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航天航空的故事

篇一:航天专家的故事

航天专家的故事

辛万青

辛万青,男,1965年2月12日出生,江西万载人,中共党员,研究员。辛万青同志1983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87年被免试推荐为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专业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飞行器制导控制与导航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1月完成一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进入一部十室从事总体设计工作,1998年6月至8月在国际空间大学进修。1996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被聘为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一部博士生导师。辛万青同志进入一部以来,先后担任十室工程组长、副主任,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国家高新工程某重点型号副总师和一部行政指挥,海军试验基地特聘专家。

热血铸神剑,丹心写青史!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高级知识分子,辛万青同志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不为金钱和荣誉所动,毅然投身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几年来,他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爱国心,带领研制队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以“严、细、慎、实、透、精”的工作作风、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创造了航天研制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国家高新工程的攻坚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辛万青同志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高逼真度的实时图像生成体系结构与算法的研究。他提出了可大幅度降低硬件设计复杂程度和实时性要求的图象生成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分析景象逼真度及纹理生成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纹理效果,来实时生成浓淡、软影、活动光源及非线性透明效果的新方法并得到了实际应用。在此期间他多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撰写了《计算机图象生成》等论著,并参加了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术年会、中国第三届仿真器学术会议等学术研讨会。他在计算机和控制理论上的突出造诣受到了导师和同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进入一部博士后流动站后,他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究工作,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智慧,他很快对武器总体设计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很多领域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出站后,他主动要求留在

导弹总体研究设计室,继续从事导弹总体研究设计工作。这些丰富的经历和渊博的知识为他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万青同志出站后不久,他就被委以重任,参与并组织了院、一部九五和十五发展战略和国家高新工程重点型号的论证工作,完成了高新工程重点型号综合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在一部工作期间,他作为预研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的概念论证工作。在现代化局部战争中,航空母舰是重要作战平台,也是重要的军事目标,利用弹道导弹远射程、强突防、大威力和高精度的特点对航母实施攻击,是诸多攻击手段中的一种较好选择,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在此项研究中,他剖析了问题的难点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对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的制导方法和制导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1997年至2002年,他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协助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再入制导律设计、再入制导姿控及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课题的研究工作。

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是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其总体设计是其涉及到的多学科综合优化过程,但现有的设计方法缺乏总体相关专业的一体化设计,而是通过多轮迭代优化方法来使得系统整体趋于最优化,另外总体设计主要是靠实物地面试验来进行验证,耗资大、周期长,缺乏有效的虚拟演示验证手段。从1996年开始,辛万青同志提出并论证导弹武器系统多学科优化及演示验证技术,并于2000年得到国家支持,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策划和实施总体优化设计及演示验证试验室。到目前为止,在总体优化设计方面,完成了总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课题研究,正在进行总体一体化优化设计课题研究;在演示验证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初步实现了导弹部段安装、总装及对接过程的演示及验证,完成了导弹发射及飞行过程演示验证、作战效能仿真演示验证。

