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含义

篇一:中国人为什么爱放鞭炮

中国人为什么爱放鞭炮? 最早起源于先秦“爆祭”活

2015-03-05 17:04 来源:燕赵晚报 我有话说

今年过年,鉴于PM2.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成了人们移风易俗的自觉行动。过年燃放爆竹,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民俗学认为,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活动。古人燃放爆竹,一般要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啥事燃放、怎么燃放?各个朝代的习俗各有不同——

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

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周礼·春官》篇所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实就是烧,但其与一般烧火不同的是燃烧时要发出声响。这是先秦时期流行的一种“用火”方式,《诗经·小雅》中的《瓠叶》诗即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最能达到“爆”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燃料,故“爆竹”流行开来。宋代,爆竹又衍变成了“燎竹”,宋代文人袁文的《瓮牖闲评》书中有“岁旦燎竹于庭”的记载。其对“燎竹”的注释是:“燎竹者,爆竹也。”

在西汉辞赋家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

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烞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这里所说的“山臊”是一种模样怕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如今在非洲仍然常见。或许是山臊身上带有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犯之则令人寒热”,人接触山臊后即生病,所以古人视之如妖魔鬼怪,传说中怪兽“年”即是它的化身之一,故古人“爆竹”以驱之。

《神异经》是部志怪小说,尽管对其作者尚有争议,但该书成书当不晚于六朝。这说明至迟在六朝时期,古人仍通过爆竹驱魅辟邪,并已移植于过年风俗中。从民俗史料所记来看,南朝梁宗懍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曾记载了当时的过年风俗:正月初一天蒙蒙亮的鸡鸣时分,人们便起来,“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

过年燃放爆竹唐宋时(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放鞭炮含义)期最为盛行

“爆竹”的产生原本是一种民俗现象,但其能广泛流行,据说与一个名叫李畋的唐代道士有关。《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山魉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贴”。从《异闻录》所记来看,李畋的“爆竹” 仍是传统的焚烧方法,与现代的爆竹完全是两码事情。说他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以硝烟驱散瘴气,不过是传说而已。

过年燃放爆竹,唐代开始盛行。唐诗中爆竹有许多描述:“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元稹《生春二十首》)、“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张说《岳州守岁二首》)、“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就聚爆竿仄”(于鹄《早春》)。

过年燃放爆竹之风到宋代更为普遍,宋代文人所记比唐代更加丰富:“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陈与义《除夜二首》)、“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成了过年时最流行的名句。

然而,这时广泛流行的爆竹并不是用火药制成的,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燎竹”风俗,即烧真竹子,又叫爆竿。现代乡村仍能看到的烧“岁火”现象,便是此遗俗,岁火越旺越吉祥。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始于北宋末期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出现于北宋末期。但那时使用火药的爆竹叫“爆仗”,与军事行为有关联。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此叫法源于军中一种仪仗形式的表演,“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表演开始的号令,叫“爆仗”,“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

这种“爆仗”即是现代爆竹的雏形,如果不用火药当原料,是不可能有“霹雳”那样怕人声响的。因燃放时声响如炮,时人又称之为“炮仗”。

用火药引燃的爆竹,到南宋时已很流行了。南宋人施宿于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编撰、陆游作序的《会稽志》记载,“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宋末元初,爆竹已成时人过年时必备的“年货”,燃放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密的《武林旧事》“岁除”条称,“至于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箫鼓迎春。”“一爇连百余不绝”,就是将单一爆竹编连接在一起,这种放法,时人俗称为“编炮”,与现代燃放方式已无区别。因炸时如舞长鞭般响震,又被叫做“鞭炮”。《武林旧事》中这段记载最重要的地方,不是燃放方式,而是引燃爆竹的方式,开始使用“药线”了。

宋代使用火药的爆竹,一般用纸裹成的纸筒和麻茎装火药。这种爆竹危险性降低,燃放较为安全,又叫“纸炮”,是孩子们过年时最喜欢燃放的鞭炮,南宋王铚《杂纂续》中“小儿放纸炮”一语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并诞生了一条歇后语:“小儿放纸炮–又爱又怕”。在发明鞭炮的同时,宋代还出现了烟花(烟火)。

“封门炮”“迎神炮”“报旺鞭”各有说法

也是从宋代起,中国的“爆竹文化”丰富了起来,燃放更讲究,民俗目的更明确。过年,从除夕之夜起,一直到正月十五,不同日子要燃放不同的爆竹,不同日子所放爆竹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除夕之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门爆竹”。放过这道爆竹后,家人不能再到外面出去行走,而是一起围着火盆守岁,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有的地方“封门爆竹”又叫“封门炮”。过去穷,债主在大年三十都不忘上门索债,欠钱的都关门躲起来,故有“封门”一说。封门爆

