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挖掘的故事

篇一:杨正林和他的奇石文化故事

杨正林和他的奇石文化故事

作者:陶国功 转载自 中工网人物频道 | 2016-01-23 14:21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汉江奇石 杨正林 奇石文化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中学不仅有一派浩大的千奇百态的石头园地格外引人注目,在向人们讲述一串串优美动听动的石头文化故事。

而且还有学校里的展览室上千件奇石让人眼花缭乱羡慕不已。有奇石收藏爱好者愿掏百万元买下这些“宝”,可收藏者杨老师不动心,而无偿捐给学校,为师生们办好奇石文化教育,是他的追求与奉献,他就是郧阳区青曲镇中学教师杨正林。

郧阳区青曲中学位于汉江河畔。今年55岁的杨正林是该校初三班的班主任,杨老师业余时间爱好搜集奇石和探索研究石头文化。节假日里,老师们都休息了,他却顺着汉江来回跑,遇到如意的石头,他就带回学校,遇到他认为价值很大的石头,更是如获其宝,哪怕是发现砌在石坎子上或是猪牛圈上,他也不放过,就跟人家商量把它买下。若自己搬不动,就掏工钱请人帮忙抬到学校。他对弄回的奇石,让学生们按石头的形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最形象最逼真命上名字如:“中国红”、“中华魂”、“中华龙鸟”、“郧县人”、“汉江驳与号子”、“淡定南山”、“不灭的蜡烛”、“渡汉江”、“高山流水”、“收获”、“和平使者”、“寂寞紫砂”、“千年龟”、“晴空”、“桑梓”、“晚霞”、“稻花香里说丰年”、“瑞雪兆丰年”、“鹰”、“赋玉”、“中国龙”、“元宝”、“三寸金莲”、“团团圆圆”、“兄弟情”、“萌”等等等等,奇石繁多,命名有趣,各臻其荣,各有千秋,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其中:“中国红”奇石看着红红润润,摸着细腻柔滑,仅似百拾斤冬瓜状样的石头,过秤却达820斤重,杨老师掏600元的工钱把它拉回学校。这一奇石发现于汉江流域,颜色独特,形体硕大,质优种纯,世上难觅,已被中国尝石协会专家鉴定为“汉江红”。新华网、中国奇石网、湖北秦楚网等国内多家媒体关注的目前已发现最大单个的汉江红,十分难得,专家赞誉为“汉江第一红”。

杨老师对收来的奇石,根据各自特征,每一个都赋予一篇神秘的溯源,展示它们的身价和文化的内涵,来教育启迪学生们的心灵和思想。他追求奇石文化的痴劲儿,感动了学校,学校不但组织师生在学校开辟了物文并茂的奇石文化园地,而且还在校内专门建了一个60平方米的汉江奇石文化展览室。

尤其是杨老师引导学生赏石,观察、联想、思考、挖掘,为奇石提笔随感,或作诗情画意,来丰富石头文化。学生们先后创作的65篇优秀赏石文化作品,通过杨老师的精心整理编成了《石头记》一书。

为让展室内无声的石头开口“说话”,该校校长易伯坡还发动教师们整理了当地及本县、市的乡土传说、民俗民情、人文地理,红色革命足迹等50篇文章分别录入了《人类的足迹》、《汉江情怀》等校本作品集中,揭示奇石的神秘文化色彩。尤其是整理的“郧县人”、“青龙山恐龙蛋”、“青曲韩家州古战场”、“辽瓦店子”等楚文化源渊,使学生们通过汉江奇石真观,生动地认识了汉江这条美丽的母亲河,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杨老师还和校长易伯坡合编了一套两本《璀璨的汉江文化》和《石头与文化》校本教材,用地方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历史传统教育;用梅兰文化,对学生进行情怀教育;用汉江奇石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用青曲古人类文化,对学生进行文明起源教育;用汉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抱国教育。

杨老师的奇石展览与石头文化,迄今受到8000多名喜石爱好者和教育界同行的欣赏和高评,成为青曲文化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和独道的教育品牌。

这些年来,杨老师对奇石收藏和石头文化的追求,简直达到了“持如好宾友,爱之如儿子”如痴如醉的境界。他的“奇石博物馆”已被上海地质学会授予“地质科学教育基地”。(陶国功)

