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评审资料

篇一:icu评审资料 (3)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 注册

因“V”而不同!

你热情洋溢?你乐于分享?专属“V”标志、专属特权,亿万网友的信赖和关注,尽在知道认证,赶快加入吧!

马上加入

?

?

?

?

?

?

?

?

?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 设置

百度知道 > 商业/理财 > 保险

医疗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和流程

2011-9-4 06:47

提问者:zhanghongbo516

| 浏览次数:197次

2011-9-4 18:16

最佳答案

我这里有一份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应急保障、调配制度,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医疗设备器械应急保障制度

一、医疗设备应急保障

1.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休息日和节假日期间

(1)医疗设备科和医疗设备维修科负责人每天24小时必须开通联系电话。

(2)各临床医技科室遇有节假日应提前检修医疗设备,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3)全院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起搏除颤仪在应急状态下医疗设备科有权调配使用,各科不准以任何借口,不让调用。

(4)各科室医疗设备遇有不能排除的故障、及时通知医疗设备科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修。遇有无法排出的故障,医疗设备维修科负责人及时向主管院长、院长汇报。

二、发生重大疫情

(1)当医院收到上级机关发出重大疫情通知后,医院办公室应根据疫情状况及时通知医疗设备科,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应急医疗设备准备并随时根据各科室变化调拨相关抢救设备。

(2)在整个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维修科技术人员24小时开通联系电话,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转。

应急医疗设备调配制度

为保障全院临床科室正常的医疗工作,及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提高医院应急保障水平,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同时有效整合全院医疗设备资源,特制定以下应急医疗设备调配制度。

1、医疗设备管理科从科室挑选出运行状况良好的抢救设备作为应急设备,并检查是否一机一卡挂在设备上,所在科室应详细的记录设备运行情况,设备调配情况。

2、医疗设备科将应急设备一览表下发到各临床科室,并张贴在医院总值班室,正常工作时间各科室可与医疗设备科联系(联系电话: )设备调配,非工作时间及节假日可与总值班联系(联系电话:内线:外线:)设备调配。

3、各种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按需进行调配。

4、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要相互配合,在设备闲置时及时为兄弟科室提供便利,各科室不准以任何借口不让调用,借用科室使用完设备要及时归还。

5、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要重点做好应急调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性能变差、老化要及时进行保养维修,如有必要上报设备科进行更换。

全院应急医疗设备明细表:

表格可以自己制定: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所在科室、入库时间、生产厂家就行

不良事件无责报告制度

一、目的:

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信息,医院利用报告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获 得医疗安全警示信息和改进建议,增强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 能力,从而实现医疗安全的目标。

二、不良事件范围:

发生不良事件的医疗、医技、护理和行政后勤人员均适用。

三、权责:

1、不良事件当事人: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处理,同时填报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至医务科。严重不良事件要及时电话通知医务科。

2、各科室负责人:确保不良事件得到正确处理,将对患者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确保严重医疗不良事件已电话通知医务科,呈报不良事件或监督严重不良事件呈报。

3、医务科: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按规定报告上级领导及行政主管部门。确保事件得到正确的处理,定期分析、管理不良事件趋势并组织改进。

4、医务科:每月对不良事件做整理、分析,针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确定的重点不良事件,组织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进行讨论,实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 续改进。

四、不良事件定义:

不良事件一般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 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包括严重不良事件 (包括警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

1、警讯事件:指病人自然病程或潜在病情无关的意外死亡、病人自然病程或潜在病情无关的重大永久性功能丧失以及外科手术部位错误、病人错误、操作错误。

2、严重不良事件:死亡和威胁生命的事件、导致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的事 件、造成患者永久性残疾的事件、致癌事件、致畸事件、药物过量事件、药物严重 不良事件以及医生判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其它事件。

五、作业内容:

1、 医务人员遇到下列情况需要进行不良事件报告:

1.1 诊治过程相关事件:包括病人辨识事件;手术事件:手术治疗中开错部 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事件;麻醉事件:麻醉方式、部位、药品剂 量错误,麻醉过程中不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检验病理放射等技术诊查中,丢

失或弄 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漏报、错报、迟报结果等;管路事件:如管路滑落、 自拔事件。针扎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等。患者约束事件:不适当约束或执行 合理约束导致得不良事件。

1.2 药物相关事件:包括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 敏、输液反应等。输血过程中医嘱开立、备血、传送不当及输血反应引起的相关不 良事件。以及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

1.3 医疗设备和器械相关事件:包括各种设备器械本身及辅助装置故障 、 植入物(包括各种导管、支架、内固定装置、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切割 闭合器、止血材料、疝气补片等)等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

1.4 非治疗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 、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 等,以及治安事件。

1.5 医疗沟通事件: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以及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验检查结果判读 错误或沟通不良。

1.6 医疗不作为或推诿事件:如复合伤的救治推诿和协调不良、医疗护理工 作中已经发现问题,但未及时处理导致的不良事件。

1.7 常见严重医疗不良事件(除警讯事件)包括:

1.7.1 严重输血反应:如溶血反应、细菌污染等情况导致的明显严重不 良症状,需要医生进行处理的输血反应;

1.7.2 严重药物不良事件: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需要医生 进行处理;

