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篇一: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大纲要求

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

□要点速记

一、基本概念

1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含义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人们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朴素的,经验色彩很浓,往往零散、不系统。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的回答世界观问题。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既要反对贬低哲学、取消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又要反对夸大哲学作用,用哲学去取代具体科学的研究的“代替论”。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两者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不同。哲学以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具体科学以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和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物质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②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开了哲学的指导,会给具体科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这一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所有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必然要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两大类现象及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一派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出发点和理论前提对它的思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着它的基本性质。而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就具有出发点和理论前提的意义。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

(3)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③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给了我们理解哲学历史的线索。

④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侧面阐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中,第一方面是主导的方面,而第二方面则是从属的方面。第一方面规定着第二方面论证的前提;第二方面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以第一方面的回答为转移的。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比如水或火、或气、或“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始基”。②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世界的“始基”,物质即是原子。

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根本对立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即精神能够认识物质世界。哲学史上大部分的流派都是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不能实现同一,即我们的精神不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者著名的代表有康德和休谟。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哲学中另一重大的派别对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存在。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但是,不可以将这两个“对子”并列而等量齐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交错,既互相对立、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历史。辩证法的历史上也产生过古代朴素辩证法和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纲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点速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成果。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初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阶级对立简单化,阶级冲突尖锐化。以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欧洲工人运动勃然兴起,无产阶级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世界观指明斗争前途,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所以说,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

(2)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3)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

正是依赖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摒弃一切旧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脱节和割裂的根本缺陷,使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统一起来,建立了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政治和科学实践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探索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阶级性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哲学理论都具有阶级性,当剥削阶级思想家都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3科学性

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显著的特征。在古代,哲学与许多具体科学混为一体,人们把哲学看作知识的总汇。到了近代,许多具体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但是,当时的哲学家们依然认为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极大的妨碍了哲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几千年哲学发展的历史,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做了科学的规定: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了科学的形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要求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掌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以社会生活的新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验证、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大纲要求

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掌握运动的含义,理解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要点速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1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概念的重大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高度概括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缺陷。

(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是说,物质虽然独立于意识之外,但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二、运动

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与具体科学和日常生活所说的运动有一定的区别,后者往往是指某种具体形态或某种特殊的运动,而哲学的运动概念则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整个物质世界,无一不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着,并且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表现出自己是什么。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和过程,都有其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有机生命体是生命运动的主体,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思维运动的主体则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2静止

(1)静止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特殊状态: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2)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①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没有静止,也就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事物及其运动;同样,静止也离不开运动,静止只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在事物总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某种运动形式的稳定,运动中包含着静止;事物的相对静止,并不是绝对不动,只是个别运动形式的稳定,而事物仍存在于运动过程中,静止也包含着运动。

3相对静止的意义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项练习含答案一

(一)判断题

1.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A.正确

B.不正确

2.静止就是不动

A.正确

B.不正确

3.世界统一于存在

A.正确

B.不正确

4.意识是人脑机能对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反映

A.正确

B.不正确

5.哲学上的物质就是实物

A.正确

B.不正确

二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_______。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______。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B、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______。

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门具体科学则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中某些具体领域特殊规律的科学

C、哲学的真理是绝对的,各门具体科学的真理是相对的

D、哲学是无限,各门具体科学是有限的

5、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_______。

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B、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C、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D、认为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哲学产生于__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_______。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到达顶峰

B、永恒真理体系的创立

C、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善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新起点

8、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_______。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_______。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10、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_______。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三、单项选择题

1.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

A.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 上帝创造世界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3.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4.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A. 概念、判断、推理

B.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 客体、主体、客体

D.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 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 )。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坚持两点论,全面地认识问题

C. 坚持重点论 D. 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认识问题

7.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是相对的

D.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

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 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 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哲学的含义、目的和发展

一哲学的含义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人未必有哲学

(2)联系: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二)哲学史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识、思维学科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1)区别: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的、共性的规律,而具体学科以世界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某一领域特殊的、个性的规律。两者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2)联系:具体学科的发展推动和丰富了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的目的

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哲学的发展动力

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实践活动

四、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一切哲学都是科学

哲学的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二、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唯一依据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

2、唯物主义的具体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了哲学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时静止的、孤立不变的、世界的发展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行进的。

(3)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2、唯心主义的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

外化、绝对的精神,上帝、鬼神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精髓: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

(2)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运动的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不用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物质承担着,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行为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3、运动与静止

(1)静止的含义:

一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动;二是事物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2)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①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没有相对静止就不能区分和认识事物,没有绝对运动事物就不能存

在和发展。

③离开运动谈静止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静止谈运动则会陷入诡辩论的观点。

4、运动的形式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物质的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形态

5、运动着的物质的时间和空间

(1)时间的含义和特性

①含义: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②特性:一维性(不可逆性)

(2)空间的含义和特性

①含义: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体的体积、位置和规模)

②空间的特性:三维性(长度、宽度和高度)

(3)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的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时间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任何物质的运动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动。

②时间空间也离不开运动的物质,任何时间空间都是运动物质的时间和空间。

(4)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①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含义: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一定事物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含义:不同物质形态的时间和空间是不一样的,同一物质形态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时间和空间随着事物运动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③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运动物质的时间可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

(5)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①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世界、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在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②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

一方面无限包含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另一方面有限包含无限,具体事物在不断变化中不断突破自身界限,不断无限变化,进入无限。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观

1、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1)客观性:不能创造、被改变,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2)普遍性: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点

1、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心理 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客观世界是意识的内容)

3、意识的含义: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4、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3)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4)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

5、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由于社会意识的继承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变化未必完全同步

(2)意识的反作用

(3)意识的创造性

6、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实践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主体、工具、对象是客观的,过程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主观能动性。在人的意识指导下进行。

(3)社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历史制约性。

4、实践的形式

(1)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实践。

(3)科学实验。

(二)认识

1、认识的类型

(1)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表象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具有表面性、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2)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内在本质和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认识的过程

又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有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四)真理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 的绝对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无限的

(2)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在广度上还有待于扩展、在深度上还有待于深化。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2)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是不断转化的

5、真理与谬误

(1)两者是有区别的,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错误的反映

(2)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真理和谬误又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客观性:客观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3)联系的条件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部或者发展的全过程,在数量上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各个组成要素或者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数量上是多。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与整体。

(2)联系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整体的功能受部分的影响,其中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

(3)方法论要求:立足整体,统筹兼顾。

4、内容和形式的联系

(1)区别

①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形式是将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②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的表现。

(2)联系

①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任何内容都是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内容。 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

③内容和形式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

既反对形式主义又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5、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1)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