常人所不及,然而面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她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地震中,一户拥有抗震房的村民保全了家人,帮助了乡邻,他喜极而泣。这些纯净的“胡杨之泪” 让作者感受到了新疆人的质朴与善良,深深打动了作者。(共7分。胡杨特点2分,结合文段内容谈4分,表达1分)

12.(1)咬 (2)确实、的确

13. (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1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参考译文: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艾草名言)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想不对劲,便

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

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

16.(3分)熬住就是一切 举例论证

17.(4分)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言之有理即可)

18.(4分)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19.(4分)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意思接近即可)

20.(4分)示例: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意思接近即可)(3分)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3分)父母习惯1分、影响各2分,任意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