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篇一:哲学小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在马克思之前,很多中外学者都早已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过论述。如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从其本体论上的二元论和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出发对“实践”进行探讨。而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也对实践进行了探讨,并产生了一套科学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揭示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毛泽东选集》中也说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阐明了时间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征性的世界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由构成实践活动的诸多要素性质决定的,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此外,时间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二)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三)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与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制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三、实践在当代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助于我们党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其次,实践的观点使我们具备批判的精神,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都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概念的,只有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认识,才能自觉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具备批判的精神,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进一步解释:在本质上现存的一切都应该是灭亡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对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批判精神.科学的实践观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具体的历史的活动中,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抓住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就必须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的对待一切事物.

,在批判的同时还要作创新,发挥人们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的实践观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 社会历史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和破坏,而是为了创造和发展,事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在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建造一个新世界.特别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都需要人在实践中具有创新的精神.

四、以大学生实践为例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可以说,学生在学习这一阶段中,大部分只是都是来自课本,也就是间接经验。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所以说大学生想要获得一番成功,必须要重视实践。

而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做的事情,但可以说这种实

践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是用所学过的只是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际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认识,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改进。而大学生,可以说是长期被动接受知识,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正恰好能帮助她们在知识上的局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书本上的知识是由前人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获取得到的,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故其正确性应有待确定。只有自己通过不断实践,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结果如何而定。毛泽东主席曾如是说:“判断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根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象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上越走越远!

(指导教师:贾丹)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之学哲学话改革

学哲学,话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摘要】: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作一个总体性的思考 ,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都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过程 , 只有不断地对一些新矛盾进行新的反正 ,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转向新的综合。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几年 , 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三十几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之间 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内部的矛盾、生产关系内部的矛盾,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等问题。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在继续坚持市场改革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关于所制结构,在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关于分配关系,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宏观计划调控 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公平

【正文】:

一个不会反思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其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历时三十几年,对于这样一场关系全国人民福祉的伟大运动,我们更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反思就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然而,总结经验会有不同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一贯做法和宝贵传统。既然改革开放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结果,既然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经验,当然可以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博大精深,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三条基本规律作为主线,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经济基础内部的矛盾,上层建筑内部的矛盾,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既有一脉相承的内核及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应变及创新,传递着不断变化着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中国共产党人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不断在“左”和右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了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辩证的看待改革开放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说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一分为二,是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简明的表达,他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想象,这就是辨证论法”。对于改革开放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是迅速扩大,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进出口贸易增递,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稳步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总体上有了巨大的改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体制复活,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三十几年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社会经济面临,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遇到了少有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盛行,经济案件愈多愈重,对于这种发展态势大家感到担忧,认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辩证的一分为二看,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有问题并不能掩盖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能说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失败。不能倒退,改革不容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改革再跟高层次上的综合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简单地说,就是正、反、合,事物是矛盾的事物,矛盾的斗争,从量变到质变,是一重否定;由新的量变再到质变,又是一重否定。矛盾发展,否定了前一个阶段的事物,然后再发展,又否定了上一个阶段的事物。

对于中国的改革进程也要辩证地看。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是“正”,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期就是“反”,这是一个否定。这里的“反”是纯粹从方法论上,从逻辑上讲的正反,而不是价值判断,不是要否定改革开放,改(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正、反很清楚的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有:①经济运行机制②所有制结构③分配制度。

三十几年以来,一正一反,才形成现在的局面,也积累了不少新矛盾。经过三十几年,当前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对一些新矛盾进行一些新的正反,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转向新的综合。

(三)关于经济运行体制,在继续坚持市场改革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着作用

改革后,经济运行机制逐步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逐渐取代了计划,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占领阵地,推动中国经济。生动活泼的向前发展。现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位。也有因为经验不足犯了市场幼稚病,从而导致过度市场化的地方,以至于发展到对市场迷信的地步,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市场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充分展现出来。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出现新的矛盾,资源环境,分配制度等矛盾越积越多。因此,在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强调加强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也凸现出来,然而目前在“市场化改革”的口号下,迷信市场成风计划大有成为禁区的趋向,在这种氛围下,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加强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四)关于分配关系,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到拉开收入差距,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是完全正确的,是改革后一次最成功的否定。让先富带后富,缩小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分配领域的跟高综合。

