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进就落后的故事

篇一:品质寓言故事

[分享]质量寓言故事

品质寓言故事

1、割草的男孩(哲理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个故事,我有一种想把他写上来的冲动!写点感想,

抛砖引玉。

1.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样是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职能部门员工来说,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4。这也是沟通的问题, 一个人想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真的好难。这个故事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呢?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营销人员可以借鉴,冒充别***打电话给经销商,看看是否有些地方可以改进)

2、质量意识培训 故事之2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何以“呆”到这份上。

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还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落后人家好多年。sap是德国人做的,在学习sap的过程中,也感觉到他们的严谨,但是如果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漠视制度,那么sap在实际应用时会不会有障碍呢?

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3、质量意识培训 故事之3

为什么买香草冰淇淋汽车就会秀逗的故事?

“请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由于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我们家每天在饭后才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等大家决定后我就会开车去买。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问题就发生了。

你知道吗?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理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它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我要让你知道,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猪头。为什么这部庞帝雅克当我买了香草冰淇淋它就秀逗,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它口味的冰淇淋,它就一尾活龙?为什么?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信是出之于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工程师安排与这位仁兄的见面时间刚好是在用完晚餐的时间,两人于是一个箭步跃上车,往冰淇淋店开去。那个晚上投票结果是香草口味,当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又秀逗了。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秀逗”。

这位思考有逻辑的工程师,到目前还是死不相信这位仁兄的车子对香草过敏。因此,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工程师开始记下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根据资料显示他有了一个结论,这位仁兄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

为什么呢?原因是出在这家冰淇淋店的内部设置的问题。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取拿,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至于其它口味则放置在距离收银台较远的后端。

篇二: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

质量管理故事

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管理心得: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领悟:

1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

2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

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但就是很多的差不多,产生质量问题。

3或许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买回的酵母做的馒头里吃出一根头发,什么滋味!?我们也许会说:10万(或10亿)袋酵母里才有一袋里有一根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十万分之一,对于吃到头发的消费者来说,是100%。试想,如果什么事情只有99.9%的成功率,那么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看了这些数据,我们肯定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作到100%。因为我们是生产者,同时我们也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因此而感到每天的忙碌工作有所意义,而不是庸庸碌碌的只想换一口饭吃。

4品质没有折扣。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三)

割草的男孩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领悟:

1. 这个故事反映的ISO9001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呢?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四)

袋鼠

不改进就落后的故事

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

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领悟:

1、这是一个典型的本末倒置的例子。他们不是去消除根源-“关门”,而是去加高“笼子”。

2、在作质量问题调查的时候,如果不找到问题的根源,那么,永远无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同时,还将造成企业成本的升高--“加高笼子”。

3、所以,作为质量人,我们要经常拷问我们自己:“我们的袋鼠笼子关好了吗?”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五)

曲突徙薪

有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有位客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领悟:

预防重于救火。客人告诉主人需要“曲突”和“徙薪”,其实就是告诉主人需要预防火灾的出现,因为“直突”和“薪”是产生火灾的重大隐患。只有去除火灾的根源,才能预防火灾的出现。不仅需要提出预防措施,而且要更进一步地跟踪改善措施的有效完成。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六)

电话亭的故事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是嘲笑循规蹈矩的德国人的:中国的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他们一番。大学生们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了“男”“女”的字样,然后躲到暗处,看“死心眼”的德国人到底会怎么样做。结果他们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人,都像是看到厕所标志那样,毫无怨言地进入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一段时间,“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这边运动。我们的大学生惊讶极了,不晓得德国人何以“呆”到这份上。

面对大学生的疑问,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领悟: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开心地一连笑上3天,而他们看似有理的解释,也足以让某些一贯无视规则的“国产大能人”笑掉大牙。但是在开心之余,嘲笑之余,我们漠视规则已经多久了?我们总是聪明地认为,那些甘愿被规则约束的人不仅是“死心眼”,简直是“缺心眼”。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呢?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落后人家好多年。制度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七)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领悟:

以上的“病”可以理解为“质量事故”。能将质量事故在“病”情发作之前就进行消除,才是“善之善者也”。预防质量事故,要从“小病”做起,也就是要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八)

1000只羊

“在9.11事件之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恐怖组织头号头目本?拉登。9.11事件以后,总统迅速把这个赏金提高到2500万美元。然而,令他们迷惑不解的是,阿富汗民众对此却依然无动于衷,没有丝毫的热情和行动。

后来,美国中央情报局经过调查发现,并非阿富汗人嫌2500万美元太少,而是在极端贫穷的阿富汗人的心目中,“2500万美元”是一个空洞无际的天文数字。对于他们来说,解决每天的柴米油盐吃饭和生计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至于那些数以千万记的巨额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于是赏金变成了1000只羊。

一时间,阿富汗人轰动了,他们纷纷钻进山林里寻找拉登的下落。一个当地人兴奋地说:“1000只羊!天啊!那是多么大的一群羊啊!我们村子里最富有的人家也只有八只羊。如果能有1000只羊,我们全家几辈子都有着落了。” 管理心得:把握顾客需要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不能把产品毫无选择地卖给

任何一个客户。例如:我们很难把梳子、洗发水和护发素推销给和尚;把保险柜卖给乞丐;把照相机卖给瞎子;把高级音响卖给聋子。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产品都是多余的,毫无用处。必须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变化,努力适应并符合其需求。海尔在这一方面是成功典范。为了适应每一个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要,海尔为北京市场提供技术最高、价格最贵的高档精品;为上海家庭提供小型瘦长、小巧玲珑的“小小王子”;为广西家庭提供有单列装水果用的保鲜室的“果蔬王”。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九)

天 堂

一位行善的基督徙,临终后想见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

“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夹得到,吃不到??