竹燃放后,再恶的债主都不会再上门讨债,让穷人过个安心年,此即俗话说的,“三十夜头不见面,不过十五不问钱。”

除了“封门”说外,另有“辞旧”说,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最为广泛的象征意义。还有“迎神”说,准确地说是迎接灶神。灶神是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送上西天,送时也要燃放爆竹。大年三十晚上返回人间,故还要燃放。因为各种含义兼有,所以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最为集中,《会稽志》所谓“除夕爆竹相闻”,反映的就是古代这种风俗。

除了大年三十燃放爆竹,年前的“腊祭”活动还会燃放“霸王鞭”。农历腊月是各家祭祀百位神仙之际,祭祀时间或固定于腊月初八的“腊日”,或于腊月择吉日行祭。行祭时,家家都要挂上各种神像,燃起熊熊炉火,供桌上摆上供品,敲锣打鼓,燃放爆竹。“霸王鞭”,民间又称“报旺鞭”,意思是预报来年兴旺。清代蔡云在《吴歈》诗中云:“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初一“开门炮”初五“接路头”

到了新年,燃放爆竹的日子和理由更多了。

正月初一早上所燃放爆竹,叫“开门爆竹”,或“开门炮”。早期是为了驱恶避邪,《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朝人燃放爆竹表现的就是这种诉求。后来则是为了“迎新”,表示“开门大吉”、“开门有喜”。但开门炮的燃放更有讲究,只放3响,不像今人噼里啪啦,乱放一通。

篇二:中国部分传统节日及寓意

中国部分传统节日及寓意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1、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鞭炮响,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全家守岁。 寓意: 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2、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春节中放鞭炮、走亲戚看朋友,一些地方还有祭祖、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4、清明节清明节携带酒食、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这样的上坟祭拜,看似寻常,也一度被视为迷信,却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尤其在我们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的当下,更具有特殊意义。

清明节的意义更在于,清明节诸多风俗中,其祭奠、植树、踏青、健身等内容,无不与今天得到更加大力倡导的尊老爱老、生态建设、发展旅游、全民体育等十分吻合,已成为最具现代意义的传统节日。

5、三月三(壮族):喜欢在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也常在三月三一起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6、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

7、七月十五鬼节上坟,思念尊敬长辈烧纸钱。

8、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赏圆月、吃月饼,拜嫦娥,享受着亲人团圆之乐。其主题是“圆”,象征着丰收、团圆。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明月,设宴赏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又称“团圆节”。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敬老节”。 插茱萸,携酒上山。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 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篇三:春节 爆竹

爆竹:即是在燃烧柱子时,使其破裂而发出的劈啪之声。

二、春节节俗

这节课我们还要接着讲春节的习俗,请大家集中精神,因为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中我们还要进行讨论:

1、放爆竹:又叫放鞭炮。古代的爆竹最早是一种驱瘟辟邪的音响工具。传说有一种怪物不仅长相丑陋十分凶恶,还能使人得上寒热病,但是它怕火、怕响声,于是人们就把竹筒放到火堆里烧,让燃烧时竹节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把怪物吓跑。《中国节庆及起源》中说道,爆是动词,爆竹即是在燃烧柱子时,使其破裂而发出的劈啪之声。火药出现之后,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等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鞭炮。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随着春节庆祝色彩的加重爆竹的娱乐功能显著增强,从原始的驱邪辟鬼的巫术民族,演变为迎神与助兴的娱乐仪式。

2、祭祖: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家邦”式的国家,以此尊重祖先的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春节来临,不仅健在的亲人要团聚,也要把逝去的先人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因此,祭祀祖先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祭祖的形式因为地域风俗的不同有所不同,有的到野外给祖先上坟,有的到宗庙祠堂拜祖,而大多则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堂屋,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有顺序上香跪拜。尽管除夕祭祖的习俗自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宗教迷信的因素,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必须扬弃的糟粕。但现代人的祭祖不能等同于迷信,因为今人祭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祈求先祖的保佑,而是为了追念先人,祭祖的习俗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传统的祭祖习俗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忠孝传家的民族美德。

提问:①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幅图片。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不同的形式的祭祖活动,请大家说说图片中都有什么,通过这些事物,大家能不能说一说中国人祭祖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②在你的国家有那些类似于祭祖的活动?通常都要准备些什么?这些活动是与节日一起进行还是有一个特殊的日子?