无论是运行机制,所有制结构还是分配制度,都有正反合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过程中否定之否定的“合”的阶段正在开始,能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观,把这个更高层次的综合做好,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改革开放由正到反,进一步从反到合,走向更高阶段的过程,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这样的综合,绝不是倒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前途就灿烂光明。

(五)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改革开放过程也充斥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二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市场经济”主要着眼于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然很难有效力。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结论。“社会主义”主要着眼于强调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特殊性,就在于公有制,共同富裕这些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离开了这些本质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

(六)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有反作用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进步,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组织了社会进步,三十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经历了不少风雨,最重要的莫过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关系了。

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要与时俱进,但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正确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过去积累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呢,正确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步扫除妨碍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意识形态,树立促进社会进步的新思想新观念。不能忽略社会主义的底线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

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著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

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

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以,马克思“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8],而不惜另外花费精力,将原理放到《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哲学的贫困》、《雇用劳动》等著作和演讲稿中去宣示。这些著作和演说正是直接面向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哲学的贫困》虽然是批判蒲鲁东个人,但由于这个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群众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批判他实际上也就是向法国共产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作宣传,其意义非一般的批判可比。

这些最具科学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却具有如此明确的现实实践目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马克思思想的其他方面。

如果说,马克思在书房里研究所得的科学发现都是着眼于“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那么,作为他伟大业绩的另一面即社会舞台的活动,那就更是直接从属于“改变世界”的工作了。正是由于社会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是直接而现实的实务,所以它才能那么强烈而大量地吸纳思想家的时间和心智。弗兰茨·梅林告诉我们,“我们事业的所有伟大先驱者们”都对马克思有这样“一致的看法”:“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不再写他所知道的事了。”[9]只有真诚地把“改变世界”当作现实任务奉行的思想家,才能这样安排思考与行动的主次。而这种实践第一的倾向,又必然规定着他理论思考的从属性。

“改变世界”这一非常的任务,正要求它的奉行者具备非常的思考深广度和非常的实践意志。所以,当革命潮来时,马克思能慨然投笔,出海导航;而当革命潮退时,他又能及时退回书房,下帷穷经。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合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创世者。作为思想家的革命家,他不同于一般的革命家,其目标不在于夺权坐天下,而是要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革命家的思想家,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家,其目标不是要解决思想史上遗留的问题,从而填补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而是要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探求改变世界的原则和机理。作为思想家和作为革命家的这种互相规定,导致了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当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G·A·柯亨对此也有共识,他说:马克思“理论的目的在于产生与实在符合的思想。实践的目的在于产生与思想符合的实在。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之处是渴望建立思想和实在的一致。”[10]

从马克思后四十年思考与实践内容来看,“改变世界”足以提挈他这段人生。如果说,在他的前期也有这种思想苗头的话,那还只是朦胧的愿望和没有整体目标的局部摸索。进入后四十年才形成“改变世界”的整体目标,并进入有目标的实质性操作。而今,马克思贡献予这个宏伟纲领的实践活动已经消逝,而其经天纬地之思考却借文字传留给了我们。但我们在解读他的遗文时,如果忽视或撇开他那宏大的实践意向,坐在经院书斋中作纯学理之猜度,或牵就别种目的强作理解,那都不是接近马克思的做法,而是以“经”注“我”,肢解、重构马克思的做法。

二、改变世界的实践思维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那么,这种特定类型的任务就必然要求特定类型的思路来解决。“改变世界”这个任务的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因此,这里的思路,这里的唯一有效思路,只能是实践性的思路,只能是切合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实践认识问题的思路。迄今为止的思维科学未能提供这种思路的名称,我

