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典麻辣故事双向

篇一:十款经典四川特麻辣菜特色菜

草堂牛蛙 (48/例 日销30份)

牛蛙:是脊椎动物之一,原产北美洲,主要养殖品种有美国牛蛙、沼泽绿。牛蛙是野味中的上品,美味营养,滋补保健防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和低胆固醇的特点。

原料:牛蛙3只(约1千克,出净肉800克)。

调料:干辣椒30克,麻椒10克,花椒3克,鲜花椒5克,芝麻1克,生抽20克,香辣酱20克,盐5克,四川辣妹子5克,老干妈5克,味精10克,鸡精15克,糖5克,野山椒15克,泡姜15克,老抽3克,绍酒10克,东古酱油5克,鲜茶树菇10克,丝瓜10克,黄瓜10克,蛋清1个,色拉油1千克(实耗 30克)。

制作:1、净牛蛙剁块(一只牛蛙分成八块),用盐、味精、蛋清腌制5分钟。将鲜茶树菇和丝瓜飞水后备用。2、将腌制后的牛蛙入90度的油中,划至八成熟出锅。3、锅留底油,80度时下入麻椒、干辣椒、豆瓣酱,保持约100度的油温,煸2分钟至出香,加入高汤,下入滑好的牛蛙,加入剩余各调味料,大火煮1分钟,下入茶树菇、丝瓜、黄瓜,翻炒均匀,最后淋20克明油,下鲜花椒即成。

特点:沸腾上桌,气氛热烈,麻辣味重,综合味型。

香辣美容蹄 (28元/例 日销38份)

原料:猪蹄2.2斤。 .

调料:干辣椒3克,鲜花椒2克,香辣酱3克,豆瓣酱5克,味精1克,鸡精1克,白糖2克,葱姜蒜各1克,花椒1克,色拉油25克,香油1克,红曲米2克,芝麻3克,小香葱碎3克。

制作:1、猪蹄去毛,洗净,剁成4厘米见方的块,开水飞透,去血腥,除脏物。2、另起锅入油,待油温80度时下入豆瓣酱,再入花椒、干辣椒、葱、姜、蒜,温度保持70~90度,约煸5~6分钟,至调料煸出香味,加入香辣酱、味精、鸡精、白糖、香油,然后加2千克水和红曲米,文火炖2个小时即成,起锅前入鲜花椒提鲜香,装盘后撒芝麻和小香葱碎。

特点:猪蹄是人们喜欢食品的营养佳品,既可补虚弱,也有辅助美容之功效,含丰富的蛋白质,对老年神经衰弱、失眠有良好作用,成菜色泽红润,肉质糯而有弹性,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红煨羊排 (38元/例 日销28份)

原料:羊排1250克,白萝卜200克,腐竹100克。

调料:干辣椒5克,麻椒1克,葱、姜、蒜各1克,海鲜酱5克,蚝油5克,香辣酱5克,味精2克,鸡精2克,胡椒粉2克,香油1克,香菜1克,色拉油25克,鲜花椒2克,豆瓣酱5克,香料(桂皮10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丁香5克、草果10克、大料10克、肉蔻15克、陈皮50克、砂仁10克、桂丁5克),料酒80克。

制作:1、将羊排焯水去膻味。2、白萝卜切1.5厘米见方的丁,腐竹斜刀切1.5厘米宽的段,汆水,备用。3、锅底留油,至油温60—80度时下入葱、姜、蒜、辣椒、花椒煸炒1分钟,下入香料,小火煸炒3分钟,倒入料酒,下入羊排升温煸炒3分钟。锅中加水(或高汤)至完全没过羊排,加入各种调味料,开锅后,小火煨制1个小时,加入白萝卜和腐竹,继续煨制半小时左右即可出锅,装盘时可以香菜点缀。

特点:汤浓味美,本味浓郁,质地软烂,微辣鲜香。辅以白萝卜、腐竹实属绝配。

注 :这是一道川菜创新菜,原来川菜不作羊排,因为四川的山羊腥膻味厚重,此菜选用内蒙绵羊,肉质鲜嫩纯正,辅以川菜的配方

回锅港虾 (38元/例 日销38份)

原料:海白虾400克。

调料:豆鼓10克,盐5克,白糖2克,鸡精1克,味精1克,醋2克,孜然5克,芝麻2克,蒜苔段10克,蒜籽6粒,青椒条2克,朝天椒8克,色拉油1千克(实耗20克)。

制作:1、虾去头须,沿背部片开,入80度油中滑油至八成熟。2、锅留底油,烧至90度时,放入朝天椒(切成1厘米的段),再放蒜籽煸出香味,下入虾、青椒条、蒜苔段(寸段),放入剩余各种调料,升温翻炒均匀约1分钟即可出锅。

特点 :用新式回锅肉做法制虾颇具新意,味道独特,老少皆易。

菠萝鱼(58元/份 日销40份)