3、年画与门神: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独具中国文化气质的艺术符号,是中国最具有民间特色的一种绘画载体。年画反映了我国大众的传统民间信仰,传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中堂大厅,墙上或者门上贴上几张年画,以示辞旧迎新。年画最早的形式就是门画,其中心部分就是门神形象,所以传统的年画称为“门神画”或“门神帖子”。 门神是贴在门上的形象,门神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的变化。上古时期人们就对保护全家安全的一家之门特别重视,人们往往在门上挂若干辟邪物,以保护家庭安全。最初的门神是《山海经》中的神荼和郁垒,后来换成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秦叔宝和尉迟恭。

年画娃娃:一般的年画都是可爱的胖胖的娃娃,捧着金元宝或者大鲤鱼和莲花,意味招财进宝,连年有余。

提问:年画和春联这些春节的装饰物都包含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有这些装饰物?在同学们的国家,哪些重要节日是需要一些装饰物来点缀的?这些装饰物都有什么含义?

4、年夜饭: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就是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叫团年饭、年更饭、分岁筵、合家欢等,在传统社会里是人们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年节中的重要节俗,外出工作的人不论多远也要回家过年,就为了这一顿年夜饭。除夕的家宴菜肴也因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相同的是,除夕餐桌上的菜肴一定要有很好的寓意。到了现代,

年夜饭改善生活水平的作用在渐渐弱化,一家团圆的内涵越发凸显出来。除夕之夜,温馨的万家灯火彻夜通明,在家人觥筹交错的祝福声中,在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之中,全家人一起迎接新年,这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族文化。

5、守岁: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许久话新,通宵不眠,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之一,旧时称为守岁。因为旧的一年即将逝去,时光不再,未免有点儿恋恋不舍,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同时新岁即将来临,对未来的一年充满无限憧憬,寄以无限美好的希望。除夕守岁,古时也叫“照虚耗”,是指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疫病恶鬼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压岁钱:吃过年夜饭以后,家里的长辈要给儿女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压胜钱”、“押岁钱”、“守岁钱”等,是年俗的必备物品之一。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儿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儿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不过,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真的“钱”而是做成钱币其形状的东西,像护身符一样带在身上。

7、拜年:过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家门迎接新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年,人们互相庆贺新年的到来,共同分享着新生的喜悦,拜年就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时候,小孩要向长辈磕头行礼,大人们见面拱手口中说着吉利话。比如,万事如意、恭喜发财、新春快乐等等。民间互访拜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走亲戚。人们带着家人到亲戚家走动拜年,互相问好,坐在一起聊天吃饭。二是礼节性地拜访。过年的时候也要跟自己的同事、朋友拜年,互相走动。三是感谢性的拜访。这值得是对这一年中给了自己很多帮助的人,一定要趁着过年送些礼物表示谢意。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自己的街坊邻居,不用过于刻意,见了面问声好,到对方家里坐坐也是一种拜年。

提问:①这几项重要的节俗体现了什么?提示:这些节俗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新一年的期盼,体现了中国人对与家庭观念的重视。

②在你们国家的重要节日是不是跟家人一起度过的呢?通常你们要准备什么作为节日大餐呢?你们有没有互相送类似于“压岁钱”之类的东西做礼物呢?

三、春节的意义

1、提问:同学们觉得节日的意义是什么?(此处可进行简短的辩论)

2、提问:根据同学们现在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同学们觉得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有百节年为首之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诞生于传统农耕文化,它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更代表着中国人对生活的期待,代表着中

国人对团圆的渴望。春节是合家团聚的节日,这也在另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宗族血脉亲缘的重视。

四、课堂活动

1、学习包饺子

饺子是中国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也是许多外国留学生念念不忘的一道美食。在课堂上包饺子虽然说劳师动众,但是在学生已经疲乏的时候,需要有这样一种活动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商量、汇总意见,列出各自需要的材料,集体上街购买。 第二,老师在课堂上交给学生包饺子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三,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包饺子比赛,规定时间内,形状完整,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2、练习拜年

学生们包好了饺子之后,把每一组看做是一个家庭,然后以家庭为单位相互拜年,由老师评价哪一组吉祥话祝福语说得最好。 这个活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春节文化中拜年这一项节俗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地开口说话表达自己。

3、体验感受

文化课的教学虽然与口语课综合课等课程不同,但是也要有自己的课堂作业,这个作业不是写也不是练,最好是在课堂活动结束后,立刻进行,先请同学们坐下来说说自己对中国春节的感受,最好结合自己国家最隆重盛大的节日做一个对比。这样的课堂作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汉语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

课后总结

这两节课让学生熟悉贴春联、扫尘、祭祖等传统节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了解了中国文化中春节文化的起源和内涵,了解中国人家庭观念在春节文化中的重要影响,了解中国人重视春节的原因。 作为一课文化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让学生多多了解自己所学的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本文所涉及到的语言教学并不是把文化课程当做课文来讲授语言点,而是要通过文化课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汉语词汇,使学生对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印象更为深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汉语思维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新的语法新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