篇二:石头的故事

乾隆帝祭天供田黄石

古代皇帝每年都要有一次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清代乾隆帝时候,自然更不能例外。看看“祭天”的日子将要到了,乾隆帝日日放在心里,心想一定要至真至诚,方能感动上天,保佑臣民。这一日乾隆帝欲睡,忽见一个白发白须的仙翁持天帝圣旨来宣。乾隆忙跪地接旨。谁知抬起头来,却不见了仙翁,惟有一张黄纸,上写:“福寿田”3字,不知是什么意思?第二天临朝,乾隆帝把“福寿田”的事说了,请臣僚们释疑,可是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解。退朝后,乾隆帝闷闷不乐回到内宫,也把这件事说了。一个太监忽然大声

说:“有了,有了。”乾隆帝问:“有了什

么?”太监道:“奴才祖籍福建福州府。

福州北郊寿山乡产有一种石头称田黄

石,质润如玉,十分金贵,有?黄金易得,

田黄难求?之说,诚天下第一尤物。今?福

寿田?3字正应福州寿山田黄石之意。陛

下速取田黄石来祭天地神明为好。”

乾隆帝见太监说得有道理,一时高兴,

即派太监持旨到福州,要田黄石为朝廷贡品。福州知府自然不敢怠慢,即选

奇石挖掘的故事

上好特大田黄石,由太监带回北京缴旨。话说这一天乾隆帝赴天坛祭天。祭台中央供着一颗硕大的石头,且用黄绫龙帕包裹着,摆在乾隆皇帝玉玺的前边。大臣们都觉得奇怪:今天如何拿了一块石头来祭天呢!乾隆帝笑吟吟地说:“不奇怪、不奇怪,这颗石头是福建省寿山乡的田黄石,联祝愿天下?福寿田丰?。”自此“田黄石”称“石帝”。每一年皇帝“祭天”时,都受天下臣民朝拜。

望夫石 在桂林漓江边九牛岭下的的江峡叫黄牛峡,沿峡你能看到“群龙戏水”、

“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你能欣赏到望夫石。 关于望夫山有多种传说,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倍受辛劳。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拖儿带女的来向他们讨米。夫妻俩见她们实在可怜,就把仅有的一斗米送给了老妇人。夫妻俩断粮后,只盼上下游有船往来接济。可那时偏偏没有往来船只。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于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只。有一天,妻子见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结果发现丈夫已被大雪冻僵,饿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对好心肠的夫妇,就把他们泊船的地方称作“斗米滩”。后来夫妻俩化为石头,人们便称丈夫为“仙人石”,妻子为“望夫石”

雨花石 太湖石

钟乳石

大邑特产

唐场豆腐乳

具有三百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唐场镇,素以生产被誉为“四川一绝”的唐场豆腐乳而名闻川内外。 唐场豆腐厂取唐场“高巷古井”之泉水浸泡磨制黄豆,精细加工生产的“唐桥”豆腐乳继承原该

厂生产的“唐桥牌唐场豆腐乳”的传统

风味。具有陈香细嫩,入口化渣,营养

丰富,开胃健脾,增进食欲之功效,色泽

油润、鲜香回甜、咸淡适度。不仅四川

人喜欢吃,而且还把它作为走亲访友时

必带的土特产送给亲友品尝。

工艺:将黄豆筛选去杂,浸泡10小

时左右进行磨浆、筛浆,取尽豆渣后点浆,包榨均匀,制作成豆腐胚。将豆腐胚切块后,送人有适当温度的环境中发酵,并植入霉菌。然后将排去水分的豆腐胚加放少量食盐和香料,装入池内密封8个月后开池一次,排掉渗透出的汁水,再次密封发酵4个月就可以包装出厂。这种发酵工艺既可防止细菌污染,还能节约大量有人力、物力,它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青梅酒

青梅酒是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的特产。出1梅酒味道醇厚适口又有天然果

梅的完整香气,特别适合崇尚健康、不适应

白酒但却有饮酒需求的人群,因而受到了广

泛欢迎。

大邑县位于号称世界名酒带的北纬30

度,地处中国道教发源地四川大邑鹤鸣山,

是我国公认的六大产梅区之一。目前青梅产

业园已拥有全国最大的野生青梅园林及标准

化青梅园林6000亩,未来三到五年内还将通过“公司+农户+科技”相结合的方式辐射青梅种植区达10万亩。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引进、培育优良青梅果树品种,生产优良无公害的青梅果。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果酒大多是浸泡酒或者调制酒,而四川梅鹤山庄酒业有限公司独有的“青梅全果发酵技术”,是目前国内酒行业唯一一个自主开发研制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酿制青梅酒所用的原料青梅,于道教起源地鹤鸣山附近环境优良之地培育,在成熟之际,日出而摘,日落而窖,发酵缸半埋于地下,吸收天地灵气,全果自然发酵,按传统古法绿色酿制。