原料:净草鱼肉1千克,青椒丝少许。

调料:蕃茄酱200克,白糖200克,白醋100克,米酒20克,盐10克,色拉油2千克(实耗200克),玉米淀粉250克。宫厨网

制作:1、净草鱼肉用剞刀法改成十二个形似菠萝的鱼坯,用盐、米酒、姜葱码味。2、取锅烧油至七成热,将鱼坯均匀撒上干粉,入油锅炸,炸1分钟至金黄色成熟后摆盘。3、锅洗净下少许油,入蕃茄酱、白糖、白醋、盐制成蕃茄汁浇在鱼坯上即成。

特点:色泽鲜艳,酸甜味浓,外酥里嫩。此菜与松鼠鱼的作法极为类似,只是造型比较新颖,值得借鉴。

麻婆河鲶(38元/份 日销40份)

原料:长江大河鲶鱼250克,卤水白豆腐500克,菜芯200克,蒜苗50克。

调料:盐10克,鸡粉15克,味粉8克,老抽20克,花椒油10克,豆豉5克,姜、蒜末各30克,豆瓣酱40克,菜籽油150克,色拉油100克。

制作:1、鲶鱼、豆腐均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块,用盐、料酒码味,氽水。入七成热的油中过油备用。2、取锅洗净,下150克菜籽油、50克色拉油,入豆瓣酱、豆豉末、姜末、蒜末,放入适量清水,再加入豆腐、鲶鱼及其它调味料,烧透入味,勾淀粉、加红油收汁即成。

特点:麻、辣、烫、鲜嫩,做法新颖,回味悠长。

制作关键 :此菜是麻婆豆腐的一个革新版,作法同麻婆豆腐一样,在勾水淀粉时不能一次性加足,分三到四次最好,否则达不到麻、辣、烫、鲜之特点。制作成功的麻婆豆腐系列菜品应该在上桌时不冒烟和热气,但吃起来很烫。

微波泡椒烧鱼头(38元/份 日销38份)

篇二:四川方言

▲有一种骗术叫“豁”,有一种逃避叫“梭”,有一种尺缓叫“摸”,有一种亲昵叫“啵”,有一种游戏叫“搓”。

▲有一种职业叫“摸根儿”,有一种份量叫“丁点儿”,有一种时间叫“哈哈儿”,有一种爱称叫“闷墩儿”,有一种礼物叫“封封儿”。

▲有一种白食叫“欺头”,有一种好处叫“搞头”,有一种称谓叫“屋头”,有一种宽厚叫“

四川 经典麻辣故事双向

没来头”。

▲吃白食叫“吃抹活”,讲 清楚叫“弄醒豁”,做事拖沓叫“包裹脚”,邋遢女人叫“抱鸡婆”,窝囊男子叫“pie火药”。

▲发木叫“瓜”,发虚叫“虾”,装嫩叫“嗲”,没劲叫“耙”,用情不专叫“花”。男的不义气叫“虾扒”,女的不稳重叫“叉巴”。

▲会来事叫“超”,脑壳大叫“烧”,酒喝多了叫“高”,遭人骂叫“挨掏”,乱花票子叫“烧包”。

▲呐喊助威叫“雄起”,朋友相帮叫“扎起”,揣私房钱叫“黯起”;强人所难叫“估倒起”,不遵守游戏规则叫“来不起”。

▲不真诚叫“装疯迷窍”,不服气叫“又扳又跳”,意见不统一叫“鸡叫鹅叫”,打扮不入眼叫“花花臊臊”。

▲惬意叫“安逸得板”,尽兴叫“耍得伸展”, 打牌不和叫“遭得惨”,生意折本叫“不敢喊”,炒股不发叫“输垮杆”。怕做家务叫“先吃不管”,瞧不上你叫“这娃没眼”。

▲承诺好处叫“许点点”,克服困难叫“翻坎坎”,谋事不成叫“搞铲铲”,被逼下岗叫“敲碗碗”。

▲很烫叫“非烫”,很痛叫“非痛”,很黑叫“雀麻黑”,很红叫“非鲜红”。

红色难看叫“红扯扯”,绿色难看叫“绿狎狎(念 xia)”,不干不净叫“脏兮兮”,烟尘四起叫“灰朋朋”。

▲官场腐败叫“黑”,世风凋弊叫“歪”,得意忘形叫“跩”,到懂不懂叫“海”。品行不端叫“烂眼儿”,帮忙倒货叫“川川”,不守规矩叫“散眼子”,附庸风雅叫“假洋盘”。

▲形容人吝啬,叫“一分钱用心口儿粘”,形容人贪婪,叫“风都要抓(念ha)一把”。骂官场虚报广告做假,叫“七月半烧笋壳——豁死先人”,戏谑当今流行的聚餐AA制,叫“丁丁猫儿(蜻蜓)咬尾巴——各吃过”。笑形式主义,叫“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讽上级许空愿,叫“干打雷不下雨”。

四川人诙谐,文革中民生凋蔽,有人用日本进口的尿素口袋做裤子穿。川人作歌曰:四川的二大子干部,穿的是口袋布,前头“日本国”,后面是“尿素”。几句话,形象、细节、世事、人心,就都有了,比得上时下多少小品?