1995年至2000年,辛万青同志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了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优化及结构轻质化”关键技术预研及方案研制工作,该预研成果获2001年度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从1999年开始,辛万青同志作为型号副总师,从事国家高新工程某潜地导弹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潜地导弹总体设计存在诸多难点和几十项关键技术,在他精心组织、研究下,经过三年多的方案论证,方案、初样及试样研制,上述技术难点取得突破并得到地面试验验证,且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这些研制成果为我国导弹事业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航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不因自己的工作疏忽而给国家带来损失,作为国家高新工程某重点型号的副总师,辛万青同志时时刻刻牢记着自己的责任。为了把技术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在奋战高新工程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经常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有耕耘就有收获,十余年的磨练造就了辛万青同志这样一位航天英杰。但是谁能想到,这位航天英杰却因为航天事业付出得太多太多。在发展战略和国家高新工程重点型号的论证工作中,为了了解世界武器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周边形势和军方需求,他几乎翻烂了所有相关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就那么一点一点地啃、一页一页地翻。国家高新工程开始启动的那段时间,是辛万青同志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日子。作为国家高新工程某重点型号的副总师和总体设计部行政指挥,不仅要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永无止境地协调、策划,而且还要在各分系统方案评审报告的基础上,将其归纳、融合,最后整理成全武器系统方案评审报告。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写好方案评审报告,辛万青同志拿出蚂蚁啃骨头的劲,起早贪黑地加班加点,不停地找设计员进行方案的设计和论证,本来就不大的办公室,由于桌子上堆满了书籍和文件,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椅子,更显得拥挤不堪,身材很魁梧的他在堆积如山的文件和书籍中也显得那么渺小和瘦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一盏孤灯伴随着咯吱吱,摇曳不定的椅子打破夜晚的静谧。然而,就在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武器系统方案评审报告的整理和编撰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和长期的伏案工作,他的腰椎间盘开始变形、凸出,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搅得他坐卧不宁,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不经意地滚落到他的案头。为了缓解疼痛,他干脆把文件和资料带回家,一个人趴在床上工作,有时趴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跪着还不是,他就不停地变换着姿势,为了不使疼痛影响工作,他就吃几片止疼片,强忍着。黄天不薄苦心人,在经历了20多个痛苦而又漫长的黑夜之后,他终于用汗水和心血完成了厚达200页、足有12万字的方案评审报告,当专家组一致通过该方案评审报告后,他那饱受风霜的腰椎再也承受不住他那高大身躯的重压。在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腰椎已高度变形,如果再拖延治疗,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动完手术后,医生要求

他绝对静卧,不许从事任何活动。可是为了型号工作,他要求医生让他提前出院,并躺在家里办公。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无论他怎么向医生请示、哀求,医生还是强行让他住了半个月的院。出院的当天,他就试着从家一步一步地挪,在距自己办公楼不到600米的距离,他竟足足走了一个钟头,到了一部办公大楼,由于腰部无法用力,他怎么也迈不上台阶,后在部领导的一再劝说和大家的强行护送下,他才被送回家。上不了班,怎么办?索性他就把家当成了办公室,文件和材料一摞一摞送到了他家,不能坐着,他就躺在床上批阅这些文件和材料,遇到需要协调和进一步论证的事情,他就打电话,有时干脆把设计员请到他家里来商讨,为了解决某一技术难题,这些不知疲倦的设计员常常挤在他的家里一讨论就是一个晚上,适逢盛夏,别说这么多人挤在这么点的卧室,就算辛万青同志一个人独自躺在屋子里也是酷热难耐。由于辛万青同志不能总保持一个姿势,只好一会站着、一会躺着,就这样一动一身汗,一躺湿一片,直到每一个技术难点、每一个方案得到充分论证和通过,他才肯休息。在奋战高新工程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家人,有的只是不顾尚未痊愈的腰病奋战在科研生产的第一线。他常说:“作为一名技术负责人,要有高度的技术敏锐性,一个型号有哪些技术难点,哪些需要攻关,目前型号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存在,总之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想到,否则出了任何一个漏洞,都要负主要责任的。”

科学的大道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这条大道上一个短暂的驿站,为了使这短暂的生命放出异彩,惟有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努力。也许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的舞台高高飘扬,嘹亮的国歌响彻整个寰宇,亿万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昂首挺胸地走进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大舞台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有许许多多的象辛万青这样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航天人在为他们默默打造着钢铁般的脊梁,但航天人却牢牢地记着:“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而金子的闪光,决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当世界的东方重新放出异彩,航天人知道,那是他们的热力在张扬。

袁家军

袁家军,男,1962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神舟号”飞船系统总指挥,研究员。袁家军1984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工作,成为中国航天科研队伍中的一员,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为实现自己的航天梦而奋力拼搏。从结构室的设计员到卫星型号主任设计师,从研究室副主任到设计部副主任,无论是搞技术,还是搞管理,袁家军都以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技术任务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显示出了出色的才能,很快便从年轻的航天人中脱颖而出。 袁家军参加过我国多种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与管理工作,为我国空间飞行器技术再上新台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与巴西合作的资源一号卫星研制中,他作为结构主管设计师、系统代主任设计师,率技术组在技术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任务。在担任实践四号卫星结构与总装技术负责人期间,完成了结构研制与卫星总装,采用单一结构进行环境试验和发射,该卫星于1994年发射成功。他还曾担任航天某重点型号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组织带领技术人员解决了方案阶段结构布局优化等重大技术问题,完成了超大型铸镁底板的设计与分析,攻克了CCD相机与船体结构刚度优化及星箭分离面连接刚度等重大技术难关,按计划实施了空间飞行器转阶段的工作。