“梅鹤山庄”青梅酒赢得了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味道醇厚适口又有天然果梅的完整香气,因而受到了广泛欢迎,特别适合崇尚健康、不适应白酒但却有饮酒需求的人群。

鹤鸣贡茶

茶文化,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份。早在周武

王伐纣时,巴蜀等西南小国,就曾以所产茶

叶作贡品。据此推断,我国饮茶、种茶、制

茶,距今当有三、四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

据专家们论证,茶叶所含成分,具有益神智、

悦心脾、凿灵府、洞真机的医用效果,是道

家修身者们常喝的一种饮料。清《大邑县

志·食货志》记载:“邑中鹤鸣山,茶品味

俱佳”。相传,鹤鸣茶产于老君殿周围山间,

年有一株,沏之,叶呈鹤形,或云蒸汽上凝似鹤,色、香、味俱佳,明清年间,御定贡茶,也是鹤鸣观祭祀的祭品。大邑鹤鸣贡茶厂生产的“鹤鸣贡茶”,就是以鹤鸣山间和附近诸山所产茶叶为原料,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的—种具有道家风味的健康饮料,远销国内外。

篇三:西藏石头里的故事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只有16岁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太宗皇帝在女儿出行的时候送给她一面宝镜,告诉她,此去土蕃路途遥远,用时颇长,若走到汉藏分界的地方,想念家乡,就把这面宝镜拿出来,里面能够看到熟悉的大唐宫殿和父皇母后。

文成公主历尽艰辛,辗转到了赤岭,眼看前后地况已经有截然差距,想来已到土蕃与中土的边界,思乡之情更为迫切,便取出宝镜照看,镜中显现的只是自己消瘦的面容和残阳斜照下的赤岭山石。这时,她才省悟,父母用意正是希望她从此忘掉大唐,而专心以土蕃为家。悲伤之余,文成公主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而公主思乡的眼泪更是流淌不止,泪水顺着面颊流入大地,把赤岭的石头染得更红了。

明镜落地的两座山峰因此得名日月山,而被文成公主浸染后形成的石头就是玉石中的极品——赤玉。据说,松赞干布后来用它雕琢了一块?日月同辉?玉牌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文成公主,从此之后,赤玉就成了藏地中的一种珍宝,寄寓着藏民的无尽情意。

这是我在走青藏路时,在唐蕃古道上的一位藏民朋友家里听说的。动人的故事让我对这条通往西域的古道更加崇敬,也让我对藏民的石头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我惶恐的是,这位扎西竟然执意将他在巡山时捡到的一块赤玉送我留念,希望这块石头能给我带来好运。于是,这枚晶莹剔透的石头就成为我西藏之行中的第一份礼物。

这或许是一种心理暗示,得到一块具有美丽传说和寓含特殊情谊的石头,让我有了超越它本身的情感,也从此对西藏的石头变得尤为专注。

西藏是一个笃信万物有灵的地方,长期与群山、湖泊、草甸、蓝天为伴,与骏马、雄鹰、獒犬、牛羊为友,自然界的一切在藏民眼中都是神的子民,浑身充满了神性。

在西藏,人们敬畏神山:冈仁波齐、南迦巴瓦、珠穆朗玛,都是宇宙中最神圣的彼岸;人们崇敬圣湖:玛旁雍、羊卓雍、纳木错,都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家园;人们钟爱石头:天珠、珊瑚、玛瑙、砗磲、绿松石,都是神的灵气聚结的慧根;人们珍惜植被:煨桑时从草籽、松枝、柏木、青稞、糌粑中升起的霭霭烟雾,寄托了对上天的无限景仰。

于是,在西藏,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有她的故事,每一个生灵都有她的传说。

玛尼石:用灵魂雕刻出最纯美的图案

在文成公主走过的唐蕃古道上,有一个地方叫做嘉那玛尼城,距离西宁大约850公里,这是一片石头的世界,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可以为你讲述一段自己的故事。 传说,300多年前,一世嘉那活佛在这里捡到一块天然自显的玛尼石,使他顿悟洞悉了此生的使命:应于此地利乐众生,昌盛佛法。从此,他便在驻留此地,以雕刻玛尼石,平静度过一生。活佛的执著感染了当地的百姓,雕刻玛尼石便成为一种信仰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在结古镇边缘沉雄浑美的高山大坡之侧,一座凝结着无数信徒心血结晶的玛尼石巨城诞生了。据统计,到1955年,嘉那玛尼城的玛尼石数量竟达25亿块之多。