们且称之为“实践思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

。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

如果把逻辑思维、解释性的理论思维、幻想性的形象思维与实践思维加以排列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思维内部规律→超越思维引入存在→超越存在引入理想→超越理想引入实现(或实践)”这样一种依次递进的层级性: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只在概念、判断、推理之间运行,即它只解决思维内部的问题,只解决思维内部的正确性问题。逻辑思维正确性(亦即真理性)的判断根据,只在思维内部先在与后有的思维结果之间;逻辑思维不关心思维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考虑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释性的理论思维(理论思维除了解释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以建立价值原则为目标的)解释性理论活动中虽然也充斥着逻辑思维,但却引入了逻辑思维所不加考虑的因素——客观存在;而且被引入的“客观存在”还成了思维活动的主导因素——思维结果必须符合客观存在。所以理论所追求的真理性与逻辑所追求的真理性并不相同:前者要求用外在于思维的“客观存在”去检验;后者只用思维内部先在或后在的思维结果去检验。由此可见,逻辑思维并不能完成理论思维的任务,理论思维是超越逻辑思维的一种独立思维方式。

幻想性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还有非幻想而模拟现实的)幻想性形象思维也与客观存在事物有着直接间接的密切联系;然而这种思维并不遵守客观存在的规定,它超越了规定理论思维的客观存在,而引入了思维主体的情感意愿:思维的走向由思维者自己的情感意愿牵引。这种思维的结果再不表现为普遍原理而表现为具体的意象;其价值也再不在于“真”,而在于“善”,在思维结果的理想性。这种形象思维的目标当然也不是理论思维所能完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在运思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或它们的成果。但是,实践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在于它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它超越各种思维方式的范围,引入“在现实环境中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思考内容,即引入“实践”的思考内容。这是前述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所不能考虑也不必考虑的任务。实践思维直接是在幻想性形象思维基础上的超越,因为实践思维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但实践思维不是象幻想性形象思维那样满足于获得理想的意象,而是要获得理想的现实,因而引入了把理想意象变为现实的“实践”。实践不仅是实践思维一项新添加的内容,而且是规定思维导向的因素。正如符合存在是解释性理论思维的导向、符合理想是幻想性形象思维的导向一样,符合实践要求是实践思维的导向。正由于“实践”在思维中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实践思维在应用其它思维方式时附加上了特别的要求:——实践思维在认识实践环境和材料对象时,要用客观存在去校正思维成果,这很象解释性理论思维;但实践思维所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事物中可被实践操控的实体因素,而不是客体被人感受、识别、理解的意象、意念或它们的文字记录,所以实践思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是象理论思维那样仅凭语言引述事实的现象特征,而是必须通过实践动作操控事物实体。这不同于理论思维所要求的认识。

——实践思维在设定实践目标时,尽量满足人的利益、理想要求,这很像幻想性形象思维;

但实践思维想象的目标,却必须是可经实践造作而化为现实存在的意象,而不是仅供观照以求心神娱乐、无法实现也不打算实现的意象。这又不同于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实践思维既具有综合性,更具有独立性。我们不能因为实践思维中包含其他思维方式而取消它。将这样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与人类实践同样普遍、人类养育自我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列入思维科学,正无可非议。

说明实践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性,还不是本文此节的目标,它不过是进而探讨这种思维方式系统规律的立足点;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去据以审订他的思考结论。

即使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不是采用实践思维,或者偏离了实践思维,我们也必须用实践思维去读解和批判他的著述,因为这是解决他的“改变世界”这一思想课题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马克思偏离了实践思维,那就说明他的思路出了问题,错的是他,而不是我们。正如面对一份数学答卷,人们只能以正确的解题思路去审阅它一样。

面对马克思的思想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问题无可徊避;人类也实在早就应该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奇怪的是,人类建立了逻辑学去研究逻辑思维规律;人类也有许多关于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专著;可是,我们这里提出实践思维,却不知去哪里引录经典定义;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系统规律,却不知去哪里参阅专门资料。

好在实践思维是凡人皆有的切身经验。因为人类实践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手段,也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而实践思维不过是筹划现实实践的心理活动而已。因而关于它的性质与内容,即使缺乏权威的研究结论,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作为言说和判断的切实根据。

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实践活动,有许多是无需多加思考的习俗、习惯或模仿性活动;有许多是片断的不完整的活动(如工厂里的分工劳动);实践思维在这类实践活动中难以体现其固有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系统性实践思维存在于整体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尤其是在新创性目标的实现谋划之中。例如,创建一个工厂,修建一条铁路,制造和发送一艘宇宙飞船,乃至打一场战争,变革国家体制等,每一项具体目标的实现都会有一个系统的实践思维过程。 对于这些大型的实践目标,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组合复杂的实践活动,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人们通常把这种实践系统称为“工程”。实践思维在对工程的运思活动中最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三、工程思想的问题系统

工程思想是一项有效实践的全部思考和研究,其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是由有效实践的必要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一项有效实践或工程,有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求于思考呢?