1996年6月,袁家军被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发长,兼任“神州号”飞船系统第一副总指挥。当时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处于攻坚阶段,载人航天涉及技术领域广,难度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是航天器技术中最为复杂的大系统工程。为适应飞船以及大型卫星总装、试验、测试一体化的需求,国家决定专项投次建设重大工程——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年轻的袁家军毅然承担起组织授予的使命,全面负责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的建设。在他的组织指挥下,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三年时间就成功建成了国家级现代化大型航天器试验中心,有力地保障了飞船研制的顺利进计。1997年竣工

篇二:航空航天发展史

航空航天发展史课程论文

——论战争与航空发展的关系

15191001 李想

摘要

每当我们提起战争,总会联想到残酷,杀戮等不好的名词。由于战争,人民

流离失所,血流漂橹,社会动荡不安。虽然战争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大阻

碍,但战争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剂。从航空航天技术来看,战争无疑是

该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剂。从1903年莱特兄弟自制飞机的试飞成功,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空天战争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第一架飞机的产生到二战结束种

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飞机,可以看出,不到50年的时间里,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

进步。航空技术也是由

有关航天航空的故事

于世界局势的紧张,美俄之间的冷战促进发展的。同时,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战争中,空战将成为战争中最主要的战争形态。

关键词

战争,航空技术,发展

引言

时代背景

我们羡慕鸟儿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对飞行的渴望深深的植入人类的心中,我们将对飞行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之中。嫦娥奔月,阿波罗,赫尔墨斯等都是有关飞行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飞行的技艺。例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同时还有一些人为飞行的尝试付出了生命。这些都不断的激励着后人对航空技术的研制。

发展过程

正文

战争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影响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始,航空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航空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李林塔尔因滑翔事故牺牲后,欧洲航空技术一度陷入困境,许多科学家和航空探索者对飞机失去了信心。直到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后,欧洲航空技术才一改之前低迷的状态。人们对飞机不断的进行改造,飞机速度不断提高,飞行时长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单翼机,双翼机多种种类的飞机不断出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飞机只是被人们看做一种有趣的玩物,其应用价值和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首先发现飞机具有空中侦察和同炮兵配合校准炮弹落点。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对于飞机飞行平稳以及观察精度提高的研究。于此同时,在侦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空中战斗。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飞机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人们尝试着在飞机上安装机枪,大炮等,形成了战斗机的雏形。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出现了战斗机,轰炸机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之久,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具体数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促进的飞机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把飞机当做一种玩物,已经意识到了飞机对战争的意义,但在这次战争中飞机仅仅是崭露头角。但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有飞机的参与。根据资料显示,从1940年到1945年的5年时间里,仅英美盟军对德战略轰炸就出动44.4万次。其间,动用过144万余架次的轰炸机和268万次的战斗机。它们一共对敌投下270万余万吨炸弹。有人做过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先后动用的军用飞机70万架,投弹500万吨。在二战期间,飞机所起到的作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自此,航空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航空技术对战争的影响

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而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都必须做好准备。其中,航空技术尤为重要。通过认清航空技术对中国军事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指导中国军事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的先进军队,让中国不在重复清王朝的民族之殇。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航空武器装备都对战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信息获取能力不断增强,极大的提高了军事侦察能力和军事控制能力,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的提高武器装备的效能,三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发挥重要作用。在我看来,以后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必将以空战为主。

