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经济论文

篇一:2015年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我国周边安全问题

摘要: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挑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我国周边安全 稳定 动荡

近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越海上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南海争端,以及中日领土之争等,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保证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一、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越南的海上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近期,中越矛盾进一步加大,中越船只相撞,中越边境事端,目前我国已终止同越南的一切贸易,并对边境加强管理和保护。事实上,中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对此我国一直倡导综合治理,共同开发,合作共赢。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一些不正当言论,让中日关系又蒙上了阴影。事实上,中日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二、美国“重返”亚太想继续“世界老大”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近期美国又在发表一些错误言论,致使中美关系僵化,其责任不在中方。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经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

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三、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继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放眼未来,周边安全稳定是中国和平崛起必须经历的,也是一道必须迈过的一条路。我们深知中国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利益攸关,将进一步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打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但面对挑战,我们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时警惕、处处防范。同时也要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维护我国周边安全稳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稳定的周边环境。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经济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班 级: 动科121

学 号: 1204010125

姓 名: 韦雪妍

展望世界经济走向

摘要: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处于深刻调整与变革中,正在发生一些新的结构性变化。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温和增长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步伐明显分化,但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2015 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 34%;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

关键词:世界经济 新趋势 增长周期

一.金融危机爆发成因剖析

(一)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加速经济危机

1995-2010年间,各国的各行业产出比例的年均值见下表[1]。可以看到,各国都是第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批发与零售车辆及家用商品的维修以及第二产业中电气机械、器材及其他机器和设备制造业及建筑业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例如美国第三产业占比77.08%,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的22.28%,比之多出5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最高的行业为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07%,其次为批发与零售、车辆及家用商品的维修13.03%,再次金融中介7.79%。第二产业中,建筑业4.18%,电气机械、器材及其他机器和设备制造业3.54%,都远低于第三产业中的行业产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差距最小的爱尔兰,第三产业也超过第二产业近22个百分点。说明这些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说明严重偏好第三产业、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的发展方式可能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必然会出现问题。

表1:1995-2010年间各国各行业产出比例的平均值

(二)投资回报率的畸形导致产业结构倾斜

最新数据显示,服务业的边际利润为30.28%,高于制造业的27.92%,其中金融服务的边际利润为65.59%,远高于其他行业。具体来看,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典型部门的边际利润情况见表2[1],从数据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部门之间的差异。制造业中机械的边际利润高于其他产业,其中小型工具及配件的边际利润最高为54.83%,多元化机械次之,为40.35%。其他产业像大型工程、木制品、住宅建设等的边际利润都较低。服务业中航空运输服务的边际利润为63.84%,研究服务的边际利润为67.17%,高于其他产业。批发业的边际利润相对来说要低一些。服务业中的各分行业的边际利润普遍高于制造业,因此我们认为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之所以出现失衡,是因为第三产业投资回报率的畸形虚高打破了以第二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内部投资回报率的均衡。目前,第三产业畸形发展,其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其他产业,企业家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其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整体上导致其他产业投资不足,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与信息技术投资出现严重失衡。

表2: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际利润(单位:%)

二.次贷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新变化

次贷危机爆发于自由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并透过全球市场机制波及世界各国,从本质上挑战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地理形态及功能性关系的信念基础。当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全力救助下,似乎已告结束。但从危机爆发、蔓延到救助、直至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世界经济传统秩序遭遇重大冲击,全球经济格局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严重削弱了美国在全球金融创新、全球市场创造和全球投资集聚中的单极超强局面,更会对未来美国经济竞争力产生深刻影响[2] 。

(一)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

世界经济结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与繁荣,进入危机后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调整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以“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复苏战略,掀起回归实体经济的高潮。自2013年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势头平稳,美国经济明显好于欧日,增长势头基本稳固,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

但发达国家仍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一些国家面临潜在增长率下降甚至停滞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势一度强于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但面对自身沉积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7%

右的增长率依然为全球经济的总需求提供了重要动力。总体看,全球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明显的国别和地区差异,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依然较多。