“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再带你到天堂看看。”

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可爱的人们,他们也使用同样的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管理心得:这则故事体现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十)

皮鞋的故事

一家皮鞋厂为了广开销路,先后派两个推销员丹尼斯和桑德去考察一个小岛上的皮鞋市场,以便为他们公司制定推销方案。

一个月后桑德首先回来了,他十分懊恼地抱怨说,真不该去那个鸡都生不出蛋的破地方。原来,他花了一个月走遍了小岛的每一个角落,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人是穿鞋的。这个小岛上,自古以来就没有穿鞋的观念,一年四季,他们个个都光着脚——就是草鞋,他们也从来不穿,更别说皮鞋了。总之,在这个小岛上没有皮鞋市场。

过了两天,丹尼斯也回来,他欣喜若狂地告诉自己的上级,他花了整整一个月走遍了小岛,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穿皮鞋,如果能够改变人们的习惯,告诉他们穿皮鞋的好处。那么这个小岛的销售市场将是巨大的。

上级同意了丹尼斯的行销计划,结果丹尼斯不仅成功了,而且大获成功。丹尼斯只是付出一定的金钱,让当地的知名人物穿这种皮鞋,然后慢慢地形成了一

篇三:改进作文评讲方法

改进作文评讲方法

作文评讲兼有评价习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作文评讲应着眼于学生,不应该为简单的一次作文训练画上句号,更不该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而应当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素质持续发展。那么,作文评讲应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呢?

一、 勤于赏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是学习主体,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作文的情感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作文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就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作文评讲首先的便是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习作与自改的兴趣,使他们的发展主动、高效。

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像一个园丁,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作文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哪怕是一点闪光的东西,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作文成功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欢欣鼓舞,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

愿你再接再厉”,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作文批改中这种效应尤其明显,评讲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认可和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催化剂。要把写作文评语看做是与学生不见面的谈话。诚于内,才能行于外。佳作自不必说,就连佳句或一个好的过渡照应,都应给以肯定。用同学身边的同学现身说法去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只有让所有的人都受到鼓励,才能使所有的人主动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尝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

二、善于点拨,培养良好的习惯

作文拖拉、书写草率、从不修改几乎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我在作文评讲中一般采取以下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一)、培养书写习惯。书写主要是指针对文章所写的字,所使用的标点符号。书写习惯是让学生养成一笔不苟,讲求整洁美观的书写习惯,对行款、文面、文章、标点都要严格要求。实践证明,讲求文面的具有端正的写作态度,也易于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培养观察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

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2、观察事物要有序。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三)积累材料的习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评讲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作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搜集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谚语、歇后语、成语故事

2、摘选诗词佳句、文章妙语。

写作习惯的培养当常抓不懈,在学生出现起伏甚至波折的时候,教师不但要把改正的机会给学生,更要把信任与信心送给学生,只要学生能及时补短,教师就要打破常规给高分,不拘一格的表扬,让学生在反复历练中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

三、乐于搭台,引导学生积极修改

当前我国正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

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

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在作文修改与评讲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修改的主体、主人公。旧式的、落后的、传统的作文修改与评讲模式总是把学生自己的作文交给语文教师来修改、来评价。当然,这是“好心没有好报”,累死了语文教师,冷死了学生,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机器”,学生的修改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想像能力,联想能力都得不到很好地释放与发挥。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青少年时代在乐山求学时,很反感老师在作文修改评价上的生搬硬套,往往自己独立修改,独立评改。郭沫若曾说:“只要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评价作文的方法就可以独立修改、评价作文了。老师何必把学生捆得死死的呢?”中国大教育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说:“我是一位教语文的初中教师。我从来就不为学生修改作文,也不作学生作文的评价。只是把好的作文修改方法,作文的评价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这样的效果好。我们所教过的学生作文质量都很高的。”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很好,方法也好,主要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是当好作文指导的“导演”,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锻炼,自己去探索。因此,作文的修改与评改,应当把这个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边读边改、请较别人是一种方法,用学到的修改符号进行自改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后者可以避免不规范的修改造成不必要的耗费。自改作文大大消除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训练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自觉的状态下尽快地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可让学生互评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分析、判断、概括和评议能力。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学写作,不仅要会写,还要懂得评,懂得评才能懂得如何取长补短,懂得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总之,互评作文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磨砺了他们的写作意志,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它开辟了作文批改的一条新路,也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教师必须要有计划,要有训练系列,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能;绝不能抱着只为自己“减负”的心态,把担子撂给学生。

2、注意因材施教。

批改与面批是落实因材施教的好方法。在批改时,教师只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该怎么改则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而面批是评讲的延续。我每次面批三到四位同学,一学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