工程作为人类自觉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种活动得以有序进行,思考必须提供两个直接的依据:一是工程目标,二是实施方案。有目标,知道做什么;有方案,知道如何做;实践活动于是可以进行了。但是,工程目标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决不是盲目的、任意的,必然各有各的依据。人们制定工程目标虽然也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但确立目标的主体内在动因则是人们自身的利益需要。工程效益是工程目标的价值所在,是工程构想和工程实践的目的,在工程思考程序上应是最先成熟的。工程的施工方案也不会冒然制定。

人们必须在预想中彻底排除失败或无效劳动的顾虑之后,才肯付诸实行的具体考虑和行动。这就要求对整个实践过程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作一番可行性研究。

由此看来,有关工程思考的必要内容就由这几个方面构成:

(一)工程目标;(二)目标效益;

(三)可行性研究;(四)施工方案。

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工程才得以确立,才能付诸实施。这是对工程思考的普遍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四位一体”的问题系称作——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 工程思考的范围结构虽然是一切工程思考都必须遵循的,但它的内容却并不一定都成为每项具体工程的研究课题。这是因为研究课题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未知任务的,而人们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不同,因此,研究的任务也就有多少繁简之别。一般说来,常规工程中研究工作可省略的方面要多一些,而首创性工程的研究任务就全面而繁重。 工程策划中研究课题的省略与增加,并非工程思考范围的缩小或扩展。研究上的省略,只是由于思考所需要的内容已经确知,可以直接进入工程构思与运作。而研究上增设的课题,则不过是共同完成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某一方面问题。工程思考范围结构是固定的,而工程研究的课题则是随具体工程而变化的。

那么,人类一般工程思考范围结构,在马克思所选定的工程中,即在改变世界的工程中,必然具体化为一些什么样的研究课题呢?这需要弄清改变世界工程所涉及的领域和这些领域的已知状态才能确定。

马克思所欲改变的“世界”,其实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改变作为工程目标,其涉及面则广矣:

第一,由于人类社会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它的改变涉及到全体人类的利益。而且这利益不是以经济数字衡量的利益,而是不好衡量、不好论定优劣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问题。

第二,由于人类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活环境,所以,新社会不能在另一空间重建,而只能在现有社会的基础上“改变”。因此,工程牵涉的客体就有旧的即现存的社会,和新的即未来的社会。后者是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前者是工程实践的前期对象,两者都是工程的客体对象。

第三,工程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甚至发动和组织工程队伍的这个前期阶段都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在旧社会的解体工作时期,只有剧烈的斗争,并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这三点说明改变世界工程在利益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主体几方面牵涉之广。而从知识基础上看,人间幸福之主义,异说纷呈而未有确论;现存社会与理想社会之考究,思理万千而未有实践真知;改变世界、解放人类的社会运动,徒有空想而迄无成例。马克思的工程研究,几乎全在昏暗的知识地界起步。

面对这苍茫昏暗的未知界,“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12]我们只有在工程思考范围结构要求与工程实践所涉领域的未知状态之间往返勾联,才能获得工程思考的具体课题。

按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的要求,首先应确定工程目标。在这里也就是要确定未来社会的形态。然而,要确定未来社会形态,先须弄清一系列问题:

⒈现存社会为什么不好而须加以改造?这好与不好根据什么标准?这个标准能被全人类接受而贯彻到未来的社会中去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人生、社会价值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即工程目标的效益确定。

⒉现存社会是如何不好?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导致不好的?其最终的根源是什么?改变其根源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性质吗?这一串问题的焦点是

社会形态性质问题,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形态本身即工程目标的确定。

由此可见,在改变世界这项工程的研究内容中,工程目标的确定,必然连带着工程效益问题和现存社会的形态与价值批判问题。这当中现存社

会批判是基础性工作,不是工程思考范围结构直接需要的资料。但确定工程目标过程中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