(二)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新推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未来5 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将从西方国家转移到亚洲,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从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进一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金砖四国”和新崛起的中等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甚至是更主要的全球增长发动机[3]。2000 年以来,发达国家年均增长幅度仅为2.52%,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36%,大大超越世界平均水平,但复苏中的两大特征预示着“金砖四国”和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在这场危机中发生着更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是新兴经济体引领全球复苏,令“金砖四国”和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性在这场危机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复苏2009年第2季度始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很快传播到其他新兴市场和亚太地区的发达经济体,由巴西带头,大部分拉丁美洲的经济复苏随后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力量。美国的复苏始于2009年第4 季度,但由于欧洲一些国家深陷财政赤字危机,整个发达经济体直到2010年仍摇摆不定。新兴经济体,特别是新兴亚洲对全球经济复苏及后续增长的引擎作用得到普遍认同。世行报告认为,东亚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速仍将居全球首位,预计2010年增长8.7%,2011年增长7.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金融与发展报告》预测,5年内亚洲经济规模将再增5

形式与政策经济论文

0%, 其占世界产值之比将达1 /3。

三.中国在经济回暖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国际环境的变化,随时间推移开始逐渐回暖。在此浪潮中,中国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黄金发展时期。

(一)产业结构新调整促进我国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上文述到产业结构倾斜导致金融危机的加速。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在虚拟经济层面爆发,但其深层原因在于实体经济[4]。发达国家认识到,相对工业的发展,过度发达的服务业存在诸多弊端。在危机过后的恢复时期,全球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升级,这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了契机。美国等发达国家推动低碳、生物、新能源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国内产业“空心化”以及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状况,同时抢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制高点。低碳产业的兴起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中国资源与环境的改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提高

篇三:形势政策论文之当今中国经济形势

当今中国经济形势之我见

——对四大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

“十二五”开局之年转眼已过半。上半年中国经纪人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趋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世界非常羡慕。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社会上存在着一系列关于中国当今经济形势的言论,比如“滞涨说”、“房地产调控胶着说”、“硬着陆说”等。这些都同当今的民生息息相关,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些争议甚至担忧,该如何看待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呢?由此,我对时下的四大经济热点问题展开论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看通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偏高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大家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1至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在高位运行,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物价上涨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所以,国家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这是完全必要的。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不具备发生恶性或严重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第一,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增长,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第二,工业品几乎没有哪一种是短缺的,工业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第三,中国经济运行是平稳的,今年

一、二季度分别为9.7%和9.5%,涨幅呈现平稳回落之势,说明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这种形势下怎么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呢?主要原因有:

一是输入性的。美国为了应对这场经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大量的印钞票使得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性严重泛滥,大量的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谋取高额回报,中国则是首选之地。中美两国利差就有几个百分点,加点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只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在银行,什么也不干就可以大赚一笔,回报率有六七个百分点,何乐而不为?所以大量国际资本通过各种非法、合法的渠道流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收购外汇,被动的增发了不少货币,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和人为炒作使得亿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我们采购打来能干的商品,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二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抵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张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新增贷款的举措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滞后效应,对今年物价的上涨有一定的影响。

三是翘尾因素。CPI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而下半年涨幅较高的累积效应,也就是翘尾应诉会直接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涨幅。今年6月翘尾因素达到全年的高峰,从7月份开始翘尾因素将逐月递减。如果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强化政府职责,加强市场暴涨,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预计全年CPI涨幅控制在5%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议外汇:能分给老百姓一点吗

最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较快,总额已超过了日本、俄罗斯、香港、韩国、印度的综合,并成了拥有美国三分之一外债的第一大债权人。截止2011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国家外汇储备一部分拿出来,给每个老百姓发1万块钱,五口之家将分到5万元,这样可以“藏富于民”。

三、谈住房:该走什么路子

电视剧《蜗居》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热议。观众对这部剧所折射出的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与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产生了共鸣。近年来,房价过高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央行公布的一份针对全国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

难以接受”。

房地产市场一定要平稳健康发展,即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放任不管。导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而突破口则是次级房贷危机。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出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直到现在日本经济始终低迷,“失去了20年”。中国绝不允许在这个问题上重蹈美国和日本的覆辙,我们绝不允许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大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房地产市场的利益主体很多,但都要以大局为重,决不能只强调一己之力而不顾大局,否则,实现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就会受到冲击。所以,国家一再强调要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条块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坚决遏制住房价过快上涨,确保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

四、故增速:是否会在2013年遭遇“硬着陆”

中国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指数,从今年3月到6月持续回落;中国经济外需情况的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下滑;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有所回落。与此同时,物价指数居高不下,不但出现了中国经济“滞胀说”,政治有人断言将出现“硬着陆”说。

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呢?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要过度沉迷于投资拉动,要着力扩大内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消费,确保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规律来判断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