藏传佛教的信徒喜欢诵经祷告,更喜欢将经文或者佛像雕刻于石头上,以表现出对于佛刻骨铭心的崇敬。据说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千百年来,万山之巅的藏民,一直相信天地有灵,人神感应,在他们看来,山是神的化身,具有超人的灵性,而山神的肌体——石头就是神灵的一部分。所以,爱神,就应当爱神的一切,于是,将对神的忠贞与对自然的敬畏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后来的玛尼堆。

沿着昆仑山脉一路前行,跨过唐古拉山口就进入了西藏腹地。每当经过山口、关隘、江畔、村落、牧场抑或天葬场,总会与一座座用石块垒积成的玛尼堆不期而遇,藏族称之为曼扎(意为曼陀罗)或石供。虔诚的人们在这些石堆上面插上经幢,挂满经幡,或者摆臵牦牛头骨,焚香祷告。在晨露夕阳里,在随风舞动的经幡和烟雾中,藏民为家人和神灵许下心愿,这一切,构成一幅和谐安宁的藏民安居图。

一直以来,在藏民心中,马尼堆就是一个航向或者路标,被放臵在转经或者行走的山口或者路口上,为行人标记着行走的路线,指引着归乡的方向。试想,在廖无人迹的高原,四周都是高山草甸,悬崖河谷,时而还会遇到猛禽野兽,见到玛尼堆,不仅可以提示路线,更可以抚慰内心的恐惧。飘扬的经幡和沉静的石堆似乎就是神对子民的眷顾。因此,藏民每每走到玛尼堆跟前,总会随手捡起小石子往上堆积,以为诵经一次,然后口中含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围绕马尼堆转上一圈,视为念过一千遍经文。

就这样,马尼堆寄托着藏民对于人生航向的探寻,也表现出聚沙成丘的坚定信念。于是,马尼堆在藏民眼中就决不仅仅只是石头、土块,而是人与天对话的桥梁,是自然、神灵与人类交汇的支点,是架构在藏民心中的精神图腾。

虔诚的藏民决不会仅仅止步于只将石头所累积形成的玛尼石,更多神圣的玛尼堆是一块块被精心雕刻的石头,他们有的一字一石,有的六字一石,有的雕刻佛像,有的绘制动物,还有的刻满整部佛经。通常,藏民们从山上采回大量的叶岩或者硬度适中的石块臵于家中,在冬季农闲之时专心致志地雕刻玛尼石,在他们看来,每雕刻一笔就代表洗净身上的一处污浊,而雕刻完一块玛尼石,就算是完成了一份功德。就这样,每一笔绘制、每一凿雕刻、每一次敲击都是真正用心来完成,难怪在我看到的每一块玛尼石都如此得美轮美奂,都那样的精细别致呢!

没有任何的功利用心,雕刻玛尼石的匠人们可能从没想过要用手中的劳动换取丰厚的物质回报,他们只相信内心道德的感受;他们或许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为雕刻家、绘画师,抑或艺术家,这些遥不可及的称谓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是聚精会神地把手中的功德完成好,仅此而已。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仅被称呼为?朵多?(石刻匠人)的人们却用自己的心雕刻出全人类最美丽,也是最难得的宝贝,不是吗?

由于雕琢玛尼石是匠人们自发的行动,没有专门统一的技艺,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图案,再加上,没有两块石头是完全一样的,于是,按照石头自身的大小、形状、纹理、材质、凹凸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雕琢,佐之以雕刻时的心境、念想、期待和设计,最终形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案,就更显出其艰难与别致,也就更难能可贵了。于是这样看来,每块石头不正是在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吗?难怪走过玛尼堆的人们无不为其中的每一块石头而赞不绝口,对其中的一个图案都拍手称奇呢!