四川人旷达,看别人胜官发财都如浮云,自嘲小日子:“吃点儿麻辣烫,打点儿小麻将,喝点苕干酒,看点儿歪录相”,“吃个半饱,耍得上好”。

四川人狡猾,说话爱用代词,小女子埋怨情人:“你好那个哦,你那个了人家才那个的,你不那个人家咋会那个喃?那个不那个就那个了嘛”。旁边人听起来云遮雾罩,当事人心里却明明白白。

四川人强悍,“站起死立起埋”,面对灾难,“弄死当睡着”;面对贫穷,“劳改当工作”。

四川人又最文雅,知道不说知道,说“晓得”,舒服不说舒服,说“安逸”,送东西叫”讲礼信”,讲故事叫“摆龙门阵”,细品起来,颇有点“古韵犹存”吧。

篇三:《我和汉语拼音的麻辣故事》

我和汉语拼音的麻辣故事

说到汉语拼音,业内人士马上会想到那一连串字母和标调规则,而对于一般人而言,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和它密切相关的普通话。的确,汉语拼音是我们从小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可是,对于我这个来自南方的北方语文教师来说,从识字那一刻起,汉语拼音、普通话就注定是我心头的隐痛。

我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农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就连乡亲们口里的话语也是最原生态的,老家有“十里不同音”之说,意思就是十里路之外的人,说话就不一样。而从小教我的老师们说的也是一口流利的方言,就算语文老师说的也是“塑料普通话”(“不标准的普通话”之意),于是,在我天真烂漫的中小学时代,我压根不知道标准的普通话为何物。至于汉语拼音,除了语文老师用乡音教给我的那一堆aoebpmf和四个声调,其他一概不知。而当时作为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语文的孩子,我还懵懂地认为自己所读的字音就是官方的语言了,殊不知其中隐藏了一大堆需要我日后费劲改正的拼音符号。至于标调规则,直到自己教学生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个东西,而我自己学拼音的时候,我只能全凭记忆,还好,每次考试都能百发百中。我很高兴,在那个美丽的小山村里,没有人讥笑我发音不准,汉语拼音暂时没有成为我成长的阴影,我愉快地渡过了我的童年。

后来,我被免试推荐到县城的省重点中学上高中, 在那里,我发现老师、同学上课基本是用普通话的,虽然很多人讲的普通话也都

带着各自乡镇的地方音,但是,看得出来,他们都在使劲地说普通话。于是,我也努力地学着说普通话,曾几何时,我和一好友悄悄约定,上课下课都用普通话交流,结果在同学们一阵“袄丢脑壳”(“故意扮洋气说普通话而不说家乡话”之意)的冷嘲热讽中,我们最终放弃了这个伟大的开端。

上大学了,我来到了毛主席的故居湘潭市,因为学校当时还是面向全省招生,室友们都来自湖南省各个县市,所以同学们也没有很重视普通话的训练,有的还在自己原有的方言上加进了湘潭地区的口音,还引以为荣。直到有一天学校宣布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家才如梦初醒,一阵恶补,勉强过关。实在没有过关的同学碍于面子,当别人问及自己过了几级时,就直接说过了乙等或者甲等,其实过的是不合格的三级乙等或者三级甲等,哈哈!也因为这个原因,系里很多教学能手放弃了来北方教书的机会,去了南方各省市任教。

不信邪的我没有直接工作,跨长江、过黄河来到了祖国的首都继续深造。我的研究生导师大约有二十个学生,只有我一个来自最遥远的湖南,每次上课大家都很热情地帮我纠正字音,让我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只可惜积习难改,一室友曾经为了帮我纠正n和l的发音,努力到崩溃,只好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不影响交流就行了”。有趣的是,在北京,也因为我独特的湖南口音,在电梯里、教室里以及其他聚会上结识了不少老乡,这也算汉语拼音为我“孤单的北半球生活”做出的些许贡献。

我终究还是工作了,勇敢地留在了祖国的北方,准备为教育事业

奋斗终身,可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竟然鬼使神差地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这对于我和我的普通话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我手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师资格证,但我依然诚惶诚恐。怕误人子弟,我自动放弃了从一年级起带班的机会,但是在我执教的二年级里,我发现了很多同学的拼音学得也并不扎实,我只好拿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汉语拼音并坚持说标准的普通话,还好,北方的小孩普通话基本上还不错,虽然汉语拼音不一定能写过我。于是,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互相纠正读音;课下,我们一起练习说话。汉语拼音成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桥梁,让我们走得更近,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多了一道有趣的风景线。我们欣慰地发现,汉语拼音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豁达和坦然,它,不再是我们心中的伤痛!我和我的孩子们,将继续在汉语拼音、普通话以及朗读的路上不断前行,我们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勇敢地珍惜每一次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享受汉语拼音带给我们师生的成长快乐!

我常常想:如果汉语拼音以我们家的方言为基准,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我和汉语拼音这样的难舍难分的麻辣故事吧,那么还是让这样的故事少一点吧,让普通话更普通一些吧。其实,各个地方的普通话汇集起来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在不影响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地保留一部分地方特色,不是也很好的吗?让我们多一些努力,也多一份宽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