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3000字论文

篇一: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摘要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

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 索,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正确的自我心理分析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认识自我,培 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 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 复杂,心理问题正在变得日益突出。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 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 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 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 关系的处理与学习、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心 理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 的问题。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积极的分析自我个性,处理好自我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正确认识自我有助于我们心理健康的成长。所以我本着“分析自我,展望未来”的主题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

一.自我分析

(一)性格

我认为:我还是比较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还行,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算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可以。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不能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虽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很可能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有时候不太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我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交际性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 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但有时候可能会冷漠无情。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权威是忠实的追随者。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二)价值观

我认为:我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为帮助贡献,团队融洽型。

贡献型的人认可的核心价值是自己的工作和知识能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帮助。例如:改善拥挤的交通状况,通过新的产品来消除、缓解疾病等。这种类型的人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他们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作无比快乐。他们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付出对社会是有帮助的,他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惠颇多。医生、教师、警察等社会型工作很适合该类型的人。

团队融洽型的人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该类型的人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该类型的人所追求的,他们认为友好、轻松、团结的集体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师等需要良好团队合作的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

(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我认为: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我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适合在责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要求细致、精确,能够发挥我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工作能够让我集中精力,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而不是平行开展多项工作。通过工作,我能够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工作,不要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我的工作展示给别人。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拥有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诸如声音的音色或面部表情。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传统。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我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2.自身的不足

我有高度的责任心,会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我都会从头做到尾,这总是让我过度劳累,压力很大时,我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由于我的现实、细致,有时容易忽略事情的全局和发展变化趋势,难以预见存在的可能性。建议我周到考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可能性,需要增强对远景的关注。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针对分析所提出的适应性对策

往往不喜欢那些需要精耕细作的常规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长期智力劳动和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适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

(二)针对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 直接地表达自己,说出我现在的感受。不要只顾低头拉车,需要抬头看路。调整节奏、放松自己、适当松弛一下绷紧的弦。做长远思考,加强对全局和可能性的关注,避免陷入具体事物,而将方向忽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三)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

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

篇二:心理学论文范例

社会心理学IAT实验研究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IAT研究

1

2

3

4

5

篇三:设计心理学论文

艺术设计中心理学表现形式

摘要: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将心理学引入艺术设计中,研究设计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关键词:心理学的方向性 ; 室内设计 ; 色彩运用 ; 结语

对于心理学我一直抱着一个很好奇的态度去竭尽全力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但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逐一得到解决。同时我个人就读室内设计专业,关于设计类行业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以下就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心理学的方向性

1、设计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是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中的心理学问

题。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要求在“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设计中要注重“人”的使用心理层面的研究,用心理学来解决设计同题。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总的来说.有两种方法是目前最长采用的方法,一种是定量研究法,欧美国家多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实验、测量和观察等方式定量的搜集并分析设计相关数据,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定向的推广和应用。另一种分析方法是定性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使用的较多.这种方法多采用对特定采样人群的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设计课题进行定性阐述式的分析与总结,这种方法多用于发现并解决特定设计问题。一般不会向更广层 面进行推广和应用。

2、设计的核心是“人”,艺术设计更要注重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好“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能够与其使用的“物”和所处的“环境”形成和谐共长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艺术设计中第一位的就是要研究“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分为物理关系和心理关系。人体工

程学研究人的尺度等物理参数与“物”和“环境”之间的尺度使用关系,是物理层面的,属于物理关系;设计心理学研究人对“物”和“环境”的认知方式,是是精神层面的。属于心理关系。对这两种关系的把握是我们进行艺术设计的基础.只有把握了这两种关系我们才能真正进行“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设计,那么我们在设计中必须全面的认识人的认知方式.同时考虑用户的心理审美感受,这样才能降低使用者的感知疲劳.增强使用审美感受。艺术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设计规划“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能够舒适并且愉快的使用“物”,感受“环境”。达到设计中“人物合一”、天人台一”的境界。

[1]