结论

战争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但同时航空技术也决定了战争形势,使战争更加激烈。不可否认,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痛苦,颠沛流离,残忍的杀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自己生活在战火之中,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战争的确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圆了我们人类多年的飞天梦,可以说飞机是在战火中不断成长。同时,航空技术又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侦察机查看敌情,轰炸机破坏敌军装备等等,都使战争一定程度上告别了落后的地面战争,“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战争与航空技术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成长。尽管战争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我们并不期待战争的发生,我们坚信,航空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于战争,更加依靠于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与对国家的热爱。另外,我们需要记住,航空技术不仅仅在军事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用上仍有其巨大的发掘潜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航空技术中,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篇三:航天观后感

《阿波罗十三号》与《星际穿越》观后感

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人类就开始向太空的探索,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相继出现。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对将征程指向太空,发射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嫦娥探月等工程无一不彰显这我对国家的骄傲与自豪,航空航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止是一项工程,更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清楚的明白一项成功的航天实验中集中包含了多少系统,多少行业在其中的最顶尖的技术都应用于航天技术上。在此背景下,完成如题观后感无疑是对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积极支持,与美好展望。

《阿波罗十三号》作为航天的经典影片,其中一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位太空人在太空船严重受损,失去大量氧气和电力的情况下,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救生艇,面临维生系统损坏所导致的重重危机,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从航天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三位航天员如何成功的逃脱危机化险为夷,作为警示,或者说是我们航天员的活教材,当然也是关于航天器的反面教材值得航天技术工作者的关注。首先,影片中如何操纵严重受损的航天器安全返货地球是三位太空人和地面指挥人员最大的难题。登月舱原本只设计供两名航天员使用两天,如今却有了三名航天员要靠它存活四天。登月舱上用过滤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锂过滤器无法负荷这种需求。尽管指挥舱另有备用过滤器,但它们与登月舱上的接口形状不同。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停上升的情况下,地面指挥中心及时想出了解决办法,它们指导太空人用太空船上仅有的物资拼装连接起两种不同形状的过滤装置,成功减低登月舱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航天器逐渐接近大气层时,航空航天局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为了拍摄服务舱的照片以便分析事故原因,先抛弃服务舱而不是常态的登月舱。当三位航天员首次看到服务舱时,他们惊讶的发现燃料电池和氧气管上整块面板都被炸飞了。地面指挥中心担心返航途中为了省电关闭维生系统而失温的指挥舱,会因为水凝导致电子控制系统短路,这无法预防,只有在系统重新开机的当下才会知道系统是否顺利运作,幸运的是一切正常,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以真实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科技电影《星际穿越》。影片主要讲述了宇宙飞船通过空间虫洞进行时间以及空间旅行的事件。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只举出几个片段以说明其中的航天知识。 登陆米勒星球的方法:原计划是进入米勒星球的引力范围,再经过一定的圆周运动后登陆。在这里可以将黑洞比作地球,米勒星球比作月球,他们的飞船比作玉兔号。玉兔号先进入月球的引力范围,进行一定周期的绕月飞行后再降落,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如果只跟着地球的引力做圆周运动,不进入月球的引力范围,而是和月球呈平行状态做对地圆周运动,在合适的时机和位置,可以以近直线(其实应该是抛物线)下降的方式落入月球。因为米勒星球和地球有巨大的时间差,如果采用原计划,那么他们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做围绕米勒

星球的运动,而如果在一个离米勒星球较远的位置直接呈近直线下降的方式落入,将减少在米勒星球上所耗费的时间。因为越靠近黑洞,时间差越大,所以cooper的方法是在尽量远离黑洞。

飞船对接空间站的细节:首先会观察到空间站是一直在转动的,这就是航天器中的自旋稳定法,自旋稳定法为保持航天器自旋轴在空间定向的技术。然后作为雷达科班出身应该还注意到,飞船对接空间站时对接口处应该是连续波雷达,进行实时的调整以保证无误差对接。

其他关于物理学中空间虫洞,黑洞,虚时间,黑洞奇点,多维空间的就不在一一论述。 两部影片都以航天作为基础进行拍摄和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航空航天探测的美好愿望,都具有很强的航天知识性,以及有关我们自身启发性,值得航天工作者和我们学习与借鉴。最后希望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立志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自已的贡献!