1.7.3 重大用药错误:违反医疗原则、使用配伍禁忌药物、超剂量用药、 给药途径错误等情况,导致不良后果和 或引起医疗纠纷;

1.7.4 重大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合: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在疾病部位、性 质、病理明显不符合;

1.7.5 麻醉和镇静不良事件:麻醉和中、深度镇静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 不良事件趋势等情况,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或引起医疗纠纷;

1.7.6 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爆发、感染细菌谱的严重抗药性;

1.7.7 严重医疗设备器械故障,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或引起医疗纠 纷;

1.7.8 环境和设施、设备不良事件:水污染事件、食物中毒、重大化学 物质泄漏事件、辐射源泄露、火灾及医用气体事故、压力容器事故、电梯事故、停 电事故、网络故障等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或引起纠纷;

1.7.9 刑事事件:病人杀人、婴儿被拐、老年病人走失、病人和员工遭 到外来人医院财产被盗和被损坏、病人之间产生激烈矛盾导致损伤。

2、 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程序

2.1 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时限:

2. 1.1 严重不良事件,3 小时内电话通知医务科。并于 48 小时内录入医疗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2.1.2 一般不良事件 ,医务科在 48 小时内录入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2.1.3 医务科每季对不良事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确 定的重点质量缺陷事件,组织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进行讨论,实施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持续改进。

2.2 不良事件报告程序:详见附件一。

3、 不良事件报告奖罚原则

3.1 鼓励不良事件呈报,建立无责呈报机制。

3.2 严重不良事件漏报者,医院将予以调查处理。

3.3 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报告流程:

1、各临床科室设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员,医务科设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联络员,联络员建立与深圳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系及《医疗器械不良时间监测系统》网络直报的账号。

2、各临床科室报告员收集本科室不良事件的信息,按报告原则完整、准确、详细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按时限要求上报医务科联络员。联络员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同时打电话通知深圳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审核。

3、联络员要每月定期与临床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了解医疗器械使用情况,特别是要加强高风险产品、国家重点监测产品以及已发生不良事件产品的跟踪监测。

4、医务科及时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将严重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篇二:icu评审资料1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82-55)

1.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 故报告系统》的要求,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运行机制。

2. 医院内部应建立与完善医疗不良事件和事故监测网络体系。重点是医疗及护 理差错、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 等项目的监测、报告、登记、处理制度。

3. 报告可根据事件的情况采用书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报告。

4. 受理的领导或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在收到需要批示的请示报告后,应在三日内 做出明确的批复。紧急情况当即决定。

5. 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谎报。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好督查、督办,确保 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征求意见稿

CHA-PJPG 2008.2 38

报告程序畅通。

6. 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按照有关规定报告者,视情节予以处理。 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试行)

1. 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风险,为确保诊疗操作质 量与病人安全,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减少诊疗操作的风险性。

2. 诊疗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护理)的执 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无操作权的个人,除非在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 得从事诊疗操作。

3. 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应是那些操作危险 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制定 考评标准,全院各临床科室均应遵照执行。

4. 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4.1 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4.2 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 培训与教育。

4.3 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 定。

4.4 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 查。

5. 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至少每二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 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5.1 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5.2 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 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5.3 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6. 通常需由医师在危重病人诊疗活动中完成的,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项 目如下,但不限于:

7. 重点项目: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 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征求意见稿

CHA-PJPG 2008.2 42

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心律转复/除颤术、气管内插管术、胸腔闭式引

流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 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 滤和透析、人工体外膜肺、人工心室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 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

8. 可根据医院功能任务及自身技术状态设置许可授权项目,可将本制度应用外 科手术、介入诊疗等方面。

篇三:ICU评审材料

ICU评审材料准备情况

1、ICU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管理制度包括了核心制度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执行。现有床位14张,监护仪、呼吸机和微量注射泵等设备配置符合要求。

2、各级医务人员岗位明确,工作能力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3、严格执行转入转出标准,实行APACHE-Ⅱ评分,建立了病情连续监测,压疮、管路脱落发生率、24/48小时重返率、死亡率等监测。

4、已加强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5、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ICU的临床工作需要。

6、院感管理。对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气管插管/切开置管操作后肺炎、血液灌流/透析相关感染)有预防和监控方案、有质控指标并能得到切实执行。

7、ICU医师能够独立完成的技术:(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基本技术;(4)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5)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中心静脉压、动脉压监测)。

8、能准确诊断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类型及程度并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肾前行肾功能不全)的判断迅速并能及时正确处置,能规范开展持续血液净化技术;能对神经系统进行监测并对神经系统急症如颅内高压等能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9、能正确预见严重感染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能正确处理感染灶并恰当使用抗生素,能系统地处理脓毒血症;能正确理解及诊断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并制定相应支持策略。

10、能正确判断及处理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正确处理胃肠功能障碍及肝功能障碍,掌握肠内及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主要并发症并能在临床规范开展。

11、常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并及时诊断及处置DIC;能持续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11mmol/L;能进行免疫功能监测并对相应患者进行免疫调理治疗。

12、能开展临床镇静与镇痛治疗:有

icu评审资料

镇静、镇痛基本评价、监测与记录,有实施方案,实施每日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