3、心理学与室内环境设计的“ 以人为本”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 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空间设计首先要保证人们 能安全、 高效 、便捷地进行 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保证人在各种环境 当 中能够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当今社 会,人际交往需求的逐渐扩大和人 与人 的关系逐渐疏远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空间设计来解决的。具体 来说,就是要在空间的安排和组织上合理地把握人际距离和个人空间的尺度 ,必要时适当缩小空间距离 ,从而增加人与人之间当面交流、 聚会的机会。例如在办公环境的设计中,除了采用半封闭单元式的空 间形式外, 在办公区域可以专门安排一个能供大家聚会、娱乐的空间。此外, 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 有的人喜欢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有的人喜欢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要求设计师要具有能把握不同风格环境设计的能力。当然这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不能脱离了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从当前的趋势来看,人们对于温馨朴素、自然、环保 、节约的追求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中逐渐占了主流。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应 当从宏 观来 统 筹 ,从长远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进行设计 ,要从 “ 以人为本 ”上升到以环境为本”.并且在进行室内设计时 , 对于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要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发挥其功能。空间利用的弹 性要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设计,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例

如 当前的空间如果是做办公环境之用.以后还可能做商业环境之用 , 在这样的环境设计之初就应当采用便于安装、拆卸的材料和工艺。因此,在具体实施设计时要利用环保的绿色材料、节能的新工艺来完成设计, 并且要在设计行业倡导节约型设计的理念。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并应用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 能够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效的办公空间。因为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不仅要满足人 们对是室内装饰的美感和功能的需求,更要满足不同的人们对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专业设计师需要运用己各方 面的专业知识.打造合理、舒适、现代感强的空间设计和规划。[2]

二、 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 艺术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本质是要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而环境心理学则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学科。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⑴、研究居住环境(一切供人生产、 生活的室内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⑵、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 改善、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3]

1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现状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虽然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在 “和谐社会” 的大前提下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设计心理学对室内整体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也正有人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 水体、 山石等复制到现实生活中来满足自己对自然的渴望。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将环境心理学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而事实上很多时候 ,我们的生产生活却在不断制造着与心仪的生活格格不入的建筑与室内环境。完全违背了我们对现实环境的期望 ,更是与环境心理学的精神理念背道而驰。

2、人的心理行为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决定作用

⑴、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在

心理学论文3000字论文

语言表达、 理性思考、 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与普通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 生产、 娱乐等活动 ,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 :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事物所干扰。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时所需的距离作统盘考虑。[4]人际接触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不同的交流场所 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对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 ,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 ,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来确定人际距离 ,即分为 :密切距离、 人体距离、 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 ,根据人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通过以上关于人的领域性与人际距离的论述 ,可见领域性与人际距离对室内空间的大小和组织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⑵、私密性与尽端趋

向。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 ,那私密性就更涉及到相应的空间范围内包括对视线、 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的要求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更为突出。通过对大量的住宅套型比较我们也会发现 ,主卧都安置在安静的角落处 ;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 ,通常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或人流频繁通过的座 位 ,因此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 ,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 ,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 “尽端趋向” 的心理要求。[5]

⑶、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在室内空间的人们 ,从心理感受来说 ,并不一定是越开阔越好 ,通常更愿意在大型室内空间中选择有所 “依托” 的物体。[6]

⑷、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发现 ,紧急情况时人们常会盲目紧跟人群中领头的几个人跑动 ,而不考虑奔跑方向是否朝着安全疏散口。即使在火警响起、浓烟弥漫时 ,人们很少去注意火警标志及文字的内容 ,甚至对此缺乏信赖 ,而是凭着直觉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 ,形成了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 ,人群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 ,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 ,紧急情况时语言的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⑸、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 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 ,他认为三角形、 多灭点的斜向空间会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 ,圆形会给人带来饱满膨胀的感觉 ,方形则让人有一种庄重稳定的感觉。

⑺、捷径效应。

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会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 ,即使有别的因素影响也是如此。4个体差异对室内环境风格的影响1879 年 ,冯特(W·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验证 ,发现人的心理行为与感觉系统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虽然环境心理学是从总体上分析人的行为与心理共性 ,但是也同样承认个体的差异 ,尊重个体的特性。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这样的差异往往决定着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所以我们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个性对环境的独特要求 ,充分理解使用者的个体行为和心理需求 ,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的尊重。但为了创造出舒适、 宜人、 更加适合居住的环境 ,我们也应该适当地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正确 “引导” ,对人的个性产生影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 “制约” ,在设计中既要尊重个体差异也要注重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影响的共性 ,将两者辩证合理的运用。[7]

三、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心理学概述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 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关。[8]

⑴、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所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渐向复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