摩崖石刻:心与心对视中的信仰图景

到了拉萨,除了布达拉、大昭寺、罗布林卡之外,在我看来,有两处景点是决不能错过的,其一是药王山南面的摩崖石刻群,另一处是哲蚌寺中的山顶石刻。 如果说前面的那些名胜是宏大与整体所体现出的建筑美的话,那么后面的两处石刻就是精致与细节处表现出的情感美了。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见过这些石刻,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一佛一净土。

据说,藏民一直认为将心念寄存于石头上就能真正保存万年,圣人的神迹因此也常常会在石头上显现,为后世万代所膜拜,比如格萨尔的足印、拴马石印,以及布达拉宫进门处达赖喇嘛的手掌印,等等。倘若,将佛的印象与山的形象相结合,这样无论近观还是远望就都能感受到佛的法力了,也就真的做到人山佛的自然和谐统一了。

西藏的摩崖石刻大都形成于公元十世纪前后,这得益于当时藏传佛教在社会上获得了至高的地位,并为各个族群阶层所共同接受。

我去探访药王山石刻是一个下午。刚刚从布达拉宫出来,还满怀着对布宫浩如烟海的珍宝的意犹未尽,又面对面地接触了数以万计的佛像石刻,可谓真的大受感化了。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沿着西藏自治区政府西墙外的小路一路找寻,擦肩而行的东墙写满了信徒们的祝愿。继续向前,各式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线刻六字真言越来越多,遍布整面山墙。

脚步向上,慢慢登高,几座殿堂的背影之后,就是查拉鲁普石窟庙了。坐落于山腰处的石窟庙,有个奇特的洞窟式造型,廊道岩壁上浮雕着69尊石刻造像,包括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还有大梵天王以及如来诸佛菩萨等。石窟的中柱与石窟间开凿的转经道通直接通向信仰的发光地——《甘珠尔》佛塔。

据说,这座《甘珠尔》佛塔是来自青海玉树的信徒道登达娃,他用身体丈量着朝圣天路,用额头敲击大地计数着对佛陀的敬仰,用其虔诚朝圣佛祖。来到拉萨之后,道登达娃就此安家,将所有积蓄化作面对墙壁的日夜锤打、亿万敲击,终于使得恢弘的大藏经《甘珠尔》佛塔在此伫立。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精神和信念让道登达娃选择了如此刻骨铭心的方式,在千里朝圣,亿次叩拜之后千锤百炼着对佛陀的深刻崇敬。这种行为很难用一般的想法来理解,终生与墙壁、斧凿、粉尘、噪声为伴,竟然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好如达摩祖师面壁时从一面山墙中得到的顿悟与省察,从而浑身大自在;我也不知道一块佛像究竟对这些僧侣们意味着什么,哪怕今生受尽磨难,也只为用一份信念为来世还愿,这种广种福田的看法让他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可是,对于我,除了惊叹,只是震撼!

在这些佛像面前,特别是与那些温和慈善的佛像四目相视时,内心竟然尤其的沉静,莲花与佛光中的佛陀面含微笑,好像真的能够帮你解脱一切苦厄,这是一份觉醒,也是一份困惑?倘若果真有来世的话,我们又会命向何处?

心与灵之间的对话,洞彻自心深处的声音,找寻尘世中的自我与清静世界的自我之间的不同,或许就是冥想的真谛。

从查拉鲁普石窟庙出来,一路上你会见到许多刻石人,专心致志,只是雕刻,在他们的心中,佛的世界正在继续,那些记录在石头上的佛国念想才只是开始。

珠峰:我与三块石头的故事

记得辜鸿铭先生曾说:中国人有一种情节,总觉得要把什么事情放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就会最合适,可谓标志性的纪念。照先生的这个说法,我要寻找一份石头情节,恐怕正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在珠峰的脚下才最合适。?旅?与?行?是一份来自内心的体验,珠峰是万山众峰的信仰。

搭车前往定日——珠峰大本营的所在地。一路上,喜马拉雅广漠坚韧的山脊投射出这片土地所特有的骨感。被昆仑、念青唐古拉、巴颜克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等诸多山系环绕,养育了长江、黄河、澜沧、雅鲁藏布等著名水系的青藏高原就是一片山与石的海洋,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终年冰雪的侵蚀,使这里的石头有一种特别的质感。所谓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特制的环境下,当地人民也形成了如同山峰深壑般坚毅厚重性格和品质,对于山的崇敬,如同对于天的敬畏,也塑造了这里人们独有的世界观和精神理念。

(一)有一种福报一直寄放于大地深处

车子驶进珠峰大门口,沿着十八弯的山路翻山越岭,等到走到山顶高点的时候,一片茫茫的雪山如列队般排成一排出现在眼前,蔚为壮观。我们赶紧叫停了车子,下车拍照。

车子还未停稳,一群等候在此的藏族小朋友就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透过车窗,他们伸出黑黑的甚至有的已经长满冻疮的双手捧着一块块贝壳或者其他动物的化石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